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过程_第1页
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过程_第2页
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过程_第3页
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过程_第4页
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过程Maternal & Child Health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ss,2,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收集是信息得以利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信息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保证信息收集的质量,应坚持以下原则 (1)准确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时效性原则,3,第一节 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sources)第二节 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方法 (methods for collection)第三节 调查设计(survey design)第四节 常用的抽样方法 (methods for sampling)第五节 妇幼卫生信息收集中的偏倚 (bias)第六节 妇幼卫生信息收集中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第七节 妇幼卫生信息的整理与存储 (arrangement and storage),4,第一节 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sources),(一)统计报表(二)妇幼卫生工作日常记录和报告卡(三)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 (四)深入基层进行指导 (五)非正式信息来源,5,第二节 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方法(methods for collection),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选择调查方法。具体包括:典型调查(typical study)普查或全面调查(overall survey,census)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队列研究或定群研究(cohort study),横断面调查,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6,一、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又叫现况研究或现患研究。它是对于一个现在时点正在发生或存在的情况的调查,描述某人群在一定时间内疾病或健康分布状况,同时研究有关因素(或变量)与疾病健康的关系.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7,(一)普查(census),普查亦称全面调查,是将组成总体的所有观察单位全部加以调查。 普查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为了解疾病的分布以及研究变量与该疾病的关系或是了解人群健康水平(如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某些生化指标正常值等)而进行的全面调查,即通常所说的普查;二是指以发现某人群内某疾病的全部病人,特别是临床前期的病人为目标的调查,这实质上是叫筛选。,8,1普查方法:,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项疾病普查,涉及面广,动用人力较多,同时为了减少调查中的偏倚,因此,比其他调查更强调集中和统一。 要求:统一规定调查对象统一调查时间和期限统一规定调查项目、变量、测试方法和答案标准,9,2普查的优缺点,优点:可以早期发现病人及时治疗,提供疾病分布的大致轮廓,亦可看到人口学、社会因素等变量分布的概况,为流行因素的分析提供线索。缺点: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费用较高,资料较粗,存在非抽样误差,不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一般不能获得发病率。,10,3筛选(screening),是通过可以迅速使用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作用:早期发现病人,以利于及时治疗,延缓病情,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选,,11,(1)筛选试验评价的方法,询问方法 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皮肤试验和抗体测定,12,表6-1 试验或检查的测试结果,13,(2)评价指标:,灵敏度(真阳性率)(Sensitivity)特异度(真阴性率)(Specificity) 阳性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 Positive , PV+ )阴性预测值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V-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诊断指数 诊断效率,14,Sensitivity,Definition: Sensitivity is defined as the probability of testing positive if the disease is truly present.Formula:,15,Specificity,Definition: Specificity is defined as the probability of testing negative if the disease is truly absent.Formula:,16,Predictive Value Positive,Definition: Predictive Value Positive (PV+ ) is defined a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person actually has the disease given that he or she tests positive.Formula:,17,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Definition: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V- ) is defined a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person actually disease-free given that he or she tests negative.Formula:,18,Exampl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cervical cancer/dysplasia detection is the Pap smear. We want to assess a new serum DNA detection test for the Humanpapilloma Virus.,19,Sensitivity = 50/55 = 0.909Specificity = 410/445 = 0.921PV+ = 50/85 = 0.588PV- = 410/415 = 0.988,阳性预测值的上升伴随着阴性预测值的下降。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反之,特异度愈高,阳性预测值愈高。,20,(二)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21,(三)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 (household health interview),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卫生调查法,195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家庭询问调查。该调查方法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最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连续性抽样调查。 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结果可以对全国情况作出估计,基本调查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人口和卫生状况以及居民健康状况。,22,分类,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疾病频率、严重程度及卫生服务利用资料重复横断面调查(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不同时间的患病率及卫生服务资料连续性长期调查(continuing longitudinal survey)全年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动态资料,也可以积累不同年份健康咨询资料,供历史动态研究之用。,23,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起一次性横断面调查方法,1992和1997年开展了2次全国性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方法属重复横断面调查1996年在全国7个城市中进行行为危险因素连续性监测,研究方法属连续性横断面调查。,24,1.健康询问与健康调查,测量人群患病率存在许多技术问题。群众自我报告的患病率与由医务人员判断的患病率不同从卫生服务观点及卫生计划角度,通过健康询问调查掌握急慢性疾病患病率资料,能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实际意义的资料。,25,2.抽样设计,以家庭以单位,以个人为调查对象。也有以某地区内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对象进行专题调查的。设计方法及抽样原则取决于调查目的,要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26,3.调查内容,家庭人员的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和经济收入等;两周内患病次数,因病伤丧失劳动能力次数、天数、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卧床、休工、休学次数及天数;两周内就诊次数,包括牙科就诊;慢性病正常活动受限制和长期丧失劳动能力人数;一年中住院人数、次数、住院天数、住院机构种类及手术名称等;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27,4.选择调查员,要求与当地被调查对象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及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等。国外多选择用非专业人员,我国都选用专业调查人员。,28,(四)对横断面调查结果的正确认识,因为观察的疾病和变量(或行为特征)是同时存在的,难以从时间顺序作因果联系的分析。如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29,二、典型调查 (case survey),典型调查亦称案例或个案调查,即在对事物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单位进行调查。 典型调查的关键是选好点。 可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结合,分别从广度和深度说明问题;由于没有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但可对总体特征作经验推论。,30,第三节 调查设计(survey design),调查设计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的设计,本节主要是讨论资料收集的调查设计或调查计划。 调查设计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先导和依据,是调查结果准确可靠的保证。,31,调查计划的内容,一、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 (objective and marker)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object and unit)三、调查方法(methods)四、收集原始资料的方式(ways)五、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entry and questionnaire)六、编码调查表(coding )七、制订调查的组织计划(arrangement planning),32,一、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调查目的是选定调查指标的依据,而调查指标又是调查目的的具体体现 在疾病调查中,应尽量选用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的检查方法作为诊断依据,提高指标的可靠性。 指标要精选,要重点突出,不要贪多求全,分散精力,33,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要根据调查目的和指标,确定调查对象,既划清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特别是作参数估计时更为重要。组成总体或样本的观察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病例、一个集体单位,也可以是“人次”或采样点等。,34,(一)利用现存资料 using available informationv 统计报表(statistic statement)v 经常性工作记录(usual documents)v 以前做过的调查(survey)(二)调查 surveyv面对面访谈 personal interviewv信访 mail surveyv 电话访问 telephone surveyv计算机辅助调查 computer-assisted interview(三)直接观察与测量(direct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四、收集资料的方式,35,五、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 分析项目是直接用于整理计算调查指标所必需的内容。 备查项目是为了保证分析项目填写的完整、正确、便于核查、补填和修改而设置的,通常不直接用于分析。答案选择有两种:列出固定选择答案 自由选择答案,36,确定调查项目和拟定调查表,研究目的,分析指标,调查项目,调查问卷,37,拟定调查表举例,研究目的: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视力障碍发生状况分析指标:学龄前儿童视力障碍发生率分性别视力障碍发生率各种视力障碍类型构成比,38,拟定调查表举例,调查项目儿童视力障碍类型儿童性别,39,武汉市学前儿童视力状况调查表,1.儿童编号: 2.幼儿园名称: 3.儿童姓名: 4.儿童性别:(1)男 (2)女 5.儿童出生日期: 年 月 日6.儿童年龄: 岁 7.家长姓名: 联系电话: 8.您的小孩视力是否正常?(1)正常 (2)不正常9.如果您的小孩视力有问题,是属于那种情况:(1)弱视:a.左眼 b.右眼 c.双眼(2)斜视:a.左眼 b.右眼 c.双眼 (3)散光:a.左眼 b.右眼 c.双眼 10.调查者: 11.调查日期: 年 月 日,40,制定调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调查项目要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择项目 表中每一问题有一明确目的项目的多少以精简为原则。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易懂。问题流畅,尽可能清晰和明确避免问题有诱导性或引起偏倚尊重应答者的尊严和隐私 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问题为辅。 问题的安排顺序要合乎逻辑。要考虑到计算机分析资料的方便性。,41,第四节 常用的抽样方法(methods for sampling),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随机抽样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整群随机抽样 clustered random sampling 分层随机抽样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多阶段随机抽样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42,一、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即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作样本 单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优点是计算误差方便,缺点是当总体含量较大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甚为繁复,往往难以做到,43,单纯随机抽样举例,现有10例某种罕见疾病的病人,欲随机从中抽出4例进行研究。,44,单纯随机抽样举例,第一步 标识抽样单元,45,单纯随机抽样举例,第二步 匹配随机数字并抽取样本,46,二、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单位的方法叫机械抽样。它在以下情况时适合采用:(1)按抽样顺序,观察单位的分布基本上是随机的;(2)再分层抽样时,每层独立采用机械抽样。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一般情况下,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则易产生明显偏性,尚无可靠的方法估计其抽样误差。,47,系统随机抽样,排序编号确定抽样比例和抽样间隔P=n/NI=1/P随机确定第一个抽取对象 系统性的抽取全部对象,48,系统随机抽样举例,欲从15000 名儿童中抽取750名组成样本。(1)按某特征将15000 名儿童编号; (2)确定抽样比例和抽样间隔: 抽样比例:75015000=1/20 抽样间隔:11/20=20(3)随机抽取第一个观察对象; (4)按抽样间隔抽取第2个、第3个、 第 n个观察对象。,49,四、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直接由n个群组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群”,再对被抽取的每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加以调查,这里的群称为初级抽样单位。实际工作中常以地区分群,称为地区抽样。在大规模调查中,整群抽样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但一般来说各群间差异较大,所以抽样误差较大。,50,系统整群抽样的步骤,确定总体内的个体数N及所需样本含量n。估计抽样比例p=n/N。估计每一抽样群内的个体数ni,实际上n1=n2=n3=总体内划分的群数就是K=N/ni,所需抽样的群数是k,即研究者需要从K群中随机抽取k群,n=kni=ni, k/Kn/N。确定系统整群抽样的间隔和起点。抽样间隔B=N/k。在1,2B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字作为抽样的起点。因此,抽中的随机数字是b,b+B,b+2B.这些随机数字所代表的个体所在的组就是抽中的群(自然群),一共应为k群,在这k个自然群的每一群中用随机方法抽取ni个个体,如果该自然群内的个体数小于ni,也可在下一群中随机抽取补足。,51,外来人口中15-49岁育龄妇女总数为2943人,按计划要抽查275人,m=275,N=2943,抽样比例为P=2752943=0.0934,按通常习惯,把每50人作为一群,2943/50=59群,现需从59群中抽取6群(300人),K=59,k=6潍坊街道的外来人口中15-59岁育龄妇女分布如表所示确定抽中号码.因为2943/6=490,B=490,先从1-490中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事先规定数字为1-980为有效,抽得数字为858,所以858-490=368就是抽中的号码,b=368最后决定在下列6个居委会中扣抽查50群,整群随机抽样举例,52,53,54,55,三、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先按某种特征把调查对象分为若干类型,部分或区域(统计上叫“层”),然后在各层中作随机抽样,实际工作中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分层抽样:(1)提高效率,层间均数相差越大,各层内部变异越小,则效率越高。(2)便于对不同层独立进行分析。,56,分层随机抽样,是为了克服总体中个体变异过大,提高样本代表性的一种有控制的抽样方法。分层抽样首先根据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对研究结果有明显影响的,而且本身的个体差异又很大的特性,把这些研究对象分为个体差异相对较小的亚层,然后再在每一亚层中进行随机抽样,最后,把各层所抽的样本合并起来得到一个完整的随机样本。,57,分层随机抽样步骤,分层 确定每层内样本例数 ni=nNi/N=nPiNi 为第 i 层抽样单元总数,N 为抽样单元总数,n 为最终样本大小,ni 各层内样本例数。 层内抽样,58,分层抽样举例,抽样调查估计某市新生儿出生体重,把婴儿分成4层,即根据产妇是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再分成男婴和女婴.第I层抽取的样本层含量ni有3种决定方法任意的ni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proportional stratified sampling),即第I层的样本含量ni是与该层总体中个体数Ni成比例的,ni/Ni是常数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optium allocation in stratified sampling)即各层样本含量的分配能使抽样误差最小(条件:总样本含量与总的经费),59,五、多阶段抽样(multiple stage sampling),客观实际中往往存在可供多阶段抽样使用的自然分段,例如城市的市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居民小组;农村的县乡镇村村民小组;工厂的厂车间班组等。当样本含量确定后,多阶段抽样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较为分散,可比取较大的整群提高精密度。,60,多阶段随机抽样举例,中国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需求总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和了解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城乡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了四阶段随机抽样技术。,61,多阶段随机抽样举例,首先,把全国24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划分为大、中、小城市和一、二、三、四类农村等7层。再在每层中按比例,随机抽取一定的县、市/区作为第一阶段的抽样。即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第二,以本县/区的的乡级行政单位为抽样单元,按人口数进行排序,按一定比例系统抽样,取得一定量的乡/街道。第三,每个乡的村级行政单位按人口多少排序,系统抽样。第四,到村一级行政单位,以户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户作为研究样本。,62,六、时序抽样(time series sampling),时序抽样是为了掌握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防止同一样本丧失其观察性,在一定时期内用反复抽样修正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使样本更换的方式有:每次全都抽取新样本;每次部分地变更样本;后次样本作为前次样本的一部分。,63,第五节 妇幼卫生信息收集中的偏倚(bias),在整个调查研究中,从设计到推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与真实的情形往往会存在差异,有时还可能出现完全错误的结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误差,二是由于偏倚。,64,一、误差(error),误差是指原始数据与真实值之差,或样本的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可将误差粗略地分为非随机误差和随机误差,65,误差的种类,1. 非随机误差(nonrandom error) 非系统误差(nonsystematic error )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误差,假若其值是固定不变的,或者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则称为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66,随 机 误 差 random error,由于个体的变异性,而引起样本结果与总体结果存在差异,使得推断的结果失去一部分准确性。理论上,只有通过增加样本含量来减小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用医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67,系统误差或偏倚(bias),偏倚(bias),是指在科学研究或推论过程中,由于某些非试验因素的干扰所形成的系统误差歪曲了处理因素的真实效果,不是由随机抽样引起的。选择偏倚 selection bias信息偏倚 information bias 混杂偏倚 confounding,68,1.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由于纳入观察对象的方法不正确而使指被选择的调查对象与总体中其他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存在系统差异。多见于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69,选择偏倚的控制,建立建全的健康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严格科学的研究设计,明确定义源人群和样本人群明确对象纳入标准、加强随访、提高应答率,70,检出症候偏倚(detection signal bias)入院率偏倚奈曼偏倚(Neyman bias)无应答偏倚(non-response bias)失访偏倚(loss to follow-up bias)志愿者偏倚(volunteer bias),选择偏倚种类,71,检出症候偏倚(detection signal bias),在用病例对照设计研究某暴露因子同某疾病之间的联系时,若病例的纳入受该暴露因子的影响,使具有该暴露因子的病例会早期出现某种临床症状,促其早日就诊,从而使同暴露因子有关的病例有选择性地被选入观察样本,因而被选入的病例在被研究的特征方面(某暴露因子)同未被选入的病例有系统的差别。,72,例如:1975年Ziel和Finkle用病例对照研究,从美国加州洛杉矶妇女中调查口服雌激素同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两者间存在高度的关联,结论是口服雌激素是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73,入院率偏倚伯克森偏倚(Berkson bias),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扩大根治术和一般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在某教学医院连续选取100例经扩大根治术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选择经一般子宫全切术的子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最后结果显示,接受一般子宫全切术的病人平均存活期长于经扩大根治术手术的病人。,74,奈曼偏倚(Neyman bias),现患-新发病例偏倚(prevalence-incidence bias)例:在医院内心肌梗死病人中调查大量饮用咖啡者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是否提高,得出大量饮用咖啡对心肌梗死的发病并无影响得结论。而事实上大量报道大量饮用咖啡心肌梗死发病危险性是对照的2倍。,75,志愿者偏倚(volunteer bias),研究心肌梗塞患者“轻运动疗法”是否优于其它康复方法(如减少复发率)。愿意参加者为试验组,不愿意参加者为对照组。结果参加“轻运动疗法”的病人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轻运动疗法”优于其他康复方法。,76,无应答偏倚(non-response bias),主要发生的现况调查。由于调查对象不合作或不参加调查,降低了研究的应答率,77,选择偏倚举例,调查某化装品对皮肤是否有损害。研究者在某商场卖此化装品的柜台前对买此化妆品的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化装品的急性皮肤损伤率非常低。,某人调查公鸭和母鸭患某病的情况,检查市场上出售的公鸭3028只,母鸭239只,其患病率分别为4.9%和19.7%,因而作出母鸭患病率比公鸭高的结论。,78,2. 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在研究的收集资料阶段,由于采用的测量和观察方法不当而造成的系统误差。既可来自研究对象也可来自调查者。,79,信息偏倚种类,回忆偏倚(recall bias):多见于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代理者偏倚(surrogate bias)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 ):研究对象对某些信息的故意夸大或缩小。如涉及到隐私的调查调查者偏倚(interviewer bias)调查者在收集、记录和解释来自研究对象的信息时发生的偏倚测量偏倚(measuring bias):由于研究种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方法和条件的不精良、不标准、不统一或研究指标不合理、数据记录不完整造成的研究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的现象。,80,信息偏倚的控制,研究设计阶段暴露因素严格、客观的定义,指标定量化要有统一、明确的疾病诊断标准调查表项目应易于理解和回答研究对象应清楚地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以获得其配合和支持,81,资料收集阶段在研究中可对同一内容以不同的形式重复询问,以帮助其回忆并检验其应答的可信性严格培训调查员采用盲法以消除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加以测量、校正,并进行相应的灵敏度分析,82,某研究者调查某地儿童腹泻发病率。调查时让儿童家长回忆该儿童过去1年腹泻发病次数。最后分析结果显示,此地儿童平均年腹泻发病次数为2次/年。根据文献报道,全国儿童平均腹泻发病次数为10次/年,于是,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此地儿童腹泻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偏倚举例,83,克服临床试验中的“心理”偏倚,Mmost clinical trials are conducted on a blind or double-blind basis. In a blind trial, patients do not know whether they receive the new drug or a placebo. In a double-blind trial, neither patients nor physicians know who is receiving the new treatment. This secrecy is important because patients who know they are taking a powerful new drug may expect to feel better and report improvement to doctors. Researchers who know that a patient is receiving the test treatment may also see improvements that really do not exist.,84,3.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外来因素(又称第三因子)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或事件)的联系,从而部分或全部地歪曲了两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混杂偏倚或混杂(confounding).引起混杂的因素称为混杂因子(confounder)混杂因子必须与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有关,是该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必须与所研究因素有关;必须不是研究因素与疾病病因链上的中间环节或中间步骤。,85,混杂-举例,EXPOSURE(physical training),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CONFOUNDER(age),?,86,控制混杂的方法,Tthe methods commonly used to control confounding in the design of study are: vRandomization; 随机化 vRestriction; 限制条件 vMatching. 配比Aat the analysis stage, confounding can be controlled b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