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习目标识记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理解解释2、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应用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内化4、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情感5、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教学准备通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季羡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引学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第八组课文将为我们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我们先来默读单元导读部分,看看本组课文为我们提出什么学习要求。一、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二、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三、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随着季羡林先生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走进第一站德国去感受德国的风情。(边说边板书)2.了解作者:关于季羡林你了解什么?学过关于季羡林的什么课文?季羡林先生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或者怎样的作家?小结:季羡林是一位慈祥和蔼、学问渊博的老爷爷。他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留学。10年留学期间,德国这个爱花的国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最早认识季羡林先生是在五年级上册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里,我们还会在六年级上册学习他的另一篇课文怀念母亲,而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他在1985年再次来到德国后,看到不曾改变的美丽,勾起四五十年前留学德国期间的美好回忆写下来的。(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题目中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反义词),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初学课文,了解大意导学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思考: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回忆,哪个自然段在写又一次访问德国?自学 学生自读自学。讲学指名生交流,明确第二、三两个自然段是回忆,第四自然段是写又一次访问德国。在品味回忆中悟意得言感受德国的奇特导学现在让我们先跟随季老先生的回忆踏上季老先生读书时的德国吧。默读二、三两个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把相关语句划下来,并试着用四字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中。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一些( )的现象 一道( )的风景 一种( )的境界自学学生自学:默读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相关内容,用四字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中。然后小组交流。讲学一、交流与众不同的现象出示: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在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1、正音“脊梁”,读轻声,提醒“脊梁”的“脊”字的写法,先两边再中间。 2、“莞”是多音字,知道作地名时读“guan”如广东省的 “东莞”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女子淡淡的微笑。)积累笑的成语:哈哈大笑、喜笑颜开、笑口常开、笑逐颜开、眉开眼笑、笑容可掬3、交流与众不同的现象。养花人数众多(家家户户)读有关句子: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养花方式特别(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脊梁。)养花人自豪(莞尔一笑,“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是正是哪样?(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平平淡淡的神情,却让你读懂这微微的一笑是怎样的笑?(自豪的笑,幸福的笑,快乐的笑)你能自豪地来读一读吗?注意表情。同学们,家家户户都在养花的德国人,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还觉得非常自豪,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与众不同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份与众不同。二、交流(美不胜收)的风景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说说这道风景美在哪儿? (1)随着学生交流出示: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提醒“姹”的读音,“嫣”的写法) (2)发现特点: 发现词语的共同特点(都是形容花的词语) 发现词语的区别所在(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齐读“花团锦簇”),它侧重写花的形态; 这些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齐读“姹紫嫣红”),它侧重写花的色彩。(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写出了花的美)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让我们看着画面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 (3)随机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吗?百花齐放、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争奇斗艳、花枝招展、花红柳绿、芳香扑鼻、繁花似锦 3、(结合课堂作业本小练笔P63第四题的第二小题)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小练笔写下来提供句式:我仿佛看到了我闻到了感到了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过渡:你的描绘,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还听到了蜜蜂的嗡响,小鸟的鸣叫,游人的惊叹。还有哪些词语也跃入了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了这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 4、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 (1)学生交流自己感受。(“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写出了花的多。) (2)引读不光一家窗前是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出示句子)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理解“应接不暇”。补充成语的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子敬喜爱游山玩水,一次对人描绘山的景色说:“从山阴道上走过时,一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使人眼花缭乱,看不过来。如果是秋冬之交,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看图,随机讲述)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这里的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一个“应接不暇”,让我们欣赏到了德国美不胜收的景色。 (3)你能通过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吗?自由读抽读点评再抽读一起美美地读读。 (4)小结感受“美不胜收”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去德国,到街上去看看吧!大街上,没有喧闹嘈杂的人来车往,只有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就像走在山阴道上,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瞧:走过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的走过另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的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家家户户多么美的异国风光啊,让我们跟着音乐美美地来读一读吧。学生配乐朗读。这么美的异国风光,你有没有把它牢牢地印在脑海中呢?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来背诵吧,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老师给你的提示来背。小结:这里花如海,总也看不够啊!同学们,通过抓重点词,我们理解了内容,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能背诵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读成诵”,也是我们惯用的读书方法。评学跟随季老的回忆,我们看到了德国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板书: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为什么是颇耐人寻味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与众不同的现象 (耐人寻味)的境界美不胜收的风景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教后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以下是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首先本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设计新颖。在设计本课的第一课时时我尝试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跟随季老的回忆走进当时的德国,看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把这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放在第二课时。学生在概括第一点时遇到了困难,哪里体现与众不同不是很清楚,找得不全面。可能是我引导得不够有指向性。 其次,合理利用课外及多媒体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德国的风光与文化,加深感悟。我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中有体验,读中有所悟,使学生在课堂上大有收获。尤其是教学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时,通过图文结合、读想(想象)结合、读议结合,再现美景。引导学生想象时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揣摩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声音、图象等创设多媒体的情境,思维拓展,让学生能多方位的沉浸在阅读气氛中,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的欣赏和赞美,进而达到熟读能诵。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则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1926-2025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磷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 天津硬笔书法4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文化传播-濒危语言保护政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网络安全建设与网络社会治理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高中校长“开学第一课”主题讲话:坚定信念成就自我
- 2025年高校辅导员结构化面试题含题集及参考答案
- 基层医疗综合试题及答案
- 护理类文职题库及答案
- 规范资金风险管理办法
- 中山机场保安管理办法
- 2025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 4 古诗三首
- 航运品牌国际化拓展策略-洞察及研究
- 《矿图》教学课件
-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件(第一章-思想文化)
- (高清版)DB1301∕T 345-2020 优 质冬小麦石农952栽培技术规程
- 餐饮技术入干股协议书
- T/GIEHA 034-2022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 2025入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即时检验在急重症的应用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附进度表
- 红色国潮风汉宫春晓图宣传介绍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