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 文题解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语出 孟子 公孙丑上 浩然之气 是一种由于长期修养道德 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 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课文选录了有关浩然之气的含义 如何养成浩然之气等方面的章节 2 背景解读在战争频发 社会动乱的战国时期 孟子并不是像苏秦 张仪一样向时代风气妥协 为了自己本身的现实利益 随便地放弃原则迎合贵族的意见 孟子非不能也 是不肯为也 他宁可为真理正义受尽穷困 也不愿苟且现实 追求功名富贵 作为极少数的圣人 他始终漠视现实 同孔子一样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 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 修养 浩然之气 就是他这种思想的体现 3 知识链接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 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 孟子 一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 也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指出人必须经历困难 经过挫折 失败 不断吸取教训 得到锻炼 然后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 这说明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 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恰恰是孟子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疲倦 倦困 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男子 男女两人结婚后 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这样以后 此后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5 文言句式 1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 2 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3 助之长者 揠苗者也 4 舜发于畎亩之中 5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6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8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9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被动句 6 一词多义 1 塞则塞于天地之间 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2 诚岂不诚大丈夫哉 开诚布公 帝感其诚 动词 充满 名词 险要之处 要塞 动词 阻隔 堵住 副词 的确 确实 形容词 诚实 真诚 名词 诚心 1 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的回答是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何为 至大 何为 至刚 呢 答案 1 孟子说 要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意思是 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里 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 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 天下最宽广的住宅是 仁 天下最正确的位置是 礼 天下最光明的道路是 义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 做到 仁 做到 礼 做到 义 就是 至大 2 孟子说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意思是 得志的时候 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 不得志的时候 就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大丈夫懂得坚持 不随波逐流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 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 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 这就是所说的 大丈夫 人生在世 有很多东西能使他迷失心性 丧失本我 比如富贵 贫贱 威武等 如果能抗拒这些阻挠和诱惑 坚守自己的节操 那就是 至刚 2 孟子认为 怎样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答案 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这样的人 执着于践履仁义道德 在事业成功 能够实现自己志愿的时候 推其所得于人 在事业不成功 不能够实现自己志愿的时候 守其所得于己 绝不为贫贱 富贵或权势的压力改变自己的志节操守 而充满浩然正气 1 结构图示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 主旨探微通过本课所录三则选文 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他的 浩然之气 思想 他认为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 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 问心无愧 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 不急于求成 这种气就充满于天地之间 至大至刚 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 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是真正的大丈夫 并且告诫我们 在遭遇困难的时候 要看到希望 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要振作精神 在遭受磨难的时候 要把磨难转变成提高自己并获得成功的基石 在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 要把握好自己 不能丧失向上的斗志 1 如何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思想 对应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提示 依据选文内容 筛选精要 进行概括分析 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答案 1 浩然之气是一种 心气 是多种优秀心理的综合 是强大 刚健 合乎义和道 是充满正义 仁义的正气和大气 2 浩然之气的根基是义和道 要靠义和道来培养 缺乏义和道就会疲弱 这与今人要解决的 德育 和 心育 的关系问题不谋而合 人品是第一位的 良好的心理品质必须和良好的人品相结合 才有所谓的浩然之气 3 浩然之气的养成要靠不断地积累 绝非一日之功 更不能揠苗助长 孟子认为 浩然之气是 集义所生 非义袭而取之 只有坚持不懈地 集义 而不是偶然地坚持正义 才会有浩然之气 4 浩然之气要靠内心修养 不是从外而入 其养成是习惯成自然 不是故意装出来的 这里强调的是浩然之气的养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没有主观上的努力 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济于事 2 孟子的 浩然之气 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对应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示 首先理解 浩然之气 的具体内涵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阐释和拓展 答案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 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 问心无愧 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此为 直养 若行事无道义 气则萎靡不振 就会丧失气 2 即时感悟读了这则素材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 示例 在学习 生活 工作中 我们都需要保持一往无前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念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就是 永远坐前排 的精神 这种精神能够让人永远保持奋进的动力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你的人生终会被成功包围 当一个人总是被失败的情绪笼罩时 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悲催无比 永远都要坐前排 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能最大限度地抑制人类的惰性 激发人的潜能 令人勇往直前 锐意进取 最终攀上成功的顶峰 孟子这 三不能 主义 千百年来鼓舞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读书君子 革命者 使他们面对富贵而不骄奢淫逸 面对贫贱而不变节操 面对威武而不屈壮志 中华民族在苦难的历史长河中 有多少信奉 三不能 的大丈夫顶天立地 名垂青史 司马迁忍天下之奇耻大辱著 史记 屈原保其高洁愤而投江 伯夷 叔齐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 介之推宁可被烧死在绵山 也不肯出山做大官 嵇康在刑场上抚一曲 广陵散 刀架在脖子上而琴音不乱 在当代 更有多少志士仁人 革命者 在 三不能 精神的鼓舞下抛头颅 洒热血 为民族的解放 国家的进步而奋斗 三不能 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 也是众多的志士仁人 社会精英的精神风貌 但是 毋庸讳言 有不少凡人 俗人 庸人 小人 根本做不到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不但做不到 三不能 甚至滑落到与此相反的卑鄙丑恶的道德沦丧的地步 这是一个民族的耻辱 以鲁迅为旗手的批判中国人丑陋的国民性的思想家们 以柏杨为代表的揭露中国人负面精神的学者 作家们 都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阴暗面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反思 这对一个民族的反省和自责 有很大的疗救作用 一个敢于忏悔的民族 一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明是非 知荣辱的民族 闻过则喜 知耻为勇 文过饰非 护短乃怯 孔孟都教育我们 君子固穷 不要 小人穷斯滥矣 可是偏偏有少数穷人 穷得没有面子 中国古代有 不食嗟来之食 饿死不食周粟 的故事 我本人无此高风亮节 但是我若穷得买不起熟肉 我宁可吃自己挖来的苦菜 也不去吃扔在地上的肉皮 一个人应当贫而无谄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