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第二次作文评讲 课件.ppt_第1页
高三语文 第二次作文评讲 课件.ppt_第2页
高三语文 第二次作文评讲 课件.ppt_第3页
高三语文 第二次作文评讲 课件.ppt_第4页
高三语文 第二次作文评讲 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作文评讲 孔子和奥运 xiaojiefd制作 一 作文题目 2007年祭孔大典上推出了 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用语 它们是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德不孤 必有邻 礼之用 和为贵 请以以上五句话作为主题 写一篇文章 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目自拟 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 除诗歌和戏剧 二 作文存在的问题 无话可说 胡编乱造 语言不通 诘屈聱牙 材料陈旧 乏味无趣 线索不明 逻辑不清 文体不分 交叉行文 论述为主 不成文章 三 作文改进措施 学会审题 作文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先判断这是一片什么性质的作文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再确定它写作的范围和命题的方向 然后在这基础上立意 确定自己要表达什么 拟写提纲 规范作文的结构和格式 必须要拟写提纲 只有胸中有笔墨 下笔才有河山 拟写提纲是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思路不至于偏题的好办法 也是让线索清晰 逻辑清楚的唯一可行的办法 材料积累 要善于把平时所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 要有几个自己熟悉并利用成功的人物或者事件 要选取别人可能不会用但是很符合主旨的材料 所有的材料必须紧扣主旨 文从字顺 学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流利通顺的意思 学会取巧 这是考试作文的一种技巧 也可以用在短时间内的必须完成的课堂作文里面 取巧包括 拟一个比较诗意的标题 如果实在想不出来 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找一个词语来做标题 千万不能留空白 写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题记 可以是名人名言 可以是诗意的句子 可以是对偶句式 写一个排比句式的开头 讲究两实一虚 前两句是事物描写 后一句是社会生活或者个人生活的总结 尽量让语言对称有整饬美 如果能押韵让句子有音乐美更好 中间部分学会用有标志性的语言来分段 不要写成第一第二第三之类 也可以在每一个部分的中间写上一二三 让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 取悦阅卷老师的心 材料必须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最好对前面三个材料进行总结 可以运用比较整齐的句式 可以加强语气 升华文章主旨 结尾可以直接用有诗意的标题 也可以反问句式 但是必须重申观点 照应开头 以防阅卷老师只看开头结尾 四 本次作文的审题 1 读懂五句话的意思2 确立主旨及标题 拟出提纲 3 谨慎行文 注意书写 a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出自 论语 学而篇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立意 朋友的价值和意义 朋友的分类和辨别 朋友给我们的感受 纪念朋友材料 如果幸福的婚姻是一双舒适的鞋子 可以陪伴自已走过人生的千山万水 那么肝胆相照的友情就是一张温暖的椅子 在万水千山的路上 让我们的脚和鞋子都得到惬意的歇息和疗养 老朋友是最好的镜子 赫伯特没有比无知的朋友更危险的了 拉封丹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一日为师 终生为友人之相知 贵在知心 汉 李陵 士为知已者死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 丈夫会应有知已 世上悠悠安足论 唐 张谓 人生所贵在知已 四海相逢骨肉亲 唐 李贺 思路提供 议论文 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如什么是朋友 为什么要结交朋友 怎样去结交朋友 记叙文 怀念朋友 插叙往事 回到今天更加怀念 时间 现在环境描写 当初环境里的欢笑 现在环境里的落寞 空间 b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子夏曰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出处 论语 颜渊 四海 指天下 全国 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故事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 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 孔子对他说 君子不忧愁 不害怕 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 问道 不忧愁 不害怕 就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 君子经常反省自己 所以内心毫无愧疚 还有什么可忧愁 可害怕的呢 司马牛告辞孔子后 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 他忧愁他说 人家都有兄弟 多快乐呀 唯独我没有 子夏听了安慰他说 我听说过 一个人死与生 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 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 不出差错 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 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 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立意 兄弟的分量 新社会中的兄弟 从辨证的角度来说兄弟 材料 余华 兄弟 台湾和大陆的关系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 兄弟和朋友的分别 思路 纵横捭阖 材料翔实者为优 c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欲 希望 勿 不要 施 施加 自己所不愿意要的 不要强加于人 出处 论语 颜渊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 人应该宽恕待人 应提倡 恕 道 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 道是 仁 的消极表现 而其积极表现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所阐释的仁以 爱人 为中心 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 中提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 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 而应宽宏大量 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 硬推给他人 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 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 这是尊重他人 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 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 人 是广义的 是指大众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 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 难以前进 倘若两人举枪对峙 生命危在旦夕 甲为正 乙为邪 这时如果甲恪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原则 岂不惨哉 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 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 任何道理 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 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信条 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只顾及自身的感受 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 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 自己希望怎样生活 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 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 能通达 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 通达 真正的原因是 你种下什么 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 你会收到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 你会收到一个个性 播种一个个性 你会收到一个命运 播种一个善行 你会收到一个善果 播种一个恶行 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 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 将会使你 自食其果 而且 进一步说 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 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确切地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就是 文明 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 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 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 大禹治水的故事 就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立立人 和 己达达人 的崇高典范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 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 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 不安 于是他告别了妻子 率领27万治水群众 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 在治水过程中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经过13年的奋战 疏通了九条大河 使洪水流入了大海 消除了水患 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之后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 大禹治水 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 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 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 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 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 有个叫白圭的人 跟孟子谈起这件事 他夸口说 如果让我来治水 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 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 那不是省事得多吗 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 你错了 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 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 造成更大的灾害 有仁德的人 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就是成语 以邻为壑 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 白圭只为自己着想 不为别人着想 这种 己所不欲 要施于人 的错误思想 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 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 虽然费工费力 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 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 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 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 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 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 就悬挂着孔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语录 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中国有句俗语 人和万事兴 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 正是实现 人和 的润滑剂 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 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 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 开得更加艳丽芳香 这一点推广开来 对于整个社会 意义是很了不得的 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 共荣 d 德不孤 必有邻 弟子问孔子 人皆有兄弟 我独无 孔子回答道 德不孤 必有邻 所谓 德 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 不孤 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就是说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邻 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 所以 德不孤 必有邻 的意思就是说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 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在他们看来 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 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 所以我们现在也说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 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 或许时空距离很近 或许很远 但是不管是近是远 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 这就是 德不孤 必有邻 德不孤 必有邻 这句话 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 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我们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 讲原则 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 例如 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 讲道德 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 说他们迂腐 甚至虚伪 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 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 虚伪 答案是否定的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在古人看来 只要真是道德君子 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 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 德不孤 必有邻 孔子在这里讲的 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 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 德不孤 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 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然而 从我们今天来理解 德不孤 必有邻 这句话 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 我们做任何有意义 有价值的事情 都希望有人理解 有人支持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 但是 德不孤 必有邻 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 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 从不支持到支持 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 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 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 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 冷清 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 那就可以讲道德了 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 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 但是在此 孔子告诉我们 如果真为道德而活 绝对不会孤苦伶仃 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 有你的朋友 e 礼之用 和为贵 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1 礼 在春秋时代 礼 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 礼 既指 周礼 礼节 仪式 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 和 调和 和谐 协调 3 先王之道 指尧 舜 禹 汤 文 武 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 斯 这 此等意 这里指礼 也指和 有子说 礼的应用 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 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 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 为和谐而和谐 不以礼来节制和谐 也是不可行的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 政治和社会原则 孔门认为 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 但是 凡事都要讲和谐 或者为和谐而和谐 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这是说 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 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 在奴隶社会 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 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上一等级的人 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