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内知识测试题.docx_第1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内知识测试题.docx_第2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内知识测试题.docx_第3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内知识测试题.docx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内知识测试题一、下面列出课本上文言文中易误读的字,请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七年级 (七上):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逾矩(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兑命曰:“学学半。”(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 是非木杮( ) 湮于沙上(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天雨墙坏( ) (七下):环谒( ) 称前时之闻( ) 机杼( ) 赴戎( )机 可汗( )大点兵 辔头( ) 黄河流水鸣溅溅( ) 朔气传金柝( ) 燕( )山胡骑( )著我旧时裳( ) 夫齁声起(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曳( )屋许许声( ) 几欲先走( ) 缀( )行甚远 苫蔽成丘( ) 止露尻尾( ) 狼亦黠矣( )意将遂( )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 ) 2、八年级(八上):芳草鲜( )美 黄发垂髫( ) 阡陌( )交通 诣太守( ) 后遂( )无问津者 惟吾德馨( ) 出淤( )泥而不染 濯( )清涟而不妖 可爱者甚蕃( ) 亵( )玩 陶后鲜( )有闻 乘( )奔御风 沿溯阻绝( )素湍( )绿潭 飞漱( )其间 属( )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裳( )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八下):缥碧( ) 鸢飞戾天( ) 既加冠( ) 或遇其叱咄( ) 俟其欣悦( ) 负箧( )曳屣( ) 媵人( ) 以衾拥覆( ) 右备容臭( ) 烨然若神人( ) 缊袍敝衣( ) 卷石底以出(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 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 浩浩汤汤( ) 谪守巴陵郡( ) 阴风怒号( ) 岸芷汀兰( ) 宠辱偕忘( ) 林壑尤美( ) 伛偻提携( ) 觥筹交错( ) 3、九年级 (九上):辍耕之垄上( ) 皆次当行( ) 度已失期( ) 扶苏以数谏故(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忿恚( ) 慰尉果笞广( ) 为坛而盟( )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耳( ) 休祲降于天( ) 秦王色挠( ) 寡人諭亦( ) 九下: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胡不见我于王( ) 以牒为械( ) 秦滑厘( )公输盘( ) 舜发于畎亩之间( ) 蹴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 ) 又何间焉( ) 神弗孚也( ) 夫战,勇气也( ) 望其旗靡( ) 而形貌畅昳丽( ) 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二、通假字:下面是我们所学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七年级 (七上):尊君在不 “ ”通“ ”, 。(世说新语两则与陈太丘友期) 不亦说乎 “ ”通“ ”,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通“ ”, 。 兑命曰:“学学半” “ ”通“ ”, 。 不亦颠乎 “ ”通“ ”, 。 七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通“ ”, 。(伤仲永) 对镜帖花黄 “ ”通“ ”, 。(木兰诗) 孤岂欲急卿治经为博士邪 “ ”通“ ”, 。满坐寂然 “ ”通“ ”, 。(口技) 止有剩骨 “ ”通“ ”, 。(狼) 2、八年级(八上): 便要还家 “ ”通“ ”, 。(桃花源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 ”, 。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通“ ”, 。(核舟记) 选贤与能 “ ”通“ ”, 。 矜、寡、孤、独、废疾者 “ ”通“ ”, 。(大道之行也) 略无阙处 “ ”通“ ”, 。 (三峡) 八下: 蝉则千转不穷 “ ”通“ ”,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通“ ”, 。(与朱元思书)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通“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通“ ”, 。(马说) 同舍生皆被绮绣 “ ”通“ ”, 。(送东阳马生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通“ ”,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通“ ”, 。(岳阳楼记) 三、九年级(九上): 发闾左適戍渔阳 “ ”通“ ”, 。 为天下唱 “ ”通“ ”, 。 固以怪之矣 “ ”通“ ”, 。 将军身被肩执锐 “ ”通“ ”, 。(陈涉世家) 故不错意也 “ ”通“ ”, 。 仓鹰击于殿上 “ ”通“ ”, 。(唐雎不辱使命) 欲信大义于天下 “ ”通“ ”, 。 自董卓已来 “ ”通“ ”, 。(隆中对) 九下: 子墨子九距之 “ ”通“ ”, 。 子墨子守圉有余 “ ”通“ ”, 。 公输盘诎 “ ”通“ ”, 。(公输盘)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通“ ”, 。 曾益其所不能 “ ”通“ ”, 。 衡于虑 “ ”通“ ”,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通“ ”, 。两章 故患有所不辟 “ ”通“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通“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通“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通“ ”, 。(鱼我所欲也) 小惠未徧 “ ”通“ ”, 。(曹刿论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通“ ”, 。 甚矣,汝之不惠“ ”通“ ”,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 。(愚公移山) 三、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请解释下列字在不同语句中的含义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 ) 2、衣食所安( )3、死于安乐( ) 备:1、前人之述备矣( )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3、犹得备晨炊( )鄙: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2、肉食者鄙(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毕:1、毕力平险( ) 2、群响毕绝( ) 薄:1、薄暮冥冥( )2、不宜妄自菲薄( ) 3、薄如钱唇活板(厚度小。) 策:1、执策而临之马说( )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3、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 4、成语“束手无策” (计谋) 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 2、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 3、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 4、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5、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 称:1、不能称前时之闻( ) 2、先帝称之曰能( ) 诚:1、帝感其诚( )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惩:1、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 2、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惩罚) 驰:1、愿驰千里足( ) 2、公将驰之( ) 池:1、池非不深也( ) 2、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1、方其远出海门( )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 4、计将安出( ) 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未尝稍降辞色( ) 次:1、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从:1、跟从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3、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4、依从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介词,自,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6、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7、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8、追寻。 溯洄从之(蒹葭) 旦:1、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2、第二天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天亮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水调歌头箪: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 2、一箪食,一豆羹( ) 当:1、当之无愧( ) 2、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 3、今当远离( ) 4、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 5、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 6、抵挡。(“锐不可当”)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 2、伐无道,诛暴秦( )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得:1、得为众人而已耶/余因得遍观群书( ) 2、故不为苟得(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 5、得道者多助( )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7、既出,得其船( ) 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等:1、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公等遇雨( ) 敌:1、恐前后受其敌狼( ) 2、盖以诱敌狼( ) 吊:1、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 2、人皆吊之( ) 度:1、孤不度德量力( ) 2、关山度若飞( ) 端:1、左手执卷端( ) 2、其人视端容寂( ) 恶:1、恶能无纪( ) 2、所恶有甚于死者( ) 发:1、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行动、发动)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 3、舜发于畎亩之间( ) 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5、野芳发而幽香( ) 6、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伐: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 2、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方:1、方七百里( ) 2、方其远出海门( ) 分: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 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3、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 4、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 奉:1、为妻妾之奉( ) 2、奉命于危难之间( )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夫:1、予观夫巴陵胜状( ) 2、夫环而攻之( ) 3、夫齁声起( ) 4、荷担者三夫( ) 扶:1、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 2、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 拂:1、行拂乱其所为(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以手拂之(轻轻擦过) 福:1、神弗福也( ) 2、此何遽不为福乎( ) 苟:1、苟富贵( ) 2、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 固:1、固众人伤仲永( ) 2、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 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故:1、温故而知新(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公问其故( ) 4、故余虽愚( )5、两狼之并驱如故( ) 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 顾:1、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难道)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 3、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4、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5、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 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 冠:1、以才略冠(居第一位)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3、既加冠( ) 光:1、以光先帝遗德( ) 2、仿佛若有光( ) 归:1、微斯人,吾谁与归( ) 2、太守归而游人从( )3、云归而岩石穴冥( ) 过:1、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经过) 2、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 3、人恒过( ) 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胜过) 好:1、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 2、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 3、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够) 号:1、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 2、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 3、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 4、号令召三老( ) 患: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惠:1、大王加惠( ) 2、汝之不惠( )会:1、会天大雨,道不通(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当凌绝顶( ) 或: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 2、或以钱币乞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3、或异二者之为( ) 极:1、此乐何极( ) 2、南极潇湘( ) 3、感极而悲者矣( )4、初极狭( ) 寂:1、视端容寂( ) 2、寂寥无人( ) 加:1、而山不加增(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3、弗敢加也( ) 间:1、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立有间(一会儿)3、又何间焉( )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5、奉命于危难之间(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7、遂与外人间隔( ) 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见:1、见渔人(桃花源记)( )2、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 3、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 4、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才美不外见马说( ) 7、胡不见我于王( ) 将:1、则命一上将( ) 2、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 3、公将战( ) 4、出郭相扶将( ) 5、宫使驱将惜不得(无实义) 居:1、居十日过了( ) 2、不可久居( )3、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 举:1、死即举大名耳( ) 2、举大计亦死( ) 3、管夷吾举于市( ) 4、董生举进士(参加) 5、举国欢庆/举世无双(全) 具:1、具答之( ) 2、各具情态( ) 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会当凌绝顶望岳(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4、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5、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开:1、日出而林霏开( ) 2、连月不开( ) 3、旁开小窗( ) 可:1、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 2、珠可历历数也( ) 苦:1、苦秦久矣( 2、苦其心志( 3、何苦而不平( 乐:1、太守之乐其乐( 2、钟鼓乐之( ) 3、而不知人之乐( ) 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类:1、绝类弥勒( ) 2、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 利:1、天时不如地利( ) 2、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 3、父利其然( ) 4、利尽南海( ) 隶:1、世隶耕( ) 2、隶而从者( ) 良:1、良多趣味( ) 2、此皆良实(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临:1、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 2、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鳞:1、鳞浪层层( ) 2、呷浪之鳞( )3、沉鳞竞跃( ) 令:1、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 2、忿恚尉,令辱之( ) 3、陈守令皆不在( ) 名:1、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 3、自名为罗敷陌上桑(名字) 谋:1、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 2、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 奇:1、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 2、邑人奇之( ) 3、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 骑:1、骑千余( ) 2、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前:1、其一犬坐于前狼( ) 2、狼不敢前狼( ) 且:1、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清:1、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 2、以其境过清( ) 情:1、必以情( ) 2、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请:1、请献十金( ) 2、曹刿请见(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穷:1、欲穷其林( ) 2、乐亦无穷( )3、穷冬烈风(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屈:1、猥自枉屈( )2、手指不可屈伸( ) 去:1、一狼径去(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阙: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2、略无阙处( ) 乳:1、妇抚儿乳口技( ) 2、儿含乳啼口技( ) 善:1、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2、京中有善口技者( ) 少:1、少时( ) 2、意少舒( ) 3、饮少辄醉( ) 4、陈涉少时( ) 舍:1、至舍/屋舍俨然( ) 2、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 ) 3、太丘舍去( ) 4、舍与你的范进中举(sh,施舍) 甚:1、所恶莫甚于死者( ) 2、甚矣,汝之不惠( ) 胜:1、此时无声胜有声( ) 2、予观夫巴陵胜状( ) 3、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 4、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 食:1、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 2、食之不能尽其材(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使: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 3、使于秦( )4、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 市:1、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 2、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 书:1、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5、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军书十二卷木兰诗(文件)( ) 数:1、又数刀毙之狼( ) 2、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 3、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属:1、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 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3、属引凄异三峡( )遂:1、遂逐齐师( ) 2、遂迷不复得路( ) 所以:1、吾知所以距子矣( ) 2、所以动心忍性( )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通:1、初极狭,才通人( ) 2、政通人和( ) 3、通计一舟( ) 4、贯通(中通外直) 徒:1、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 2、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 为:1、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 2、为人五( ) 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4、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5、此不为远者小(是) 6、不足为外人道也( ) 7、故不为苟得也( ) 8、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谓:1、谓为信然( ) 2、谓先主曰( ) 3、太守谓谁( ) 4、予谓莲( ) 5、此之谓失其本心( ) 7、太守自谓也( ) 文:1、皆披发纹身(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舍其文轩( )闻:1、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2、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3、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闻寡人文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下:1、蕲下( ) 2、日光下澈( ) 3、下见小潭( ) 鲜:1、芳草鲜美( ) 2、陶后鲜有闻( )3、无鲜肥滋味之享( ) 贤:1、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 2、如此其贤伤仲永( ) 效: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2、不效则治臣之罪( ) 信:1、愿陛下亲之信之(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3、谓为信然( ) 4、欲信大义于天下(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6、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7、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 行:1、性行淑均( ) 2、行收兵,比至陈( )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深山巨谷中( ) 许:1、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 2、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 3、高可二黍许( ) 4曳屋许许声( ) 寻:1、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 2、寻病终桃花源记( )兴:1、兴尽晚回舟如梦令( )2、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 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5、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一: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 2、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3、在洞庭一湖、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 焉:1、且焉置土石( ) 2、始一反焉( )3、则又请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深追先帝遗诏( ) 3、得遗金一饼(丢失的) 已: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2、死者长已矣( ) 3、且壮士不死即已( ) 4、骨已尽矣( ) 义:1、吾义固不杀人( )2、舍生而取义( ) 3、引喻失义( ) 异:1、奇山异水( ) 2、父异焉/渔人甚异之( ) 3、久行怀思,无它异也(意外的事) 益:1、曾益其所不能( ) 2、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 4、至于斟酌损益,尽进忠言,则袆、允之任也。出师表( ) 意:1、意少舒( ) 2、意暇甚( ) 3、醉翁之意不在酒( ) 4、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 因:1、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3、罔不因势象形( ) 4、因以为号焉( ) 引:1、下车引之( )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引喻失义( ) 盈:1、曾不盈寸( ) 2、彼竭我盈( ) 用: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2、遂用猖獗( ) 友:1、有朋自远方来( ) 2、琴瑟友之( ) 余:1、余寒犹厉( ) 2、余闻而愈悲( ) 与: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蹴尔而与之( )欲:1、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 2、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潮春行( ) 3、 从民欲也( ) 4、 解衣欲睡。记承天寺夜游( ) 援:1、援疑质理( )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杂然:1、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 2、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 再:1、再而衰( ) 2、日再食( )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2、曾益其所不能( ) 3、曾不盈寸( ) 争: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 2、知而不争( )知: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送东阳( )2、是智也。论语( ) 3、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5、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7、温故而知新( ) 指:1、人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3、皆指目陈胜( ) 至:1、寡助之至( ) 2、礼愈至( ) 3、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 志:1、聊斋志异( ) 2、寻向所志( ) 3、处处志之( )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5、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立志) 致:1、听妇前致词( )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无从致书以观( ) 诸:1、投诸渤海之尾( ) 2、其西南诸峰( ) 3、今诸生学于太学(各位,众位) 属:1、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 2、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 3、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管辖。) 4、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 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子:1、子墨子闻之( )2、愿借子杀之( )3、子又生孙( ) 自:1、并自为其名(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3、自三峡七百里中( )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足:1、足肤皲裂而不知( )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4、以中有足乐者( ) 5、不足为外人道也( ) 卒:1、卒买鱼烹食( ) 2、卒获有所闻( ) 作:1、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6、马作的卢飞快( ) 坐:1、但坐观罗敷(因为、由于) 2、口技人坐屏障中( ) 3、满坐寂然( ) 4、何坐?坐盗。(犯罪) 稍稍:1、稍稍宾客其父( )2、稍稍正坐( )四、古今异义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