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所 属 学 校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乐表演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音乐学 课 程 负 责 人 郭 蓉 申 报 日 期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福建省教育厅 制二一一年 六 月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郭蓉性别女出生年月1960年9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电 话学 位 学士职 务 系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350002)研究方向声乐、声乐表演、合唱艺术指导1-2教学情况1、近五年讲授课程:(1)大学音乐(校选),72学时,300人(2)中外艺术歌曲欣赏(校选),72学时,300人(3)声乐基础(校选),80学时,40人(4)声乐(音乐专业),36学时,20人2、承担实践性教学:(1)2006、2007年,指导学生参加新年晚会排练及2008年的“崛起东南”校庆晚会 (2)2008年,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3)2008年,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迎奥运合唱比赛(4)2008年,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明祥杯”合唱比赛 (5)2008年,指导女声合唱团参加第九届中国(澳门)合唱节比赛(6)2008年,指导学生参加广州番禺首届星海国际合唱节“星海杯”合唱比赛(7)2009年,指导2005级学生毕业音乐会(8)2005至2011年,指导2005,2006,2007,2008级学生每学期习唱会(9)2010、2011年,指导2006级、2007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及毕业论文6篇(10)2010年,指导女声合唱团赴日参加“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大会”(11)2010年,指导混声合唱团参加香港“心系黄河”国际黄河大合唱“邀请赛(12)2011年,指导女声合唱团参加台湾“第四届海峡合唱节”3.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乐由心生关于声乐演唱,表演的心理状态载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8.3(2)本文语境中的“音乐治疗”之历史流变载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12(3)以素质教育视野探索高校音乐教育载于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4)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音乐治疗载于教育评论(福建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5(5)合唱艺术“和谐”理论微探载于福州大学学报2005.5(6)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载于福州大学学报2003.14.教学研究课题(1)2009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州方言吟诵调与传统艺术的流变(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2)20082010年:福州大学艺术实践课程设置构建与实施(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3)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4)20102012年:钢琴艺术指导(校精品课),项目负责人(5)20062008年: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6)20042006年: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中的地位、作用、关系的研究与实施手段(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5、获奖情况(1)2008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参加“第九届中国(澳门)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中国合唱协会(国家级) (2)2008年,人文学院音乐系学生潘超、曾艳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声乐指导:郭蓉)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3)2008年,福州大学学生合唱团、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参加“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演唱银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4)2005年,“构建福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排名第四)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 (5)荣获20082009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20062007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20042005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32004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22003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三等奖。(6)2011年5月,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3学术研究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2009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州方言吟诵调与传统艺术的流变(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2)20082010年:福州大学艺术实践课程设置构建与实施(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3)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4)20062008年: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5)20042006年: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中的地位、作用、关系的研究与实施手段(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2、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贝尔格音乐创作中的数字隐喻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8.5(2)福州语歌曲文化兼容论发表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3)绿叶对根的情意简论刘湲的主题控制思维发表在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2008.1 (4)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发表在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2008.1(5)贝尔格十二音技法的特点发表在闽江学院学报2008.1(6)对歌剧露露中阿尔瓦及其音乐的解读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7.6(7)以素质教育视野探索高校音乐教育发表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8)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音乐治疗发表在教育评论2007.5(9)文本语境中的“音乐治疗”之历史流变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4(10)西方皇权影响下的三种艺术形态发表在福建艺术2007.4(11)乐由心生关于声乐演唱、表演的心理状态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3(12)合唱艺术之“和谐”理论探微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5.4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郭蓉性别 女出生年月1960年9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 教授电 话学 位学士职 务 系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音乐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350002)研究方向声乐、声乐表演、合唱艺术指导2-2教学情况教研活动领域包括声乐表演和教学、合唱指挥、音乐治疗、音乐欣赏、艺术实践、论文指导等。(1)2008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参加“第九届中国(澳门)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中国合唱协会(国家级)(2)2008年,人文学院音乐系学生潘超、曾艳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3)2008年,福州大学学生合唱团、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参加“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演唱银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4)2005年,“构建福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排名第四)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 (5)连续荣获20062007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042005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32004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22003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三等奖。(6)2011年5月,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3学术研究教学立项:(1)2009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州方言吟诵调与传统艺术的流变(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2)20082010年:福州大学艺术实践课程设置构建与实施(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3)20102012年:钢琴艺术指导(校精品课),项目负责人(4)20072009年:对闽籍音乐家李焕之音乐创造及其历史贡献的研究(省教育厅),项目排名第二(5)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6)20062008年: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7)20042006年: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中的地位、作用、关系的研究与实施手段(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8)20032005年:构建福州大学文化素质基地的研究实践(省教育厅),项目排名第四。发表的论文:(1)贝尔格音乐创作中的数字隐喻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8.5(2)乐由心生关于声乐演唱,表演的心理状态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8.3(3)绿叶对根的情意简论刘湲土楼回响的主题控制思维发表在中国音乐2008.1(4)试论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发表在中国音乐2008.1(5)对歌剧露露中阿尔瓦及其音乐的解读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7.6(6)以素质教育视野探索高校音乐教育发表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7)本文语境中的“音乐治疗”之历史流变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7.12(8)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音乐治疗发表在教育评论(福建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5(9)合唱艺术之“和谐”理论探微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5.4(10)和谐社会与合唱之“和”发表在福建艺术理论专刊2005.5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潘超性别男出生年月1986年1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助教电 话学 位 学士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院系音乐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350002)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含流行音乐)、合唱指挥2-2教学情况教研活动领域涉及声乐演唱与教学(含流行音乐)、合唱指挥、爵士乐和管乐艺术指导等。2-3学术研究(1)2010年,作为合唱团艺术指导,随至诚学院学生合唱团赴香港参加“心系黄河”国际黄河大合唱邀请赛,荣获一等奖。同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海峡两岸合唱节合唱比赛,荣获金茉莉奖。另外,指导学生爵士乐Tenor madness blue bossa,获得2010年福建省艺术院校(系)文艺调演三等奖。(2)2009年,参加福建省“金色海西”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暨2010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福建选拔赛,获通俗组二等奖。(3)2008年,参加首届中国海峡两岸合唱节合唱比赛,获铜茉莉奖。同年,获福州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文艺晚会表演奖、先进个人奖。同年7月获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成人组银奖(领唱)以及福州大学群体文艺工作先进个人。同年还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高校赛区声乐比赛(暨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歌手赛),荣获专业组流行唱法一等奖。(4)2007年,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荣获福建赛区一等奖。同年,参加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校园歌手邀请赛,获优秀歌手奖。同年还获得福建(中国)第九届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银奖。(5)2006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全国合唱比赛,荣获第八届中国合唱节比赛金奖。(6)2005年,参加首届两岸闽南语歌唱大赛,获最具潜质歌手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李妮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年10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学 位硕士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院系音乐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350002)研究方向钢琴、钢琴艺术指导、钢琴艺术史2-2教学情况教研活动领域涉及钢琴演奏与教学、中国音乐史、合唱艺术指导、艺术实践、论文指导等。(1)2006年,指导学生林瑶获首届电子键盘乐器大赛青年组电钢琴独奏比赛优秀奖(2)2006年,指导学生邹静、周子云次获第3届全国义演人才推选活动福建选区铜奖(3)2006年,指导学生王晶晶获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全国选拔赛福建赛区钢琴组银奖。2-3学术研究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项目排名第三。获奖情况:(1)2010年7月,作为钢琴伴奏赴香港参加“国际黄河大合唱邀请赛”,荣获一等奖。同年8月,参加第三届中国“博斯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第19届美国音乐公开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与福建师大2010届钢琴演奏硕士林萃合作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荣获总决赛第一名。(2)2007年3月,参加“第二届KAWAI杯钢琴福州选拔赛”,获专业青年组第二名。(3)2006年8月,作为钢琴伴奏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华人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同年,指导学生林瑶获首届电子键盘乐器大赛青年组电钢琴独奏比赛优秀奖;指导学生邹静、周子云次获第3届全国义演人才推选活动福建选区铜奖;指导学生王晶晶获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全国选拔赛福建赛区钢琴组银奖。同时,还获得“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全国选拔活动”福建省选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4)2005年至2007年担任钢琴伴奏多次随省老干海峡合唱团参加国内外各种合唱比赛,均取得佳绩。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林苗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年5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学 位博士职 务 教师传 真所在院系音乐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50号研究方向钢琴、西方音乐史2-2教学情况教研活动领域涉及钢琴演奏与教学、西方音乐史、合唱艺术指导、论文指导等。2-3学术研究论文发表情况:(1)阅读手记发表在福建艺术2011.2(2)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英雄性”情感特征表现手法的独创性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史学视域内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英雄性”情感表现发表在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1(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与其交响曲的共性研究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1.1(5)中国基督教音乐研究现状述评收录在音乐文化200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6)主体行为文化处境与哲学立场的取域课程于音乐专业本科生的价值论证发表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5(7)的生成背景和文本阐释发表在中国音乐学2010.4(8)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之学理透视发表在艺术教育2008.12(9)音乐的慰藉与生命的关照从中老年合唱活动看音乐治疗的潜在价值发表在艺术评论2008.12(10)“立约”的民俗解读及其在中的中国化诠释发表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11)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发表在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8.6(12)数理开拓成就音乐学的理性表述兼论乐律学在音乐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8.4(13)合唱艺术之“和谐”理念探微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5.4教学立项:(1)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20062008,项目参与者)。(2)福州大学第四批“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20062008,项目参与者)。(3)福州大学科技育苗专项基金“人文诠释与社会福音”福州市基督教音乐文化之现行研究(20072009,项目主持人)。(4)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课程设置的构建与实施(20082010,项目参与者)。(5)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州方言吟诵调与传统艺术的流变(20092011,项目参与者)。(6)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方钢琴艺术(20102012,项目主持人)。(7)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当代合唱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作用(20102012,项目参与者)。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郭蓉女1960.9教授学士音乐学声乐声乐教学法潘超男1986.1助教在读硕士音乐学声乐男声合唱团指挥李妮女 1979.10讲师硕士音乐学钢琴、合唱伴奏钢琴教学法林苗女 1981.5讲师博士音乐学钢琴西方音乐史张萍萍女 1984.12助教在读硕士音乐学声乐学生合唱团指挥刘华芳女 1982.11助教硕士音乐学钢琴合唱团钢琴伴奏陈晓卉女1985.9助教硕士音乐学钢琴合唱团钢琴伴奏李志琼女1965.5国家二级演员学士音乐学声乐声乐表演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教授1人,具有副高职称1人,博士1人,硕士3人,在读研2人。在专业构成上,有声乐方向的,也有钢琴方向及音乐学理论方向的,学缘结构相近且具有较强的学科互补性。本课程教学人员中以中青年相结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师资配备齐全,能胜任音乐学专业主要课题的教学工作;同时,主要成员都有多年的教学经历,并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科研究和音乐表演实践,学术成果较多,艺术实践经验丰富。3-3教学改革与研究一、郭蓉(项目负责人)1、教研活动领域包括声乐表演和教学、合唱指挥、音乐治疗、音乐欣赏、艺术实践、论文指导等。2、教改项目和措施(1)2009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州方言吟诵调与传统艺术的流变(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2)20082010年:福州大学艺术实践课程设置构建与实施(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3)20102012年:钢琴艺术指导(校精品课),项目负责人(4)20072009年:对闽籍音乐家李焕之音乐创造及其历史贡献的研究(省教育厅),项目排名第二(5)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6)20062008年: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7)20042006年: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中的地位、作用、关系的研究与实施手段(校教务处),项目负责人(8)20032005年:构建福州大学文化素质基地的研究实践(省教育厅),项目排名第四。3、已取得的教改成果(1)近年来策划导演各类大学文艺晚会十几场,其中包括校庆晚会、新年晚会等等。 (2)2006年1月协助福建省合唱协会在福州大学逸夫楼成功举办福建省第三届“合唱之友”音乐会(3)2008年9月组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艺术中心(5)2005年8月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首届“优秀美育工作者”称号(6)2003-2005年“构建福州大学文化素质基地的研究实践”(省教育厅)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排名第四。4、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1)贝尔格音乐创作中的数字隐喻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8.5(2)乐由心生关于声乐演唱,表演的心理状态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8.3(3)绿叶对根的情意简论刘湲土楼回响的主题控制思维发表在中国音乐2008.1(4)试论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发表在中国音乐2008.1(5)对歌剧露露中阿尔瓦及其音乐的解读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7.6(6)以素质教育视野探索高校音乐教育发表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7)本文语境中的“音乐治疗”之历史流变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7.12(8)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音乐治疗发表在教育评论(福建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5(9)合唱艺术之“和谐”理论探微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2005.4(10)和谐社会与合唱之“和”发表在福建艺术理论专刊2005年5、获奖情况(1)2008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参加“第九届中国(澳门)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中国合唱协会(国家级)(2)2008年,人文学院音乐系学生潘超、曾艳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3)2008年,福州大学学生合唱团、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参加“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演唱银奖(声乐指导:郭蓉)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4)2005年,“构建福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排名第四) 颁奖机构:福建省教育厅 (5)连续荣获20062007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042005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32004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22003学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三等奖。二、潘超(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声乐演唱与教学(含流行音乐)、合唱指挥、爵士乐和管乐艺术指导等。2、获奖情况(1)2010年,作为合唱团艺术指导,随至诚学院学生合唱团赴香港参加“心系黄河”国际黄河大合唱邀请赛,荣获一等奖。同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海峡两岸合唱节合唱比赛,荣获金茉莉奖。另外,指导学生爵士乐Tenor madness blue bossa,获得2010年福建省艺术院校(系)文艺调演三等奖。(2)2009年,参加福建省“金色海西”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暨2010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福建选拔赛,获通俗组二等奖。(3)2008年,参加首届中国海峡两岸合唱节合唱比赛,获铜茉莉奖。同年,获福州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文艺晚会表演奖、先进个人奖。同年7月获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成人组银奖(领唱)以及福州大学群体文艺工作先进个人。同年还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高校赛区声乐比赛(暨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歌手赛),荣获专业组流行唱法一等奖。(4)2007年,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荣获福建赛区一等奖。同年,参加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校园歌手邀请赛,获优秀歌手奖。同年还获得福建(中国)第九届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银奖。(5)2006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全国合唱比赛,荣获第八届中国合唱节比赛金奖。(6)2005年,参加首届两岸闽南语歌唱大赛,获最具潜质歌手奖。三、李妮(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钢琴演奏与教学、中国音乐史、合唱艺术指导、艺术实践、论文指导等。2、教改项目和措施(1)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项目排名第三。3、已取得的教改成果(1)协助策划并成功举办2008年和2009年校新年歌舞晚会。4、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1)百花齐放 蓬勃生机试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历程看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歌曲音乐创作发表在福建论坛2008.6(2)关于钢琴协奏曲在国外的传播情况研究发表在福建论坛2006.65、获奖情况(1)2010年7月,作为钢琴伴奏赴香港参加“国际黄河大合唱邀请赛”,荣获一等奖。同年8月,参加第三届中国“博斯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第19届美国音乐公开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与福建师大2010届钢琴演奏硕士林萃合作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荣获总决赛第一名。(2)2007年3月,参加“第二届KAWAI杯钢琴福州选拔赛”,获专业青年组第二名。(3)2006年8月,作为钢琴伴奏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华人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同年,指导学生林瑶获首届电子键盘乐器大赛青年组电钢琴独奏比赛优秀奖;指导学生邹静、周子云次获第3届全国义演人才推选活动福建选区铜奖;指导学生王晶晶获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全国选拔赛福建赛区钢琴组银奖。同时,还获得“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全国选拔活动”福建省选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4)2005年至2007年担任钢琴伴奏多次随省老干海峡合唱团参加国内外各种合唱比赛,均取得佳绩。四、林苗(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钢琴教学、合唱艺术指导、西方音乐史、论文指导等。2、教改项目和措施(1)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20062008,项目参与者)。(2)福州大学第四批“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20062008,项目参与者)。(3)福州大学科技育苗专项基金“人文诠释与社会福音”福州市基督教音乐文化之现行研究(20072009,项目主持人)。(4)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课程设置的构建与实施(20082010,项目参与者)。(5)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福州方言吟诵调与传统艺术的流变(20092011,项目参与者)。(6)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方钢琴艺术(20102012,项目主持人)。(7)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当代合唱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作用(20102012,项目参与者)。论文发表情况: (1)阅读手记发表在福建艺术2011.2 (2)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英雄性”情感特征表现手法的独创性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3)史学视域内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英雄性”情感表现发表在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1 (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与其交响曲的共性研究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1.1 (5)中国基督教音乐研究现状述评收录在音乐文化200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6)主体行为文化处境与哲学立场的取域课程于音乐专业本科生的价值论证发表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5 (7)的生成背景和文本阐释发表在中国音乐学2010.4 (8)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之学理透视发表在艺术教育2008.12 (9)音乐的慰藉与生命的关照从中老年合唱活动看音乐治疗的潜在价值发表在艺术评论2008.12 (10)“立约”的民俗解读及其在中的中国化诠释发表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 (11)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发表在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8.6 (12)数理开拓成就音乐学的理性表述兼论乐律学在音乐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8.4(13)合唱艺术之“和谐”理念探微发表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5.4五、张萍萍(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声乐表演与教学、合唱排练与实践、音乐剧、艺术实践等。2、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1)当代青年语言时尚分析及思想引导对策发表在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校学生工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2)细节决定品质我们的日本行发表在福建合唱报2010.73、获奖情况(1)2010年担任合唱指挥,带队参加香港“国际黄河大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同年,论文当代青年语言时尚分析及思想引导对策获得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2009年,获福州大学优秀社团指导老师。同年,论文当代青年语言时尚分析及思想引导对策获得福建省青少年文化研究论文三等奖。(3)2008年,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优秀社团指导老师。(4)200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工委嘉奖。(5)2006年,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戏剧小品大赛一等奖。(6)2005年,获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歌手比赛二等奖,同年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五、刘华芳 (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钢琴演奏与教学、合唱艺术指导、西方音乐史、论文指导等。2、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1)改革与拓展对高师钢琴教学的思考发表在福建歌声(全国音乐核心刊物)2007.6(2)心灵深处的悸动浅谈莫扎特音乐的灵魂发表在理论与创作(湖南省一级刊物)2006.123、获奖情况(1)2010年7月,担任合唱团钢琴伴奏,随至诚学院学生合唱团参加香港“国际黄河大合唱”邀请赛,荣获一等奖。同年8月,荣获第十九届“博斯纳”美国音乐公开赛中国赛区总决赛“钢琴协奏组”二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2)2008年12月,荣获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钢琴教学辅导奖”。(3)2007年4月,荣获福建省自考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授予“优秀钢琴教师”称号。同时,荣获KAWAY全国钢琴比赛福州赛区“双钢琴组”二等奖。(4)2006年6月,荣获福建省自考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授予“优秀钢琴教师”称号。六、陈晓卉(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钢琴演奏与教学、合唱艺术指导、艺术实践、论文指导、俄语教学等。2、获奖情况(1)2010年,担任合唱团钢琴伴奏,随至诚学院学生合唱团参加香港“国际黄河大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七、李志琼(项目参与人)1、教研活动领域涉及声乐表演与教学、声乐艺术指导、艺术实践、论文指导等。2、获奖情况在北京参加新人新作品演唱会,获得银奖。3-4青年教师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教改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教师本人坚持听课、辅导一年。并要求他们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一些重大的演出和比赛。青年教师林苗2007年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发表学术性论文近十篇;2010年,青年教师刘华芳参加第十九届“博斯纳”美国音乐公开赛中国赛区总决赛“钢琴协奏组”二等奖,2009年青年教师潘超参加福建省“金色海西”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暨2010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福建选拔赛,获通俗组二等奖。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音乐表演实践课程作为我院音乐系专业基础课程,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和壮大的历程。(1)2005年秋,音乐学系本科专业招生,音乐表演实践课程纳入到本科培养体系中去,作为专业限定选修课课程之一。(2)2006年,郭蓉、李志琼老师任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将舞台实践经验、中西方音乐史的音乐创作背景融合到音乐表演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能力。(3)2007年,李妮、林苗老师任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将钢琴艺术史、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的核心内容,同音乐表演实践的课程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钢琴伴奏与声乐结合的技巧。(4)郭蓉、潘超、张萍萍、陈晓卉等老师于2005年至2009年的音乐系本科教学期间,在声乐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充分意识到将钢琴伴奏纳入声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此举将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实践水平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5)李妮、刘华芳、陈晓卉等老师于2005年至2009年的音乐系本科教学期间,在钢琴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一致认为学习如何规范地与演唱、演奏者合作的课程内容对于钢琴演奏本身的学习是一种非常必要的补充,且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6)在总结了大量的教学及舞台表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课程组教师一致认为:为了更系统、规范化地进行本科培养计划中必选课程的教学,现将原有的音乐表演实践课程更名为声乐表演课程,更名后的课程名称与国际、国内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进一步接轨。(7)郭蓉老师负责音乐学本科专业艺术实践的组织工作以来,已将声乐表演、钢琴伴奏与舞台实践经验相结合,并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作品风格、音乐情绪把握融入到钢琴伴奏的演奏艺术中,这些都将促进声乐表演教学工作的完善。艺术实践依托于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使该环节得到学校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特别是郭蓉老师主持的“2006-2008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校教务处)”与“2008-2010年福州大学艺术实践课程设置构建与实施(校教务处)”,这两项立项对该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经过4年多的建设,该课程本着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注重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体系日益完备,逐步发展为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作品的演唱、演奏艺术的重要专业课程。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采取由声乐、钢琴、西方音乐史教师共同参与,集体与个别授课、理论讲解与示范演奏(唱)相结合,以及课堂讨论、艺术实践等多种组织方式。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不同学科教师间的配合与协作,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建立共同的审美认识及二度创作的能力,力求完美展现音乐作品之美。此外,本课程在省内其他高校均未开设,我系为首创,独树一帜,旨在培养学生多层次多修养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第一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6学时)1、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概述 (1学时)2、阿玛丽莉、我多么痛苦、绿树成荫、虽然你冷酷无情等代表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4学时) 3、学生课堂实践 (1学时)第二章 十九、二十世纪德、奥、法、俄等国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8学时)1、十九、二十世纪德、奥、法、俄等国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概述 (1学时)2、鳟鱼、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乘着歌声的翅膀、母亲教我的歌、燕子、夜莺、小夜曲、月光等代表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5学时) 3、学生课堂实践 (2学时)第三章 外国歌剧中的咏叹调选段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8学时) 1、外国歌剧中的咏叹调的艺术特色概述 (1学时) 2、世上没有优丽迪茜我怎能活、美妙时刻来临、你们可知道、你再不要去做情郎、珠宝之歌、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月亮颂、斗牛士之歌等代表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5学时) 3、学生课堂实践 (2学时)第四章 中国传统民间小调以及根据民族民歌改编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10学时)1、中国传统民间小调以及根据民族民歌改编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概述 (1学时) 2、蓝花花、孟姜女、槐花海、一杯美酒、思恋、长鼓敲起来、小河淌水、嘎俄丽泰、玛依拉、乌苏里江等代表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7学时) 3、学生课堂实践 (2学时)第五章 为汉乐府、古典诗词而作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6学时) 1、为汉乐府、古典诗词而作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概述 (1学时) 2、长相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晓、阳关三叠、枫桥夜泊等代表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4学时) 3、学生课堂实践 (1学时)第六章 选自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10学时) 1、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概述 (1学时)2、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恨似高山仇似海、五洲人民齐欢笑、情歌等代表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7学时) 3、学生课堂实践 (2学时)第七章 二十世纪创作型的中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作品实例分析 (16学时) 1、二十世纪创作型的中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分阶段概述 (1学时) 2、创作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思乡、玫瑰三愿、黄水谣、叫我如何不想他等代表性声乐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4学时) 3、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梧桐树、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你中国、忆秦娥 娄山关等代表性声乐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4学时) 4、创作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的飞天、芦花、火把节的欢乐、春江花月夜等代表性声乐作品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演唱指导 (4学时) 5、学生课堂实践 (3学时)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发声方法的掌握2、 演唱风格的表现3、 演唱与伴奏之间的合作难点: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体验作品在作品中寻找自我,使表演者的联想更加丰富,感情更加诚实,体验更加准确,是成功的艺术创造的基础;体现作品在主体身上发现音乐,是表演者通过演唱或演奏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表演主体身心统一的结果。解决方法:1、 因材施教2、 鼓励积累舞台经验3、 提高综合音乐素质4、 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思想:一、钢琴主修生与声乐主修生的小组课及集体课的形式与开展,主讲教师由钢琴组的教师、声乐组的部分教师以及西方音乐史教师共同参与完成。通过主讲教师的范奏、范唱以及对各种音像资料、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能更好了解、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从而对作品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二、组织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以及声乐考试。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某些具体作品的演唱、演奏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作品的二度创作,从而更完整、准确地表现音乐作品。4-2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4-2-4考核内容与方法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教材使用与建设:目前,国内外开设此门课程的音乐院校,暂时还未使用较为完善、系统的教材,根据各个学校音乐专业的自身特点,选用不同的教材。因此,目前所选用的教材是以适用于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教材及张锦华著声乐表演教程为主。当前我们选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如下:1、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声乐曲集中国作品(1)、(2)、(3)、(4)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2、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声乐曲集外国作品(1)、(2)、(3)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3、徐朗、颜惠先主编:外国声乐作品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外国艺术歌曲选17至18世纪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艺术歌曲选19世纪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外国艺术歌曲选20世纪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4、储声虹、徐朗、余笃刚主编:中国艺术歌曲选(19201948)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艺术歌曲选(19491965)上、下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及特岗教师招聘笔试赣州考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长期招聘高层次人才25人(福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滑板坡道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湖南株洲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交驾驶员、ART站务员招聘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城投河砂开采有限公司招聘一名职工发布及有关事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娄底市新化县中医医院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市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批)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江苏宿迁宿豫区豫爱·众大上海城托育园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湘西自治州事业单位(医卫类)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大庆炼化分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JCT 2786-2023 水泥工业用V型静态选粉机 (正式版)
- 渔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创新
- 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申请表
- 《华住酒店集团》课件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院感及院感管理基本概念课件
- 普通高中学生登记表
- 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修复
- GB/T 29776-2013纺织品防虫蛀性能的测定
- GB/T 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