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doc_第1页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doc_第2页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doc_第3页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doc_第4页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历史文化周鸿达经管系10营销2班1008010249一、摘要每个历史文化都有它的起源以及一些人们一直在探索的奥秘,那么日本的弥生时代是怎样形成的呢?当时的居民又是从哪里移居到这里的呢?这个时期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与文化呢?文化虽然千差万别,而又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却能形成体系。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本文主要讲述了日本弥生时期的历史即日本弥生时期是怎样形成的,弥生时代最早的弥生式陶器1884年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所以称作弥生时代。关键字:弥生时代、吸收文化、水稻农业二、前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灿烂的历史,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停的探索着,每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都是丰富而多彩的,而他形成的过程又是扑朔而迷离,追随着古人的脚步,我们了解到日本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自身的历史与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对它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每一个国家不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在过去若干千年的人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不论大小,不论生存的长短,都几乎在世界的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贡献大小虽然不同,性质也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深浅不同,长短不同,但它们的贡献是一样的。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民族或国家共同建造而成的。也就是“文化多元主义”。文化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一旦形成,就会立即向四面八方扩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交流,文化的传播。弥生时代主要有什么文化?它主要有村落和农业纺织、铁器和石器、 铜器、陶器。他们的历史与文化,与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关,有人说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因为正值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期,秦王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徐福为了躲避秦王的暴政而编造谎言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而秦始皇一心只为了长生不老相信了它的谎言。所以日本在弥生时期的迅速发展是因为徐福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它与以前的绳文时代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与开放,引进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与技术。弥生时代是无产阶级社会向社会阶级过渡的时代。这时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农村公社,他是伴随着水稻农业的确立而形成的。水稻农业是集约劳动,水田的开发、栽培和管理,灌溉工程的修建和维护,都需要大规模的协同作业。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狭隘的原始公社不能适应这种型的生产形态,因此超越血缘关系的更大的 弥生时代的发展要素 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4世纪初,这5、6百年,在日本考古学上称为弥生文化时代。弥生文化是倭人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转折时期。如果说绳文文化时代倭人社会发展缓慢,历史前进步伐以千年为单位,那么进入弥生文化时代后倭人社会发展骤然加速,历史前进的步法不是以千年为单位而是以百年为单位倭人登上东亚国际舞台正是以弥生文化时代倭人社会的迅速发展为其前提的。一、弥生时代的形成关于弥生时代的形成,日本学者有独立发展说、大陆传入说、大陆文化与绳文文化结合说等各种见解,我比较赞同结合说。佐原真剖析了弥生文化的各种因素,指出弥生文化由三个因素构成:“大陆传来的因素”、“继承绳纹文化传统的因素”、“绳文文化自身形成的因素”。 (1)弥生时代的基本特征 (1)铁器代替石器,有石器时代直接越过青铜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2)普及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有采集经济直接越过畜牧阶段,直接过渡到农业社会;(3)农村公社代替原始公社,有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形成地区性早起奴隶制度国家;(4)脱离孤立状态,加入中国的册封体制,成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社会的一员。(2)弥生文化的产生背景 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250年左右,就我国的历史来说,是大战乱的战国时代即将转入大统一的秦汉王朝大统一的时代。在这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日本列岛上渔猎采集自然经济突然飞跃到以水稻耕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新经济的弥生土器时代。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在绳文时代晚期后半,在北九州玄界滩沿岸地区,以开始种植水稻。在绳文晚期后半山之寺期,发现最古老的水田、碳化米等。 (3)绳文时代的影响 在福冈市板付遗迹发现的弥生前期的水田下层,有绳文陶器。从这些遗迹和遗物来看,当时已有相当发达的水稻种植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形造田。从水稻种植传入的时间(绳纹晚期后半),早期就有高度的农业技术,以及其后的传播过程,可以充分证实弥生文化是在绳文文化基础上形成的。(4)大陆传入的影响 历史学家在北九州和山口地方发现了弥生人骨,而他们具有身高很高,额头很高的特征,既不属于绳文人的特征又不属于古坟人的特征。这一时期是中国的战国时代和秦汉帝国交替而向四方扩展时期,在中国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淮南衡山列传、等处记录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命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渡。江苏省连云港市徐福研究会在江苏、山东、河北的有关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不仅证实了确有徐福东渡之事而且初步揭示了徐福东渡的具体过程。这说明了大陆传入因素对弥生时代形成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大陆文化与绳文文化结合而产生了弥生时代。二、弥生时代的文化弥生时代,北九州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它既是吸收大陆文化的中心,又是日本列岛的政治中心。然而进入古坟时代后,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畿内,随之吸收大陆文化的中心也由北九州转移到畿内。畿内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了先进的地位,但到德川时代和近代,江户和东京又取代畿内的位置,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和吸收大陆文化和西方文明的中心。 (1)村落和农业纺织 村落多建在河流附近的台地或平地上,周围往往设壕沟。房屋一般是竖穴式的,平面呈圆角方形或圆形。为了贮存谷物,建筑干栏式的粮仓,其遗迹在兵库县的田能、静冈县的山木和登吕等遗址被发现。(2)铜器 主要为铜剑、铜矛、铜戈和铜铎。剑、矛、戈分“细形”和“广形”两类。铜铎是日本本地产的铜器,也属祭器,其分布范围在以畿内为中心的本州中西部和四国的东部地区。 (3)陶器 陶器是弥生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称弥生式陶器。一般呈红褐或黄褐色,烧成温度约850。制作方法是泥条盘筑,经慢轮修整。器形大致可分壶形器、瓮形器、 钵形器和高脚杯等类。 结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灿烂的历史,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停的探索着,每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都是丰富而多彩的,而他形成的过程又是扑朔而迷离,追随着古人的脚步,我们了解到日本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自身的历史与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对它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每一个国家不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参考文献1、日本起源考(总主编:季羡林 2004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2、先史时代的日本 (徐逸樵著 1991年12月第一次印刷)3、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王光波 出版日期:2010-09-16)4、农业的开始和阶级社会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