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伽利略探究之路”看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753000)马永红在22年的物理教学生涯中,我经历了历届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陪伴着无数莘莘学子,做了成千上万道物理题:审题、画图、寻找题眼、规范解题等等。当我翻开由束炳如、何润伟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时,有些吃惊了!如此新颖生动,是物理教科书吗?经历了一年的教学过程,我喜欢上了这套教材。下面谈谈我使用该教材中的一点体会。西南联大曾经培养出了大批著名的科学家。1939年,西南联合大学入学考试物理试卷中有一道“伽利略是怎样研究落体运动的”题目。一位当年经历过此次考试入学,并在新中国物理教育事业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前辈回忆说:“这道题目我们的得分都不高,但它使我们明白了学物理应该学什么,怎样学!通过这道题目的解答和咀嚼,我们豁然领悟,伽利略之前的科学踯躅于泥途荒滩,因而千年徘徊,是伽利略翻越了一道山梁使科学踏进沃野平川,从此一切都不再一样,大师辈出经典如云一道题目,竟使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陡然一新!”长期以来,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 同学们张口就来,但是,若让他们利用这个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时,就一筹莫展。难怪他们说:“物理如同雾里看花,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傻。” 著名法国科学家庞加莱曾经说过:“物理学是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由一堆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就看成物理学,那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不,物理学比组成它的事实、公式和法则要深刻得多!”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则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而且还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凝练和升华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物理学的知识与思想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成就,都是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阶梯。这就是说,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三维培养目标就是科学本身的特征在科学教育中的反映,不如此,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新教材非常贴切地表达了科学教育的理念。必修一的第2章第1节“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有七幅图片,有数处文字说明和旁批,涉及到人物介绍、方法和思路的点拨。从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入手,以“小石头 诘难大哲学家”、“拨开阻力的迷零”、“伽利略的探究之路”、“超越伽利略”等小标题,步步深入地引领学生走向了科学探究之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使同学们明确了伽利略的成功,不仅在于找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物理学的研究之路。也明确了爱因斯坦对伽利略的高度评价的含义:“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思辩物理,进入真正的实验物理。新教材在引领同学们经历了伽利略的探究之路后,还安排了一个课题研究,让他们写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调研报告,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现不是简单化的,科学家也不是偶像化的。同学们在完成资料查阅后明白了: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由于历史的局限他才有了错误的结论。而加利略是个独立思考,善于观察的人也是一个“胆敢藐视权威”的人。在这里教科书不像以往的教科书突出胜利,忽略失败,彰显成功,无视曲折。从培养现代人才来说,学生最需要的与其说是作为研究结果的知识,不如说是研究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离开探究真理的过程本身去把握结果,那就几乎等于没有结果。而在有些教科书中,人类对物理学认识的历史痕迹几乎被擦拭干净,科学家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验过程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起来,学生又怎能对物理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一年多的教学,我感到沪科教版教科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近物理新教材锐意创新,通过精美的插图,生动的语言,以生活中的事例创设物理探究情景,针对真实情景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浓郁的人文气息打动学生,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感;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殿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将学习的中心从过份强调知识的 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移,正在改变着老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思想,以及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途径的现状。 引领学生勤于思考,探究求实。教科书展现给学生的不再是“固定的知识模版”而是“跳板”,引领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课本设置的“多学一点”体现了“跳起来摘桃子”,使学生有了跳的欲望,而不是张看口袋被动的等待,最终能够跳起来。在一次次跳的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者。又如:物理(1)第71页实验探究:体验摩擦力:“请你跟同学合作,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对插,然后,各抓住一本书的书脊用力对拉。平时随手即可挪动的两本书竟会变得像被强力胶黏在一起似的,难分难舍这是什么力作用呢?”由此引燃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经历过程体验方法由过去的“题海战术”转变为: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表现为课本引导下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如物理(1)第82页怎样求合力的设计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确实,一本好的教科书它能向学生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思考方法,能带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