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练笔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练笔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练笔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练笔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鸟的天堂 罗屯小学 张焕芝课题鸟的天堂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交流。本文文字优美,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与形象。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和图片。(学生)3.自学生字,熟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所闻的句子。(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茫、桨、律”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等14个会写的字;积累“应接不暇”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学习重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1.学生欣赏,质疑问难。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概括“鸟的天堂”给自己留下的印象。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自学生字、新词。要特别注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另外,“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n;“不禁”的“禁”读jn;“兴奋”的“兴”应读xng。2.学生快速读文,找出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作批注。3.小组内轮流读课文。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缝隙(fng fng) 应接不暇(yng yng)不可计数(sh sh)2.我会读。灿烂 竹竿 白茫茫 规律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茂盛 颤动 留恋 的确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3.根据意思写词语。(1)不忍舍弃或离开。( )(2)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 )(3)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 )(4)短促而频繁地震动。( )(5)形容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 )三、品读课文重点段落。(用时:15分钟)1.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读第7、8自然段,了解榕树的特点。3.师生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1)引导学生读第7、8自然段的重点语句,了解大榕树的特点。(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重点品读课文第7、8自然段:1.学生画出描写大榕树枝干多、树大的语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学生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4.理解句子的意思。(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真是一株大树”是指_ “不可计数”是指_这句话的意思是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熟读课文,背诵第7、8自然段。5.同学间互相背诵第7、8自然段。教学反思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学前准备1.制作课件。(教师)2.熟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所闻的句子。(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巩固上节课的内容。(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背诵第7、8自然段。开火车认读字词,背诵课文。6.我知道作者是由( )及( )的方法观察榕树的。7.作者在远处从整体上写出了榕树的( )、( )和( ),还交代了榕树的( );近看大榕树,作者又抓住榕树的( )、( )、( ) 、( )、( )等部分进行描写。二、小组合作,继续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1.指导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2.交流:你喜欢描写众鸟活动的段落吗?为什么?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受。4.学生想象“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这段话描写的情景。5.知道“应接不暇”的意思。8.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小的,花的,有的,有的,有的。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9.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A.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B.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用时:5分钟)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7、8自然段和第12、13自然段,体会描写方法的不同。2.教师小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10.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 )、( )、( );“爱情三部曲”是指( )、( )、( )。四、总结全文,渗透思想教育。(用时:5分钟)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教师解疑。3.教师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1.学生质疑。2.学生倾听,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1.联系课文理解句子。“鸟的天堂”加引号是指 ;没有加引号是指 _。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背诵课文第12、13自然段。2.尝试用动态、静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业。12.小练笔:结合课文,描写一个场景,用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通过对课文鸟的天堂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请拿起笔来,描写一个场景,要有静态和动态的不同描写。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课程的学习观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正是学习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