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满清专制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三民主义的内涵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4 7 2020 第9课辛亥革命 一 革命志士的奋斗 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 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 结果如何 4 7 2020 4 7 2020 1 萍浏醴起义时间1906年冬领导人同盟会刘道一 蔡绍南地点江西湖南交界萍乡 浏阳 醴陵经过三万余人参加起义 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 但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时间1907年夏领导人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经过徐锡麟率领起义人员在安庆发动起义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 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 因歹徒告密 被捕遇难 结果起义失败 2 安庆起义 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 秋瑾 号鉴湖女侠 生于福建闽侯 从小聪颖好学 工诗词 精武艺 性格倔强 豪迈不羁颇有男儿风 1907年 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 事泄被捕 同年7月15日 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鹧鸪天 秋瑾祖国沉沦感不禁 闲来海外寻知音 金瓯已缺终须补 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 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时间1907年领导人孙中山 黄兴经过 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 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袭取镇南关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 因弹药缺乏结果失败 3 广西起义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湖南善化人 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 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 1911年曾领导广州起义 清政府派兵进攻武汉 形势危急 黄兴赶到武汉 任革命军总司令 率领革命军拼力反攻 保住了武昌 这是1911年11月 担任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的黄兴 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黄兴等人经过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 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 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 苦战一昼夜 终因众寡悬殊 起义失败 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4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 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 喻培伦 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 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 合葬于城郊黄花岗 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喻培伦 林觉民 林觉民字意洞 号抖飞 汉族 福建闽侯人 留学日本期间 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回国 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 与妻书 愿牺牲自身 为天下人谋幸福 与黄兴等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广东总督衙门 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 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陈词 最后从容就义 年仅24岁 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蜇之人心 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孙中山 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 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4 7 2020 背景清政府出卖铁路利权给帝国主义 激起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 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 积极准备起义 二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9日 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 不慎爆炸 引来巡捕搜查 起义用的旗帜 印信 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搜去 危急下 蒋翊武通知革命党人 在当晚发动起义 正在这时 起义总部被清军包围 革命党人刘复基 彭楚藩 杨洪胜被捕 第二天 被湖广总督下令杀害 共进会会长孙武 文学社社长蒋翊武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 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 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1日 二 武昌起义 武昌城内的陆军第八镇工程营旧址 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 革命士兵在熊炳坤 金兆龙率领下 勇敢地打响第一枪 武昌起义首先从这里开始 二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爆发 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二 武昌起义 4 7 2020 分析 孙中山远在国外 黄兴和其他同盟会的领导人也分别在香港 上海等地 起义成功后无声望极之人可推选 经验不足 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 拱手将军政府都督位置送给黎元洪 这样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二 武昌起义 4 7 2020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到11月下旬 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材料 在那时的中国 不把皇帝拉下马 历史就不能前进 封建制度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而帝制又是这种制度最直接的体现者 革命派以铲除帝制为己任 固然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客观要求 陈旭麓著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 晚晴最后十年的民变具有风气云涌之势 包含了各种社会力量 它以全面动乱挖空现存封建秩序的墙角 把清王朝推入四面楚歌的绝境之中 虽然这种意识还带有过去时代的色彩 但它又成为革命党人驱除鞑虏口号的现实回声 在民变挖空旧秩序的墙角之后 革命造成的奋力一击 遂使封建帝制应声倒塌 陈旭麓著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清帝退位诏书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 洋人的朝廷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教科书资料卡片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心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比较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