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一块特别的石头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上册课文21一块特别的石头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一块特别的石头中的“特别”是学习本课的导火线,因为“特别”才有“兴趣”,因为“特别”才说明了某些道理。 因此围绕“特别”师生共同梳理出“为什么说这是一块特别的大石头?特别在哪里?这块特别的大石头能够说明什么?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如何解答自己的疑问的?又从中取得什么研究成果?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等这些关键问题,然后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探究来解决以上问题,并结合感情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来加深理解感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最后角色代换假如换作是你,你会跟李四光一样吗?这样换位思考,感悟李四光的可贵品质所在,激发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和刻苦求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垛、哄、遗;要求会写的字有哄、爹、砸、锅、缠、甚、迹、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哄笑、缠绕、甚至、遗迹。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1.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2.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地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特点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冰川活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课文的录音磁带。 1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一)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在游戏中有过什么发现吗?(交流)(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小时候也常常玩捉迷藏,但他在游戏中有所发现,他发现了什么呢?(三)学生齐读课题一块特别的大石头(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能提出哪些问题?2.师生梳理 (1)为什么说这是一块特别的大石头?它特别在哪里? (2)这块特别的石头能够说明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二)(展示课件第 三、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三)识记字形。 1.形近字比较,再组词。 (展示课件第五屏)2.着重指导书写甚、遗、爹。 (四)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的由来的故事。 三、理清课文顺序(一)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磁带,边听边想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二)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2.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村里的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 ()3.李四光长大后,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到了祖国,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 (四)全班齐读课文。 以学生熟悉的捉迷藏游戏拨动他们学习兴趣的琴弦,同时通过对比而设下悬念李四光竟然在玩中还有发现,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学生此时急于知道。 据题质疑能助于击破教学重难点。 从整体入手,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避免条分缕析,为下文的理解感悟铺垫。 录音磁带范读,为学生留下有感情朗读的听觉表象。 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一块特别的石头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的由来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一)解读据题质疑问题一。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是一块特别的大石头?它特别在哪里?(“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说明这块石头的体积非常大;“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说明它的周围没有别的石头。 )2.细读课文,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探讨、交流。 (1)李四光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解答自己的疑问的? (2)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3.全班交流汇报,师生合作探究。 (1)交流“李四光是如何思考的?” (2)指导读好下面句子,注意读出语气,体会问号、叹号的作用。 (课件展示第六屏)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陈二爹、父亲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并做好朗读指导。 (展示课件第七屏)陈二爹捋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 我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 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4)交流“他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的疑问的?”A交流答案。 B引导抓住“一直缠绕、长大后、到英国学习、考察了、发现了”这些词感受李四光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C指导朗读表明李四光最终揭开巨石由来之谜的关键词语。 (展示课件第八屏) (5)交流“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A交流答案。 (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巩固所学内容,也保护了课文的整体性。 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解决了较易解答的问题,这样能提高一定的教学效率。 做课堂的主人,自发探究,共同合作,真正与文本对话。 这样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又与老师对话,构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流露真情实感。 有感情地朗读是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3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一块特别的石头4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随着冰川漂移而来的,并在中国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 从而推翻了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B了解冰川活动。 (展示课件第九至十二屏) 三、课堂小结(一)小结前面所学内容。 (二)说说“这块特别的大石头能够说明什么?”(推翻了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 二、继续朗读课文,理解感悟(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讨论交流李四光取得这个成就靠的是什么?(二)汇报,教师点拨。 (靠的是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的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一步一步写具体的。 师生梳理产生兴趣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外出学习回国考察科学发现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一)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二)假如是你,你会跟李四光一样的做法吗? 四、课外拓展(展示课件第十三屏)板书设计一块陈二爹、父亲没能解答特别从哪里来的?到英国学习地质学的回国考察,终于明白石头第四纪冰川漂移而来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营销策略与招生团队建设报告
- 现场可视化管理培训知识课件
- 河北省定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冲刺试卷 导游旅游目的地讲解技巧解析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应用题解题技巧冲刺实战试卷
-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丹凤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国际事务专项训练试卷 事务知识冲刺押题
- 2025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测绘技术专项训练
- 新中国直接选举制度的发展探讨与研究
- 王者冷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4年福建浦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四川内江市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养老院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药代表开发医院经验分享
- LYTZW-GW-001《公司文件编号管理规定》
- GB/T 45993-2025元宇宙参考架构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高清版)DB44∕T 1024-2012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
- 2025年纪委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