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淤疏浚工程 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二章 施工条件32.1自然条件32.2 工程地质72.3施工组织条件7第三章 工程量83.1计算依据83.2工程量计算83.3计算成果8第四章 施工方法94.1分条施工94.2锚位图及下锚方式94.3分区施工104.4耙平器与抓斗船交替扫浅施工104.5施工船舶的选择与配套12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135.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35.2施工计划表14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56.1安全生产目标15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56.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66.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66.5安全避让方案设计186.6建立应急组织体系236.7恶劣气象、海况条件下施工安全保障措施25第七章 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保证措施317.1管理制度317.2环境保护317.3海洋环境保护措施31附录1通讯联系33附录2施工平面海图35附录3施工地理位置图36级疏浚清淤工程 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码头5#8#泊位。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泊位区域设计挖深为-20.0m,施工面积约9.2万平方米,土质组成以二类土为主,平均泥层厚度为2m,超深0.6m;港池区域设计挖深为-16.5m,施工面积约123.6万平方米,土质组成以四类土为主,平均泥层厚度为0.5m,超深0.6m,超宽5m。结合工程设计规格,本工程设计疏浚工程量约42万方(施工范围详见下表),计划施工工期为2016年5月25日至2016年9月15日(施工计划详见施工计划表)。根据工程建设安排,本工程主要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外抛施工。工程施工前,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下发的倾废证书,本工程疏浚土方将外抛至大小桥岛抛泥区。区域设计挖深 (m)拐点纬度(N)经度(E)泊位-20A 360026.1501201325.465B 360029.1761201322.579C 360045.0761201347.829D 360042.0471201350.716港池-16.5E360031.2621201325.892F360044.6221201313.151G360104.7091201331.580H360116.4871201348.837I360122.6471201400.705J360132.1481201429.793K360111.9911201410.624L360058.0561201408.446施工区域范围拐点坐标第二章 施工条件 2.1自然条件 2.1.1气象、气温年平均气温 12.4;年平均最高气温 15.6;年平均最低气温 9.7;极端最高气温 38.9(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 -16.0(出现在1970年1月4日);青岛属于海洋性气候,空气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分明,1月份气温最低,日平均气温低于0,平均每年约47天,8月份气温最高,日最高气温30,平均每年约12.4天,青岛市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2.1.2风况常风向、强风向均为NW向,出现频率为13.82%;次常风向为SE向、NNW向,出现频率为12.26%、12.09%,全方位6级风出现频率为4.04%,全方位7级风出现频率为1.83%。春季常风向为SE向,频率为16%;次常风向为ESE向频率为15%,强风向为NNW向,频率为8%。最大风速为23m/s。夏季常风向为SE向,频率为22%;次常风向为ESE向、SSE向频率分别为16%、15%,强风向为E向,频率为8%,最大风速为18m/s。秋季常风向为N向,频率为15%;次常风向为NNW向频率为13%,强风向为N、NNW向,频率分别为15%、13%,最大风速为22m/s。冬季常风向为NNW向,频率为19%;次常风向为N向频率为15%,强风向为WNW向,频率为8%。最大风速为23m/s。本海区大风(6级以上)基本上是夏季的台风及冬季寒潮过境时产生的,统计33年间台风在本海区产生6级以上大风的次数,平均每年1-2次。特别是1939年过境台风,经过青岛市其风速20m/s以上持续达25小时,十分钟平均风速达29m/s,瞬时风速达40.3m/s(NNE)。青岛地区从秋末至初春,寒潮影响较频繁,每次寒潮来临都急剧降温,并伴随有8-9级偏北大风。统计寒潮过境时出现的最大风速为30.5m/s。2.1.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85.4mm;年最大降水量:1227.6mm(出现在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263.8mm(出现在1981年);日最大降水量:182.0mm(出现在1970年9月3日)。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夏季是一年中降雨最强的季节,一年中的大雨和暴雨多集中在此季节。胶州湾周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1214.1mm-1766.2mm。2.1.4雾年平均雾日:46.9天;年最多雾日:61天(1986年、1987年);年最少雾日:38天(1982年、1984年);最长连续雾日:16天(1993年6月)。每年的春末夏初(4月-7月)海雾盛行,在此季节里,经常出现能见度很低且连续时间较长的大雾,4月-7月出现雾的次数占全年的72.6%,往往几小时时间里海雾将整个加州湾及市区全部笼罩在雾海之中,能见度常低于10m,平均每年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15.8天。雾多日连续发生如1964年4月、1997年9月雾日均持续了9天。2.1.5海流胶州湾属规则的半日潮流,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最大涨潮流速比最大落潮流速一般大15cm/s,最大可超过40-50cm/s,最大涨落潮流速多出现在高潮前2-3小时和高潮后2-3小时。该区潮流基本上属往复型流,最大流速方向与岸平行,前湾港区水深较浅属弱流区,-10m等深线以内,最大涨潮流速55cm/s,方向345,最大落潮流速53cm/s,方向130,随着水深变浅流速减弱。2.1.6基准面关系青岛港理论最低潮面(即青岛大港零点),在1985年黄海平均海平面下2.42m,在1956年黄海平均海平面下2.39m。潮位特征值(以青岛港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下同)平均海平面: 2.46m; 平均高潮位: 3.85m;平均低潮位: 1.08m; 最高高潮位: 5.31m;最低低潮位: -0.57m; 最大潮差: 4.61m;平均潮差: 2.77m; 平均涨潮时间:5h37m; 平均落潮时间:6h48min。 2.1.7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4.32m; 设计低水位 0.47m极端高水位 5.52m; 极端低水位 -0.83m乘潮水位表 频率(%)小时(m)85909598乘潮1小时3.363.273.132.98乘潮2小时3.263.163.012.86乘潮3小时3.082.982.842.7乘潮4小时2.822.752.622.49 2.1.8波况显浪咀测波站有13年(1980年-1993年)波浪观测资料,此资料可用来说明该海域的波浪状况。(1)海况及风、涌浪频率本海域有显浪站九年的实测波浪观测资料,经统计分析,本海域常浪向为NW向,频率为10.43%;次常浪向为NE向,频率为7.52%;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大于1.2m的频率为0.38%。本区主要为1、2级海况,分别为60.8%和18.6%。3级海况只占9.6%,4、5级海况较少出现。大级别海况只在强寒潮大风和台风影响时出现。该海域绝大多数为风浪,其频率占94.7%,涌浪频率为20.3%,且多为NE向。统计表明,显浪咀及其附近海域波高较小,波高小于0.6m的占94.4%,1.0m-1.2m的占1%,而1.2m以上的仅占0.3%。波高大于1.5m的一年中只出现几次,2.0m的波浪13年中只出现一次。2.2 工程地质施工区土质主要为淤泥和淤泥质粘土(2级土)和粉质粘土(4级土)。2.3施工组织条件2.3.1医疗卫生及生活条件工地周边有大型综合性医院、各类粮油副食品商店及集贸市场,医疗卫生设施齐备,生活供应条件良好,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要。2.3.2船舶停靠及补给施工期间船舶一般不停靠码头,遇有特殊情况业需停靠码头时,将根据业主的要求,协调联系临时停靠码头。施工船舶所需的燃润料、材料、淡水等,我公司将联系专用船舶直接供应到施工船。2.3.3船舶修理施工船舶在开工前准备好充足的备配件,一般故障及常规检修均自行解决,特殊故障联系周边的修船厂家解决,青岛地区有具有相当规模和能力的修船厂家可满足我方的修船需要。2.3.4掩护条件疏浚作业区位于前湾航道南侧岸线,受风浪影响较大,我公司拟投入斗容为13m的抓斗式挖泥船进场施工,利用四锚定位施工,同时在船舶避风期间下防风锚,抗风浪能力强,满足工程施工安全要求。第三章 工程量3.1计算依据根据业主方提供浚前水深扫测图、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及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 181-5-2012)。3.2工程量计算3.2.1工程量组成包括槽内工程量、边坡工程量、超宽工程量和超深工程量。3.2.2计算边界条件疏浚工程量计算,以业主提供的施工范围、技术规格及施工浚前图为依据,泊位区域设计水深为-20m,港池区域设计水深为-16.5m。超深0.6m,边坡坡比为1:6,超宽5m。3.3计算成果第四章 施工方法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疏浚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分条、分区施工方法,后期耙平器与抓斗船交替扫浅等施工工艺。4.1分条施工本工程施工区地处前湾航道南侧,背靠青岛港四期码头,施工期间的船舶通航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港口营运船舶顺利通航,做好本工程施工泥驳与往来船舶的避让工作,最大程度提高船舶施工效率,结合投入的抓斗式挖泥船施工性能,确立了分条施工工艺。根据抓斗船规格(船长约50m,船宽约20m),计划将分条宽度确定为18m。施工期间,抓斗船船位平行于码头前沿线,并根据分条宽度进行横向挖泥施工,同时用运输泥驳进行泥土运输外抛任务。4.2锚位图及下锚方式抓斗船施工过程中采用“前八字、后交叉”的下锚方式,前八字锚和后交叉锚的交叉角度为60,锚缆下放长度约为100米150米。为最大程度减少疏浚施工与拖轮通航的交叉干扰,抓斗船计划平行于码头前沿线横向施工,港池外侧锚尽量小角度下放。施工船舶所下锚均设置锚标,夜间设锚标示位灯。锚标示位灯显示红色,直径6公分,高25公分,圆筒型,夜间频闪发出红色光,射程约300米。项目部每日14:00定时向海事局交管中心、青岛港港调和轮驳公司等部门发送本工程第二天施工船舶锚位图,施工船舶与轮驳公司拖轮随时保持联系,确保锚位图与现场施工船锚位位置一致,并及时跟踪前湾航道内炸礁船舶施工位置,及时反馈本工程作业船舶。4.3分区施工按照设计挖深要求,我部将施工区划分成泊位及港池两个区域,即设计挖深-16.5m区域(港池区域)及设计挖深-20.0m区域(泊位区域)。施工顺序:为减少与大机上岸交叉干扰,施工期间,项目部安排船舶首选开挖泊位区域,为大机运输船提供靠泊作业面。同时,继续进行其他区域疏浚施工。4.4耙平器与抓斗船交替扫浅施工在工程后期扫浅施工阶段,将采用耙平与挖泥交替施工的工艺。首先利用耙平器的拖带、整平作用,先将存在浅点区域反复耙平3-4遍,将大部分高差较小的浅点整平至设计水深,再针对个别高差较大的浅点重点开挖施工,如此往复循环进行施工作业,最终确保施工质量。36 -16.55#-8#港池区域 说明:施工船舶下锚采用“前八字、后交 叉”的方式。两条锚链质检的夹角为 为60,锚缆外抛长度为100米 150米。4.5施工船舶的选择与配套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我部拟投入13m抓斗式挖泥船“国良63”进场施工,另配备两艘自航驳(舱容1500m)及一艘起锚艇(1000匹)辅助施工,船机设备投入情况详见下表。投入船机设备汇总表序号船舶类型船舶名称数量船舶规格1抓斗式挖泥船国良63113m斗容2自航驳粤新会货199911500m舱容3自航驳易航浚00911500m舱容名 称主要技术参数国良63非自航式抓斗船,总长48.80米、型宽15.50米、型深4.10米、总吨915、净吨274、无推进器易航浚009自航式泥驳,总长58.90米、型宽12.60米、型深4.25米、总吨989、净吨553、内燃机总功率770.00千瓦粤新会货1999自航式泥驳,总长58.72米、型宽10.40米、型深4.10米、总吨682、净吨381、内燃机总功率360.00千瓦 投入船舶主要技术参数第5章 施工进度计划5.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工程剩余工程量,滚动更新施工计划。(2)做好工程外部协调工作,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海洋局及海事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提前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3)加强对船舶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备配件的储存、更换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保障施工效率。(4)充分做好船用物资的供应及后勤保障工作,提高船舶施工时利率。 5.2施工计划表 第6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6.1安全生产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前控制,将施工中的伤害或损坏的风险减至最小,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重大火灾和重大机、海损事故,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6.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为实现上述目标,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工地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各施工船长、工程师、调度员为小组成员;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作业层设立群众检查员,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监察体系。6.2.2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工地安全生产的指挥、检查和指导工作。负责制定安全工作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制度、分析查找事故原因,组织强有力的应付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6.2.3施工船舶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施工船舶以船为单位,船长为组长组成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负责本船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等,执行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决定,落实安全措施,分解安全责任到人。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施工船舶现场安全生产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船舶现场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项目部其它部门及各岗位人员施工班组及各施工船舶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图6.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职工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2)职工责任事故重伤率为零;(3)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责任事故为零;(4)杜绝船舶水上交通一般及以上责任事故;(5)杜绝船舶机损一般及以上责任事故;(6)杜绝道路交通一般及以上责任事故;(7)杜绝一般及以上环境责任事故。6.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四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上实行“四全”管理制度: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贯彻“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在现场施工员布置生产任务及进行技术交底时,同时进行安全交底。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有内容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患意识。(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度每月对船舶、机械、消防设备、用电线路、电箱配置、及各类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安全、有效,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岗前安全教育,各岗人员需具备任职资格,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5)劳动保护制度按照劳动保护条例和不同工种的防护要求,及时发放并准确使用各类安全、劳动保护用品,检查使用情况,查处违章行为。(6)安全例会制度工地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总结前阶段的安全工作情况,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学习有关规章制度,表彰安全生产的先进人物和事例。(7)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度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工地坚持每月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定期检查主要查安全制度执行情况,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安全设备的完好情况;专项检查指结合季节性的工作特点或专项安全工作而进行的安全检查,包括“防抗热带气旋检查”、“雾季安全检查”、“安全用电检查”、“消防检查”等,重点检查有关计划、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以及有关设备的完好情况。(8)安全管理台帐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台帐,项目经理部专人负责管理安全生产台帐,做好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检查及安全活动记录,准确反映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 6.5安全避让方案设计为保证港口营运船舶、工程施工船舶相互之间通航安全,同时不影响运输船舶的正常生产作业,结合前湾航道口门处正在进行的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疏浚及炸礁施工进展,本工程施工期间,制定了船舶进出港避让专项安全方案,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带来的影响。(1)项目部成立协调指挥调度室,由专职调度员负责进行相关各方的协调工作。由于前湾航道扩建工程(二标段)同样由我公司承担施工,该工程位于前湾航道口门处(平面示意图如下所示),为便于施工组织协调工作,项目部指定了专人负责本工程清淤与前湾航道加深疏浚、炸礁施工之间的施工交叉影响工作。平面位置示意图泥驳抛泥卸泥返航航线示意图泥驳抛泥卸泥返航航线示意图本工程施工期间,泥驳装满后第一时间分别利用VHF08频道向海事局交管中心、利用VHF11频道向青岛港港调汇报,申请离驳出港抛泥。申请出港获得允许后,在经过前湾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区南侧前利用高频电话与前湾航道扩建工程施工船舶进行沟通,申请通航经过。如遇有被告知前湾航道扩建工程正在进行炸礁作业情况,泥驳则暂时待命,待炸礁警戒解除后,再离驳出港,并按照上图所示航线驶向大小桥岛抛泥区,泥驳外出抛泥过程中加强瞭望,注意避让砂石船和渔船。航行期间,通过项目调度与前湾航道施工船舶及航行泥驳保持沟通联络,确保通航安全避让。泥驳航行至海洋局指定抛泥区进行卸泥后,分别利用VHF08频道向海事局交管中心、VHF11频道向青岛港港调汇报,按照上图所示航线返回施工区。返航期间通过项目部调度与前湾航道施工船舶及泥驳保持沟通顺畅,保证船舶通航安全。(2)成立瞭望小组,配备专人、专船巡航瞭望制定切合本工程的专项安全施工措施,配备专人、专船成立专门的瞭望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区域周边水域,船舶出入比较密集的部位进行巡视,制定瞭望时间安排表,对特别时间段、特别天气、特别船舶实施不间断瞭望,确保施工期间的航行安全。 (3)建立安全协调机制,完善畅通的联系网络建立项目部调度室为协调中心的协调机制,港调部门、码头生产作业单位、引航站、施工单位间做好衔接和配合工作,通过高频以及电话联系的方式,保持通讯畅通,保证工程在海事、港调等部门的指挥下,安全有序地进行施工作业(通讯联系方式见附录)。 (4)抓斗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到海洋局指定区域抛泥。(5)项目经理部制定轮流值班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守听高频电话及固定电话,随时保持与港调及各施工船舶间沟通联系,掌握实时动态,做好相互避让协调。(6)项目部每日14:00定时向海事局交管中心、青岛港港调和轮驳公司等部门发送本工程第二天施工船舶锚位图,确保锚位图与现场施工船锚位位置一致,并及时跟踪前湾航道内炸礁船舶施工位置,及时反馈本工程作业船舶。(7)施工船舶AIS保持24小时正常显示正确船舶信息。抓斗船、泥驳船24小时保持高频VHF08、VHF68频道收听,船长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确保通讯畅通。 6.6建立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针对工程施工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水上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船舶防风专项应急预案以及船舶溢油污染应急处理预案。成立处理紧急事故的应急小组,针对紧急事故严格按照已编制的应急预案采取救援措施。同时项目部还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在施工现场之间配备对讲机,保证信息畅通。贮备必要的救灾器材与设备,贮备地点设置明显的标识, 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全面工作,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如组长不在项目部则由组长临时指定一名副组长替代。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负责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和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当地主管部门、业主报告情况,及时向海事、消防等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抢险救援组监控项目事故和险情,并负责向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发生事故和险情,提供机械设备和工程技术支持, 组织现场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抢险抢修,并对机械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对工程受损情况的进行评估。根据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指令,组织、协调应急工作的实施,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遏制事故的恶化和扩大,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排除险情,抢救遇难、遇险人员和财产。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抢险通讯、车船、医疗、物资以及办公用品等,解决抢险救援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通知相关医疗部门或送往医院。对外联络组负责对外联系求援、事故情况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援助、传达上级指示与要求。 负责抢救处理受伤人员,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各施工现场班组的主要负责人或现场带班的项目负责人,是施工现场应急处置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实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各船舶船长是本船应急总指挥,其他船员按应变部署表履行应急职责。6.7恶劣气象、海况条件下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经分析本工程所在自然环境及施工船舶抗风能力,当风力超过6级、浪高高于2.0米、能见度低于0.5海里时,施工船舶应停止施工,并前往青岛海事局、青岛港港调指定地点进行避风或避让。施工船舶准备避风前提前向海事局交管中心、青岛港港调汇报,得到同意后方可离开。风力6级以下(含6级)时,施工船舶可视情况继续施工。(1)恶劣气象、海况条件下施工措施防抗风灾工作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各级防抗风灾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注重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全员防范意识。防抗风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既定预案,杜绝侥幸心理,尤其是在防抗热带气旋要严格遵守“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无备”的原则,提前部署和防范,立足早防,全力保障人员和船机设备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组长副组长抢险救援组施工现场、船舶应急小组社会救援力量项目应急小组后勤保障组对外联络组善后处理组 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项目部防抗风应对措施按照项目经理部编制的防抗风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根据项目所处位置的气候和防风条件,充分辨识热带气旋、季节大风、突风的风险。项目领导24小时轮流值班,并确保提前12小时施工船舶和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和负责人接收到气象信息。根据热带气旋运动方向和速度推算,当其6级大风圈在未来72小时到达本工地时即进入戒备状态,项目部派调度收听、收看气象预报和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正确标示台风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及未来的运动趋势,并每隔6小时记录一次,同时通知施工船舶、项目部各部门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防抗风期间,必须严格遵守VHF守听制度,有两部以上VHF的船舶应分别守听当地海事主管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通话频道,不得贻误来自各方面的指示和信息。船长手机必须保持畅通,随时跟项目部保持联系。当热带气旋6级大风圈约在48小时内抵达本工地时,应被认为“已在热带气旋严重威胁中”。根据本工地工况情况、公司的船舶防抗热带气旋管理规定进入防抗准备阶段。当热带气旋6级大风圈约24小时到达本工地时,进入防抗期。船舶要做好防抗工作,经理部应联系交管中心,指挥和协调施工船舶到青岛港内锚地下锚,以保证船舶在6级大风圈到达前做好防抗风准备工作。考虑到防台期间内锚地防风船舶较多,在6级大风圈到达前6小时施工船舶开始停工到锚地抛锚防风。防抗热带气旋期间,船员坚守岗位,随时与所属单位、项目部保持联络,并听从海事、港调及交管中心的指挥、调度。青岛港胶州湾内锚地,距离本工程施工区约9海里,距离抛泥区约13海里,青岛港胶州湾内锚地位置为以下七点依次连线范围内:(a)、1201240E360600N(b)、1201313E360736N(c)、1201640E360736N(d)、1201650E360600N(e)、1201630E360418N(f)、1201430E360418N(g)、1201430E360600N船舶防抗风具体处置措施施工船舶收到大风预报后,如预报风力超过6级并在当天影响本工地时(注:当预报大风上午到来时,以早上6点为时间点,提前两个小时开始启动预案;当预报大风下午到来时,以中午12点为时间点,提前两个小时启动预案;当预报大风晚上到来时,以18点为时间点,提前两个小时启动预案;当预报大风凌晨到来时,以24点为时间点,提前两个小时启动预案),船舶要做好防风的准备工作,按防风工作中的职责分工进行,如检查防风锚头情况,检查水密舱盖、水密门窗、通讯设备等情况。同时指定专人观察海面风力、涌浪、风流情况,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当班驾驶员和船长以便调节锚链长度,确保船位稳定。船舶应提前做好封舱加固和船机设备、应急设施检查等防抗风准备工作,保证船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水密性,船机设备运转正常,消防、救生等应急设施齐备有效。船舶驾驶台有专人值守,与所属项目部保持好通讯联系。船舶做好防风准备后应立即向项目部汇报防风位置、锚位及下水锚链节数。防抗风期间值班驾驶随时观察周围及船位情况,随时观测风向、风速变化。不断调整抗风角度,防止横摇等情况的发生。发生紧急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2)应急信息的报告与处置 现场发生事故或险情按报告流程图报告,项目部及各协作单位应急小组收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级应急程序。 施工现场、船舶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险情,立即通知协作单位负责人,同时报告项目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立即报告公司安监部和海事局。发生一般事故,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公司安监部,同时报告青岛海事局,并在6小时内按照安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历史新质生产力考点
- 基础强化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定向练习试题(详解)
-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电控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天津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羽绒服全面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 湖北省新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一中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可视喉镜培训课件
- 《怎样听课评课》课件
- DB64+1841-2022+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
-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
- OBE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反向思路初探
- GB 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 智慧产业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国王的恩赐-传奇-任务全书
- 资产负债表(个体工商户)
-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一PPT
- 水浒人物介绍-鲁智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