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垂钓钓鱼新手入门技巧大全怎样绑线组 线组主线对折,系个短结,再系个长结,穿个太空豆,用马蹄结把主线系到竿筲上,上推太空豆。 拉出竿,取线比竿长20公分,剪断,穿上两个太空豆,漂座,三个太空豆,铅皮座,一个太空豆,线头系个死结防止绑环松线(是否也可留个长结用来在绑环以后套住连接环呢),然后穿过8字环系个8字结拉紧,或者采用绕5圈后穿拉紧的办法。 使用时漂座两边不用推很紧,可留点间隙。 要正确掌握抛竿、拉饵、搓饵、提竿、卸鱼等动作。 为便于操作,主线长比竿长40-60公分。 子线长度以及双钩距离 很多初学钓鱼的新手对子线的长度了解不够深,看到别的钓友用短的自己也跟着用短的,看到别人用长的自己也跟着用长的,但是对其中的原因不是很了解。本站有篇文章曾详细的介绍了子线多长合适,此篇在简单介绍一下。 一般说来子线的长度由水情、鱼情和钓法确定,单子线的长度范围在10几厘米到40几厘米之间,短子线反应灵敏、信号大,缺点是铅坠接近钩饵,鱼吃食时比较警觉,有时候信号过多而不准。长子线坠子,饵料下摆时间长且摆幅大,鱼容易追食,比较适合钓浮和打接口,缺点是有时候浮漂不够距离钩饵较远灵敏、提竿可能有延误,小杂鱼较多时动作变得难以捉摸,且容易缠线。 短子线适合以下鱼情:吃食轻、钓小鱼、高灵敏、静水、浑水、跑铅。 长子线适合以下鱼情:密度高、鱼起浮、接口、大鱼、高温、流水、清水。 双钩距离 双钩距离的具体运用双钩距离:钓小鱼一钩半距离;钓大鱼双钩距离。(或者5CM) 双钩距离的优劣势双钩距离过大鱼讯语言迟钝,双钩距离过小鱼讯语言紊乱。 作者提示:以下系法要事先试试是否结实,看什么方向和怎样拉才直更合理更结实。 轴向和径向都结实的,那通用性更好。 漂座上下四个太空豆,远处两颗用来标水面,或调灵调钝的。 下图系竿梢先系了一个反向的死结,然后又多缠了一圈。 上面系8字环实际上是比单股系法多穿一圈,这样双线承重结实,主线头是活的,子线头被多圈包绕,但是好色圈后就不能够拉直了。 上面这样系环单股承重,优点是主线活,子线头死故结实。 上面钓组主线与环连接,不错,下面这个拉紧困难,还不如不从中间穿过。 下面环套环好色很好,可翻过去就成了马蹄结, 下面是死结加马蹄结,不错。 这个手绘图的意思是,8字结转化为套,实际还不如直接做的套顺劲。 钓-具-必-备 一般情况下,小标在钓小鱼,轻口鱼 鱼线规格对照表 线号 直径 拉力(kg) 0.4 0.104,0.105 0.88,1.33 0.6 0.128 1.51,1.80 0.8 0.148 1.8,2.30 1.0 0.165 2.2,3.0 1.2 0.181 2.6,3.6 1.5 0.203,0.205 3.2,4.5 2.0 0.225,0.235 4.10,5.40 我的拉饵 面或红薯或蓝鲫50克,拉丝8克,真牛B 1克溶于水,水40-50克,混合,如果太稠了,拉不成,就当搓饵吧。 最好先试验后,再大量调拉饵。 后来发现拉力太强,用排除法找出原因。 我的工具 竿70漂30护10架15抄15椅30包30 康庄路上。 钓鱼常用耗材价格 *线组* 鱼线:5分-5毛/米 太空豆,杂牌0.05元/个,品牌0.15元/个 漂:10元/支 漂座:0.2元/个;连体漂座:0.4元/个 铅皮座:0.4元/个 铅皮:每架1元,两块,每块10*1CM 品牌8字连接环:0.3元/个;铅皮座转环一体:0.8元/个 钩:每个0.3元 三本钩:小号0.5元/个,大号1.5/个 *饵* 品牌钓饵:10-20元/斤 品牌底饵基础饵:10元/斤 拉丝粉:2.5元/两。 品牌鱼精:0.2元/克 钓鱼王麝香米:2元/两 蚕蛹粉:5元/两 *工具* 拉饵盘套装16 手海炮台支架:简易3元/个,万向25元/个 布水桶:16元 不锈钢双针挡针(脱钩器):35元,单针12元。 摘钩器:2元/个 打窝器:3元 主线轴:几毛一个。 量杯:3元/套,每套三个 物料容重(WangHQ本人亲测 )每百毫升:大米88,绿豆82,小米81,玉米面43 根据堆密度与总体积等关系:(?2)/6?0.7405。 大米:0.88/0.7405,1.19 绿豆:0.82/0.7405,1.07 小米:0.81/0.7405,1.09 均比水重。 钓饵的要求: 雾化效果要好,能够向下并且向水平方向雾化,几分钟要加饵一次,这样才能留住鱼。雾化后如果剩下成,说明配的有问题。事先在家多试几次,看哪种方案更合理,商品饵也要做试验,团蛋白,则是是无效饵过松则是加粘结料,过稠可加松料。 中药泡酒: 本人常用的有:小茴香15g,山奈25g,肉桂20g,排草20g,胡椒15g,丁香40g,八角15g,阿魏30g,红糖40g,绵竹大曲2斤,碎玉米300g,碎麦粒150g,豆粕50g,也可以加大米、小米等,蜂蜜、牛B鲫等。非中药类添加剂在用时可以添加上。搓饵技巧 在拉饵术广泛使用的今天,搓饵在钓鱼过程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会不会搓饵,能不能把饵搓得又快又好,这直接关系到钓者鱼获的多和少或钓鱼成绩的好与坏。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和钓友们交流一下垂钓鲫鱼的搓饵心得。 一、开好鱼饵是搓好饵的前提 开手搓饵,要根据自己钓棚的深浅,严格控制兑水量和掌握粘散度,不宜过稀、过硬,软硬度就象自己耳坠一样柔软并富有弹性,水分吸收均匀,手感好,不粘手,一搓成形,搓到钩上的饵团表面光滑。 二、搓饵的步骤和方法 一般用左手(左撇子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来搓饵。左手(左撇子用右手)拇、食、中三指自然内屈相钳抓饵(见图1),一次抓饵基本上就应抓准双饵的量。在手上稍加揉搓后,使饵成为圆柱体(不宜搓得过细长,见图2)。然后把饵轻夹在食、中两指之间的指缝面上(见图3),准备随时搓附在钩上(这样既加快搓饵速度,又不影响手指引线卸鱼)。鱼入护后,右手(左撇子是左手)手掌自然内屈握竿的同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铅皮座或铅座以下的子线上(见图4)。使双子线自然分开的同时,左手(右撇子是右手)拇指内屈,用指甲掐住指缝里的饵柱中段上,拇指顺势上翘,使饵柱一分为二,一个仍留指缝间,另一个已在拇指甲盖上(见图5)。接着把一子线上的钩放置夹在指缝里的饵上,右手(或左手)一带子线,使钩陷入饵中,左手(或右手)拇、食、中三指再迅速配合揉搓,把鱼饵搓在钩当中。搓的过程,有意内收三个手指尖,搓出的饵结果自然就成了上小下大而圆的水滴形状(见图6)。一饵搓完后,左手(或右手)拇指又内屈,用中、食二指把另一饵团从拇指甲上迅速拨到中、食指缝中,把另一子线的钩置于饵团上,重复上述搓饵动作,双饵搓成(见图7),整个搓饵的过程结束。1 用味精的效果比氨基酸好。 实践多次,在池塘中挂不同的铒,看哪个上的多,味精的效果强60%左右。 2 用金丝猴、徐福记、雅客玉米软糖钓鲤鱼,不用附加任何东西,一年四季通用,便宜又实惠,上鱼还多,其中玉米的清香和甜味,有鲤则抢之,曾在混养坑中,别人不出鲤鱼的情况下,钓起16条,其乐无比。 3、把腰果碾碎,和基础铒和在一起,别的添加剂不放或少放,几种杆坑中常放鱼种,大小通杀,绝对效果显著。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饵,最典型的情况是闹小鱼。野生的小杂鱼游动能力好,抢食的本领比大鱼强得多。这时如还用普通的饵,没等落底便会被小杂鱼抢光。加大饵的粘度与硬度,再适当地上大饵,可以对排除小鱼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的饵小鱼吞不进去,又啄不光,可保证落底后有饵在钩上。 再比如当鱼不爱吃尔,需要用“逗鱼”的方法提高上鱼量时,也不能使用正常粘硬度的饵,这种饵当你拉竿逗鱼时,极可能脱离钩体而使钩上没饵。这种情况下,对饵的调整应以增加粘度为主,而尽量少增加硬度,这样可较好地保持钩尖的韧透性。若饵又粘又硬,便会较多地出现跑鱼现象。 再比如刮风天钓鱼很难抛饵,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来解决。任何一种饵,无论是增加了粘度还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会比原来大,尤其是增加粘度,变化更大。有时鱼池的水很深,这样饵在落底过程中损失较多。这时应造当地增加饵的粘硬度,或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一点的饵。这些都可保证落底后钩上有饵。 扎饵就是搓好饵扎钩上。如果钩尖朝下,可以先扎短子线的钩;如果顺着主线钩朝下,可以先挂长子线上的钩。左手持竿,右手上饵。拉饵 制拉饵时要控制好拉丝粉量,太多会费力,搓饵加雪花粉如果过量可以加粘性大的原料。麸皮质轻,可减轻饵重,雾化好可代替雪花粉,可用于任何饵料中,占10-15%。雾化效果可在瓶中观察 。无论拉饵、扎饵或者搓饵,雾化效果要好,几分钟换一次,特别是鱼密度低时。 自配的料+白面粉或5-10%拉丝粉,再加商品香精,一定比例的水就OK,事先要试试。 商品饵,饵和水的比例差不多50% 就是搓饵 1、开饵时掌握好饵的硬度及出丝成度。 2、将双钩放在拉饵盘中,斜向上轻拉子线。利用拉饵盘中磁铁将双钩分开并钩尖向上。 、将饵团压在钩上,顺势拉动子线,使钩子在饵团上划动,双钩拉开。 34、如饵团过小可以反复多拉动几次。 要有带磁铁的塑料盘来拉饵。 1、拉饵的制作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看你怎么配制了,如果经常在精养塘里钓的话,可以考虑用本塘颗粒经温水泡开后,再添加一些其它的商品饵和拉丝粉,加水和好后,团成团,放置一段时间后,掰开看是否有丝拉出,如果有而且粘度适中,就可以钓了,怎么掌握粘度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拉一竿试试就知道了,其关键就在你如添加的拉丝粉的质量和数量上能否掌握好。 2、可以买纯商口饵918或者蓝鲫之类的,不用加任何其他辅料就可以做成拉饵。再就是用鱼塘颗粒或是菜饼,先用开水(越开越好)用袋子装好,水漫过饲料就行,然后把口扎上,过十分钟打开看到饲料完全碎了,再加百分之十的拉丝粉,少许速攻,效果也不错的 简易拉饵制作: 拉饵是利用饵中含有小麦蛋白形成一定的纤维束这一特性,把钩放在饵盘上,用饵团压住钩,持线的手轻轻把钩拉出即能挂上饵。拉饵所拉出的饵球大小、溶解速度快慢,是否能达到钓目标鱼的要求,主要靠拉饵的质量和调制方法。 在制作拉饵之前,我们要仔细阅读饵料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特别要注意说明中饵料与水的配比。开饵之前,先把饵料摇匀,使饵料充分混合,因为饵料的成份不同,吸水性、诱鱼能力都可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开饵前摇匀饵料很有必要。如果单独使用一种饵料,则要按照饵水配比进行调配;如果是几种不同的饵料混合,就要综合把握饵水的比例。 开饵时,要先用量杯盛取饵料确定用量,然后倒入盆中,一般情况下是按你需要的比例,将拉丝粉添加到饵料中,快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拉丝粉添加的比例为饵料的5%-10%。注意不要一次把水要匀速倒水,边倒水边对饵料进行搅拌,这样做可以使饵料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不容易全部倒入饵料中,产生板结。经过快速搅拌后,要轻轻地将饵收拢,放置在饵盆的一侧,注意不要大力搋揉,尽量不破坏饵料中的小麦蛋白纤维。 饵团一般搁置3-5分钟后,冬季时间会更长一些,饵料已经充分吸水。这时候,我们只需轻轻对饵团进行挤压几次,掰开饵团可以看到有丝出现,就可以拉饵上钩了。 昨天和二同事去一鱼塘钓鱼(不对外垂钓,不喂鱼饲料,只喂草,鱼品质好),用小鸡饲料打窝,用50%小鸡饲料+30%野战九一八+10%九一八2#+10%速攻开饵 鸡饲料主要还是用在窝料上,将鸡饲料混入其它窝料一起打窝,可增强诱鱼效果。鸡饲料当然可以钓鱼,做钩饵不要单独使用,可加入适量商品饵,并视持钩情况加入适量拉丝粉,可诱可钓。 饵料不要过于复杂,越简洁味道越好.小鸡颗粒饲料50%+大荒30%+20%拉丝粉.红糖、蜂蜜只加一种,面粉有生味不如拉丝粉.要是主钓鲤鱼可减少拉丝粉用量,也可不加.仅供参考 1. 把它配成传统钓的钓饵:取适量的小鸡饲料颗粒用水浸透后,兑入白面粉中以3份小鸡饲料比7份面粉,用水来调节,反复揉搓,软硬以嘴唇耳垂相宜为度; 2. 把小鸡饲料捣烂,兑入5,的面粉,兑入10%的面筋粉滴几滴香精用于台钓的搓饵; 3. 把小鸡饲料捣烂兑入20,25的面筋粉再滴几滴香精用于台钓的拉饵。 钓鲫鱼鲤鱼挂蚯蚓应不露钩,钓黑鱼、鲶鱼适当露点钩无所谓 当鱼密度低时,是否醮粉以留窝呢。 蚯蚓挂钩方法 蚯蚓是钓鱼中最常用饵料之一。其挂钩方法有多种,看易做难,不要小看这些挂钩方法,能直接影响鱼获哟 一、区别装钩法 将中等大小的蚯蚓分成3-4段,分别装钩,头部一段用传统装钩方法,即钩从蚯蚓头部刺入,去掉蚯蚓项圈部糕或过项圈留一部分蚯体(大部分鱼不喜欢蚯蚓项圈处的气味),对其余蚯蚓段,装钩时先用鱼钩在离断口 12,毫米处横刺入蚯蚓段体,可刺入单层,也可刺入双层,然后将钩打个弯,顺穿入蚯蚓段腔内,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垂钓时也不会让鱼轻易地拉出或吃掉钓饵。 二、挂饵过柄法 对中等大小的蚯蚓或较长的蚯蚓段,可用挂饵过柄的装钩方法,这就是将挂满钩后的长余部分延挂到钩柄上。直至延伸到子线上,由于钩柄部分有子线结合钩柄头,所以:与蚯蚓内壁接触比较紧,加之蚯蚓段体受刺激后自然收缩,起到了较好的倒挂固定作用。这样的装钩方法还有一定的储存功能,当蚯蚓段前面被鱼咬烂后,钓者可去掉前面被咬坏的部分,将后面的蚯蚓段适当前移,当柄部存储量用完后,再改用前一种装钩方法。 三、曲横穿法 对较大个的蚯蚓,由于其体腔较粗,穿钩后极易脱落(加之其自身蠕动,在水流冲击和小鱼吮吸下,经常是浪费了钓饵还钓不到鱼。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弯曲横穿装钩法,就可解决问题。方法是:将较大个体的蚯蚓分成几段(根据钓钩大小),钓钩从每段蚯蚓的端部开始至末端,经几次往复横穿后,将钩尖隐入段体内,外面看蚯蚓段呈“S”状弯曲,这样不仅利用了大个蚯蚓,装钩后还具有一定的牢固性。 四、顺体穿刺法 对较大的蚯蚓还可在分段后采用顺体穿刺法装钩使用。方法是:先将鱼钩在蚯蚓段的断口上方12厘米处横刺穿过,弯回来再顺段体一侧(右或左),由外至内、由内至外几次往返穿刺后,最后将钩尖隐于蚯蚓段内,这种装钩方法就像缝衣走线一样,能起到比较好的固定作用,对利用大蚯蚓钓鱼,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五、前后调换法 由于蚯蚓段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一长。蚯蚓段就乏味了,加之小鱼闹钩,蚯蚓段前端会被咬坏,这时可将蚯蚓前后调换装钩,将完整的一头换到钩前,乏味的一头去掉少量的残损部分,换至钩后,经过这样调整,不仅节约了钓饵,而且还相对增加了中钩率。 六、荤素组合法 为了节省蚯蚓段或充分利用被鱼咬剩的小小段蚯蚓,还可采用荤紊组合的装饵方法(仅限有倒刺鱼钩使用)。方法是:钩尖在小段蚯蚓上横穿几次后,将其固定在钩尖上,而后在其下部加挂一个面饵,形状不限且紧连蚯蚓段,面饵为固定小蚯蚓起一定的辅助作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使用小段蚯蚓,尽可能多地钓鱼 找蚯蚓 有条件的钓友可以自己动手找蚯蚓。找蚯蚓的关键在于选点。现在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少,因此选点比较困难。下面介绍几种选点方法: ?选择生态环境好,没有污染的土壤。 ?选择肥沃而富于营养的土壤。例如猪圈、马圈旁边等。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或土质疏松的耕地或耕地边角地带。尤其是韭菜地和大葱地蚯蚓往往较多。 ?春秋天凉时选择温暖向阳的地方,夏季天热选择背阴潮湿的地方。例如柴草垛周边树林中的空地等。 ?刚被水淹过的地边、水渠旁等。 找蚯蚓应使用农民翻地专用的一种带齿的叉子。不宜使用铁锹。采点之后挖上几叉子若不见蚯蚓,即应转移,直到找到蚯蚓为止。还应注意采集蚯蚓时,不能破坏绿化植被和农田庄稼。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最好穿上工作服和胶鞋,戴上手套。回家后一定要洗手。此外还要注意,遇到蚯蚓多的地方,不要贪多,防止保管不善造成资源浪费 如何保存携带蚯蚓 保管蛇蚓用的容器最好采用容积稍大一点的木箱或竹桶。有条件可在箱底钻一些直径1.5?2毫米的小孔(通气)。箱中要多加些土、装至八分满即可。土的湿度要合适,以用手能攥成团扔在地1:能散开为好。土上要加盖一片用水浸过的草帘子或麻袋片。最后将木箱加盖,再压一重物,防止鼠害。木箱应放置在背阴通风处,不得淋雨和日晒。还要经常检查蚯蚓的状况,每隔三四天应换一次新土。换土时最好到挖蚯蚓的地方取土。总之尽量保持箱内土的湿度和温度适合蚯蚓生存。 有些钓友习惯将蚯蚓存在冰箱冷藏室保管,这种方法蚯蚓呈半休眠状态,使用时不要多带,否则剩下的就会死掉。蚯蚓携带方法,蚯蚓怕闷怕热,垂钓时携带蚯蚓还要讲究钓鱼技巧。 下面介绍两种携带方法: (1)缝制一只小布袋,将蚯蚓与土装好,多带些土,扎好口再放人透气的硬质容器中。到钓点后,将布袋埋在岸边背阴的泥土中,随用随取,注意防止雨淋。 (2)自制一只带盖的小木盒或小竹桶,并在盒底钻一些直径1.5-2毫米的小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怕挤压而且使用方便。 常用的诱饵窝料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什么样的诱饵才能把鱼儿诱拢来呢?诱饵必须具有色、香、味、散、廉五个特点。色,指诱饵的色泽,以红、白、黄三色最佳;香,指诱饵要有香味,才有诱鱼的魅力;味,指诱饵的味道,在诱饵中加入碎冰糖、白砂糖、蜂蜜等成分,诱鱼效果最好;散,指诱饵入水后能迅速扩散,增大目标,鱼儿不会一下就吃饱,会在窝内长久游弋觅食;廉,指诱饵要价廉物美,不能贵于钓饵。鱼类喜欢的诱饵很多,现将鲫、鲤、草、鳊鱼等常钓对象鱼的主要诱饵介绍如下: 鲫鱼:?麝香米:麝香具有特殊香味和苦味。麝香米入水后香味扩特别强,很快就能招来鲫鱼群。近年来,一些鱼饵厂家生产的麝香米系列,聚鲫鱼效果亦不错。?药米:就是用灵草50克、排草60克、香松50克、滑石30克、小茴30克、大黄l 0克等无毒的中草药放入大玻璃瓶中,倒入纯高梁白酒淹没药物,密封。一个月之后即可使用。垂钓前夕,倒入少许(以浸透大米为佳)药酒于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摇匀,即成药米。?酒糟:酒香味极浓,酒糟不必制作,直接喂窝。?蚕豆末、黄豆末:下钓时,将炒熟的蚕豆、黄豆放几粒于嘴中嚼烂成末,用手将末投入窝中,因二末入水后特别香、甜,鲫鱼很快前来“进餐”,因末较细,吃又吃不饱;便在窝里久留不会走。草鱼:青草、菜叶。 鳊鱼:麸皮,它味道香,黏性差,入水即散。 打窝可以使用酒泡小米、豆腐渣、豆饼、(发酵)玉米粒、菜籽饼、胡麻油渣滓、小鸡饲料、这是常见的打窝饵料 垂钓一天:到场打窝。 短期垂钓(35天):豆饼、酒泡小米、玉米粒、定点喂窝; 注:在早晨7时喂窝、中午12时以后喂窝、下午17时以后喂窝、定时喂窝留鱼. 长期垂钓(5天以上):在每天中午12时、下午17时以后;定时、定量(看水域大小、对象鱼的大小、补窝量要大)补窝料守钓 注:每天两个时段定量补窝料;窝料为大块豆饼、菜籽饼、老玉米粒(可生可熟)、水发大麦粒(出芽子的那种味道微甜个体大的草鱼、鲤鱼爱吃) 大多数钓鱼爱好者应该都有自己自制的窝料,有的效果很好,有点还需改进。窝料的原材料无非是那些五谷杂粮对鱼儿有诱惑性的粮食类作物,在加上一些添加剂吸引鱼群过来觅食。下面就看一下一位钓友分享的自制五谷杂粮底窝料。 自制窝料配方构成:玉米粒一斤、大米半斤、小米半斤、豆粕半斤、红糖2两、蚕蛹粉2两、虾粉2两、蜂蜜少许、胃复安4片、高度曲酒半斤。 自己感觉这窝子料配方有虾粉主腥、酒主味、粮食主香、红糖主甜,从窝子料形态上来说有雾化的豆粕、小颗粒的小米、中颗粒的大米、大颗粒的玉米-全了,调制出来后闻了闻,和想法差不多,真有点商品饵的味道。 投放方法 一、徒手抛掷或抛撒 适合徒手抛掷的诱饵有各种大、中、小块饼饵和硬饵、泥饵团、小面团、草捆等。适合徒手抛撒(或抛扬)的诱饵有粮米粒、颗粒饲料、干糠麸等。不过这种方法饵料不易抛远,且不易集中 适合使用工具投放的诱饵有碎米、酒米、药酒米、颗粒饲料、各种散饵。最常见的工具投放法是钩坠携带法,将大饵团(鸽子蛋大小)捏在钩或坠上,将其抛人钓点,饵团落底后猛一抖竿,使饵团散在水底,连抛几次即可。 二、其次是使用专用打窝器撒饵,常见的打窝器有: (1)尖底打窝器 尖底打窝器。这种打窝器可将诱饵送入钓点水底。使用时将饵桶装满诱饵,将八线挂在小梁上,八线上端与钓竿连接。用钓竿将打窝器送入钓点并使其落底,然后轻轻抖竿即会自动摘钩,再提竿,打窝器即被提出水 (2)乒乓球打窝器 乒乓球打窝器结构,由自行车内胎和乒乓球制成,这种打窝器只能将诱饵倒在钓点水面上。用一根钓线上端拴在竿尖上,下端有一连接器挂在打窝器提梁小环上,使用时将内胎装满诱饵,举竿将打窝器送入钓点水面,饵料即会自动倾倒在水面上,然后提竿收回打窝器即可。 (3)活底打窝器 活底打窝器。这种打窝器由一支自行车幅条(带螺帽)和一只胶卷盒等制成。用一根钓线上端拴在竿尖上,下端栓一连接器挂在打窝器吊环上。使用时将胶卷盒装满诱饵(不可倒置),举竿将打窝器送人钓点,然后下摆钓竿使打窝器沉底,由于胶卷盒密度小(体轻)会自动上浮,饵料会自动散落下来。 上述几种打窝器可到渔具店购买。 (4)卧底诱饵盒 卧底诱饵盒是由一只塑料牙具盒(或其他塑料盒)制成的。由于塑料盒密度小(体轻可能不会平卧水底,需在盒底和盒盖内侧分别加装两块铅板。诱饵盒用粗铁丝烧热烫出一些漏饵孔,按图装上一条线,使用时将盒中加满诱饵,盖好盖,手提线将诱饵盒抛入钓点,之后将线另一端拴在竿架上即可,垂钓完毕,收线将饵盒提出水面即可。这种诱饵盒诱鱼效果极好,显效时间长,鱼儿不易吃到饵料,发窝后留鱼持久,中途不需补窝。 除上述打窝器外,还有长柄诱饵勺撒窝或用弹弓抛投诱饵,当然后者只能抛投硬饵、块饵。 补窝 也称续窝。所谓补窝,即是在前一次投放饵料之后,相隔一定时间重复向窝点投放诱饵。补窝的目的在于防止窝中出现饵料空白。补窝的关键在于适时,补窝过早,不仅浪费饵料,而且还会导致饵料过剩。无论窝中饵料空白还是过剩,都会影响垂钓效果,饵料空白会使鱼群散去,饵料过剩可能把鱼喂饱,不再咬钩。出现饵料空白之后再补窝等于重新喂窝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发窝。所以适时补窝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掌握补窝的时间呢,要想做到适时补窝必须随时注意咬钩频率。除中午一段时间外,其余时间一旦出现咬钩频率下降的势头,就应立即补窝。尤其是在水阔鱼稀的水域垂钓,更应注意适时补窝。在鱼密度较大的水域垂钓,应采取少投勤补的策略少投勤补不仅适用于鱼儿密度较大的水域,在一般水域少投勤补也可以保持窝中饵料始终均衡。当然少投勤补也要有个尺度,如果掌握不好,也会造成窝中饵料过剩。 还要注意,采用少投勤补使用的饵料,投放时不能发出很大的响声,否则会将鱼儿吓跑,同重新喂窝没有什么区别。 如何实现调四钓二 调四钓二是台钓最基础的调漂方法。学习台钓必须掌握调四钓二,新手可以阅读调四钓二技巧文章,可以到网上观看调四钓二的视频,务求对此非常熟悉。对于台钓的调四钓二,我们首先要知道怎么调,即了解调四钓二实现的过程,再次,在垂钓实践中灵活运用,根据水情鱼情作出变通,不一味死守调四钓二。尤其在野钓中常常要运用不同于调四钓二的其它调漂法。 首页我们了解下调四钓二是怎么调漂的,调四钓二的调漂过程是怎样的: (1)将软铅皮剪成下底与铅皮座凹槽一样宽,上底稍窄厘米,长10厘米的梯形长条(估计重量超过浮漂的浮力即可)。 (2)将铅皮从下底起卷在连接环上端的铅片座上。 (3)估计或试探下大致水深,将浮漂移至从浮漂到鱼钩的距离小于水深的位置。 (4)将钓组投入水中,使浮漂受重力,沉没于水平面以下。 (5)将钓组提出水后,将铅坠上的铅皮剪去一点,再投人水中,随着铅皮一点点地被剪掉,浮漂下沉的速度渐渐变慢,变得很慢的时候,坠重已经很接近浮力,这时每次剪铅皮的量要控制得很小。如此反复,直浮漂示标露出水面四目为止。 (6)将铅皮展开重新绕紧,使铅坠成为两端细、中间粗的纺锤形,以减少下钩和提竿时水对铅坠的阻力。 (7)再用配好的饵料捏成黄豆粒大小的圆球装在上下两个鱼钩上,投入水中,使浮漂再次沉没于水中。 (8)将浮漂向竿梢方向移动,使浮漂的示标露出水面两目,浮漂的调整即告结束(此法用于新漂,在用的漂用不着这样并且也不太准确) 简单实用调漂方法 最近,看到新手请教关于调四钓二提出的一些疑问。这是老问题了。不明白,好的调漂方法很多呀,为什么初学者偏偏对调4钓2情有独钟,自然是疑难问题无休无止了。为了帮助初学者扩展眼界,特别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调漂方法。 挂单饵调漂、空钩调漂、无钩调漂、调 调漂方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挂双饵调漂、4钓2、上钩找底法、下钩找底法、双调目调漂,等等。各种方法都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有的道理很好,操作不便,例如挂双饵或者单饵调平水,饵团大小不断变化不容易准确控制;有的表面上很简单但是不实用,不适应不同的漂尾粗细和不同大小的饵料,例如调4钓2;有的局限性大,不便于灵活变化,例如挂双饵调平水,等等。关于调漂的话题也很多。常常想,究竟有没有什么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呢,理论分析多种多样,究竟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我也曾经介绍过“双调目调钓法”,有科学道理,但是我自己却没有身体力行,原因是有点嫌麻烦。想来想去,又回到了钓鱼的实际我自己的实际、我周围钓友的实际。我和周围的钓友经常使用的方法,也许就是最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兼具空钩调漂、单饵调漂、双调目调漂、调4钓2 的优点, 而缺点极少,不知道叫个什么名称好,暂且叫做“通用调漂法”吧。为了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介绍如下。 通用调漂法3+1个程序,如图所示: 1,确定一个适当的空钩调目。例如5目(悬浮状态)。 2,挂单饵,看单饵调目。例如1目(此单饵可能下沉5-1目的长度后触底也可能仍在悬浮,如果认为合适不想通过加铅减少调目,那就要延长漂座和坠的距离根据漂目判断是否真正触底;如果沉于水下则能够判断为触底,是否减铅或增加调目呢)(若浮事先用钩挂铅试水底最好)。 3,确定一个适当的钓目。例如2目一般在空钩调目和单饵调目之间。 4,应变。例如,改变钓目为4目,钓组灵敏性降低而空钩率减少。 说明: 1,确定调目必须在坠子和鱼钩悬浮的前提下进行,需要加减坠子重量。所谓“适当”的调目,是根据漂尾粗细、饵料大小、个人习惯来确定,饵团比黄豆大、漂尾直径小于1毫米,空钩调目设定大些,例如4目5目以上;反之则小些,例如3目以下。 2,挂单饵,漂尾下沉,可以看到另外一个调目单饵调目。单饵调目小于0目漂尾很细、饵料大,单饵可以压沉漂尾5目以上也可以。漂尾完全沉没,仍然可以钓2目或者其他目数。空钩调目和单饵调目的作用是作为确定钓目的参考。钓目一般设定在这两种调目之间,特殊情况下钓目可以大于空钩调目,大过几目坠子就直立触底了,那就是钓得很迟钝了。 3,挂双饵、放长水线,确定一个适当的钓目。钓目为2目是为了便于看漂,不是2目也可以,一般小于空钩调目而大于单饵调目。同时,可以确定,钓组处于一般情况下底钓的最佳状态:下饵完全卧底长子线弯曲松弛、上饵触底短子线绷直,两饵呈所谓“一拖一触”状态、“跨立式”状态。上饵触底多少决定于钓目位置,钓目离单饵调目越近触底越少甚至可能悬浮;钓目离空钩调目越近,触底越多。 4,进行了上述前3个基本操作,就可以钓鱼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操作以后,钓得熟练了,同样的漂尾粗细、同样的饵团大小,还可以更加简化,省略第2项。这样一来,基本步骤就再简单不过了确定一个空钩调目,然后直接钓2目。当然,要注意简化的前提条件,如果漂尾粗细和饵团大小改变了,还是应该进行第2项操作。 还应该有第4项操作应变。信号少、信号小,减小钓目,使钓组更加灵 5,为了适应变化的鱼情,敏;信号多、空钩率高,增加钓目、甚至钓目大于空钩调目,使钓组更加迟钝,信号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中鱼率。 通用调漂法的优点。 1,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半水空钩确定一个调目,然后挂一颗饵料看看,放长水线确定钓目,OK! 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疑问,这个方法具备双调目调漂法和单饵调平水调漂法的优点,但是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容易操作。熟练之后,对自己的浮漂、钩饵了解之后,基本步骤还可以简化为调某目钓2目。表面上类似于“调4钓2”,但是,这与一般的所谓“调4钓2”截然不同。调某目可能是4目,也可能不是4目,它与漂尾粗细和饵团大小有关;而所谓的“调4钓2”,是脱离漂尾粗细、脱离饵团大小的,或者说脱离实际的,必然出现找不到北的情况找不到水下钩饵子线状态。 2, 适应范围广,调漂包含“找底”。只要知道钓目大于单饵调目,毋庸置疑,钩饵就必然已经触底道理简单:只有钩饵触底了,漂尾才会上升,钓目才会大于单饵调目,下钩饵必然已经卧底,一般情况下上钩饵部分触底忽略钩重的影响,所以没有必要专门进行找底。有的方法例如调4钓2,如果不专门找底,可能出现钓了半天还不知道钩饵到底没有的问题。因为调漂与钩饵重量、漂尾粗细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钩饵重量、不同的漂尾粗细调漂应该有所不同。调4钓2恰恰没有钩饵重量、漂尾粗细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出现有时找不到底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有的特别强调“找底”的调漂方法,往往容易使人越调越迷糊,不断的发出关于“找底”的疑问。调漂本来是很简单的,何必用所谓“精确找底”之类的东西弄得深奥复杂而且出现错乱呢。通用调漂法已经包含有钩饵重量、漂尾粗细因素,所以是很科学的,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钩饵重量、各种各样的漂尾粗细,也无须乎“精确找底”,因为本来就到底了。 3, 实用性强。容易明白水下钩饵子线状态。钩饵状态是通常情况下底钓最佳状态“一拖一触”状态。灵敏度适宜,又适合鱼顺利吞食卧底、触底钩饵,适合大多数的鱼情。环顾左右,大多数钓友实际上使用的调漂方法基本上就是这种通用调漂法。 4,应变能力强。只要上下移动钓目,就可以钓得更加灵敏或者钓得更加迟钝,以适应变化的鱼情。鱼情变化了,钓组状态也应该随之改变,你想怎么变就怎么变。钓目也可以大过空钩调目几目,坠子轻触底,相当迟钝,适合钓风浪、过滤杂乱信号、钓猾鱼。 好的调漂方法,应该是能够适应水情鱼情,钓者容易了解水下钩饵状态和子线状态并且容易调整它们、看漂容易,还有一点特别要紧,那就是操作要简单方便。通用调漂法正是一种普遍实用的简便的调漂法。 通用调漂法适合底钓。如果钓浮,需要稍微改变一下。空钩调全目,挂双饵看看就可以了,或者再调整一下,实现你想要的钓目。 关于调漂,可以用一个简单易用的方法:双铒全带,半水调2目(半水要近底),然后下铒改挂个较重些的橡皮找底,延长水线,调出二目,OK啦。(钓二目以上,灵钝随意,快捷方便)(注:不错,简单实用) 台钓常见的浮漂反应及处理 台湾钓法的专用立漂上可反应出比通常七星漂多好几倍的信号反应,这可能也是吸引成千上万钓友如痴如醉学习、研究台湾钓法的魅力所在。台湾钓法中,在不同的环境下浮漂信号反应变幻莫测。这里以基本的“调四目,钓二目”常见的浮漂12种反应及处理办法作一介绍。 1、抛竿后,按理数秒钟后浮漂受铅坠重力影响会慢慢立直,但在应立直时还平浮躺着不动,这一般是小排除钩坠、钱被水草等搁住),应及时扬竿。 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2、竿抛出后,浮漂在还末立直时就发现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这是中、上层鱼抢食而走的信号,且很可能是较大的草的、鳊鱼吞钩,应立即扬竿。 3、抛竿后,浮漂开始立直,自然慢慢下沉,但还未到稳定钓二目时就见漂尾上、下跳动。这种信号反应是鱼在中下层咬钩。处理办法:一是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二是见漂尾回升数目不再上浮(停顿)时扬竿。 4、浮漂稳定露出水面二目,但突然下沉不见。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而是鱼的身体、尾巴擦到鱼线所致。如果在风浪中垂钓,这种信号也有可能表示鱼知食。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2秒钟,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即扬竿。 5、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稳定二目,不时冉冉升为三目或目半后又缓慢沉到二 目。这是鱼在钩饵周围吃食、活动索引 起水流水压变化,不是鱼儿咬钩,不可扬 竿。但 说明这时浮漂 感觉好,很敏感。 6、浮漂稳定钓二目时,先发现徐徐上升一目左右,而后短促有号.应在见浮漂缓慢上升 时,作好扬竿准备,当浮漂短促有力下沉 的瞬间即 扬竿。 7、抛竿后,浮漂立直稳定钓二目,只见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这很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双钩饵,应在短促有力下沉时迅速扬竿,往往一竿上双鱼。人门后,有经验的钓手可专门钓双鱼。 8、浮漂稳定钓二目时,未见正常下顿信号,漂尾徐徐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顿。这大部分是鱼咬钩信号,不管其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即扬竿。但要注意,钓者应有耐心,浮漂还在上升时不要扬竿。 9、浮漂稳定约二目,只见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而后又渐渐回升到二目。这是假信号不是咬钩真信号。常是由于母线本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压浮漂;或因水有缓流使浮漂不稳定。此时不要扬竿,应设法把母线压入水中等稳定浮漂。 10、抛竿后,浮漂下沉到两目,又缓缓升到三目或四目,这共有三种情况:一是双钩上的饵化掉一个粉饵,漂 会露三目;二是双钩上的二粒粉饵都已化散完,漂露四目;三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处理的办法是将竿 子稍向身边移动20厘米左右,将浮漂压入水中。移位漂下压入水后又回到露四目,说明双钩已无饵,应起竿重新装食;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 说明鱼已吞钩,应迅速扬竿。 11、抛竿后,浮漂立直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四目,也不见上浮或移位。这可能是 饵料太松软,已在下沉过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时被鱼咬掉(常见于有风浪环境);也 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处理的办法是轻轻后移一下浮漂,将漂压至露二目,如一忽 儿又回到四目,则应起竿装食,再抛竿。 12、浮漂在稳定钓二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时而为漂尾小幅度抖 动。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前者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 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后者则是上层的小鱼在戏线、戏漂,均不可扬竿。 WHQ认为,第一是用漂,其二才是钓底时讲究调和钓的灵钝 钓底时,挂饵黑漂则上调漂座,灵钝则钓时根据情况再调整。 何时调灵钝 实战调整。跟椐每次下钓时,例如;以调5钓2为基础,无鱼讯或动作极小,看不清漂动作时,可以把漂调成调5钓1,即改钓“灵”。如果调5钓2有吃口提竿不中鱼,那就改钝,调成调5钓3,此时如果还不中鱼或经常滑脱鱼时,继续把漂调成调5钓4,即把钓目往上升,即把漂目露出水面越来越多,如再不中鱼,就再把漂往上升至最高5目,即调5钓5,特殊情况下,可以调5钓6或7。此时,只要是在不断调整钓过程中,有一个目点起鱼而不脱鱼的话,那说明钓目就调对了。要想成为钓手,一定要会应变,即要根目椐不同每次出钓时候鱼的不同程度的吃口来确定当天应调几钓几。(?是否用浮漂确定一下饵的下沉目数呢?这样最好) 调四钓二如何实现灵钝转化 调四目钓二目垂钓后,由于气候及鱼性的关系,往往也会出现浮标反应正常,但是钓不到鱼;或是反应模糊,钓饵却在不知不觉中己被鱼吃掉。以上情况,前者称为浮标反应过于灵敏,后者称为浮标反应过于迟钝。这些现象统称为异常现象。 过于灵敏的调整处理:当发现过于敏感的情况时,应及时把钓目增加,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三目半,甚至钓到四目。如还不能钓到鱼时,可在铅片上再一点一点地加铅片,把调的目数减少,直到上鱼为止。 过于迟钝的调整处理:方法和上面所讲的相反,把钓目减少,即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半或一目,甚至钓水平。亦可一点点地剪掉铅片,使调的目数增加,达到理想的上鱼效果。 按照以上浮标调整的道理,我们可把浮标反应的现象归纳: 调目数越少,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目数越少,越敏感;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水域环境,使用不同的方法垂钓,对浮标进行调整。 何时调灵调钝2 垂钓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漂调得很“灵”,只要鱼在水下索食,信息就会迅速地传递到漂上,漂就有反应,上浮或下沉,提竿得鱼。我曾有过一段时间追求把漂调得很灵,认为调得越灵越好,费了不少劲。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认识到,一味追求调灵是片面的,调“灵”与调“钝”,应该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而定,就是应该根据季节(气温、风)、水域(静水、流水)、鱼种(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鱼等)、人员(年轻、年老)来确定。分述如下: 一、季节(气温、风)的区别 (1)初春、深秋和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儿游动缓慢,不爱拿食、摄食时嘴张得小,动作轻微。漂应调“灵”。 (2)夏天天气闷热,水中缺氧,鱼儿不爱吃钩,摄食时吞吞吐吐。漂应调“灵”。 ?,此时鱼儿活跃食欲旺盛,漂不要求灵,调“钝”一点没关系。 (3)鱼最适宜的水温为20,30二、水域的区别 (1)在静水、清水、浅水和无风时垂钓,漂应调“灵”。 (2)在流水混水、深水和有风时垂钓,漂应调“钝”。 (3)在水草中垂钓,漂应调“灵”。 (4)在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塘),鱼被钓滑了,常会出现小漂现象,漂应调“灵”。 三、鱼种的区别 (1)钓鲫鱼、小白条等小鱼时,漂应调“灵”。 (2)钓鲤鱼、草鱼、鲢鳙鱼等较大的鱼时,漂应调“钝”。调“钝”时还可以隐去小鱼、虾抢食的轻微反应。 四、人员的区别 (1)年轻人的动作反应敏捷,眼快手快。漂应调“灵”。 (2)老龄钓者,动作缓慢,视力不佳。漂应调“钝”。 ”与“钝”的简便转换。 漂的“灵调漂都是漂坠相匹配,重力归零。钓“灵”时,调目等于钓目。钓“钝”时,可采用延长水线长度的方法,把漂调整到一小半在水中,一大半在水上或略斜着即成。当漂平躺在水面时(或下沉),提竿便可得鱼。 如何才能说明你的调漂是准确的呢, (1) 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整正确。 (2) 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说明铅片太重,应减轻铅片,增加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减少灵敏度。 (4)漂浮抖动激烈,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 (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扬竿无鱼。应减轻铅片 调漂受力分析 一、半水空钩时调四目,逐渐减少铅重到漂为4目为止。此时,假如为96克浮力和重力的平衡。 二、铅皮包最下面的钩,入水,上移浮漂反复通过延长线长到4目,此时浮力为96克,线组重力为110克,其中水底承受了(110-96)克达到了力的平衡,因为半水调的就是四目。事先半水调四目,但如果上移漂座调到五目,则漂产生的浮力减少1克成为95克,其余的铅重则由水底承担,水底承受则增加1克,变钝。如果反之调3目,则浮力为97克,水底少承受1克。因此,此步要与上步一致最好。 三、去掉包钩的铅皮,上饵,如果忽略子线的支力,漂会下沉或黑漂直到第二个钩触底,大约向下的力增重0.5克,下沉几目难定。此时下调浮漂两目距离,如果漂会露出两目而不是4目,则会另外多产生2目的浮力,正好低消向下的增重,重新达到平衡,将子线拉直,并且水下的总长度保持不变。此时水底受力为零,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实际还要反复摸索这些数据是否有与实际是否有点小差别。这叫调四目钓两目。(如果向下移漂后浮出来的不是2目而是3目,(这时的力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呢?),则露出来的长度太多,底钩离底有一目距离,也就是水下长度少了1目,或者水底有稀泥浆支撑,还是移过了呢。这种情况就要反复调整了。) 另外最好在半水时试试在上饵后,到需要几目的浮力,来确定第三步到底是否漂应该移动两目。 另外,第二步和第三步还要考虑水底是否平坦。如果平坦,但去铅皮后入水,是否还是四目呢。如果是说明没有变化,如果成为5目,是否说明水底有泥浆同时因坠去钩的铅皮变轻的原因呢,如果真是5目的话,此时底钩应该呈正好直立或悬浮状态。因此上铒前,不妨试试是四或是五目。 四、漂如果上移,浮力减少,则触底更多,变钝。漂如果下移,漂浮力增加,钩成悬浮,更灵敏。 秋冬交替季节钓鲫全攻略 秋末冬初时节,从白露至小雪,气温渐渐变低。天凉水冷,北方温带地区,比如:山东、陕西、河北等省份已经过了钓鱼的黄金季节。好多钓友都已经收竿,等待来年再战。但是,这个时候如果钓鱼得法,依然会有不错的收获。此时的鱼儿,活动力已经明显减弱。所以天气的选择、钓位的选择、线组的搭配显得尤为非常重要。 钓位的选择 如果气温在18-20度时,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大。向阳,水深1-2米之间的水域,有水草,水底地形复杂的地方最合适。此温度下,鱼儿喜欢在相对浅的地方觅食,储存脂肪,用来过冬。如果气温低于18度,或者有风的天气,可以选择深水区,最好在2米以上,阴暗地形复杂的水域垂钓。比如一些深沟、深坑;小河的水闸旁边;水面上有水草、漂浮物的水域;水底下地形复杂的地方,都是过冬的好地方。此时的鱼儿*成群,躲在深水里不愿意活动,如果找不到这样的鱼窝是很难有收获的。尽量不要选择大水面垂钓,水阔鱼稀,不好寻找鱼儿的藏身之所。钓点选择也不要单一,多选几个地方,随时更换。选钓点需要经验的积累,慢慢总结,找到鱼窝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用钓友们用心。 天气的选择 晴朗无风、微风的天气为首选。如果清晨有雾、霜、露也是出钓的好日子。时间段选择在10点到下午4点,气温高可以适当延长。阴雨天、大风天气最好不要出行。此时的鱼儿不思觅食,很难钓到鱼,而且也不安全。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大风天气,在深水中垂钓,有时候也会有意外收获。 线组的搭配 由于气温水温日趋减低,鱼的开口变小,对于较大的鱼饵已经失去仲秋时节狂热的兴趣。而且,此时草鱼、鲢鱼鳙鱼已经封口,很少再进食,躲在阴暗的深水中安然过冬。只有鲫鱼、鲤鱼、鳊鱼、翘嘴等耐寒鱼类在温度适宜的时候,仍然出来觅食。线组的搭配自然就要倾向于钓鲫鱼,台钓在钓鲫鱼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钓法,因此主要介绍台钓钓法。台钓的搭配突出一个“小”字,主线一般0.8-1.2号,子线0.2-0.6均可,要选择柔软的子线,方便鱼吞钩。浮漂选择也是灵敏度高的小号底钓浮漂,孔雀翎软尾浮漂当为首选。这样的浮漂吃铅少,下沉缓慢。线组入水之后,可以形成一个缓慢飘落的动感,吸引鱼儿前来觅食。由于水温较低鱼的挣扎力明显不如夏秋季节,所以鱼钩硬度要求不高,选择尽可能小的钩,例如伊豆或者袖型钩。如果鱼饵使用的是红虫,长柄钩上饵要方便的多,有利于节省时间,也是提倡使用的。 太空豆的作用 配置线组的时候,在浮漂座的两端各穿一对太空豆。不要小瞧这一点点的变化,对于野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野钓的时候,一般都是打好3-4个窝,每个窝子的地形水深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两端的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长沙市一中青竹湖湘一教育集团公开招聘教师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湖北医药学院专项公开招聘第二批工作人员1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盐城市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教师、教练员5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反邪教协会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福建厦门红宝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程管理岗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湖南科技学院公开招聘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贺州市商务局公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广东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医药卫生大类】模拟练习
- 小学复学安全培训方案课件
- Hydroquinone-d6-Quinol-d-sub-6-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Dynaform中文手册文档
- 中医护理常规呕吐
- 粤语文化课件图片
- 2025至2030中国甲状腺素淀粉样变(ATTR)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失血性休克麻醉病例分享
- 公司管理层奖惩管理制度
- 小学竹编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核电池项目分析及研究报告
- CJ/T 480-2015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
- CJ/T 197-2010燃气用具连接用不锈钢波纹软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