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深度解教材:本文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风格同前一篇迥然不同,教材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对童话这一文学体裁有全面的认识。本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文章描写的内容,都是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的,如: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这些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但是文章的社会背景与现代相差较大,学生不易体会,应适当补充丹麦当时的社会状况,让学生理解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是当时罪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本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既优美生动,又诙谐幽默,非常适合朗读。所以教学本课应该以读悟情,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再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知识与能力:1会认“僵、梗”,会写“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2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五次幻象的内容,并能分析同现实之间的联系,借以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突破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分析小女孩儿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同现实之间的联系。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熟读,以读悟情,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幻象同现实之间的联系。难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突破方法:通过填表对比的方法,把现实存在的和小女孩儿的幻象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儿的渴望就是作者的渴望,感受到作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通过教师谈话,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思路先朗读,再对比内容,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引导谈话,启发学生想象。学法:反复朗读、以读悟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能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又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小女孩儿的悲惨生活,继而再通过重点句子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生齐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包括安徒生简介,五次幻象的插图、重点句子、练习题等)。学生:安徒生的其他作品。课时巧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僵、梗”,会写“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掌握“读读写写”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激情导入1引导回顾:我们前面几课认识了哪位著名作家呢?(叶圣陶)小结过渡: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他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安徒生的资料。过渡:同学们,大屏幕上就是安徒生的资料,谁来读一读呢?指名学生阅读安徒生简介: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导入:是的,安徒生就是这样一位誉满全球的童话作家,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的著名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文前的课文,很自然地导入课题,并使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整体感知,学会用总结梳理的方法感知知识体系。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提问:同学们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吗?(课件出示生字)。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指导字形:“蜷、叉”不要少点;“旺、焰、捏”不要多点。学生自读生字,指名读。2引导:哪些字词觉得读不准的?大家交流一下。小组交流,疏通字词。【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学习习惯。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导朗读,以读悟文。(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交流看谁读得好。(2)交流重点句子的读法。引导: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个句子,大家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课件出示句子)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指导:读出急切的心情。)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指导:读出对小女孩的同情。)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指导:读出内心的渴望。)学生尝试朗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法。(3)指名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其他学生评价。2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儿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儿为了暖和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儿被冻死了。3理清文章脉络。(1)质疑:同学们,你们通过读课文,觉得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呢?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划分段落。(2)教师归纳: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儿的悲惨生活。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讲小女孩儿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几次幻象,表现了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讲小女孩儿大年夜冻死了。【设计意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用各种灵活的方式,让学生从读中感受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四、感情朗读,初悟主题1引导: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朗读,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思路,现在我们再回顾课文,体会一下作者表达的情感。2小组合作交流文章表达的情感。3汇报评价,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文章表现了小女孩儿生活的悲惨,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设计意图】以读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下节课更深入地学习、分析打下基础。五、巩固练习,快乐闯关打开“基础训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来闯关吧!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罪恶,体会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那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主题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具体讨论。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读拼音,写词语。wi qn du suo ko gun shu ( ) ( ) ( ) ( )hng ko hu chi gng ling si( ) ( ) ( )答案:围裙 哆嗦 烤鹅 灌水 烘烤 火柴梗 两腮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_又_,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_、_、_、_,最后奶奶把她抱走,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_。答案:冷 饿 暖和的大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祥的奶奶 冻死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小女孩儿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穷苦孩子的同情,继而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2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1)教师听写生字: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2)共同订正。2质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文章表现了小女孩儿生活的悲惨,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刻同情。3导入:这节课,我们就看看作者是怎么表达这一主题的。【设计意图】遵循温故知新的理念,根据记忆曲线的理论,使上节课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并能顺利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如下表格:擦燃火柴幻象希望现实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五次1引导:上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就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探究提纲:(1)找出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概括出小女孩儿出现了哪些幻象。(2)通过幻象,讨论小女孩儿的希望。(3)找出描写小女孩儿现实生活的句子。讨论形式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交流讨论,再由组长总结整理出答案。答案预设:暖和的火炉 温暖 挨冻喷香的烤鹅 食物 饥饿美丽圣诞树 快乐 痛苦奶奶 疼爱 孤单3质疑:根据表格,你们能说出“幻象”“希望”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解疑:小女孩儿美丽的幻象,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的,它们都是同小女孩儿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小女孩儿在现实中挨冻、饥饿、痛苦、孤苦伶仃,所以在她接近昏迷时才会出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等一系列的幻象。4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擦过火柴吗?你们擦燃火柴后,能看到你渴望的东西吗?(不会)为什么小女孩儿看到了?点明:这就是童话,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5追问:那么作者是怎样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的呢?要求:请同学们再次品读小女孩儿的四次幻象,感悟表达方法。(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1)出示:“终于”。提示学生通过这个词语来感悟小女孩儿的思想变化,体会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学生先自读,教师再示范朗读,师生齐读。(2)对照读其他三次擦燃火柴的景象。一组齐读幻想部分;另一组齐读相对应的现实部分,互相点评,教师相机指导。(提示:抓住“忽然、摇摇摆摆”等词语来读。)6点评并明确:我们刚才两组同学读得很好,小女孩儿的幻象和现实同时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在对比中我们更能感觉到小女孩儿命运的悲惨。这种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虚实结合的方法是本课最突出的表达方法。【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读为纲,引导学生把小女孩儿的幻象同现实对比,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和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三、拓展运用1情境表演。假如你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当你又冷又饿,孤零零地躲在墙角里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唯一疼爱你的人奶奶出现了,你会怎样祈求把奶奶留住呢?指名表演,一个学生演小女孩儿,一个学生演奶奶。其他学生及教师进行评价。2理解重点句子。课件出示:(1)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引导思考: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想一想这两个句子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第一个句子意思是小女孩儿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儿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第二个句子,通过这两个“幸福”,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会小女孩儿的心理感受,进而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巩固练习,快乐闯关打开“阅读训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来闯关吧!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深入学习,我们体会到了文章蕴含的情感,并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同小女孩生活的对比中,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校医院信息管理员招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 企业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多维度数据展示
- 媒体广告代理及发布合同
- 写景作文秋雨绵绵300字(14篇)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件
- 2025年西藏“选调生(高原旅游方向)”专项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地球的卫星月球课件
-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教学指南
- 地球村绘画课件
- 一年级期末考试作文大地回春100字(9篇)
- GB/T 20671.7-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7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 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 轴孔用YX型密封圈规格尺寸
- 肾上腺疾病外科治疗
- 第9章探放水钻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
- 水调歌头·游泳-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 卫浴店面管理
- 清表施工方案4常用
- 广西壮族自治区尾矿库注销及小型尾矿库闭库工作指导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