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共41张PPT).ppt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共41张PPT).ppt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共41张PPT).ppt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共41张PPT).ppt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共41张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目标分解1 了解自然景观因观赏距离 角度 俯仰等变化造成的美感差异 2 了解自然美随时间 天气 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掌握一些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时机 3 掌握人文景观构景的基本方法 了解园林的常用构景方法 4 理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5 了解以情观景的基本要求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 距离 1 峰峦之雄伟峻秀 2 近观山中 幽洞 之类的景观 3 观赏瀑布 4 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 才能见其 和整体的美 的美 则需要近些 一 选择观赏位置 远观 峡谷 一线天 适当距离仰视 远些 全貌 局部 知识梳理 2 角度 1 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处以 全景之貌 因为江河以 构景为佳 湖海以 取胜 2 湖沼池塘多 水面观赏 3 地貌的天然造型在 的观赏点 才能感知其妙 3 动态 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宜 筏 沿 观赏两岸风景 方能体会 人在画中游 的佳境 点拨 选择观赏位置主要抓住距离 角度和俯仰三种变化对同一景观观赏位置不同 观感不同 俯瞰 回环曲线 旷景 低临 特定 乘船 水路 选择观赏位置1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2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 动态把握 1 欣赏旅游景点应该选择适当的位置 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b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c 水流船动山自移 恰似人在画中游d 五岳若与黄山并 犹欠灵砂一道泉解析 对于山水有机结合的景观 乘船 筏 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水流 船动 山移 体会 人在画中游 的佳境 答案 c 1 随季节变化的景观 1 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在 季观赏 2 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宜在 观赏 3 越向南 山水风景的观赏时间越长 至华南地区 皆宜 2 随天气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 选择 的时机最佳 二 把握观赏时机 夏秋 夏季 四季 雨过天晴 3 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 要求旅游者确切地 如青海湖的鸟岛宜 观赏 钱塘江大潮宜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赏最佳 点拨 自然景观随季节 天气 日期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欣赏变幻不定的景观也要把握住恰当时机 同样观赏人文景观也要把握好时机 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 内蒙古 那达慕 大会每年一次只有数日 多在牧草繁茂 牛羊肥壮的夏秋季节 把握观赏时机 5月 把握观赏时机自然景观随时间 天气 季节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自然美 在观赏时应把握时机 2 清朝画家恽田云说 春山如笑 夏山如怒 秋山如妆 冬山如睡 四山之意 山不言 人能言 反映出旅游资源欣赏时要 a 动静结合b 选择观景位置c 把握观赏时机d 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解析 画家说的是四季观赏有不同的感受 因而观景要选择时机 答案 c 1 观赏前 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抓住 了解景观形成的 以及景观的 或者 2 观赏时 建筑 园林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的 一般分为 发展 结束等景区 点拨 自然景观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成因 象征意义上 人文景观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文化内涵上 三 抓住景观特色 景观特色 原理 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节奏韵律 序幕 高潮 1 抓住景观特色不同景观有不同特点 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感观也不同 所以观赏时应抓住景观特色 1 景观观赏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其意义 2 抓住建筑 园林等景区的节奏韵律和构景手法 2 园林的构景手法 3 我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 各具特色 并与当地自然风貌浑然一体 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北方园林色彩以黑白为主色调 呈现素净 淡雅 温和之美 江南园林建筑色彩浓重 红黄为主色调 富贵尊容 庄严雄浑 圆明园既集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点于一身 又吸取了世界园林的精粹 岭南园林建筑材料用青灰色砖瓦 还带有某种西方风格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之一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我国北方园林有浓厚的皇家思想 而南方园林多呈现田园色彩 多淡雅 素净 圆明园是中国 世界园林的集大成者 岭南园林既有南方的传统又有西式风格 答案 c 1 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布局 设计基本思想是 并突出 的作用 2 人文景观 古代园林要求再现 用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3 风俗民情 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四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因势 得体 自然美 自然 领悟自然与人文和谐1 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是为了突出自然美 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 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协调 以寺 塔 亭 阁为例说明如下 2 非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也要与地理环境和谐统一 我国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 用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这一基本准则 正确处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的关系 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 创造理想美的深邃意境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 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下表所示 3 风俗民情一方山水一方情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 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 图表法理解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4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观园入园处设计采用的是框景法b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是欣赏人文景观的原则c 不登山涉水也能体会到 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的悠然d 我国人民用 人化自然 或 自然化人 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山水画和山水诗 解析 大观园入园处设计采用的是障景法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是古代园林造景的准则 只有登山涉水 才能求质求真 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答案 d 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 综合 发挥 移情于景 登山涉水 五 以情观景 感受 想象 情景交融 求质求真 以情观景 框图法记忆以情观景 5 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和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分别对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区的景观欣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前者说明要移情于景 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b 前者说明要选择观赏位置 后者说明要以情观景c 前者说明要把握观赏时机 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d 前者说明要综合感受 后者说明要登高望远 解析 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主要是指对于峰峦之雄伟峻秀 惟有远眺才能体会得到 属于选择观赏位置的范畴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主要是指欣赏自然景观要登山涉水 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属于以情观景的范围 答案 b 教材第38页活动答案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源于白居易诗 大林寺桃花 意思是登山时正是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是山上寺里的桃花却才开始盛开 由此可见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 桃花才开得晚些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气温的垂直差异 回扣教材 教材第38页思考答案 1 首先 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 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 杭州湾呈现喇叭形 口大肚小 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 急剧变窄抬高 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 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 潮头受到阻碍 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 迫使潮头陡立 撞击海岸 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 其次 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 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 势均力敌 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 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 虽有喇叭形河口 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 河口能形成涌潮 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 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 而东海的潮差 西岸比东岸大 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 在南下的过程中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向右偏移 使西岸潮差大于东岸 另外 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更加剧了潮涌 2 夏秋季节的天文大潮时期 中秋节前后 教材第42页活动答案 1 例如 读杜甫名篇 望岳 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的审美启示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 如泰山的雄伟壮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