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 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隋代实行内史 门下 尚书三省制 c 唐代决策 审议 执行权分离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 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 1200 人 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 军务 政务 官吏 民情 水旱 传闻等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 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 都是由臣下密奏 先提出 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的 据此可知密折制 a 人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3 清初 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 非上所亲信者不得人 且 因随奉 撰述谕旨 而 权势日崇 这表明 a 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b 统治者重视拔擢高水平人才 c 政府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4 明 太祖不设丞相 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 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 然各衙门章奏皆 送阁下票旨 事权所在 其势不得不重 材料反映了内阁 a 地位提升权力扩大 b 获得统领六部的权力 c 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d 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5 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 面对 密揭 票拟 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 因而阁臣在 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 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 就可 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2 这种现象表明 a 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c 国事决策权发生根本转移 d 阁臣对皇权制约作用弱化 6 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 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完善 b 中央机构的精简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行政效率的提高 7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胡惟庸后 正式宣布废除宰相制度 分相权于六部 六部尚书直 接对皇帝负责 清朝设军机处取代内阁 军机大臣 以赞机务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这表明明清时期 a 中央集权一成不变 b 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 c 君主专制以限制相权为核心 d 废宰相后相关事务消失 8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 军机处实现了从 君主专政 向 大臣行政 从 直接的帝 国个人专制 向 君臣联合行政 的转变 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 中年 时走向昌盛 并最 终延长了其寿命 该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b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9 北京故宫内一处不起眼的 偏房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中成为王朝的权 力中心 这个 偏房 的出现说明 3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 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军机处决策重大事务 10 据记载 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 太监都要退出 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 中排位最低的人负责 因此当时有 挑帘军机 之称 挑帘军机 的出现 a 说明军机大臣的地位极低 b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c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11 明朝万历皇帝时期 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 给万历皇 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 于是 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 这表明 a 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 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 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 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12 中国人史纲 中说 明代 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 但大学士毕竟 不同于正式宰相 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 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 票拟 签注意见 来窃弄皇帝的权力 只有黑市地位 没有法定地位 材料意在表达 a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 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 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 d 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1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80 年 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 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设 置了殿阁大学士 这些殿阁大学士只是 侍左右 备顾问 而已 而且一般来说品级很低 只 有五品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 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内阁 真正出现 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 根据规定 明代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 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权力的大小 升降和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 4 于皇帝 由于内阁大学士大都出身翰林 是皇帝的近臣 也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 另 外阁臣与皇帝 皇太子多有师保关系 又负责筵经日讲 这些都构成了与一般朝臣不同的特 殊身份 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自然要多于其他大臣 到了嘉靖二十一年 1542 年 严 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 出现了专控朝政的状况 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别 一摘编自于江泰 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等 材料二 在 18 世纪英国内阁的运行已经形成如下政治制度惯例 内阁不仅要对国王负责 亦 必须对下议院负责 获得下议院的信任和支持 内阁责任制从阁臣个人负责制发展到内阁集 体负责制 内阁如果无法获得下议院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辞职 19 世纪的内阁完全与王室权 威脱离了关系 成为独立的行政部门 内阁不再对国王负责 国王将行政权力让渡给内阁 而内阁又从国王身边分离了出去 国王的权力只能在理论和法律上得以存在 实践中国王的 影响力伴随着行政权力的转移而逐漸被削弱并趋于消亡 在内阁与议会的关系上 伴随着政 党政治的成熟及 议会至上 原则的确立 内阁作为政党角逐权力的目标 日益成为议会的 附属机构 完全对下议院负责 摘编自李秋成 十八世纪英国内阁在宪政中的地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明代内阁的主要特点 并说明其政治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英国内阁的特点 说明 19 世纪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14 材料一 明太祖初一海内 行之一纪 革中书省 归其政于六部 遂设四辅官 又仿宋 制 置殿阁大学士 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 燮理无闻 何关政本 视前代宰相 迥乎异 矣 儒臣入直 备顾问而已 张廷玉 明史 卷一 o 九 材料二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 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 构 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 军机处 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军 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 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 所以 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 事而已 只供传递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当不好的军机大臣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阁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军机处有何特点 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5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 皇权和相权一直在斗争发展 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但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皇权受 到限制 与材料 偶有特殊情况 相符 因此 d 项正确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 说明皇权加强 故选 d 项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君主专制 依据题干 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 得知 南 书房不是最高政务机关 故 a 项错误 依据题干 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得知 能否进入南 书房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 故 b 项错误 因南书房随奉 撰述谕旨 而 权势曰崇 逐渐成为政府决策中心 故 c 项正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 故 d 项错误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内阁 从 然各衙门章奏 皆送阁下票旨 事权所在 其势不得不重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重大 地位提升 故 a 项正确 内阁获得统领六部权力与材料不符 故 b 项错误 内阁大学士仅有对奏章的票拟权 不是最终的决策权 故 c 项错误 内阁的性质 是皇帝的顿问机构 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 故 d 项错误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6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 根据材料 这种决策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 并结合所学可知 内阁官员的权力来源于皇帝 故 a 项正确 c 项错误 内阁的性质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不是法 定的中央机构 故 b 项错误 内阁的产生是为了加强皇权 排除 d 项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依据图中 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 阁 军机处 等信息 可知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故 c 项正确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是针对君主专 制而言 与中央集权无关 故 a 项错误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体现君主专制的高 度强化 说明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曰益腐朽 需要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来维护统治 故 b 项 正确 清朝军机处设置时已无相权 故 c 项错误 废宰相并不代表相关事务消失 故 d 项错误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军机处的影响 从 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 向 君臣联合行政 的转变体 现的是军机处对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制约作用 故 c 项正确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故宫 雍正 权力中心 可知 偏房 指的是军机处 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故 c 项正确 b 项错误 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 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排除 a 项 决策权归皇帝 排除 d 项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7 解析 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大臣在朝中的地位 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 料 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 太监都要退出表明了军机大臣会议的保密程度较高 故 b 项 正确 材料的主旨是军机处的保密的特点 故 c 项错误 材料一定程度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秩 序 但材料更多体现了由于大监退出 才出现挑帘军机 凸显了会议的保密性 故 d 项错误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发展 根据题干中对万历皇帝的叙述可知 明代皇帝的权力 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官集团的约束 故 a 项正确 内阁制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其实 质是依赖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故 b 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到君主专制观念淡化的相关信 息 故 c 项错误 明代朝政混乱的根源应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故 d 项错误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 同时结合题干关键信息 没有法定地位 可知 a 项正确 d 项错误 设立大学士是为了协助 皇帝处理政务 有利于加强皇权 排除 b 项 c 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 排除 13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 特点 皇帝的内侍机构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受到皇帝的控制 阁臣身份特殊 影 响 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 可能出现内阁 弄权 2 特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对议会负责 集体负责 变 化 内阁成为独立的行政部门 国家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内阁日益成为议会的附属机 构 完全对下议院负责 解析 1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 第一小问特点 由 侍左右 备顾问 得出明代内 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由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权力的大小 升降和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 得出不是法定的 行政机构 受到皇帝的控制 由 阁臣与皇帝 皇太子多有师保关系 构成了与一般朝臣 不同的特殊身份 得出阁臣身份特殊第二小问影响 结合所学可知 明代内阁是君主专制强 8 化的表现 得出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由他们对皇帝和皇大子的影响自然要多于其他大臣 得出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 由 嘉靖二十一年 1542 年 严嵩 任武英殿大学士后 出现了专控朝政的状况 得出可能出现内阁弄权 2 第一小问特点 由 内阁不仅要对国王负责 亦必须对下议院负责 获得下议院的信任和支 持 内阁责任制从阁臣个人负责制发展到内阁集体负责制 内阁如果无法获得下议院的信任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