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doc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熟读诗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理解“一滴水”的含义,体会雷锋忠于党,终于革命,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引领学生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走近雷锋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几位朋友给大家认识,同学们想认识吗?(出示图片)学生介绍。2、如果你要给这三幅图取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会取什么?生:英雄。3、师:是呀,翻开历史长卷,无数英雄用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谱写了人类史上最壮丽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学习关于另一英雄的诗歌。板书:你,浪花的一滴水4、师:同学们,他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呢?(指名说说对雷锋的了解)教师相机出示雷锋的事迹及雷锋日记。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雷锋,更深的去了解他吧!(二)走进文本,感受雷锋1、学习1-3节。(1)自由读课文,简单批注:用“ ”画出比喻句,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出来。(方法指导:读、想、画、写)(2)勇于展示,品读辨析。抓住重点词,直奔主题。从“小小的春雨”、“亿万人的心”体会雷锋是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但却有不平凡的力量。2、学习46 节(1)师生互动,答难解疑。师:你们发现雷锋变成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线画出来。生:展示。读着读着,我发现雷锋变成了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平凡。师:出示第六小节让学生说说国际歌、红旗、花丛 、浪花的象征意义。生:众说纷纭。(给予鼓励)(2)快乐读书,有感而发。师:同学们,学习贵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及看法,请你们同学之间探讨探讨,可以协作展示。生:以诵读解释的形式展示。师:通过对诗歌的理解,雷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众说纷纭。(给予鼓励)3、学习第7小节。师:(过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是这样短暂的一生,却把自己的光华都奉献给了别人。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雷锋22年的生命如同一颗流星,虽转瞬即逝,却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无比美丽动人的光辉,作者用哪六个字作了高度赞美?生:脱口而出。青春!永生!壮丽!师:这六个字怎样理解,这三个叹号有什么作用?生:说出观点意思对即可。幻灯片出示答案,学生做批注。4、深入研读,合作探究。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有哪些新的认识?(幻灯片出示问题)生:思考并作答。师:幻灯片出示答案,要求学生做好批注。5、师生合作,配乐诵读。师:做简单的分工。(出示幻灯片)生:做任务批注。师生:音乐起,师生共同诵读本诗。6.读中学写,盛赞英雄。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诗歌像一粒种子,应该在别人的心底开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让它开一朵小花,任选诗歌里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进行仿写,赞一赞你身边“雷锋式”的人物。生:妙笔生花。师:巡回点拨。生:展示诗歌。师: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并及时表扬展示精彩的学生。(三)走出文本,回归生活。(1)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生:积极发言。师:让我们做现实中的英雄,让自己发光发热,温暖别人。(2)以誓为鉴,共同践行。我宣誓: 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以后“对待同学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般热情,对待自身的缺点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坏人坏事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传承和发扬。(幻灯片出示誓言)师生:共同宣誓。(四)作业设计(1)推荐阅读雷锋日记、雷锋故事。(2)背诵本诗。(五)板书设计你,浪花的一滴水青春 年轻有为永生 精神不朽壮丽 事业(六)教学反思你,浪花的一滴水这首诗赞美了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通过深刻的比喻,恰当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同时本篇课文是一首雷锋的赞歌,以流畅明快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热情赞颂了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美与节奏感,故而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的让学生品读、感悟,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如何上好这一堂课?关键在于学生个体情感能否与文本的情感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感染学生,从而触动学生用心去品读课文。这样,学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读者,而是置身于其中的一个音符;文本也不单纯的为文本,而是学生学习的灵魂。两者相融,跳跃着学生的灵魂,闪烁着文本的精华。故此,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是本堂课的关键之所在,也是重点、难点的突破口。课前我要求学查索有关雷锋生平:为人民服务、热爱学习、勤俭节约、影响等几个方面的资料,为第二课时做铺垫。一提起做好事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雷锋,因此,雷锋的精神不难提炼。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开始,通过诗歌的朗读学习,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情感,体会雷锋精神。这节课,还有不少的欠缺。反思有三: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我回想了一下,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