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件_3骨骼_.doc_第1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_3骨骼_.doc_第2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_3骨骼_.doc_第3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_3骨骼_.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第二篇 执行运动功能的结构体系 第三章 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附肢骨 第三节 中轴骨 第四节 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一.骨的分类 1.按部位分类:中轴骨(80) 1.按形态分: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籽骨 二骨的基本构造 骨 (一)骨膜 1.骨外膜 浅层 由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 深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作用: 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 对骨有营养和感觉作用。 2.骨内膜: 在骨髓腔的表面和松质的腔隙内衬有薄层结缔组织膜,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功能:参与骨的发生、生长、改造、修复、终身保持分化能力。 (二)骨质 1. 骨密质: 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 分布:长骨、骨干及骺的外层,扁骨、短骨外层。 功能:有抗压,抗扭曲性能力强。 2骨松质 结构: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叫骨小梁伪骨质互相交织构成。 分布:长骨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内部。 结构特点: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承受的压力(重)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 (三)骨髓 位于:骨髓腔内和骨松质网眼内。 红骨髓:在幼儿时期,所有骨髓腔都充满了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长骨两端,扁骨和不规则骨的红骨髓终生存在外,骨髓腔的红骨髓都为脂肪组织所代替,成为黄骨髓。 黄骨髓:无造血机能,当大量失血和恶性贫血时黄骨髓可 暂时恢复为红骨髓而执行暂时的造血机能。 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有机物:主要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占骨总重量3040。 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钠等,占骨总重量6070. .物理特性: 有机物具有韧性;无机物具有坚固性。 四骨的发育与生长 (一)骨的发育 . 膜内成骨:是从结缔组织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 此部位 称骨化点.如颅顶骨和面颅骨等. .软骨内成骨:是从软骨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在骨 两端 增长.如颅底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等。 (二)骨的生长 .骨的长粗:主要依靠膜内骨化过程。 .骨的增长: 主要依靠软骨内骨化过程。 (三)骨龄 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 的 年龄。人的年龄有时间年龄(又称实足年龄)和生物年龄(又 称骨龄)。 第二节 附肢骨 一.上肢骨 由上肢带骨(由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及手骨)组成。 (一)上肢带骨 1锁骨 位于:横架于胸廓前上方,颈根部皮下。呈“s ”形。 2肩胛骨 位于:胸廓背面的上外侧。不规则的三角 形骨板。 构造:两面 、 三个缘 、 三个角 。 (二)自由上肢骨 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及手骨组成。 1肱骨:是典型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2.桡骨、 3.尺骨 位于:前臂外侧、内侧,分为一体两端. 4手骨 (1)腕骨:由8块短骨构成。排成两列,每列为4块。 (2)掌骨:共5块近侧端称底,中间称骨体,远端部呈球,称为头。 (3)指骨:有14块,除拇指只有2节,其他各指为3节,即近节、中节和远节指骨。 二下肢骨 由下肢带骨(左右髋骨)和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组成。 (一)下肢带骨 1.髋骨: 属不规则骨。 位于:躯干下端的两侧,左右各一,构成骨盆侧壁,是下肢与躯干相连结的骨. 结构: 髂骨、耻骨和坐骨3块骨借软骨连结 . (1)髂骨 髂骨体:肥厚不规则,构成髋臼的上部。 髂骨翼:扁薄,上缘弯曲成s 形,称髂嵴,前端有髂前上嵴,髂前下嵴,后端有髂后上棘、髂后下棘。 髂骨翼内面:光滑而凹陷称髂窝、弓状线。 髂骨翼后面:有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上方有一粗隆,称髂粗隆。 (一)自由下肢骨 1股骨 上端: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转子间线、转子 间嵴。 股骨体:近似圆柱形,略向前凸,前面光滑;后面有一纵嵴称粗线,粗线分叉形成内侧唇和外侧唇;臀肌粗隆。 下端:外侧髁和内侧髁、髁间窝、内上髁和外上髁;髌面。 2髌骨 呈三角形,底朝上、尖向下,为人体最大的籽骨。前面粗糙、后面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 3胫骨 4腓骨 位于:小腿内侧,一体两端,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 上端:内外侧髁,髁间隆起和上关节面,与股骨内外侧髁相关节。腓骨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胫骨粗隆。 下端:内踝,内踝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腓切迹,下关节面。 5.足骨:由跗骨、跖骨和趾骨构成 6.足内、外侧足弓 第三节中轴骨 中轴骨包括: 椎骨、胸廓骨 及颅骨三部分。 一椎骨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共同形态结构特点:每块椎骨都有一个椎体、1个椎弓、1个椎孔、7个突起,椎体在前、椎弓在后。 椎体:主要由骨松质和薄层骨密质构成。 椎管:由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为椎孔。所有椎孔连贯起来即成为椎管,内容纳脊髓。 椎弓: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椎弓根为连接椎体,上下缘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两个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 颈椎、胸椎、腰椎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征 1颈椎 颈椎共同的特征:横上有横突孔,此孔是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棘突短而分叉,关节突的关节面似水平位。 颈椎:寰椎(第一颈椎) 枢椎 (第二颈椎) 隆椎(第七颈椎) 2胸椎 12个椎体从上到下依次渐大,椎体两外侧面的后方上下各有一浅凹,分别称上肋凹和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横突尖有一凹面,称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棘突呈瓦状。 3腰椎 椎体厚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上下关节的关节呈矢状位 二胸廓骨 胸廓骨:由12对肋和1块胸骨组成。与12块胸椎共同围成骨性胸廓,保护胸腔内脏器,参与呼吸运动。 (一)胸骨 位于:胸廓前正中,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3部分。 结构:胸骨柄上缘正中凹陷,称颈静脉切迹;外缘上方有第1肋切迹。胸骨柄两侧各有肋切迹,与第2-7肋软骨相关节。在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前凸称胸骨角。 (二)肋骨 由肋骨与肋软骨构成。1-7对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结称真肋,8-12对不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为假肋;其中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第7肋最长,上下渐次缩小。 五颅骨 (一)脑颅骨 共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蝶骨和成对的顶骨、颞骨。 面颅骨: 共15块包括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舌骨和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和下鼻甲骨。 颅底内面观:形成窝。各窝内有孔、管、裂与颅底外面相通。 颅底外面观 :凹凸不平,有供血管和神经通过的沟,管和裂孔。有枕骨大孔,枕外隆凸,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外侧面观:下方有圆孔,称外耳门,乳突,下颌窝。 面颅观:共同围成眶和骨性鼻腔,眶的外侧下方延续为颧弓。 思考题 1骨的物理、化学特征是什么? 2骨是如何增长及增粗的? 3人体骨按形态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征? 4正常成年人全身骨有多少块,可分为哪几部分? 5试述上肢骨与下肢骨形态结构的共性特征及不同点。 6椎骨共有多少块,其各部形态特点如何? 7试述胸骨、肋骨的位置及形态特征。 8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骨会产生哪些良好影响? 同学们再见! 小测验 1、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每块新鲜骨都由、和构成。 3、上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有。 4、肩胛骨位于背部上外侧,平齐于第肋之间。 5、下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有块。 6、股骨上端有、等骨性标志。 7、躯干骨共有块,包括、。 8、颈椎共有块,它们与胸椎、腰椎不同,主要特征。 9、胸椎共有块,主要特征是在椎体和横突上有。 4.骶椎 5.尾椎 * * 第三章 骨骼 颅骨(29) 面颅骨 脑颅骨 舌骨(1) 听小骨(6) 躯干骨(51) 椎骨(26) 肋骨(24) 胸骨(1) 四肢骨(126) 上肢骨(64) 下肢骨(62) 上肢带骨(4) 自由上肢骨(60) 自由下肢骨(60) 下肢带骨(2) 骨 膜 骨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