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缥缈(pio) 炫耀(xun) 掺和(cn)B . 赐给(c) 愚蠢(cn) 踪迹(j)C . 御聘(pn) 钦差(qn) 妥当(tu)D . 躇步(ch) 庇护(p) 呈报(chng)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殷红 诞生 阔别 选聘B . 谣言 戈壁 援助 逝世C . 妇儒 癌症 决胜 胆识D . 睿智 叱咤 氢弹 博士3. (2分)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B .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C .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D . 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地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地对待。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B .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C .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D . 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5.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墙壁白色。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A . B . C . D . 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9分)6. (8分)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_,_”(李白行路难)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 (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_,_”(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_,_”(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7. (6分)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1)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城县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和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2)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8. (5分)请以“我心中的那抹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的材料。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9. (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答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学校开展以“吸烟危害知多少”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请读以上图文材料,写出你探究得出的结论。(至少写出四点)(2)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以“控烟措施”为话题的辩论会,请你根据以下材料为正反双方设计辩题。自2015年5月10日期,外国烟草税时隔6年再度上调,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税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香烟的零售价随之上调10%左右。正方辩题:_反方辩题:_(3)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如果你在车站候车室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吸烟,你会怎么劝说他?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古诗阅读,回答相关问题。雨过山村唐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11.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 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 , 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 , 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备注】甲乙两文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注】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当时极其荒凉。教禁:教化和禁令。相侔(mu):相等。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衡湘:衡山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1)解释划线字词。 悉令赎归_其尤贫力不能者_悄怆幽邃_以其境过清_(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其俗以男女质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柳宗元的形象。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2.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我为自己代言汪微微当官场同仁都在混日子并被日子所混时 , 陶渊明选择了华丽丽的转身,投身侍弄自己亮闪闪的梦想。本来,陶渊明的官场生涯虽算不得呼风唤雨,但凭着名门望族的荫庇,29岁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坐上了江州祭酒的高位。35岁时,在叔父的推荐下,他投入权臣桓玄门下做其私人秘书,官品不大,但属于心腹近臣,很容易随着主子的升迁一路平步青云。39岁,他转做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的幕僚,荣华富贵呼之欲出,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他的官场走向,道路一点也不曲折,前途却一派光明,逼得那些蝇营狗苟一辈子、最终却蝼蚁一生的人,发自内心地羡慕嫉妒恨。可惜,陶渊明志不在此。在官场,他找不到归属感。他不能原谅一颗诗心被缠身冗务耳鬓厮磨,也容忍不下桓玄的狼子野心,还看不惯刘裕的滥杀无辜和重用奸人。更让他觉得绝望的是,终日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卑躬屈膝的事,活得像条狗一样,永世不得直立行走。于是,他一次次在现实面前耍起了大牌,走马观花般地出入官场。某天,为迎接上级派来的检查组,随从请陶渊明冠带出迎,并再三提醒他小心侍候。侍候惯了梦想的陶渊明,哪里肯为他人低三下四?况且检查组的小头目,还是他一向看不起的无能小辈?于是,撇下一句振聋发聩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他挂冠封印而去。13年断断续续的官场生涯,戛然而止。一辈子不能直立行走,为自己代言,即使钟鸣鼎食又有什么意义?他彻底清醒。从此,官场再无陶渊明。拒绝五斗米后,陶渊明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耕于前,妻锄于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其乐融融。也愈发爱喝酒,逢喝必醉。朋友来访,人家还没喝好,他已醉得不省人事,却不忘一脸憨厚地笑:“我醉了,想睡了,你随意。”不克制自己,也不限制他人,他的自由自在,终于可以自给自足。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不看天气看心情。在劳动的浸泡下,在菊花的浸润下,他的诗文,生机蓬勃,透着一股空山新雨后的青草味,给人悠然又安静的印象。又因诗文言简意赅,用字平易,很快被传唱开去。他的快乐被斜阳曳成猎猎的旗,招摇在四周的暮云里。好景不长,一场大火,把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十余亩方宅烧得片甲不留。一家人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生活还得继续,于是别无选择地搬至贫瘠之地。日子一天天青黄不接,连和他一样靠天过活的老农都动摇了。在老农看来,陶渊明和他们不一样,他是有能力过上好日子的人,只要他愿意。于是老农壮着胆子劝他,与其隐在民间餐风宿露,不如出入官场锦衣玉食。都醉得看不清对方眉眼了,陶渊明心里仍是明白通透,他拒绝了,不给他人和自己一点商量的余地。古往今来,官场里一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面目模糊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官员。只有陶渊明,眉眼分明,面容俊朗,神清气爽,并以实名认证的方式,不朽地镌刻在历史的壁崖上。(1)读第自然段中子的划线处“官场同仁都在混日子并被日子所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解释划线词“混”的意思,并指出其词性。请写出第段划线句的含义。(2)细读段,请概括陶渊明辞官的三个主要原因。 (3)第段写到“他的快乐被斜阳变成猎猎的旗,招摇在四周的暮云里。”通读全文,请说说陶渊明的快乐有哪些? (4)请就文章写法、内容和作用对第自然段作简要分析。 (5)读罢此文,我们对陶渊明有些许了解,那么我们再读他的诗归园田居(其三),请说说这首诗讲了他怎样的生活状态。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3. (2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儿子的礼物琦君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1)围绕儿子的礼物作者讲述了两个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个故事。 (2)请简析第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分别写出第4段中两个加引号的快乐的含义。 (4)体会第6段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根据选文内容,写一段作者儿子看到这篇文章的心理描写。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