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含解析).doc_第4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录k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1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1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9k4 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圈的稳态4k5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11 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408)】19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知识点】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答案解析】a 解析:图中的动物可包含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因而图中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均由三个营养级组成;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图中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植物的生物时最少,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需要,还需外界提供能量(其它生态系统输入)才能维持正常。【思路点拨】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知识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30、(8分)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鹰蛇青蛙蚱蜢草蛐蛐(1)如果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该图中还欠缺 成分;从生态系统 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2)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000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100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 (,)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3)该草原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碳 (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有两个相距较远的池塘中都有青蛙,如果让你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知识点】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营养结构 (2) 150(3)负反馈调节 不能 (4)实验思路:人为将两个池塘中的青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预测实验结果:如果可以则仍为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则为两种青蛙。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2)由图可知,青蛙到蛇的能量传递率为100100%/1000=10%,青蛙还有部分能量传递给了鹰,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为(0.520%+0.520%20%)20%20%-(0.820%+0.220%20%)20%20%=150kj。(3)营养结构的稳定性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碳循环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故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4)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可以人为将两个池塘中的青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产生可育后代。如果可以则仍为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则为两种青蛙。【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d解析: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种群,a错;群落演替使,只是优势种的取代,并不一定淘汰原有优势种,b错;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的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正确。【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拟考试(201409)word版】32(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生态瓶构成一个 ,其中各种生物存活时间更长的是_ 瓶,原因是 。(2)小鱼为水藻提供_ ,加速生态系统的 。(3)当甲瓶达到稳定状态时,向瓶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植食性小鱼,水藻的种群密度将 ,其抵抗力稳定性将_ 。【答案】【知识点】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答案解析】(7分,每空1分)(1)生态系统 甲 甲瓶有光照,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2)co2等无机物 物质循环(3)下降 降低 解析:一个生态瓶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甲瓶有光照乙瓶没有光照,因而甲瓶生物存活时间更长。小鱼为水藻提供co2等无机物,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向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植食性小鱼,植食性小鱼捕食水藻导致水藻的种群密度下降,由于瓶中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将下降。【思路点拨】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知识分析。【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201408)】28(16分)海珠湿地公园是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海珠湿地剖面图(部分) (1)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除图中的螺蛳(以藻类为食)和几种水生植物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外,湿地生态系统还包括 成分。(2)海珠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之“肾”,是因为其具有 功能。但是,如果湿地生态系统长期遭到生活污水的污染,就容易发生水华现象,导致 锐减,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因此,海珠湿地后期改造主要是通过种植多种植物来降解生活污染物,解决水华问题,此举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3)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同时使用黑藻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请简述其原理: 。【答案】【知识点】 j3 k1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生态工程的原理等【答案解析】28(16分)(1)空间(垂直和水平)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净化水体 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物种多样性(3)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co2(和无机盐)有利于黑藻生长(2分);黑藻利用co2(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促进好氧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2分)。解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含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题目中“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没有说明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上的所以填群落的空间结构比较好。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螺蛳(以藻类为食)和几种水生植物”代表了消费者和生产者。(2)结合理解“肾”的功能(排除人体内的代谢废物等)解释该湿地的功能;水华现象即“赤潮”,指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在植物性水华现象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使生物多样性锐减,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抵抗力稳定性成正,和恢复力稳定性成反比。最后一问结合所学生态工程的原理问题迎刃而解。(3)主要分析黑藻与好氧细菌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好氧细菌为需要氧气,属于分解者,能分解有机物,所以黑藻为好氧细菌提供氧,好氧细菌为黑藻提供无机盐。10.k1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知识点】生态系统内生物间关系【答案解析】c解析: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提供给鱼,a正确;鱼呼吸作用产生co2供给植物光合作用,b正确;能量是由植物到鱼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若该缸长期在黑暗中,鱼和植物会因缺少o2而死亡,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内在联系。7. k1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知识点】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答案解析】a解析: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a正确;营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a和b中的动植物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有几个营养级,b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错误;图b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的数量多于植物的量,不光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也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错误。【思路点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动植物的数量关系是否能维持生态平衡。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408)】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答案】【知识点】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c 解析:粪便中的能量不能直接流向植物,粪便中有机物需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吸收;能量流动中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中,与营养级的数量没有关系。【思路点拨】根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24.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c.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答案】【知识点】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c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图中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动植物的尸体和废物的量是很大的,都需要分解者分解,故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不是最少。【典型总结】据图分析,表示草流入到兔体内的能量,表示兔同化的能量流入到狐,兔产生粪便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兔子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能量的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01408)】3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kj/m2a),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c.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 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答案】【知识点】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c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仅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输入的能量,a错误;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大,b错误;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2.5,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4+2=16,二者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c正确;消费者的粪便不是本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23有关下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具抑制作用b.若该图表示食物链,则能量传递效率d或e的值一般为10%20%c.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ac一定是以电信号传导的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 【答案】【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h3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h4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可知,a为下丘脑,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垂体,促e为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由于激素存在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具抑制作用,a正确;在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b正确;在发射弧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c错;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为翻译,发生于核糖体中,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30、(8分)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鹰蛇青蛙蚱蜢草蛐蛐(1)如果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该图中还欠缺 成分;从生态系统 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2)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000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100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 (,)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3)该草原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碳 (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有两个相距较远的池塘中都有青蛙,如果让你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知识点】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营养结构 (2) 150(3)负反馈调节 不能 (4)实验思路:人为将两个池塘中的青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预测实验结果:如果可以则仍为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则为两种青蛙。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2)由图可知,青蛙到蛇的能量传递率为100100%/1000=10%,青蛙还有部分能量传递给了鹰,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为(0.520%+0.520%20%)20%20%-(0.820%+0.220%20%)20%20%=150kj。(3)营养结构的稳定性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碳循环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故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4)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可以人为将两个池塘中的青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产生可育后代。如果可以则仍为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则为两种青蛙。【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5、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答案】【知识点】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c解析:昆虫的同化量为410210=200(kj),生长的能量所占比例为70200100%=35%,a正确;昆虫粪便量中的能量属于植物中的能量,最终流向分解者;b正确;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c正确;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最小值是20020%=1000(kj),故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d解析: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种群,a错;群落演替使,只是优势种的取代,并不一定淘汰原有优势种,b错;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的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正确。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34. (每空2分,共10分)根据下列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上看,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3)参与过程的生物,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答案】【知识点】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1)线粒体 (2)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3)生物群落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1)由图可知,从微观上看,过程为呼吸作用,其进行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3)参与过程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为分解者,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d解析: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种群,a错;群落演替使,只是优势种的取代,并不一定淘汰原有优势种,b错;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的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23、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 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 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 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答案】【知识点】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a解析:在碳循环中,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图3,e是生产者,a是无机环境,a错;图1中c是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图2中a是生产者、b和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图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呼吸作用,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d正确。k4 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圈的稳态k5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408)】2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知识点】k5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答案解析】b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21.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 b. c. d.【答案】【知识点】k5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决定的,由图可以看出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所以增长率最高。【典型总结】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