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毫米的认识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在经历观察、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体验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 毫米。2能用毫米作单位估计、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养成细心、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长度单位毫米、测量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教具准备1米、15厘米、1厘米的线段(实物),手机卡,尺子,光碟,1分硬币,小刀,小钥匙,数学书,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1毫米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二、揭题三、概念建立1连接点出示一根棍子1米长,估一估,长度是多少?出示一根棍子15厘米长,长度大约是多少?刚才用的长度单位是“米”,这会儿又用的是“厘米”?出示一段电线请测量一下,看看长度是多少?2必要点和意义哪儿是卡的厚度?捏一捏它有1厘米厚吗?今天学习长度单位:毫米1建立1毫米的概念(1)找一找这一小格表示1毫米,尺子上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1毫米?(2)画一画:本子上画1毫米线段(3)捏一捏:1毫米生说,测量。估,测量,说-起点、终点。生测量,1厘米测量:说一说,1小格,1毫米尺子是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和米、厘米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毫米的生长肥土。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建立概念,让概念站立在学生的思维之中。第 一 单元 第 1 课教学过程三、测量四、小结:(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1毫米?(5)说一说不知不觉我们就和毫米成了好朋友。此时次刻,你想对毫米说什么?2建立几毫米的概念、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看图测量:书第3页做一做,橡皮、钉子、回形针。2欣赏(课件)手机、mp3、照相机,最小的鱼3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4综合测量运用2厘米长的床、12 米长的牙刷、10毫米长的钢笔和3米厚的作业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毫米的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延伸:比1毫米更小的说一说毫米好短哟1毫米-2毫米- 5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1厘米1毫米,23毫米、38毫米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说一说从1毫米延伸、拓展而开,感悟和建立几毫米、1厘米=10毫米、几十几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作业设计11厘米=( )毫米 30毫米=( )厘米 100毫米=( )厘米3测量:钢笔的长度、杯子的高度、粉笔的长度.板书设计长度单位:毫米 米-厘米-毫米-1厘米=10毫米测量:起点、终点课后反思课题分米的认识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主动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1分米=10厘米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1 分米的实物,大约1 分米的实物,绳子,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分米的必要性二、揭题:学习“分米”三、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四、认识几分米1我们已经正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吗?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引导学生说。1让学生观察尺子2请学生说说自己对1分米的认识。板书:1分米=10厘米在尺子、课件上认识几分米。哪些物体长度大约几分米?生:米、厘米、毫米。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生: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学生可能会说到“分米”比一比:1分米画一画:1分米想一想:1分米让学生回忆出长度单位的知识,为分米的冲突出现奠定基础。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建立概念1分米,丰富1分米的表征,让概念站立在学生的思维之中。第 一 单元 第 2 课教学过程五、用分米量六、巩固发展七、全课小结:1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书的长、宽。2量绳子的长度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填空: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5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汇报:长、宽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做一做判断,说理由。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5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的情景中,通过正例和反例,巩固概念。作业设计1判断:小明高14分米。 ( ) 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2测量:选择合适的物体,用分米做单位测量。板书设计长度单位:分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1分米=10厘米测量:起点、终点课后反思课题分米、毫米练习课 型练习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在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后加以巩固。让学生清楚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巩固1毫米、1估测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难点: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估测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复习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二、基础练习1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从小到大说出来。 2用手分别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说从家里找到了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或1毫米。 1想想做做练习一第3、4题。 3题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量一量,它的厚度或者长度是多少。 4题:先估再量从小到大说出来。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说一说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或1毫米。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想想怎样看更方便。先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再量一量课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通过对长度单位的回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表象的再现,对巩固知识有好处。说出具体的感受,让学生在表征的支撑下进行深刻的内化。第 一 单元 第 3 课教学过程三、提升练习。四、总结2想想做做第5题。 3想想做做第6题。 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的长度,随时都可以记录在脑子里。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让小朋友独立选择,在交流时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选择的长度单位,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为何选这样的长度单位。先目测,猜一猜哪条线段最长。怎样验证?在书上量一量,写出每条线段的长度,再给最长的一条线段打勾。一棵高9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毫米 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 米长的铅笔和4厘米 厚的方格本,认真写起字来。说一说:米、分米、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培养孩子的估测能力,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进行对比,获得认识。综合运用知识,说出理由,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作业设计2米=( )厘米 4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米-分米-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课后反思课题千米的认识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在米的基础上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估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估测能力、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具准备路标,学校到家的路程,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认识千米的必要性二、揭示课题三、认识1千米,建立概念1请你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请你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2老师注意到你们用的长度单位都是“米”,为什么?怎么想的?3唐老师回老家梁平,汽车高速公路需要3个小时,猜一猜从重庆主城区到梁平有多远?从重庆主城区到梁平有那么远哟,有200-千米!为什么不是200米呀?1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1千米有100个教室连接起来那么长。绕操场跑7圈就有1千米长。让学生展示测量。汇报黑板的长度:4米。让学生先估计后再展示测量。汇报教室的长度:9米。学生说一说。生:100米、500米、800米学生说一说。当距离很长的时候,就用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说一说自己的认识:1千米(公里)=1000米想象一下你遇到多的1千米。通过生活的具体事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几米到千米,这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所以要让学生逐渐展开,多一些体验,发展空间观,为千米的概念建立做铺垫。建立1千米的概念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从身边下手,逐步建立。第 一 单元 第 4 课教学过程四、发展到若干千米五、实践汇报六、总结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千米”。2出示路标。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4说一说:5小结:千米是比米大多的长度单位。1先自己估计一下,从珊瑚小学到自己的家有多远?2汇报,老师注意纠正:如某某同学从珊瑚小学到自己的家走路需要1个小时,大约有8千米(应是3千米)。学习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受?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某地方几千米的含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生活中你感受到的几千米、几十千米。估计、体验汇报、纠正说一说从1千米发展到几千米是对1千米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感受是第一位的。就应该让学生多感受,才能建立鲜活的概念。作业设计人每小时步行( ),自行车每小时行( ),汽车每小时行( ),飞机每小时行( )。板书设计长度单位: 千 米 米-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教室的长:大约100个连起来操场: 大约绕操场7圈课后反思课题千米的认识课 型练习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继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2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1千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求真求实际的态度和精神。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具准备课件、米尺、软尺、卷尺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复习导入二、学生实践1让学生说说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21毫米有多长,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呢?3填空:1千米= ( )米 1米=( )厘米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1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活动。2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3走一走:1千米说一说比一比到操场上量出1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米有多远。想一想:1千米有多远?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走一走:1千米通过复习,让孩子对一系列长度单位有一个回忆和在认识,抓住它们的关系,为体验做准备。在实际的活动中进行体验,这是突破关键的活动,哪怕花时间,是非常值得的。第 一 单元 第 5 课教学过程三、体会活动四、总结1汇报:(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米你走了几步?(2)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3)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2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体验1000米有多远。3想一想1千米有多远?说一说自己走过的1千米路程。(自己曾经走过的,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说一说说一说思考、汇报讨论体验1000米有多远。说一说自己走过的1千米路程。(自己曾经走过的,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说一说活动不是好玩,活动的目的是体验,加深理解和感悟。活动过后的汇报是非常关键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建立起长度的概念。作业设计1分米=( )毫米 ( )米=1千米 1米=( )厘米( )分米=1米 2000米=( )千米板书设计长度单位: 千 米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10个100米)课后反思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课 型新 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建立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关系把握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情境创设二、情境中探索新知出示情景图: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我们可以叫它们为长度王国。我们今天就要对长度单位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2第一道门:有二把锁(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50厘米、4毫米、5毫米、4米),3第二道门:有两把锁(两把锁3千米、5000米),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说一说: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看懂意思选钥匙开锁,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厘米、分米之间换算的方法。选一选,说说你的理由。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情景图可以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把单调的单位换算学习得比较轻松,提高学习的效率。在三道门的活动中,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次整理和提升,得出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培养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第 一 单元 第 6 课教学过程三、巩固、运用四、总结4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5米、3000米。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他们4小时能到达吗?今天学习是知识最关键的是什么?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做一做说一说理由。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童话的情景中,让孩子们对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做一个巩固。作业设计18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 4千米+5千米=( )千米 6千米+4千米=( )千米 5千米+2000米=( )千米2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长度单位。板书设计长度单位的换算 1000 米-千米 7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课后反思课题吨 的 认 识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各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学以致用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物体的质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吨”出现的必要性二、揭示课题三、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吨”1大家学习过质量单位,请大家估一估下面物体的质量,看谁的估计能力强?2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是(?);一个苹果的质量是(?);老师的体重是60(?);一头大象的体重是4(?);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1建立1吨的概念。(1)情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2小结: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听请要求做一做生:一头大象的体重是4克?4千克?4?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思考、做一做、汇报;从熟悉的已知入手,逐步形成对质量单位“吨”的需要,让“吨”的出现具有实际的需要和意义。在具体的情景中,对千克和吨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联系,从而建立吨的概念。第 一 单元 第 7 课教学过程四、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五、练习六、全课总结:3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物体的质量大约重1吨?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吨2汇报:你是怎么想的?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先独立想,再个别说,老师注意纠正,最后互相说一说。汇报: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做一做说说自己的收获让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巩固吨的概念。用学生自己的想法学习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这叫适合的方法。作业设计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举出三个例子。2熊猫体重是( );小狗体重是( );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体重是( );一头猪的体重是( );一头牛的体重是( );一头大象体重是( );一头鲸体重是( )。板书设计质量单位:吨1000 1000克-千克-吨1吨=1000千克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课后反思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课 型整理与复习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理解毫米、千米和吨教学难点单位之间的进率、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回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二、单位间的换算1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整理和复习。2长度单位:3质量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各自单位间的换算是非常重要的,你说一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知道学习的内容学生说一说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说一说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的体验。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1000 1克-1千克-1000-1吨明确学习的目标,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在回忆的过程中有概念和例子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把握知识序列。第 一 单元 第 8 课教学过程三、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四、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五、总结5吨=()千克 8000千克=()吨 2600千克-2000千克=()千克2吨-300千克=()千克1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4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通过这节复习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做一做汇报学生独立阅读书第十四页的内容。学习小组交流说一说发现如: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如:我爸开汽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6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3千米。说一说运用长度和质量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和习惯。结合生活,理解知识,让知识形成有更多的体验。作业设计1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2如果让你家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可以有哪些方法呢?板书设计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0 10 10 10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1000 10001克-1千克-1吨课后反思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学生能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教学难点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欣赏和发现:中国部分动物二、自主学习1播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书15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1教学例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2展示与汇报:98+25允许有各种方法:3如果用小棒来分析,应该怎么说呢?85=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放在哪里呢?书15页,如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等等。说一说尝试计算98+25(1)85=13 90+20=110 110+13=123(2)98223123(3)竖式85=13;90+20+10=120;1203=123让学生了解中国部分动物种类,进行合适的爱护动物的教育,为新知识 的学习做情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再借助小棒的形象理解算理,形成清晰的认识,为计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第 二 单元 第 1 课教学过程三、巩固练习四、总结4列竖式计算,能反映出这样的道理吗?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你认为竖式计算的诀窍是什么?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把重心转向竖式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将算理和竖式计算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计算能力。作业设计1 56 93 76 34+ 78 + 86 +95 +992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法 9 8 8+5=13-10+3 + 2 5 90+20+10=120 1 2 3 120+3=123课后反思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课 型练习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引入二、展开1出示三张数字卡片:3、5、9。提出问题:利用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2 从上、下两行中各选择一个数能组成几道不同的加法算式:3并启发学生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1请同学们选择能计算的算式独立尝试着算算看。2交流3组织汇报35 39 5359 93 95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生汇报算式。列出九道不同的算式。35+59 35+93 35+9539+59 53+93 39+9353+95 39+95 53+59独立尝试着算算互相交流汇报从卡片入手,引入计算,灵活、方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实在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把所有的算式都罗列出来,为计算提供了机会。让学生独立尝试着算算,从而巩固了计算的知识。第 二 单元 第 2 课教学过程三、提升练习四、总结1哪把钥匙开哪把锁。多媒体呈现钥匙和锁的画面,四把钥匙上分别挂着四道算式,四把锁面上分别写着四个数,钥匙与锁配对了,锁就会被打开)。2下面的里可以填几?5 45 4+ 7 +7 1 113看小胖也来买玩具,他想买飞机和足球,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一共要多少钱?算式怎么列式?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观察、思考 做一做锁:59+73 55+6779+89 58+94钥匙:132 142 168122 123 124做一做说一说生列式:8 8 + 2 5 =8 8+ 2 5说一说计算的过程说一说通过有趣的开钥匙活动,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判断、检查的能力。通过对位、计算,理解竖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作业设计1狮子说:“我刚才寻找猎物时先跑63公里,又跑37公里。一共跑()公里。”斑马说:“我们经常与羚羊住在一起,有羚羊87只,斑马的只数比羚羊多47只。羚羊()只。”2春天到了金苹果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去动物园了:樱桃班23人、草莓班29人、柠檬班26人、苹果班21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注意进位,加上进上来的数。课后反思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重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教学重难点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二、学习新课1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最关键是什么?2口算600+800 100+900 1000+1003估算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1爬行类种两栖类种,一共有多少种?(1)估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列竖式计算59+77 85+68估算:599+800 900+101 989+112说一说方法+说一说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学习提供方法支持。学生应该能够举一反三地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第 二 单元 第 3 课教学过程三、及时巩固练习四、总结师: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2)如果是准确计算,结果又是多少呢?(3)汇报:指明学生板演。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同桌),有没有什么问题?(4)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做一做课本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不能忘记加进位。笔算:+=+说一说计算过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进位156 308+ 78 + 494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表达,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作业设计1计算 2笔算 327 459 638+93 697+235 +565 +867 475+126 169+450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6 6 0+ 6 6 0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不能忘记加进位。课后反思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课 型练习课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教学难点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二、基本练习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1(1)请打开课本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2)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3)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2课本第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回忆一下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可以举例说一说。说一说。说一说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想办法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能够将上下两个数的和算得准确。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做好复习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 二 单元 第 4 课教学过程三、提高练习四、总结1算出玉米上的得数:书20页第5题2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书20页第6题3判断,课本页第题,4地上堆着350千克南瓜,车上有155千克南瓜,一共有多少千克南瓜?5共同分析页第题:小君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认为你哪些方面进步最大?算一算算一算,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做一做,说一说分析做一做说一说估算可以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提高练习中,逐渐从纯计算走出来,进行一些灵活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作业设计1、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 方法: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不能忘记加进位的“”。课后反思课题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课 型新授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根据进位加法举一反三,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2能运用笔算多位数减法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复习二、新授:退位减法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竖式计算。(学生板演)计算后提问:你们发现这些计算有什么特点吗?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1教学例题1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旅游的行车路线,可以乘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3)这儿距离下一站807358634267 436 425329 659542179376524说一说先读一读书上的信息,并说一说。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要走多少千米?做一做通过对原有知识的练习,让学生回忆出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为退位减法做基础。学生笔算减法的基础有,但读懂题目的信息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到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第 二 单元 第 5 课教学过程三、练习四、总结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4)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2、教学例题2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书2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1326-2014植物饮料》
- 监控售后质保协议4篇
- 中介租赁车位合同范本
- 尾矿合作转让合同范本
- 马路沥青施工合同范本
- 物业清洗保洁工程项目合同6篇
- 贷款中介电子合同范本
- 值班主管自学题目及答案
- (新)2025年急救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 广商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安阳简介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精美课件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斜拉桥主桥索塔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 劳动关系理论PPT课件.ppt
-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
- 医院输血科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 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