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doc_第1页
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doc_第2页
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doc_第3页
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评析及2015年备考启示一、试题特征的总体评价2014年 的高考试题在教育的改革呼声中新鲜出炉,别开生面又开放灵活,锐意创新又开放探索。从知识融通切入的同时,又延伸鲜活生活;突出主干知识,呈现演绎类型, 充分体现新课标高考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调动、检索以及运用基本观点对材料问题进行描述阐释和探讨论证的能力要求,体现着高考改革中对教学观 念、教材知识、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也发挥着对中学教学、课堂改革的导向作用。整体难度较2013年较略有下降,但依然能对考生知识与能力做到较好的区分。2014年四个模块分值与2013年模块分值对比明细表2014、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一卷政治试题分布结构(此图可以删掉)年份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2014四选二”10道题量类型6(选择题5个、主观题1问,演绎类试题)3题(选择题2个、主观题1问,演绎意义型试题)3题(选择题1个、主观题2问演绎意义型)5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问开放型)分值30分24分18分28分2013四选二9道题量5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问)4题(选择题3个、主观题1问)1题(选择题1个,主观题2问)6题(选择题4个、主观题1问)分值30分24分14分32分二、2014年试题四个模块考查内容与考查规律对比分析1.2011-2014年经济生活主观试题考点对比以及2014经济试题分析年份 考 点题号教材内容2014放宽市场准入市场机制如何让消费者受益38(2)市场经济(交换)2013企业在市场下的经营(成功原因)38(2)企业经营(生产)2012居民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的措施38(1)收入分配(分配)2011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及增强创新能力的措施38(2)企业生产(生产)经济生活试题依然紧紧抓住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突出经济生活中的主体企业、消费者、政府以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等要点,要求考生思考材料与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综合解决经济问题。13题呈现某国20年来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考查生活消费。14题以某家电企业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形成制定生产模式的材料,考查了市场经济下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第38题以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考查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成本降低数量增加供给增加竞争资源价格降低质量提升,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更是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2.2011-2014年政治生活主观试题考点对比以及2014政治生活分析年份 考 点题号教材内容2014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大意义38(1)我国政府201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8(1)中国共产党2012政府为提高民生支出(政府知识体系)38(2)我国政府2011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全国人大的职权38(1)人民大表大会政治生活模块围绕政府、国家外交,以及公民参与等主干知识,呈现考查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题,凸显中国的国际外交活动,处处落实考纲中基本考点和基本能力,考查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整合知识、迁移知识、描述问题和阐释解决问题等能力,彰显了明显区分度。19题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外交背景,17题考查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有序的参与;18题,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军事干预,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特别是主观试题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凸显的职能转变主题和简政放权改革思想。突出行为主体党、政府、民主参与、政府职能等。第38题(1)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采用演绎题型,注重考查考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基本技能。其中融合基本学科能力于一体。3.2011-2014年生活与哲学主观试题对比以及2014哲学试题分析年份 考 点题号教材内容2014意识作用说明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影响39(2)唯物主义2013认识论(争论有利于认识发展原因)39(23)认识论2012辩证否定观39(2)唯物辩证法唯物论辩证法基本观点39(3)20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9(2)历史唯物主义生活与哲学值得一提靓点之处在于哲学主观试题创新风格清新灵活,评价教学观念对学生影响,拟定广告来命题,降低了难度,更加灵活。 21题弗雷成功研制的不干胶记事贴,巧妙考查考生对联系观点的理解。20题以狮子论考辩证法,选项设计上别出心裁,出现了一串串妙语连珠的典故、成语,如盲人摸象、事必躬亲、纸上谈兵、等充满文化神韵。22题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汇集多家观点,不设标准答案以引导读者思考。23题倡导主流价值观,积极发挥其引领作用。第39(2), 评价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考查巧妙灵活,考生既可以运用意识作用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角度切入思维分析;也可以运用意识作用从该观点的合理性和人才培 养需要多种条件全面性角度深入分析;也可以从意识宏观上具有反作用和意识微观上如何发挥指导人的行为落实机制上切入分析,试题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更加呈 现出开放探索,不拘一格的思想火花。4.2011-2014年文化生活主观试题对比以及2014文化试题分析年份 考 点题号教材内容2014文化创新作用、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39(1)文化创新2013文化对人的影响39(1)(3)文化作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的原因(文化建设)201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中华文化的传承39(1)文化创新2011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何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39(1)(3)文化作用 文化生活今年仍然突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的主题。19题以中法建交,文化交流促进创新发展,考查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第39题材料通过钱学森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以此引出设问,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考生作答可以运用主客体分析法快速确定考点为文化创新的作用,和对教育人才产生的文化意义,难度适中,易于下笔。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014高考给我们的新启示1.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考纲知识构建,处理好教学时间和学科质量的关系。正 确处理教材与大纲之间的间隙,依据高考大纲的具体内容范围构建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形成完备适中的知识体系是科学备考的首要前提。在问题引导下能动查找知 识间联系不同重组,相同归纳,相似迁移,相关联系有效巩固考点,用短时间完善考点知识体系,形成大小适中,解题备用的精准的考点知识体系。2.千淘万漏虽辛苦,洗尽狂沙始到金。研究真题规律,追求复课的核心价值。高 考的能力立意突出了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通过对近年真题的细致研究,总结趋势,研究其考点内容和考核能力,以及设问题型,选项设计,答案设计等几个主要 元素,探索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思维化,解题格式化程序化的规律,即概括出考试规律(题型命制规律、考察方式规律、作答结构规律、选项设计规律)。可谓高屋建 瓴,俯首鸟瞰。掌握试题应对之命脉的神魂所在。3.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化知识为能力。加强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科价值增添生活的元素和时代的色彩。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科的社会功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用考点解读热点,既有利承载高考大纲的能力要求,又有利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目标性、实践性。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规范的练考与管理。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好规范性练考,定量的时间(50分钟),在指定的区域,定量的题型组合(12+2), 及时抽阅纠正问题。合理的安排练考频率,精选组合以真题为主的规范题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