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不要惩戒如何惩戒?_第1页
教育要不要惩戒如何惩戒?_第2页
教育要不要惩戒如何惩戒?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要不要惩戒,该如何惩戒? 一直主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孙云晓最近又提出:惩戒教育不是打骂,不是侮辱,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教育手段。它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实际上这种教育是培养一种抗挫折能力。 从道理上讲,孙云晓的主张是正确的,并且,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06个国家允许对学生实施“适当体罚”。但在我国,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都严格禁止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该说,惩戒不是体罚,也不是变相体罚。惩戒,是通过处罚来警戒,即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加以惩治,告诫他们,使他们注意改正错误。 然而,惩戒与体罚、与变相体罚的界限和分水岭在哪里?如今在现实中,没有一条政策、法规、条款上有明确的界定。学生无论犯了多大的错误,老师们心里都明白,应该对他们进行惩戒,不然教育将无法进行。但在行动上,谁也不敢、或不能进行实质上的惩戒,因为他们无法知道惩戒学生会不会给自己惹祸。“体罚”“变相体罚”这些帽子那个老师也不敢戴,媒体曝光、家长告状、一票否决,绝对令老师们胆战心惊。再加上诸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就是服务,就得让家长满意”等一些时髦口号的误导,以及个别老师的不良行为引起媒体的狂轰乱炸,使得老师们都谈“惩”色变。于是乎,或者矛盾上交(交给学校处置),或者搬来救兵(请年级组长、政教处老师解决),或者巧借东风(训斥或激怒家长,让家长惩戒学生)。而这样的效果更是火上浇油:教育变了味,师生关系彻底演变,教师形象更加恶劣(或无能、或只认钱、或是凶神恶煞)。 在老师不敢惩戒,学生不服惩戒,家长不准惩戒,媒体推波助澜的情况下,终于,教育自己找不到“北”了。一些老师无奈地戏称:不知道学习的学生一定不要管,任其堕落就是了;不听话的学生一定不要惹,任其发展就是了;和老师作对的学生一定不要理,任其嚣张就是了;成绩上不去一定不要生气,有工资领就是了.这样的教育现状将如何是好? 其实教育大师们对惩戒早就有所论述,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惩戒具有必要性并提出惩戒的本质和标准,认为惩戒是必须有益的,不惩戒的方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益,如果学校没有惩戒就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他指出:“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不论哪一个教师,都不应该矫揉造作地说:我是圣人,不使用惩戒。”“惩戒是件很棘手的工作,需要大人特别注意,掌握分寸和非常细心,使用惩戒尽可能少些,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它。” 现在需要我们做的是:其一,给惩戒正名,让惩戒能名正言顺地回归到教育。其二,给惩戒定位,严格区分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的界限。其三,提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正确使用惩戒的能力和本领,掌握好度。其四,净化社会舆论,让媒体、家长、社会对孩子的成长、对惩戒能有正确的认识。其五,政府、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