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2【精品教案】_第1页
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2【精品教案】_第2页
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2【精品教案】_第3页
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2【精品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2【精品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作者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8。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砧捣衣石。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 (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 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 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 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 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秋兴八首为历代评家所重。 当代学者叶嘉莹编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可参。 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之为主体意象。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 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 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 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