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如何加强我们的品德北城回民小学 林中胜一、活动目标:1、品德发展目标(活动的文主旨所在)(1)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即具有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评价能力。(2)品德践行能力。具有把思想品德的知、情转化为行的能力。能对客观社会生活情境作理智的分析,有把一定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的热情和意志,能将一般的道德规范、思想规范、政治规范化为具体的行动指令。具有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道德体系、思想体系的价值选择,对同一道德体系、思想体系中不同规范的选择。具有实际执行某种道德规范的能力,抵制不良诱因。2、能力发展目标(1)社会交往能力。(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的能力。3、知识发展目标(1)了解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并能将其落实到行动中。(2)整合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学以致用,将课内外、校内外联系起来,用“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促动学习。二、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修养的古今中外的故事。2、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修养的真正涵义。3、通过调查,了解陋习的种种现象。4、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有关修养的文章、诗歌、顺口溜等。5、制作“优秀文明学生”、“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奖章。三、活动过程:主题活动一:采集资料,透视陋习1、采集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或上图书室采集各种陋习资料。2、讨论资料(1)小组之间展示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全班交流。附小组交流的资料:赌博、随礼、劝酒、不排队、打赤膊、吃野味、放鞭炮、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重男轻女、互相歧视、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草坪、随地大小便、说话带脏字、爱占小便宜、不保护隐私、公共场合抽烟、不用使用公筷、随意打骂孩子、公共场合脱鞋、不看管好宠物、手蘸唾液点钱、乘电梯不靠右站、不遵守交通规则、上洗手间不冲水、吃饭发出很大声音、咳嗽打喷嚏不掩饰、共用洗漱等卫生用品。(2)面对这些陋习,同学们扪心自问,并做好以下的调查问题。附调查问题:A你知道自己身上存在多少陋习?B你为自己身上的陋习感到苦恼吗?C你认为陋习难以纠正的主要内因是什么?D你认为陋习难以纠正主要的外因是什么?E目睹种种陋习,你的反应通常是什么?F你认为改掉身上的陋习难不难?H你认为根除陋习应该主要依靠什么?3、透视陋习(1)教师出示几张陋习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陋习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主题活动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1、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来收集资料。2、每位学生设计一张资料卡片。例:资料卡片时间_哪一方面的仪表_(如: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3、作为资料的设计者,每位同学还要在资料的背面附解答说明。(说明中注明答案、以及答案的出处)4、一周后,进行资料的交流。(1)每位学生将自己设计的资料卡片编号后,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轮流欣赏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五张资料卡片。(自己的除外)(2)欣赏交流资料说明。5、形成迁移。必要的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运用迁移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1)学习小结: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谈)(2)知识迁移: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外国朋友,那你知道应该怎样与他们交往吗?(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外国人的交往礼节、风俗习惯等,并做好笔记。)主题活动三:争做文明之人1、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文明的名句。2、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发出倡议,签字表决心。请每个同学把过去的不文明之举写在纸条上,然后痛下决心,撕碎纸条,与不文明告别,全体同学举起右手宣誓: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为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而努力。四、教学反思: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想融合为价值取向;我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践下来,留下了深深的思考。1、关于“近”与“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刚开始时,我一直为校外活动安全而一筹莫展,总觉得有一条绳索绑着,因此伸不开手脚。经过与同事们深入探讨,上网与全国各实验区教师交流之后,才豁然开朗:活动,活动,难道只能在校外?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完全可以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班级学校社会”逐步展开,何苦一上马就为校外活动安全而忧心呢?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有的是。于是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查身边的陋习,明确活动的目的。2、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刚启动,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事实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目前看来,放的还不够。例如学生在上网查“修养定义”资料的时候,我就指导学生先输入关键字“修养”,然后再找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指导对学生以后的上网查阅资料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在摸索实践教学中,我意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