(优质课件)神经内科科内业务学习(多发性硬化的护理)_第1页
(优质课件)神经内科科内业务学习(多发性硬化的护理)_第2页
(优质课件)神经内科科内业务学习(多发性硬化的护理)_第3页
(优质课件)神经内科科内业务学习(多发性硬化的护理)_第4页
(优质课件)神经内科科内业务学习(多发性硬化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发性硬化的护理 multiplesolerosis MS 1 学习地点 护士办公室时间 2018 1 8参加人员 全体护士 2 参加人员签名 学习签名 补签名 3 4 定义 M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CNS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脱髓鞘疾病 部位 脑室周围白质 视神经 脊髓和脑干传导束及小脑白质等 5 6 流行病学 全世界广泛分布发病率 远离赤道地区更多见高发区 300 10万 年 英国北边的Orkney岛中等发病区 5 15 10万 年 欧洲南部 美国南部 澳大利亚北部 中东等低发病区 5 10万 年以下 亚洲 非洲等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复杂 目前认为和免疫 遗传及环境 如病毒感染 均有关系 但其确切机制仍尚未完全确定 8 1 免疫反应2 病毒感染分子模拟3 遗传因素 9 MS的发病可能是某些具有易感基因的个体 在儿童时期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诱发 经过10 30年的潜伏期后发生MS 10 病理 大体所见 脑 脊髓和视神经常有萎缩 脑室系统常扩大 白质内散在大小不一 边缘清楚的灰色斑块 以脑室系统周围为著 11 显微镜检查 皮质下白质不同程度脱髓鞘病灶晚期脱髓鞘斑块常为半透明呈灰色 质较正常为硬 硬化的名称因此而来 12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多在15 50岁之间性别差异 男女比例约1 2 13 临床表现 年龄和性别多在20 40岁男女患病之比为1 2起病形式以亚急性起病多见临床特征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空间多发性是指病变部位的多发时间多发性是指缓解 复发的病程 14 临床症状和体征肢体无力 约50 的患者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无力 运动障碍一般下肢比上肢明显 可为偏瘫 截瘫或四肢瘫 其中最常见的是不对称瘫痪 感觉异常 浅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 躯干或面部针麻木感 异常的肢体发冷 蚁走感 瘙痒感以及尖锐 烧灼样疼痛及定位不明确的感觉异常 15 临床症状和体征眼部症状常表现为急性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眼底检查早期视乳头水肿或正常核间性眼肌麻痹是MS的重要体征之一 提示侧纵束受累共济失调 16 临床症状和体征发作性症状持续时间短 可被特殊因素诱发的感觉或运动异常 如频繁 过度换气 焦虑或维持肢体某种姿势 17 临床症状和体征精神症状其他症状 18 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 缓解复发型 继发进展型 原发进展型 进展复发型 良性型 19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每种神经病学症状都可出现 20 锥体束损害占45 感觉障碍占35 脑干功能障碍占30 核间性眼肌麻痹小脑性症状占25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疲劳及发作性病状不常见症状 21 辅助检查 一 CSFCSF异常率可达90 球蛋白增高寡克隆IgG带髓鞘碱性蛋白升高 22 二 视觉 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检查1 视觉诱发反应异常2 听觉诱发反应异常3 体感诱发反应异常 23 三 CT扫描CNS白质内多发的 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 最常分布在侧脑室周围 四 MRI检查比CT扫描更敏感MS斑块表现为长T1长T2或等T1长T2 24 MRI cerebellum 25 MRI opticnerve 26 MRI cerebralhemisphere 27 MRI spinalcord 28 诊断 多年来习惯采用的诊断标准完全基于临床资料从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同时存在着两处以上病灶起病年龄在10 50岁之间有缓解与复发交替的病史 两次发作的间隔至少1个月 每次持续24小时以上 可排除其他疾病 29 符合以上四项 可诊断为 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 若 中缺少一项 可诊断为 临床可能的多发性硬化 仅为一个发病部位 首次发作 诊断为 临床可疑的多发性硬化 30 治疗 治疗原则 阻止病情进行性发展控制急性发作对症支持治疗 31 一 以阻止病情发展为目的的治疗 干扰素 IFN 1b及 IFN 1a 治疗复发缓解型有一些效果 目前认为其有效疗程为8年 32 二 急性加重的治疗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疗法作为MS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33 三 并发症的治疗1 肌无力2 痉挛3 震颤和共济失调4 疼痛5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6 疲劳7 痫性发作 34 预后 1 20 MS病人表现为良性过程2 以感觉症状为主要表现 预后最好病程为进行性者预后最差3 50 病例只遗留轻或中度功能障碍 病后存活期可长达30年4 少数于数年内死亡 35 护理评估 1 感觉 运动 协调及平衡能力 视觉损害程度 2 排尿状况 自理能力 皮肤完整性 3 心理状况 36 护理常规 饮食上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进食要慢 发止呛咳 视觉障碍 感觉障碍时外出要有陪伴 保证病人安全 避免诱发因素 如情绪激动 劳累 感染 创伤 应激等 疼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 应保持室内安静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声响和皮肤激惹 遵医嘱服药 37 护理常规 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要加床栏 恢复期 要鼓励做适当的体育锻炼 但不宜做剧烈运动 避免热 冷 和压力对皮肤的刺激 经常检查感觉障碍部位有无损伤 定时更换体位 做好皮肤 会阴部护理 呼吸肌麻痹者 应做气管切开 使用人工呼吸机做好相应的护理 告知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