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解读.doc_第1页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解读.doc_第2页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解读.doc_第3页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解读.doc_第4页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解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39 摘 要 全球化时代,国际化趋势之一就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韩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比中国先走一步仔细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中国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看,将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上,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理论,有助于促进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论文以对外投资的理论与政策为基础,比较了中韩两国对外投资,包括两国对外投资,规模比较、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比较、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比较、对外投资企业结构比较等。本论文的核心是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包括对外投资政策的演变过程比较、对外投资,核准制度比较对外投资的,税收制度比较、对外投资的金融政策比较、对外投资的保险制度比较、对外投资的事后管理政策比较等。中韩两国因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对外投资政策的演变时期存在着差异,但都经历了控制对外直接投资阶段、鼓励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和积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阶段。中韩两国政府对境外直接投资企业,都采取了,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政府提供海外投资,人员,培训,支援、签订政府间协定等多种服务。相对于韩国,中国对外投资的服务的机构和咨询服务项目等各方面刚刚起步,在此方面,应当积极学习韩国的经验。中韩两国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比较看,两国都对签订协定的,对象国家“防止双重课税”采取税收,抵免,政策而不采用税收饶让政策,而且两国税收抵免的扣除方法基本相同。中韩两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金融保险政策,包括对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包括对出资的境外法人提供优惠贷款提供必要的保险等。中韩对外直,接投资事,后管理政策比较看韩国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进行比较严格的事后管理。近年来,中国对境外投资的事后管理逐渐制度化。但是,相对韩国目前中国对境外投资的事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韩国;中国;FDI 政策Abstract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r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rend. As FDI in South Korea is ahead of China, study South Koreas FDI policies carefully can help Chinese government improve FDI policy further. Comparing the FDI policy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China will further enrich the theory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view of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ill promote the FDI policy in both countries, which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policy of FDI,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FDI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China,including the comparison on scale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 structure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o on. The core of this paper is the comparison of FDI policy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China, including the comparison on evolu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foreign investment approval system, the financial polici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foreign investment insurance system, foreign investment in post-management policy and so on.Due to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s differences on the during of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ies evolution, while both of them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controlled FDI phase, encouraging FDI phase and active promotion of FDI phase. Both Chinese and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have provide with many types services on FDI enterprises, such as provided relevan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hel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rade Fair regularly, provided investment staff with overseas training support, signed the 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 Compared with South Korea, China has just started on foreign investment service agencies and consulting services as well as other aspects, China should be actively learning the Koreas experience. In the view of the comparison on tax policy for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both countries take tax credit instead of a tax sparing policy to the countries who have signed the Prevent 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 with them. The Deduction method of tax credits is basically same. Both governments have taken positive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policies on FDI enterprises, including provide preferential loans for funded foreign legal persons, provide the necessary insurance and so on. In the view of the comparison on FDI post-management policy,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are more stringent. In recently years,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gradually institutionalized on FDI enterprises post-management. However, compared with South Korea, it till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outh Korea China FDI Policy第一章 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中国政府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积极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同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内资源日益紧缺人民币比上世纪80年代升值20%多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外,进行境外直接投资。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05年之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均超过3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17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业务遍布全球近。中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加快,更多的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之道路。韩国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取得成效的国家之一。韩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起步于1968年,但到1970年代末,由于国内经济开发所需资金不足而在对外投,资上基本上实,行限制政策。1980年代起随着资本自由化的进一步扩大,韩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少企业开始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主要是为获取国外资源和市场。1990年代后韩,国政府推行“北方政策”,重点向原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中国进行贸易和投资。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企业大规模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向中,国直接投资的第一次高潮,韩国政府也在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各方面积极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2000年代后,韩国国内出,现了第二次对华投资热,政府也实行了更加开放而国际化的海外投资政策。韩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比中国先走一步,认真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经验,将有助于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尽管中国从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一些,但近年来,中国不断出台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不断趋于完善。比较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相互学习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比较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将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上进一步丰富对外投资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次,比较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相互学习对外投资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2文献综述1.2.1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文献全龙立(1989)的论文是早期研究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论文,他在论文中指出,韩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起步于1968年,但一直到70年代末,由于国内经济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政府采取了限制而在对外投资的政策。进入80年代后,随着韩国政府扩大资本自由化的政策,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增多,即企业的国际化从国内市场指向进入到出口市场指向阶段,政府也缓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限制 (韩)全龙立,国际化时代海外投资战略,韩国产业研究院,1989年。郑求炫(1996)提出,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率应该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援和投资管理、手续的简单化。在企业角度上讲,积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建立对外投资信息系统、加强投资环境的分析,培养企业管理高层次人才 (韩)郑求炫,“企业的国际化与对外投资政策”,经济研究,94卷,1996年。 文辉昌(2005)论文,采用的钻石理论,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多种动机。该论文指出,邓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从跨国公司的立场上,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而钻石理论,从投资国的立场上,分析了企业的对外直投资,将有利于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开拓对外市场,进而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正确认识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不能把对外直接投资,只看做是引起产业空洞化的直接原因,当做外汇的流出,应当制定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韩)文辉昌,“韩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对韩国企业和韩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营论丛,2005年,第1号金喜午的(2005)论文,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层面,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该论文,以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点起,分析了证券市场上,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动并得出结论,股民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积极态度,市场反应良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升值起积极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价值所起的影响研究”, 国际经营论丛,2005年,第2号。安世英(2006)在论文中指出,进入90年代,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积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为韩国企业,打开对外投资,新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0年后,韩国企业国际化,从现地市场指向,进入到世界市场指向阶段,韩国政府采取了很多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韩) 安世英,开放的通商大国,罗南出版社,2006年。全风杰(2007)的论文,实证分析了,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因素,从企业生产费用、技术水平、经济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因此,积极改善国内生产环境有助于扩大外资引进和防止企业为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韩)全风杰“影响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要因”,韩国国际经济学会,冬季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进明语(2008)的论文中指出,韩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的条件规定为,为获取国内所缺少的资源而进行的对外投资,为扩大出口开拓出口市场的投资;为开发高新技术,进行的投资;夕阳产业的对外投资;为进一步拓宽国外市场,而进行的投资。金柱权(2009)论文指出,发展中国家过去依靠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生产费用和工资成为有魅力的投资对象国家,但是,随着生产费用的上升,招商引资魅力逐渐下降,发展中国家外资引进会减少,全球对外投资会下降。但是,事实上90年代后一直到2000年代,发达国家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引进不断扩大,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兴起,全球FDI趋于不断扩大的趋势。 (韩) 金柱权,“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的变化和投资发展路径理论的再思考”, 国际经营论丛,2009年,第2号崔南石(2012)论文,采用2001年到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韩国企业对美国和中国的直接投资,对韩美和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经过实证研究得出,这期间,电器、电子、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增加了26.5%。 (韩) 崔南石,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波及效果”,韩国经济学会论文集,2012,61.2.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文献钟昌标(2001)论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加快,已渐渐融入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而且,这种融入的层次在不断的提高,已经进入到互相投资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中央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这不仅是经济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钟昌标,“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管理世界,2001年3期。谭介辉(2003)的论文中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体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1984年,这一时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探索时期,第二阶段为19851998年,这一阶段为起步时期,第三阶段为1999年之后,为迅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对外投资具有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投资地区相对集中、资源开发和加工业为主等特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和规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规模小、国际化经营程度低、金融等支持政策不够等问题。我们应当确立对外投资的长期战略,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健全金融、税收、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要尽快建立对外投资企业的服务信息体系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魏益华(2005)的论文归纳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本动因、发展历程、具体分布,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是,获取国外的资源和技术、市场等,目前,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1999年之后为走出去战略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央十分重视境外投资,并采取金融、税收、财政支援等多种手段支持企业走出去,我们应当发挥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完善对外投资的具体政策和服务体系魏益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杨国范(2005年)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已初具规模,中国对外投资应以获取资源和开拓海外市场为主要目标,今后我们应当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完善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要走综合商社型跨国公司之路杨国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张广荣(2009)在论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跨国投资仍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应当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理的对外投资方式,是我们应当要重视的问题,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有并购和绿地投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取并购方式,今后我们既要采取并购方式又要采取绿地投资的方式张广荣,“我国“境外投资”基本政策发展演变”,经济合作,2009年 9期。姚枝仲(2009)在论文中提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是扩大对外贸易的方式,又是扩大国外市场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为克服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应对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上。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健全,民对营企业金融支持不够、在保险体系上不足,企业缺乏缺乏长期战略,缺乏国际化经营专门人才等姚枝仲,“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 5期。朱为存(2010)的论文,整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之后,对外直接投资,详细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是获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但是,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由于金融支持不够,境外投资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经济实力有限,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起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促进机制。虽然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但占全球总份额比重不高,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占据重要比重。我国的境外投资集中在商务服务业等,制造业的比重低,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境外投资主体仍然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偏低,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少,投资区位分布集中于亚非拉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偏低等 朱为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0.。 上述的论文,大部分集中研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对东道国和投资国家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等,专门研究,对外投资政策的研究论文并太多。基于以上事实,本论文集中分析比较,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尤其是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分析中找出对中国的启示,为中国制定和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提供可借鉴的东西。1.3研究方法本论文采取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法,首先详细查阅了韩国与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相关的研究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依据;其次采取比较研究方法,比较中韩两国对外投资政策的演变过程,比较中韩对外投资政策的内容,比较中找出共性与差异,从中吸取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政策提供有利的经验。14 论文结构本论文分共分五章。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一章是引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文献综述,说明了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各国对外投资的政策,为本论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中韩两国对外投资比较,比较两国对外投资的概况,包括对外投资规模、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产业结构分布、企业结构等。第四章是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包括对外投资政策的演变过程比较、对外投资核准制度比较、对外投资的税收制度比较、对外投资的金融政策比较、对外投资的保险制度比较、对外投资的事后管理政策比较等。第五章是结论与启示部分。第三章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3.1中韩对外直接投资规模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看,1990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9亿美元,200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共设立境外企业1.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994.0亿美元,资产总额累计超过2万亿美元。201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世界的第 6 位,存量位居世界的第 13 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 ( 单位: 亿 美元)年 度投资流量年 度投资流量投资存量1990年92002年270299.01991年102003年28.5332.01992年402004年55.0448.01993年432005年122.6572.01994年202006年211.6906.31995年202007年265.11179.11996年212008年559.11839.71997年262009年565.32457.51998年272010年688.13172.11999年192011年746.54247.82000年102012年772.24994.02001年69资料来源: 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 ( 单位: 亿 美元)3.1.2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上世纪80年代之前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多,1968-1980年期间,韩国对外投资实际项目数为496个,实际投资金额为1.45亿美元.此后,经过80年代的稳步增加和90年代的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时期,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截止到2012年末,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累计为97,963,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85,433,413千美元。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单位:个,千美元)年 度项目数流量年 度项目数流量1960-80年496145,1961997年2,7673,780,3801981年10356,9951998年1,6724,757,0061982年90115,8371999年2,3453,350,5191983年90168,9132000年3,9425,29,4441984年8550,1862001年4,0495,340,8771985年70112,9662002年4,7784,003,9261986年122316,1052003年5,4454,746,3641987年171409,6162004年7,1816,516,2711988年421216,5812005年8,8597,228,8631989年646570,7892006年10,16511,796,1621990年9091,069,0512007年11,93222,301,7971991年8901,307,3412008年10,60723,883,1421992年9931,352,3252009年7,52420,381,5791993年1,5241,446,2532010年8,08424,336,2211994年2,6502,369,9812011年7,86226,494,8361995年2,5033,211,6362012年7,53523,163,9301996年3,2114,504,255累计97,963185,433,413注:1980年为解放后对外投资累计额 资料:韩国进出口银行,对外投资统计,2012年 3.1.3.中国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由于中韩两国经济规模的不同,在比较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率指标,即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2007年之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2%左右的比重,而中国则保持1%左右的比重。虽然2005年之后,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投资规模大于韩国,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韩国的3倍,截止到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相当于韩国的2.5倍,但相对于GDP规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比重,是韩国的一半,这说明,今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潜力很大。 2000年代中韩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年 份中国GDP对外投资对外投资率韩国GDP对外投资对外投资率2000年10808100.096032520862001年11590690.596514530812002年14538270.187205400552003年1640928.50.177671470612004年1931655.00.288268650782005年22569122.60.548652720832006年27129211.60.7890871171282007年34940265.107597502232282008年45218559.1123102642382312009年49912565.3113106592032412010年58786688.1117117322432072011年71919746.5103123512642132012年86000772.20891129223120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商务部,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 2000年代中韩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 (单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商务部,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3.2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3.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3.22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 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看,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亚洲地区所占比重最高,2012年的数据看,韩国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占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47%,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中,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大约占30%以上。其次,为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的投资,以及对欧盟的直接投资。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单位:百万美元)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亚洲11,7666,76910,06611,08010,114北美5,2636,0004,6247,2664,449欧盟3,3955,3276,1213,6503,070中南美2,1041,0412,1372,3402,534大洋洲7715497781,5193,379非洲,320374291372365中东264322349268353合计23,88320,38224,36626,49523,164 资料来源: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第3页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第3页 3.3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3.3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3.32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制造业、矿产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等3个行业的投资所占比重为73.3%。尤其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保持30%以上的比重。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单位:百万美元) 行业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制造业7,2314,5697,0278,1977,394矿 业4,0025,4497,3197,5796,991科技服务业1,8132,0301,7132,3332,600批发零售业3,7501,7961,3041,8891,516不动产1,7672,4891,5955281,478金融保险业2,1642,0023,2733,602945电力、煤气89343313586788合 计23,88320,38224,36626,49523,164 资料来源: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第8页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第8页3.4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3.4.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有并购和绿地投资两大类。2000年代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20032011年,中国跨国并购类对外直接投资合计1308.6亿美元中国商务部,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告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另一个特征,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末,中国在13个国家,建设了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在这些合作区当中,非洲的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东南亚的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等9个,已通过了中国商务部的验收,累计实际投资超过30亿美元,吸引入区企业近300家。商务部决定今后逐渐扩大中国工业园的数量,扩大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3.4.2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绿地投资比重仍占主要比重,2012年新建企业比重占74%,海外并购方式所占比重只占22%。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单位:百万美元)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绿地投资16,40914,95017,43820,40017,846并购方式7,4745,4326,9286,0955,318合计23,88320,38224,36626,49523,164 资料来源: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第8页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韩国海外经济研究院,韩国对外投资动向2012,第8页 3.5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结构3.5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结构截至 2011 年末,中国境外共设立 1.8 万家中资企业,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总额。目前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占主要比重。目前,约有 100 多家中央直属企业在全世界各地设立了子公司或相关管理机构。相对中央企业比较,我国的民间、民营,以及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比较小,这是目前,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告,2012年3.52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结构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大企业所占比重多,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所占比重比较大,但是,对外直接投资额中,大企业占绝对比重。2012年,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大企业投资额占83%,中小企业占17%的比重。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结构(单位:百万美元)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大企业17,15116,74920,19721,13919,100中小企业5,7633,3133,6484,3093,536个人企业8540594739个人835280434320312非盈利团体50128680177合计23,88320,38224,36626,49523,164资料来源:韩国经济研究所,韩国对外投资趋势2012,第12页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结构(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韩国经济研究所,韩国对外投资2010,第12页3.6小结 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994.0亿美元,共设立境外企业,1.8万家,资产总额累计,超过2万亿美元。截止到2012年末,韩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累计为97963个,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85433413000美元。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是韩国的2.5倍,但相对于GDP规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韩国的一半。分析中国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两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都占第一位,只不过韩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中,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主要比重,而中国则对南阳地区的直接投资占主要比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拉美地区的比重占第二位,而韩国则对北美的投资比重占第二位。而中国对北美地区的投资比重只占3.3%,这说明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源指向型特征,而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重视对制造业的投资。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对外直接投中,对商务服务业、批发业、零售业所占比重相对高,这些合起来占50%的高比重,而对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只占9.4%,而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占30%以上,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对制造业的投资比重相对低,而对金融、传统的服务业、餐饮业、商业的投资比重过高,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即韩国绿地投资比重占主要比重,而中国则并购方式占主要比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方式也有独特之处。当然中国采取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方式,有其独特的背景,它类似于韩国对开城工业园区的投资方式,但韩国对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采取境外合作区的方式。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都呈现出集中在大企业的特点,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比重低是两国的共同特征。其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且风险承受力大,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承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对外投资往往落后与大企业。其次,目前中韩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看,资源型投资所占较大比重,政府层面重点支持资源开拓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而资源开拓型投资,只有大企业有能力,因而大企业得到政府的对外投资政策优惠比较多。 第四章 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4.1中韩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演变4.1.1.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演变1限制对外直接投资阶段(19681980年)韩国银行对海外投资提供贷款的范围包括: 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结汇,超过一年的中长期出口项目,可以提供贷款 企业为获取国外资源,而对国外所进行的直接投资 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生产中,所必需的技术开发的贷款 企业用于购买外国证券、股票、基金所必要的资金 韩国财务部长官许可的境外直接投资等韩国银行,韩国外汇管理,产业研究院,1981年12月。韩国政府允许获取国外资源和为开拓国外市场而进行的外投资等,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对还外直接投资,应当是同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主要是对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主要目的,是为获取这些国家的资源,诸如木材等。上世纪70年代中期,韩国掀起了一场“中东投资热”,许多建筑企业进入中东地区进行中东的公路建设,韩国企业对外投资更加活跃起来。1970年代韩国企业对中东地区的投资额为147亿美元,此数目相当于当时韩国对外投资总额的93%,当时进入中东的劳动力达16.2万人,占当时韩国企业向海外派遣劳动力数目的50%。通过70年代对中东的投资,韩国政府取得了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该数目占当时韩国外汇总收入的85%林今淑,中韩通商政策比较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社,2009年,第234页。上世纪70年代韩国对中东的投资,对外运输业、制造业领域的直接投资增多,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韩国政府进一步健全对外投资的相关法规。1975年4月18日,韩国政府发布了“海外投资许可,事后管理规定”,该规定规定,韩国具有对外投资的批准机构为,韩国银行,负责人为,韩国银行总裁,其主要的变化,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排除了,过去对中长期出口项目提供的贷款。只允许拥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不允许个人的海外直接投资。在审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时候,主要考虑企业的资本实力、投资业种是否是国内所需要的资源等,还要考虑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经营状况和营业业绩等状况。韩国政府不允许企业,对第三产业诸如餐饮业、娱乐业、赌博等行业的投资。2放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时期(19801990年)80年代,随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采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一系列措施限制进口。为对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一步扩大出口,韩国政府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出口的方针。韩国政府放宽对外投资的各种限制,减少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批程序,并且许可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的直接投资。上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迎来了低油价、低汇率、低利率的三低的良好局面。1986年韩国首次出现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从此韩国政府进一步放宽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条件,扩大了融资范围。1在韩国政府促进对外投资政策指导下,1986-1988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为306项,投资额为7亿8215300美元。这相当于1968-1985年18年期间,累计对外投资额(4亿761万8800美元)的1.74倍韩全龙立,国际化时代海外投资战略,产业研究院,1989年,第7页。 80年代,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东南亚地区。对北美的投资,主要目的是扩大出口;而对东南亚的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原料来源和利用廉价劳动力来节约生产成本。3积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时期 (1990年之后) 4.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只是从政府对外经济合作层面上,向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性建设项目。实际来讲,其性质为对外经济援助,而不能算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企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体上经历80年代控制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90年代鼓励对外投资政策、2000年代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等几个阶段。1控制对外直接投资时期 (1980年代)解放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国内资金、外汇的不足以及实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十分控制境外的直接投资,只有少量的对非洲国家的支援性建设。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开始许可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但是,只有少量的企业对西方国家的餐饮业的投资目的是赚取外汇。1983年,国务院对对外经济合作部,赋予了对外投资审批权、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权。在国内资本不足,外汇短缺的情况下,国家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批准企业的对外投资,因此,企业对外投资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投资主体主要是原国务院所属专业贸易公司或部分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投资行业也集中在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和餐饮业。为了方便对外贸易资金结算,中国银行特别在香港、澳门、东京、新加坡、伦敦等国际金融市场设立了自己的海外支行 杨大楷 主编,国际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0页。2放宽对外投资政策时期(1992年1999年)1992年后,中国政府根据跨国投资日益国际化和国内经济发展对战略性资源需求加大的形势,提出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市场、利用国外和国内的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同时整顿对外投资企业,颁布了一系列新的规定。从1994年起,中国国内大型企业,开始增加了对外投资,不仅是对外经济部门,而且具有国际经营经验的大型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