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孔庙调查记_第1页
恭城孔庙调查记_第2页
恭城孔庙调查记_第3页
恭城孔庙调查记_第4页
恭城孔庙调查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恭城孔庙调查记恭城孔庙调查记 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美丽的茶江河畔 矗立着一座庄严肃穆 气势恢弘壮观的庙宇 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恭城文庙 是 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孔庙 其又称文庙 一 孔庙的历史 恭城文庙为纪念孔子而建 位于恭城县西山南麓 为广西现存规 模最大 装修最华贵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庙宇建筑 始建于明朝永 乐八年 即公元 1410 年 原址在恭城县城西北凤凰山 成化十三 年 1477 年 迁至县西黄牛岗 嘉靖三十九年 1560 年 又迁至西 山 现址 清康熙九年 1670 年 毁于兵燹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 有人认为原庙室规模小 出不了状元 于是官府派王 雁洲 莫励堂两位举人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庙 以曲阜孔庙为模式设 计绘图 筹集巨款 并从广东 湖南等地请来工匠重建 历时两年 余始告竣工 成为广西最大的孔庙 咸丰四年 1854 年 又毁于兵 燹 咸丰十一年 1861 年 重新修复 以后曾修葺二十多次 1841 年 恭城民众推举两名进京应试的瑶家举子专程赴山东曲阜 将曲 阜孔庙图形精心描绘 回恭城后便依图设计 花以重金 历时两年 遂扩建成广西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孔庙 一时名噪桂 湘两省 到了 十年 文革 浩劫 全国各地诸多寺庙均在劫难逃 毁于一旦 今 不复存 而恭城孔庙却在劫难中幸免于难 迄今仍保存完整 二 孔庙的建筑特征 2 恭城文庙座北朝南 南偏东 6 度 俯视茶江 背靠印山 依山 而建 逐层布置 显得庄严肃穆 该庙占地 3600 平方米 顺地势由 前到后逐步升高 采用孔庙典型的严格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 庙宽 34 米 总深 91 8 米 入口广场在最南端 由砖砌影壁及五开间棂星 门围成 左右各开厢门 左边称礼门 右边称义路 门外立石碑上刻 文武官员 至此下马 气势颇雄伟 过棂星门 设半月形泮池 又 名 月池 正中架状元桥 左右布置厢房及放石碑的半壁亭 形成 进入大门大成门的过渡空间 进大成门 始为庙宇的主殿及主庭院 大成门左右各连一厢房 左为乡贤祠 右为名宦祠 主殿大成殿立于 青石须弥座台基上 由宽 2 2 米的大石阶而上 石阶中间宽 1 米的石 带雕刻祥龙卧云图案 殿为矩形平面 面宽共 20 5 米 进深 14 3 米 四面檐廊 二层 底层高 8 5 米 二层连屋顶高 6 7 米 重檐歇山式 黄琉璃瓦屋顶 正脊为彩色琉璃二龙戏珠及成组的戏剧人物 屋顶上 装饰了琳琅满目的鳌鱼 麒麟 宝瓶 彩珠等 室内梁枋彩绘 门 窗及隔扇雕刻等采用了祥龙彩凤 花鸟虫鱼等多种图案 显得绚丽多 彩 富丽堂皇 殿前左右各三开间的庑殿 殿后为一层规模较小的崇 圣祠 大成殿的构架采用了整条的石柱作檐柱 殿内四根金柱为直径 42 厘米高达 13 米的木柱 恭城文庙因结合地势由低到高布置建筑 群 青山绿水的环境衬托出这组金壁辉煌的建筑 气势非凡 格外壮观 庙中龙背形山墙及华丽的屋脊装饰 各种丰富而细致的雕饰彩绘 使 人明显感受到有别于北方或中原孔庙的某些岭南古典建筑传统风格 3 三 孔庙的宗教类别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孔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建筑 明清作为礼制 建筑的恭城学宫 其中轴线上有照壁 棂星门 泮池 大成门 大 成殿和崇圣祠 从大成门始 与大成殿之间有东西庑院 大成殿与 崇圣祠之间有东西两廊 笔者认为 这两组建筑构成了二度闭合空 间 间隔两个闭合空间的大成殿遂成为朝拜者视觉和心理上的 焦 点 也体现了孔子崇高的地位 以及封建统治者欲利用儒学来行教 化 控制民心的目的 四 孔庙的祭祀仪式 中国礼制无处不维护封建等级制 另一方面又强化着维系封建 秩序的另一纽带即血缘宗族关系 以致祭祀先贤圣哲的意义的着重 点已不在于那些先人的本来面目 被人所看重或加以神化的只是他 们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的堪为楷模的形式准则 坛庙建筑际是借神祗 和祖先来扶持人事 正是儒学入世精神的体现 君主之所以推行孔 庙祀点不遗余力 反映了孔庙祭祀传统与现实政权紧密的互倚关系 而这正是历史上政教彼此互动的结果 从汉至唐 孔庙的形成过程 和其成为国家常祀祭典定制的过程中 有别于民间信仰 孔庙自始 至终 彻头彻尾展现了官方的性格 据地方史料载 文庙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上丁日举行祭祀 祭祀 前 各官致斋二日 用白纸糊版墨书祝文送至文庙 祭祀当日 各官入两旁门序立 赞引官带领承祭官至洗手处洗手后 祭祀的 仪式就开始了 4 首先奏的迎神乐是 昭平之章 赞引官赞跪叩 与祭官 陪 祀官 分献官举行三跪九叩头礼 接着 由典仪唱出 奠帛行初献礼 奏的是 宣平之章 各 官由左门进入大成殿 在 至圣先师孔子位前 行一跪一叩之礼 后 捧帛官捧帛跪进献帛 执爵官跪进献爵 承祭官献礼毕 复行 一跪一叩头礼 赞引官与承祭官各 读祝位 毕 读祝官 至祝案前一跪三叩 头 捧祝版立于案左 乐止 赞引官读祝 结束后读祝官 捧祝版 至正位前案上跪安帛匣内 三叩头 作退乐 各官行三叩头礼 后至 复圣颜子位前 赞引官跪叩 承祭官一跪一叩头 复献 帛与献爵 礼毕 行一跪一叩头 至 宗圣会子位前 圣子思子位前 亚圣孟子位前 祭祀 礼仪如前所述 1 以上清代祭孔节选 只是前人在大成殿一处所进行的祭礼 虽 然只是整个文庙祭祀过程的其中一节 但已极为繁复 清朝统治者 深知治国之道 尊孔崇儒 以维系共同的社会理想和规范 凝聚人 心 笼络士子 同时借以消除或减少战争造成的满汉对立 为实现 其大一统的目标服务 顺治元年 1644 年 世祖下令礼部祭祀孔 子 封其第 65 代孙衍圣公 加称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康 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御书 万世师表 匾额 悬挂于各地孔庙 大成殿 光绪三十三年礼部奉谕 孔子至圣 德揽天地 万世师 1 番禺县志卷十六 建制略三 清 李福泰 主修 史澄 何若瑶总纂 1967 年台北成文出版 社影印本 5 表 允宜升为大祀以昭隆重 同年 清廷将孔庙升格为大祀 与祭 天 太庙等最崇之祀等同 清统治者的尊孔 精心安排 形式多样 并且频繁而隆重 在文庙里的从祀者因具有儒道正统的地位 官学经隧常取资于 从祀者的著作 这便关系到学校教育 科考内容 表明官学与从祀 的关系复如影随形 五 孔庙对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重修文庙是为了确立王朝的正统形象 利用儒学教化地方民众 从精神层面控制地方社会 巩固统治 是地方官员必须完成的政治 任务 那么文庙在教化方面的职能之一是培养出地方精英人才 即 所谓的士绅阶层 一 推行地方教化 维系社会风气 1 确立祭祀孔庙的标准 规范祭祀孔庙的行为 恭城文庙的长 期存在是士绅阶层维系传统文化的产物 文庙也使地方士绅与清王 朝达到信仰和精神的共通 共同信仰主体的神圣化 才能达到各自 的目的 于是就必须把祭祀共同的信仰主题标准化与规范化 2 设坛立庙 规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这些庙宇信仰体现 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生存环境的敬畏 通过祭祀可以与神灵 进行沟通 祈求避免天灾和生活安定 这样一种心理祈求 是使人 民安分守己 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的办法 所以国家才会异常重视 3 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6 孔庙古代为学宫 其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仍深刻影响着现代教 育 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夕 都会在孔庙举行启蒙儿童的 开笔礼 每年的中考 高考成绩揭晓后 也会在孔庙举行祭孔仪式 并对取 得优异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