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进酒 教案_第1页
2、将进酒 教案_第2页
2、将进酒 教案_第3页
2、将进酒 教案_第4页
2、将进酒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将进酒 教案 浙江机电技校备课用纸学科语文课题将进酒审批签字授课时间9月9日授课时数2授课班级1501/1502/1505/1507授课方法讲授诵读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鼓励学生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 1、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2、背诵全诗教学内容和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小结、布置作业)一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掌握学生情况;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填写教学日志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因为“愁”而喝,怀才不遇,喝!仕途失意,喝!功业未成,喝!离愁别绪,也喝!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穿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狂言,因酒而成传世佳作。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PPT演示】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笔下,不过李白不仅能喝,而且也善劝酒。 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同时,在学完上一节我很重要之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李白是怎样诠释“我很重要”的。 为什么李荣浩会“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二)、走近作者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城,成长于绵州昌隆县,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今存990多首诗歌,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 (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诗歌特色 1、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2、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3、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他的七言古诗、五言古诗、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诗歌、七言绝句都享有盛名。 (三)、背景介绍、解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个朋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等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将进酒”中的“将”读“qi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为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四)、诵读训练,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朗读,纠正字音 2、自习五分钟,理解诗歌大意 3、通过问题,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五)、解析诗意,把握情感 1、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 2、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第二课时回答上节课的问题(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2)“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提问】这几句中,哪两个字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解析】“欢”“乐”作者认为人生既然有太多的不得志,不如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恰逢知己聚会,这种及时行乐的心情,即化为豪迈的酒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提问】作者真的既“欢”且“乐”吗?这不是与“愁”不符吗?【解析】作者这种“欢”与“乐”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正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样,李白却并不“得意”,可见这种“欢”并不发自内心,而是对心中“愁”的发泄而已,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提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话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心态?【解析】这两句话自古以来成为历史上不得志之人的自我安慰的妙偶佳句,它给人以自信的力量,展现了李白自信乐观的一面。 【小结】人生是短暂的,何不趁此时光及时行乐,开怀畅饮,李白于此要展现其豪迈、洒脱的一面,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却在“乐”的言辞中贯穿这“愁”情,渴望受重用之情溢于言表。 (3)“岑夫子,丹丘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提问】“岑夫子,?杯莫停”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解析】这几句话在文中起点题的作用,交代了“劝酒”的主题,朗读时,要符合劝酒场景,节奏明快一些。 【提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体现了李白怎样的性格?【解析】“钟鼓馔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一个“不足贵”将李白对权贵蔑视之性格淋漓尽显。 【提问】“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作者的羡慕之词,还是另有所指呢?【解析】自古以来,古代的圣贤们如孔子,孟子,贾谊等,都得不到重用,可谓怀才不遇,李白言之“皆寂寞”,作者认为“善饮者”才留下了美名,看似是羡慕,其实李白是另有所指,“圣贤”本重用不用,李白无形中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向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表达自己对这种不公平的愤怒的批判。 【提问】“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作者为何列举曹植呢?【解析】作者用典列举曹植,是基于两者的共同点而来的有才,好饮,怀才不遇。 作者其实要借曹植自比,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慨。 【小结】作者由悲转乐,但仍然掩盖不了内心之“愁”,无论怎么安慰自己也是无济于事,于是,随着酒的量饮,借着酒劲,李白爆发了,将自己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宣泄出来。 (4)“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提问】这几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解析】本来,李白是客人,但这后几句中,他喧宾夺主,看不出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最后,他无所顾及,尽然要求主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