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26张)1.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26张)1.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26张)1.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26张)1.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26张)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主要矛盾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 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 自秦以来 封建统治者政治改革的重点就是权力的集中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和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 最终皇权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到明清时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本课要点 1 明朝通过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内阁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2 清朝通过设立军机处 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背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 丞相权力过大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地方设三司 三司隶属宰相 宰相职权随之扩大丞相胡惟庸骄专横跋扈 骄恣擅权2 措施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 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明太祖画像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 皇明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 钦承朕命 无作聪明 乱我已成之法 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 皇明祖训 序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思考 怎样评价明太祖的这种规定 提示 利 废丞相 权分六部 皇帝操纵权柄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 巩固统治 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弊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 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皇权过于集中 容易出现太监乱政 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件事的 共计有3391件事情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里424件政事 朱元璋即使 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 也无法把政事一一处理好 朱元璋曾经向大臣诉苦 百僚已睡朕未睡 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二 内阁的创立 1 背景丞相废除后 政务繁多 皇帝一人无力应付2 创立经过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取得票拟权 发展明神宗 内阁首辅张居正任职时 部权尽归内阁 全盛3 评价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它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阅读史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思考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内阁首辅 宰相 思考探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三 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设立 1 设立的原因 材料一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两路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直 连日值班 者多虑漏泄军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值 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重臣 于是承旨 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为用兵西北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2 军机处的职能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 军国大计 罔不总览 自雍 乾后 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 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 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一 军机处 直 值 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 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 军机 大臣相见 无论宦夺 宦官 不得参 即承旨诸臣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简 速 密 雍正帝与军机处 雍正 4 军机处的评价 1 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 行事快捷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2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的设立 是皇权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 想一想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 负责往下传达 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 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至此 不仅内阁形同虚设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 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力和日益腐败的官僚系统 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 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 本课测评 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 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提示 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 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因此 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 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 只能 跪受笔录 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 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督抚去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 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对皇权限制很大 实权尽失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本课要点回顾 1 明朝通过废除 设立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2 清朝通过设立 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宰相制度 内阁 军机处 回顾一下 夏商周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 隋唐 元 宋 明 废除丞相 设立内阁 清 设立军机处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发展线索 课堂练习 1 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 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 六部权力扩大后 宰相已经形同虚设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 勤政 的形象2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 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 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 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a c 课堂练习 3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是 a 与皇帝 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 负责审核政令4 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三衙分权 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 d 课堂练习 5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6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出现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