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1课时常见的盐和化肥 考点一生活中常见的盐1 盐的定义 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 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 2 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食盐 纯碱 苏打 小苏打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白 固 易溶于 考点二粗盐的提纯1 原因 粗盐中含有 杂质和 杂质 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 2 操作步骤 1 2 3 4 计算产率 可溶性 不溶性 溶解 过滤 蒸发 考点三化学肥料1 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茎叶生长茂盛 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 抗寒 抗旱 茎秆粗壮 抗病虫害 抗倒伏 2 不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 化肥 一方面化肥中含有一些 元素 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 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 另一方面造成土壤退化和 的污染 2 农药 农药本身就是有毒的物质 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 使用不当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 的危害 重金属 水 大气环境 人体健康 3 化肥的简易鉴别 白色 灰白色 全部 具有刺激 性气味的氨气 易错微博 小博士答学生问问题1学习了盐的概念后 小红认为 盐一定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答 不正确 大多数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但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问题2粗盐经过溶解 过滤 蒸发提纯后 所得食盐是纯净物吗 答 不是 粗盐中既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也含有mgcl2 cacl2等可溶性杂质 经溶解 过滤 蒸发后 只是除去了其中的不溶性杂质 其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 因而仍为混合物 问题3硝酸铵与熟石灰混用 既可以给农作物提供营养素 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这种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答 不正确 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 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而挥发 从而降低了氮的肥效 实验粗盐的提纯1 实验装置 2 原理 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 操作步骤 一般包括溶解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4 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实验操作中出现的误差包括称量失误 溶解时液体飞溅 过滤中滤液浑浊 蒸发时有液体飞溅或晶体飞溅 蒸发不彻底 得到的晶体中含有水分等 5 问题探究 1 粗盐提纯的三步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 其作用是否相同 提示 不相同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加速溶解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防止液体冲破滤纸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防止液体因受热不均匀而溅出 2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 经过滤和蒸发能使哪些杂质从混合物中分离 这样得到的食盐就是纯净物了吗 提示 经溶解 过滤后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 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而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如ca2 mg2 等无法分离 因而得到的食盐不属于纯净物 3 实验中 产品的产率往往比理论值偏小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造成产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有 溶解过程中食盐未完全溶解 过滤时液体溅出 蒸发时造成液体或固体飞溅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合理答案均可 角度1结合实验操作图考查操作正误的判断 典例1 2012 泰安中考 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 选c 本题考查对基本操作的认识 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 由图示可知过滤操作中为避免液体溅出 应用玻璃棒引流 应是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接触 但题目图中这两点都未做到 故选c 角度2结合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考查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 典例2 2011 苏州中考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 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 操作 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 研钵b 量筒c 烧杯d 试管 2 操作 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 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3 操作 中除用到三脚架 酒精灯 玻璃棒 坩埚钳外 还需要用到等仪器 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 为尽量减少飞溅 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 4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 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 发现制得率较低 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 蒸发后 所得精盐很潮湿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我的收获 1 操作 是把较大的粗盐颗粒粉碎成较小的粗盐颗粒 需要研磨 应选用研钵 2 折叠滤纸应按图中a b c的顺序 不能出现d中滤纸出现裂缝的情况 否则会导致过滤失败 3 蒸发滤液需要使用蒸发皿盛装滤液和蒸发滤液 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防液滴迸溅 也可采取间歇加热来防止液滴飞溅 4 溶解时食盐没有完全溶解 蒸发时造成液滴飞溅以及没有把精盐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等 都会使制得率偏低 答案 1 a 2 d 3 蒸发皿间歇加热 4 a b d 拓展延伸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步骤和方法 1 操作中加入过量药品的目的是将杂质除净 2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既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 也除去过量的钡离子 因此 加入药品时 碳酸钠溶液必须加在氯化钡溶液之后 3 过滤操作必须在加入盐酸之前 4 加入盐酸的作用是除去食盐溶液中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将溶液的ph调整为7 要点化肥的鉴别1 磷肥的鉴别 氮肥 钾肥为白色晶体 磷肥为灰白色粉状固体 由此可将磷肥区分出来 2 氮肥的简易鉴别 特别提醒 1 凡铵态氮肥 含有铵根离子的盐 均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故常用该反应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 2 尿素属于有机氮肥 不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角度1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各类化肥的鉴别 典例1 2013 雅安中考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 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 nh4hco3 氯化铵 nh4cl 和尿素 co nh2 2 中的一种 为鉴别三种化肥 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 y z 并进行如下实验 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物质为尿素b y物质为碳酸氢铵c 常温下如要鉴别y z两种样品 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d 如果实验 中y z两种样品没有另取 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我的答案 选d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方法 主要依据反应的现象来确定其种类 加入熟石灰研磨 无刺激气味的是尿素 有刺激气味的是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再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氢铵 没有气泡产生的是氯化铵 因此x是尿素 y是碳酸氢铵 z是氯化铵 故a b选项的说法正确 c选项中碳酸氢铵常温下易分解 有刺激性气味 因此常温下闻气味就可以区分开来 故c说法正确 d选项中样品不用另取就可 因为相应的阴离子没有改变 氢离子与相应的阴离子反应 故d说法错误 角度2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对化肥的区分 典例2 2011 天津中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 他们对氯化铵 碳酸氢铵 硫酸钾 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 步骤一 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 观察 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 2 步骤二 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 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的是 3 步骤三 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 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 混合 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由此可知 在使用该类化肥时 要避免与 填 酸 或 碱 性物质混合施用 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 氯化铵 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 你认为可行的是 a 硝酸钡溶液b 氯化钠溶液c 酚酞溶液d 稀盐酸 思维导航 解答本题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四种化肥的类型及外观差异如何 什么物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铵与硫酸钾在组成上的不同点 如何检验铵根离子 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等 我的收获 1 常见的大部分盐固态时多为白色 而磷矿粉为灰色 褐色或黄褐色细粉状固体 其他三种都是白色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通学生的初中数学试卷
- 全国高考福建数学试卷
- 安顺市西秀区招聘公费师范生考试真题2024
- 全国新高考1卷数学试卷
- 启东初一联考数学试卷
- 去年高考全国数学试卷
- 宁海县数学试卷
- 批改不及格数学试卷
- 2025上海静安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实习招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杭州市余杭区银龄讲学教师招募1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四出发”
- 2025年度建筑劳务木工班组施工合作协议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二零二五版地质灾害监测与测量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电泳涂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微生物学绪论(精美课件)
- 矿业行业智能化矿山建设与运营方案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2023版团标解读
- 重大版英语六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画电气原理图接线》课件
- 护理肝癌的疑难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