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上河镇中心小学 李守波【教材简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应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的特点和“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宋庆龄对樟树的不舍之情和补充阅读宋庆龄的小故事,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宋庆龄的坚强不屈和一身正气。【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1板书,质疑:从课题上看你认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樟树)那你了解樟树吗?(学生先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有关樟树的信息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2天下樟树那么多,作者在这里向我们介绍的是哪里的樟树呢?(宋庆龄故居)3你知道什么叫“故居”?(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是不是任何人曾经住过的地方都能称为故居呢?4被称为伟人的宋庆龄你了解吗?(学生先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有关宋庆龄的信息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5再补充介绍有关宋庆龄的小故事和别人对她的评价。(对宋庆龄了解了这么多,现在想读读课文吗)二、组织学生初读课文。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看清字形在文中标出各个自然段的序号在文中找出描写樟树的自然段课文读通、读顺,对于读不准的字,读不好的句子或自然段多读几遍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出示生字,指名读并组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评价。(课文读通、读顺了,但大家读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吗?)三、学习第1-3自然段,感悟“密切”。1出示1-3自然段内容,学生再读读,想想这些自然段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2指名学生进行交流。3排除干扰信息,联系课题想想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宋庆龄与两棵樟树关系密切)4学生进行有感情诵读。(宋庆龄对两棵樟树的感情我们能读出来吗?)5质疑:“这是两棵樟树。”为什么要单独成一个自然段呢?(强调、过渡)(看来大家读得都不错,那对字形识记得怎么样呢,我们再来检查一下)四、识记字型,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齐读。2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字形的。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五、小结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想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2继续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词语,谁来美美地给我们读一遍。)1出示词组,让学生指读、齐读。(樟树、搬家、粗壮、稠密、保持、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崇敬、瞻仰、纪念、繁衍后代、枝枯叶落)(通过上次课的学习,老师发现生字“瞻”“繁”有部分同学写得不够美,下面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再写一次。)2指导书写“瞻”和“繁”字3让我们再回到课题,大家想想今天我们会探究哪些问题?(樟树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二、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蓬勃”。(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读后想想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两棵什么样的樟树?)1直接出示第4自然段内容。请学生自由读,思考。2组织交流,进行朗读指导。(1)“枝干粗壮的樟树。”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很好,但句子没有读完吧,读完想想,有没有新的发现?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樟树的枝干特点吗?(指导朗读)(2)“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的樟树。”这句话写了叶子的什么?老师很期待你能用朗读来告诉我?试试!(指导朗读)(3)“四季常青的樟树。”你能用文字中具体句子向我们描述一下?很棒,能美美地读一遍吗?(指导朗读)(4)“蓬蓬勃勃的樟树。”蓬蓬勃勃这个词说得好(板书)。大家能从文字中找出具体写樟树蓬蓬勃勃的句子吗?(回到前面的交流环节进行朗读交流)3(刚才我们从枝干、叶子等方面感受了樟树的生长特点,其实文中有个四字词语最能概括樟树的生长特点了,知道吗?(板书)现在知道“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对,联系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4下面让我们再次读读这段文字,感受一下樟树的蓬蓬勃勃。5(同学们,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呀?樟树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经历这么多的磨难,樟树却仍然蓬蓬勃勃,真是两棵顽强的樟树呀!(板书:顽强)让我们齐读第4自然段,会背的自己试着背一背。(第4自然段让我们读出两棵樟树的“蓬蓬勃勃”,那下面这段文字双能让大家读出樟树的什么?轻声地读一读想一想。)三、学习第5自然段,感悟“可贵”。1出示句子“而樟树本身有一种气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学生读一读想一想。2组织交流。(1)“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这香气是别人给的吗?你强调不明显,能不能再读读看!(指导朗读)(2)“樟树能永久保持这种香气。”能给我们具体描述一下吗?说得不错,能给我们有感情读一读吗?(指导朗读)(3)“樟树具有可贵之处。”(板书)大家能在这一段文字找出樟树的可贵之处到底是指什么?(再回到前面的设计)3樟树有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板书)4下面大家再次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樟树的可贵之处。(第5自然段中还有几句话,它讲得是什么意思呢?我请位同学读读,其他同学想想)5出示“别的树招虫”指读,其它人边听边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6讨论交流(1)“招虫”是什么意思?仅仅是石榴树招虫吗?就一种虫子或一条虫子吗?那你能通过读来告诉我们虫子很多吗?(指导朗读)(2)作者这里写别的树招虫,这和樟树拒虫有关系吗?(对比、反衬)6下面,我们一起对比着来读这一段。女同学读“别的树木”这部分,请男同学读“樟树却不招虫”这部分。7学到这里,此时在你眼前这又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板书:拒虫)四、小结写作方法。1我们来解决一下,作者为什么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2观看视频。3组织讨论。(宋庆龄与这两棵樟树在品行上有什么相似地方?)(蓬蓬勃勃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樟树多像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遇到各种打击和失败,但最终实现其革命理想的宋庆龄具有的那种坚强不屈精神呀;宋庆龄一生都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不和背叛孙中山革命的汪精卫和蒋介石为伍的一身正气而且是终身不变,这多像樟树的香气拒虫的品质呀。)4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看看课题,想想文章难道还是仅仅写这两棵樟树吗?(像这样,表面上写一个事物的,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个事物来写人的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作文时我们可以用一用。)5那让我们再次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一下樟树,更感受一下宋庆龄。五、学习第6自然段,感悟“崇敬”。(作者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既表达出自己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怀怀念之情,崇敬之心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节吧。)1出示第6自然段内容,大家自由读读。2(大家读好了吗?读明白了吗?下面我们找人来读一读。)3这一自然段中“瞻仰”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说其它表示看的词语?人们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男孩 女孩》教学设计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及其动态解析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体液调节解析版
- 2025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小白杨81章题目及答案
- 消防考试易考题目及答案
- 2025餐厅聘请厨师合同
- 乡土中国说课题目及答案
- 2025医疗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物业保安试题及答案
- 超高层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2022年中石化污水处理工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 火焰探测器设计手册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陶瓷材料的制备课件
-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人间词话》十则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