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及仿真_第1页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及仿真_第2页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及仿真_第3页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及仿真_第4页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及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及仿真摘要:本设计是基于Pro/E数控机床的自动回转刀架的仿真。主要的工作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机构仿真,另一部分是电气控制。机构仿真是先对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和对零件进行结构设计,其中主要的传动部件如蜗轮蜗杆、螺杆还做了强度校核,再对设计出的结构在Pro/E中建模、组装,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对零件做不同的预定义约束集设置,如螺杆与螺母之间的组装需要经过圆柱、槽、平面等约束集,组装之后做机构的仿真运动;电气控制是把程序导入到8255单片机中来控制刀架电动机中的两个继电器,从而实现对刀架的正反转控制,并通过限位开关的开关信号来控制电机的停转,达到自动换刀。关键词:自动回转刀架,蜗轮蜗杆,螺杆,仿真DesignandSimulationofverticalrotarycutterelectromechanicalsystemwithfourstationsAbstract:ThisdesignisthesimulationofautomaticrotaryturretofNCmachinetoolbasedonPro/E.Itsmainworkcanbedividedintotwoparts,onepartisthemechanismsimulation,andtheotherpartistheelectricalcontrol.FirstlyMechanismsimulationanalyzestheworkingprincipleofthefourstationverticalrotaryturret,thenitdesigncomponentsinaccordancewithitsstructure.Itsmaintransmissioncomponents,suchaswormgear,screwarecheckedinstrength.Secondly,predefinedconstraintaresetdifferentlyintheprocessofmoldingandassemblingofpartsinPro/E.Forexample,assemblingbetweenthescrewandthenutrequiresconstraintsetbeyondthecylinder,tank,andplane.Afterassembling,itdoesstructuralsimulationmotion.Electriccontrolistoimportprograminto8255MCUtocontrolthetworelaystoolmotor,soastoachievepositive-negativecontrol.Whereby,throughthesignaloflimitswitch,itcontrolsthemotorstallingwhichhelpstoachievetheautomatictoolchange.Keywords:automaticrotarytool,wormgearandworm,screw,simulationI目录1前言.11.1概述.11.2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发展趋势.21.3数控刀架的基本要求.31.4本设计的目的及意义.42机械设计.52.1总体结构设计.52.1.1减速传动机构设计.52.1.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设计.52.1.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52.2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72.3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92.3.1蜗杆副的设计计算.92.3.2螺杆的设计计算.152.4刀架体的设计.163电气控制部分设计.183.1收信电路.183.2发信电路.194基于Pro/E的零件建模及仿真.21II4.1Pro/E的简介.214.1.1参数化设计.224.1.2基于特征建模.224.1.3单一数据库.224.1.4直观装配管理.224.2零件的建模.234.2.1Pro/E中常用的的命令.234.2.2一些主要零件的建模.244.3组装.334.3.1组装过程中的预定义约束集.334.3.2组装图.35总结.36参考文献.37致谢.3811前言1.1概述自动换刀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刀具夹持元件的结构特性及它与机床主轴的联结方式,将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性能。刀库结构形式及刀具交换装置的工作方式,则会影响机床的换刀效率。自动换刀系统本身及相关结构的复杂程度,又会对整机的成本造价产生直接影响。数控刀架是数控车床最普遍的一种辅助装置,它可使数控车床在工件一次装夹中完成多种甚至所有的加工工序,以缩短加工的辅助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由于多次安装工件而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因此数控机床上的刀架是安放刀具的重要部件,刀架用于夹持切削用的刀具,许多刀架还直接参与切削工作,如卧式车床上的四方刀架,转塔车床的转塔刀架,回轮式转塔车床的回轮刀架,自动车床的转塔刀架和天平刀架等。这些刀架既安放刀具,而且还直接参与切削,承受极大的切削力作用,所以它往往成为工艺系统中的较薄弱环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床的刀架也有了许多变化,特别是数控车床上采用电(液)换位的自动刀架,有的还使用两个回转刀盘。加工中心则进一步采用了刀库和换刀机械手,定现了大容量存储刀具和自动交换刀具的功能,这种刀库安放刀具的数量从几十把到上百把,自动交换刀具的时间从十几秒减少到几秒甚至零点几秒。因此,刀架的性能和结构往往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切削性能、切削效率和体现了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随着数控车床的不断发展,刀架结构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其中按换刀方式的不同,数控车床的刀架系统主要有回转刀架、排式刀架和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等多种形式。其中,带刀库的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自1958年研制成功以来,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有更换主轴头换刀以及带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而且随着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制造行业对于带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高效高性能加工中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现有的各种类型的加工中心中,传统结构的自动换刀系统的造价在机床整机造价中总是占着很大比重,这是加工中心价格居高不下、应用不普遍的重要原因。如果把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制2造从现有加工中心的制造模式中分离出来,把它作为加工中心的标准件或附件组织专门化的生产,同时由于该项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机床主轴结构、采用弹簧夹头和外驱动机械手等关键技术、采用圆柱柄刀具和辅具,这不仅使数控机床工作性能有所提高,而且使得由它配套构成的加工中心的总体造价大幅度下降。低造价高性能的加工中心将会被中小厂广泛接收,这样必将给自动换刀系统生产厂商和加工中心制造厂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2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发展趋势数控刀架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其中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约50)。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如图1.1)和卧式(如图1.2)两种。立式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合理地选配电动刀架,并正确实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等。另外,加工工艺适应性和连续稳定的工作能力也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加工几何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时,除了控制系统能提供相应的控制指令外,3很重要的一点是数控车床需配备易于控制的电动刀架,以便一次装夹所需的各种刀具,灵活方便地完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加工。数控刀架的市场分析:国产数控车床将向中高档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目前数控刀架所追求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高速、可靠,追求的目标是换刀时间尽量的短,以换取加工中心和车削中心的高效性;二是,简单实用、造价低、使用可靠,但换刀速度不快。图1.1立式回转刀架4图1.2卧式回转刀架1.3数控刀架的基本要求(1)换刀时间短,以减少非加工时间。(2)减少换刀动作对加工范围的干扰。(3)刀具重复定位精度高。(4)识刀、选刀可靠,换刀动作简单可靠。(5)刀库刀具存储量合理。(6)刀库占地面积小,并能与主机配合,使机床外观协调美观。(7)刀具装卸、调整、维修方便,并能得到清洁的维护。1.4本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本次设计的要点是理解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重点则是基于Pro/E对四工位立式电动回转刀架进行的仿真,在Pro/E这个三维建模软件中对那些主要的传动部件进行建模,之后再遵循传动的条件进行组装,最后进行机构动画仿真。5本次设计的意义所在就是能够让读者们更为容易地明白四工位立式电动回转刀架是如何工作的,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四工位立式电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62机械设计2.1总体结构设计2.1.1减速传动机构设计普通的三项异步电动机因为转速太快,所以不能直接驱动刀架进行换刀,必须要经过适当的减速才行。根据立式转位刀架的结构特点,因此采用蜗杆-蜗轮副减速是最佳的选择。蜗杆-蜗轮副传动不仅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保证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并且也具有自锁功能,还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2.1.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设计由于刀具是直接安装在上刀体上,所以上刀体要承受全部的切削力,其锁紧与定位的精度都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所以本设计上刀体的锁紧与定位机构选用端面齿盘,将上刀体和下刀体的配合面加工成梯形端面齿。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下端面齿相互啮合,这时上刀体不能绕刀架的中心轴旋转;换刀时电动机正转,抬起机构使上刀体抬起,等上下端面齿脱开后,上刀体才可以绕刀架中心轴转动,完成转位动作。2.1.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要想使上、下刀体的两个端面齿脱离,就必须设计合适的机构使上刀体抬起。本设计选用螺杆-螺母副,在上刀体内部加工出内螺纹,当电动机通过蜗杆-蜗轮带动螺杆绕中心轴转动时,作为螺母的上刀体要么转动,要么就上下移动。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相互啮合,因为这时上刀体不能与螺杆一起转动,所以螺杆的转动会使上刀体向上移动。当端面齿脱离啮合时,上刀体就与螺杆一起转动。设计螺杆时要求选择适当的螺距,以便当螺杆转动一定的角度时,使得上刀梯与下刀体的端面齿能够完全脱离啮合状态。如下图2.1为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7图2.1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1-发信盘2-推力轴承3-螺杆螺母副4-端面齿盘5-反靠圆盘6-三相异步电动机7-联轴器8-蜗杆副9-反靠销10圆柱销11-上盖圆盘12-上刀体82.2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自动回转刀架的换刀流程如下图2.2所示。蜗杆-蜗轮减速销连接螺杆-螺母霍尔元件触发蜗杆-蜗轮减速刀架电动机正转上盖圆盘旋转螺杆正转上刀体抬起端面齿错开上刀体旋转到位回答圆柱销落入上盖圆盘反靠销反靠端面齿啮合刀架电动机旋转螺杆反转上刀体下降,粗定位9图2.2自动回转刀架的换刀流程下面的图表示自动回转刀架在换刀过程中有关销的位置。其中上部的圆柱销2和下部的反靠销6起着重要作用。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两销的情况如图2.3(a)所示,此时反靠销6落在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上刀体4的端面齿和下刀体的端面齿处于啮合状态(上下端面齿在图2.3(a)中未画出)。需要换刀时,控制系统发出刀架转位信号,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向旋转,通过蜗杆副带动螺杆正向转动,与螺杆配合的上刀体4逐渐抬起,上刀体4与下刀体之间的端面齿慢慢脱开;与此同时,上盖圆盘1也随着螺杆正向转动(上盖圆盘1通过圆柱销与螺杆连接),当转过约170度时,上盖圆盘1直槽的另一端转到圆柱销2的正上方,由于弹簧3的作用,圆柱销2落入直槽内,于是上盖圆盘1就通过圆柱销2使得上刀体4转动起来(此时端面齿已经完全脱开),如图2.3(b)所示。上盖圆盘1、圆柱销2以及上刀体4在正转的过程中,反靠销6能够从反靠圆盘7中十字槽的左侧斜坡滑出,而不影响上刀体4寻找刀位时的正向转动,如图2.3(c)所示。上刀体4带动磁铁转到需要的刀位时,发信盘上的霍尔元件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系统收到后,立即控制刀架电动机反转,上盖圆盘1通过圆柱销2带动上刀体4开始反转,反靠销6马上就会落入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至此,完成粗定位,如图2.3(d)所示。此时,反靠销6从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爬不上来,于是上刀体4停止转动,开始下降,二上盖圆盘1继续反转,其直槽的左侧斜坡将圆柱销2的头部压入上刀体4的销孔内,之后,上盖圆盘1的下表面开始与圆柱销2的头部滑动。精定位延时锁紧电动机停转10在此期间,上、下刀体的端面齿逐渐啮合,实现精定位,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刀架电动机停转,整个换刀过程结束。由于蜗杆副具有自锁功能,所以刀架可以稳定地工作。(a)(b)(c)(d)图2.3刀架转位过程中销的位置(a)换到开始时,圆柱销2与上盖圆盘1可以相对滑动(b)上刀体4完全抬起后,圆柱销2落入上盖圆盘1槽内,上盖圆盘1将带动圆柱销2以及上刀体4一起转动(c)上刀体4连续转动时,反靠销6可从反靠圆盘7的槽左侧斜坡滑出(d)找到刀位时,刀架电动机反转,反靠销6反靠,上刀体停转,实现粗定位1-上盖圆盘2-圆柱销3-弹簧4-上刀体5-圆柱销6-反靠销7-反靠圆盘2.3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2.3.1蜗杆副的设计计算自动回转刀架的动力源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中蜗杆与电动机直联,刀架转位时蜗轮与上刀体直联。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WP901。,额定转速min7201r,上刀体设计转速min24r,蜗杆副的传动比3472ni。刀架从转位到锁11紧时,需要蜗杆反向转动,因此所受工作载荷不均匀,启动时冲击比较大,现如今要求蜗杆副的使用寿命hLh10。(1)蜗杆的选型GB/T10085-1988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Z1蜗杆)和锥面包络蜗杆(ZK蜗杆)。本设计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渐开线型圆柱蜗杆(Z1型)。(2)蜗杆副的材料刀架中的蜗杆副传动的功率不大,但蜗杆转速较高,因此,蜗杆的材料选用45钢,其螺旋齿面要淬火,硬度为4555HRC,以提高其表面耐磨行;蜗轮的转速较低,其材料主要考虑耐磨性,选用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采用金属模铸造。(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刀架中的蜗杆副采用闭式传动,多因齿面胶合或点蚀而失效。因此,进行载荷计算时,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按蜗轮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设计计算的公式322HPEKTaZ(2-1)式中a蜗杆副的传动中心距,单位m;K载荷系数;2T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单位N;EZ弹性影响系数;H许用接触应力,单位为MPa。从式(2-1)算出蜗杆副的中心距a之后,根据已知的传动比30i,查表2.1选择一个合适的中心距a值,以及相应的蜗杆,蜗轮参数。12表2.1普通圆柱蜗杆基本尺寸和参数及其与蜗轮参数的匹配中心距a/mm模数m/mm分度直径/mm21md/3蜗杆头数1z直径系数q分度圆导程角蜗轮齿数2z变位系数2x405011818118.0031047628200402031.2516.00549-0.50050631.2522.435117.923186282+0.040+0.44014262905502051.2412.501751-0.50063801.62871.68117.503646182+0.1215+0.25015082172943440(50)(63)22.489.2611.208029(39)(51)-0.100(-0.100)(+0.400)80100235.5142117.75126282+0.12515068279413450(63)(80)28175611.2028029(39)(53)-0.100(+0.100)(-0.100)1002.545281.25118.005620141203849263(80)(100)3.1535.5352.25611.271529(39)(53)-0.1349(+0.100)(-0.3889)1312556555.66117.77831062-0.2063154282641080(100)(125)40640610.0035731(41)(51)-0.500(-0.500)(+0.750)1604711136117.752862+0.125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设蜗杆头数1Z,蜗杆副的传动效率8.0,由电动机的额定功率WP901,可以算出蜗轮传动的功率*12P,再由蜗轮的转速min241r求得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2-2)NnnT8650.285.9.1122确定载荷系数K载荷系数VBA。其中AK为使用系数,有表2.2查得,由于工作载荷不均匀,启动时冲击较大,因此取15.;A为齿向分布系数,因工作载荷在启动和停止时有变化,故取.;V为动载系数,由于转数不高。冲击不大,可取05.1K。则载荷系数:3.1VBAK(2-3)表2.2使用系数AK工作类型IIIIII载荷性质均匀、无冲击不均匀、小冲击不均匀、大冲击每小时起动次数50起动载荷小较大大14AK11.151.2确定弹性影响系数EZ铸锡磷青铜蜗轮与钢蜗杆相配时,从有关手册查的弹性影响系数;2160MPaZE确定接触系数Z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1d和传动中心距a的比值35.01d。查图2.4得9.2Z。15图2.4圆柱蜗杆传动的接触系数Z确定许用接触应力H根据蜗轮材料为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制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大于45HRC可查表2.3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H=268MPa已知蜗杆为单头,蜗轮每转一转时每个轮齿啮合的次数j=1;蜗轮转数2n=24r/min;蜗杆副的使用寿命hL=10000h。则应力循环次数:72104.60hLjnN(2-4)寿命系数:693.0KHN许用接触应力:MPaH186(2-5)表2.3铸锡青铜蜗轮的基本许用接触应力H(MPa)16蜗杆螺旋面的硬度蜗轮材料铸造方法45HRC45HRC砂模铸造150180铸锡磷青铜10ZCuSnP金属模铸造220268砂模铸造113135铸锡锌铅青铜5uSnb金属模铸造128140计算中心距将以上各参数带入(2-1),求得中心距:ma1.47查表取ma50,已知蜗杆头数1z,设模数5.2,得蜗杆分度圆直径d281。这时6.1d,查表得接触系数3Z。因为Z较大,所以上述计算结果可用。(4)蜗杆和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由蜗杆和蜗轮的基本尺寸和主要参数,算的蜗杆和蜗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后,即可绘制蜗杆副的工作图。蜗杆的参数与尺寸头数1z,模数m5.2,轴向齿距mPa854.7轴向齿厚Sa973.0,分度圆直径d21,直径系数.1ndq,分度圆导程角。8065arct1qz17取齿顶高系数1ah,径向间隙系数2.0c,则齿顶圆直径mda32齿根圆直径cf1。蜗轮参数与尺寸齿数32z,模数m5.2,分度圆直径为zd72,变位系数3.021ax,蜗轮喉圆直径为mxhda82,蜗轮齿根圆直径cf702,蜗轮咽喉母圆半径drag25.13。(5)校核蜗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即检验下式是否成立:FFaFYmdKT2153.(2-6)由蜗杆头数1z,传动比,可以计算出蜗轮齿数0i3012iz则蜗轮的当量齿数:14.3cos2zZ(2-7)根据蜗轮变位系数.02x和当量齿数.2Z,查图2.5的齿形系数8.2FaY18图2.5蜗轮的齿形系数螺旋角影响系数97.014Y根据蜗轮的材料和制造方法,查表2.4得蜗轮基本许用弯曲应力:MPaF56蜗轮的寿命系数:702.16NKF蜗轮的许用弯曲应力:MPaFNF3.9将数据带入得:aF3.2519可见,F,蜗轮齿根的弯曲强度满足要求。表2.4蜗轮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MPa)蜗轮材料铸造方法单侧工作0F双侧工作1F砂模铸造4029铸锡磷青铜10ZCuSnP金属模铸造5640砂模铸造2622铸锡锌铅青铜5uSnb金属模铸造3226砂模铸造8057铸铝铁青铜103ZCuAFe金属模铸造9064HT150砂模铸造4028灰铸铁HT200砂模铸造48342.3.2螺杆的设计计算(1)螺距的确定刀架转位时,要求螺杆在转动约的情况下,上刀体的端面齿与下刀体的端面齿完全脱离;在锁紧的时候,要求上下端面的啮合深度达2mm。因此,螺杆的螺距P应满足mP4.2,今取螺杆的螺距mP10。(2)确定其他参数采用单头梯形螺杆,头数n,牙侧角5,外螺纹大径(公称直径)d461,牙顶间隙ac5.0,基本牙型高度mPH.01,外螺纹牙高mHahc5.13,外螺纹中径md42,外螺纹小径d43,螺杆螺纹部分长度2。20(3)自锁性能校核螺杆-螺母材料均用45钢,查表2.5取摩擦系数1.0f;再求得梯形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5.6cosartnfv21表2.5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压力p及摩擦因素f蜗杆-螺母的材料滑动速度/1(.min)许用压力/MPa摩擦因素f低速18253.01118612710钢-青铜15120.080.10淬火钢-青铜61210130.060.082.41318钢-铸铁612470.120.15钢-钢低速7.5130.110.17而螺纹升角:3.2arctndp小于当量摩擦角。因此所选几何参数满足自锁条件。2.4刀架体的设计刀架体设计首先要考虑刀架体内零件的布置及与刀架体外部零件的关系,应考虑以下问题:(1)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因为刀架体的刚度不仅影响传动零件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影响部件的工作精度。22(2)结构设计合理。如支点的安排、开孔位置和连接结构的设计等均要有利于提高刀架体的强度和刚度。(3)工艺性好。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及热处理、装配调整、安装固定、吊装运输、维护修理等各方面的工艺性。(4)造型好、质量小。刀架体的常用材料有:铸铁,多数刀架体的材料为铸铁,铸铁流动性好,收缩较小,容易获得形状和结构复杂的箱体。铸铁的阻尼作用强,动态刚性和机加工性能好,价格适度。加入合金元素还可以提高耐磨性。铸造铝合金,用于要求减小质量且载荷不太大的箱体。多数可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233电气控制部分设计自动回转刀架的电气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收信电路和发信电路两大块。3.1收信电路图3.1中发信盘上的4只霍尔开关(型号为UGN3120U),都有3个引脚,第1脚接+12V电源,第2脚接+12V地,第3脚为输出。转位时刀台带动磁铁旋转,当磁铁对准某一个霍尔开关时,其输出端第3脚输出低电平;当磁铁离开时,第3脚输出高电平。4只霍尔开关输出的4个刀位信号T1T4分别送到图3.2的4只光耦合器进行处理,经过光电隔离的信号再送给I/O接口芯片8225的PC0PC3。图3.1刀架发信盘的霍尔元件第1脚:+12V电源第2脚:+12V地线第3脚:4个刀位信号输出24图3.2刀位信号的处理3.2发信电路图3.3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I/O接口芯片8255A的PB6与PB7分别控制刀架电动机的功率只有80W,所以图3.4中刀架电动机与380V市电的接通可以选用大功率直流继电器,而不必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以节省成本,降低故障率。图3.3中,正转继电器的线圈KA1与反转继电器的一组常闭触点串联,而反转继电器的线圈KA2又与正转继电器的一组常闭触点串联,这样就构成了正转与反转的互锁电路,以防控制系统失控时导致短路现象。当KA1或KA2的触点接通380V电压时,会产生较强的火花,并通过电网影响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此,在图3.4中布置了3对R-C阻容用来灭弧,以抑制火花的产生。25图3.3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图3.4刀架电动机正反转的实现264基于Pro/E的零件建模及仿真4.1Pro/E的简介pro-e是Pro/Engineer的简称,更常用的简称是ProE或Pro/E,Pro/E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TechnologyCorporation,简称PTC)的重要产品,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Pro/E作为当今世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是现今主流的模具和产品设计三维CAD/CAM软件之一。从proe18版本开始引入中国市场后,PTC公司陆续推出了proe2000i、proe2000i2、版本等版本,在2003年更是推出划时代的产品WildFire系列,从2003年开始陆续推出了WildFire、WildFire2.0、WildFire3.0、WildFire4.0,直到2009年推出WildFire5.0版本。截至2010年的市场应用中,不同的公司还在使用Proe2001到WildFire5.0的各中版本,WildFire3.0和WildFire是目前的主流应用版本。Pro/Engineer软件系列都支持向下兼容但不兼容向上兼容,也就是新的版本可以打开旧版本的文件,但旧版本默认是无法直接打开新版本文件。虽然PTC提供了相应的插件以实现旧版本打开新版本文件的功能,但在很多情况下支持并不理想容易造成软件的操作过程中直接跳出。在Pro/Engineer软件版本中,除了使用proe2001、Wildfire、WildFire2.0、WildFire3.0、WildFire4.0和WildFire5.0等主版本外在每一个主版本中还有日期代码的小版本区别,不同的日期代码代表主版本的发行日期顺序。通常每一个主版本中都会有C000、F000和Mxxx三个不同系列的日期代码,C000版代表的是测试版,F000是第一次正式版,而类似M010,M020.M200等属于成熟的正式发行版系列。M系列的版本可以打开C000和F000系列版本的文件,而C000版本则无法打开相同主版本的F000和Mxxx版本的Pro/Engineer文件,比如WildFire4.0C000版本的Pro/Engineer将无法打开WildFire4.0M060版本Pro/Engineer所创建的文件,但反过来则可以。27本次设计仿真中使用的软件是ProeWildfire5.0。Pro/E第一个提出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并且采用了单一数据库来解决特征的相关性问题。另外,它采用模块化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必安装所有模块。Pro/E的基于特征方式,能够将设计至生产全过程集成到一起,实现并行工程设计。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工作站,而且也可以应用到单机上。Pro/E采用了模块方式,可以分别进行草图绘制、零件制作、装配设计、钣金设计、加工处理等,保证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使用。4.1.1参数化设计相对于产品而言,可以把它看成几何模型,而无论多么复杂的几何模型,都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构成特征,而每一种构成特征,都可以用有限的参数完全约束,这就是参数化的基本概念。4.1.2基于特征建模Pro/E是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化系统,工程设计人员采用具有智能特性的基于特征的功能去生成模型,如腔、壳、倒角及圆角,您可以随意勾画草图,轻易改变模型。这一功能特性给工程设计者提供了在设计上从未有过的简易和灵活,特别是在设计系列化产品上更是有得天独到的优势。4.1.3单一数据库Pro/Engineer是建立在统一基层上的数据库上,不象一些传统的CAD/CAM系统建立在多个数据库上。所谓单一数据库,就是工程中的资料全部来自一个库,使得每一个独立用户在为一件产品造型而工作,不管他是哪一个部门的。换言之,在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何一处发生改动,亦可以前后反应在整个设计过程的相关环节上。例如,一旦工程详图有改变,NC(数控)工具路径也会自动更新;组装工程图如有任何变动,也完全同样反应在整个三维模型上。这种独特的数据结构与工程设计的完整的结合,使得一件产品的设计结合起来。这一优点,使得设计更优化,成品质量更高,产品能更好地推向市场,价格也更便宜。4.1.4直观装配管理Pro/Engineer的基本结构能够使您利用一些直观的命令,例如“贴合”、“插入”、28“对齐”等很容易的把零件装配起来,同时保持设计意图。高级的功能支持大型复杂装配体的构造和管理,这些装配体中零件的数量不受限制。4.2零件的建模根据之前所进行的机械结构设计以及对一些参数的校核之后,就可以在Pro/EWildfire5.0之中进行建模。建模之前必须熟悉Pro/EWildfire5.0中的一些基本命令,在这我简单介绍几个命令。4.2.1Pro/E中常用的的命令(1)基准命令基准是指确定点、线、面所依据的哪些点、线、面,它们在建模过程中是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依据。基准是建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须的特征。可以说,基准的正确、合理地建立是快速、准确建模的关键,每一位读者都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准的使用。而在基准命令中则包括基准面、基准轴、基准曲线、草绘基准曲线、基准点、坐标系统。(2)拉伸命令将绘制的截面沿给定方向和给定深度生成的三维特征称为拉伸特征。它适于构造等截面的实体特征。操作方法:拉伸图标-选择草绘基准面-绘制截面图-选择拉伸模式-选择加材料或减材料及其方向-输入深度-确定(提示:截面图应为一封闭图形)。(3)旋转命令旋转特征是由特征截面绕旋转中心线旋转而成的一类特征,它适合于构建回转体零件。草绘旋转特征截面时,其截面必须全部位于中心线的一侧,倘若要生成实体特征,其截面必须是封闭的。操作方法:旋转图标-选择草绘面-选择参照面-作截面图-选择旋转模式-选择加材料或减材料-输入旋转角度-确定。29(4)扫描命令扫描是将二维截面沿着指定的轨迹线扫描生成三维实体特征,使用扫描建立增料或减料特征时首先要有一条轨迹线,然后再建立沿轨迹线扫描的特征截面。操作方法:插入-扫描-伸出项(或切口)-绘制扫描轨迹(或选择扫描轨迹)-草绘扫描截面-确定。(5)倒角命令Pro/E提供两种方式的倒角,即边倒角和拐角倒角,并可对多边构成的倒角接头进行过渡设置。建立倒角的基本原则同倒圆角。边倒角包括4种倒角类型:45D:在距选择的边尺寸为D的位置建立45的倒角,此选项仅适用于在两个垂直平面相交的边上建立倒角。DD:距离选择边尺寸都为D的位置建立一倒角。D1D2:距离选择边尺寸分别为D1与D2的位置建立一倒角。角度D:距离所选择边为D的位置,建立一个可自行设置角度的倒角。(6)孔命令在Pro/E中把孔分为“简单孔”、“草绘孔”和“标准孔”。除使用前面讲述的减料功能制作孔外,还可直接使用Pro/E提供的【孔】命令,从而更方便、快捷地制作孔特征。在使用孔命令制作孔特征时,只需指定孔的放置平面并给定孔的定位尺寸及孔的直径、深度即可。4.2.2一些主要零件的建模(1)螺杆的建模零件的创建在工具栏中单击文件/新建,在名称内输入luogan.prt,取消使用缺省模板的选中记号,选择公制单位mmns_part_solid后单击;草绘的创建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如图4.1,选择30“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选取“RIGHT”面作为参考平面,参考方向为向“右”,单击【草绘】进入草绘环境;图4.1草绘框图创建一个光轴在草绘平面中画一个直径为40的圆,如图4.2,图4.2草绘圆单击按钮,再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拉伸长度为80,如图4.3,单击就行;31图4.3拉伸轴螺纹的创建插入螺旋扫描伸出项,如图4.4图4.4螺旋扫描选项弹出菜单管理器,如图4.5,单击完成,32图4.5菜单管理器选择TOP平面作为基准面,单击确定,选择缺省,如图4.6图4.6缺省图单击上面工具栏的草绘参照,选择侧影投影曲面F6(拉伸-1)作为参照,然后画出如下图4.7中的图形,之后点击按钮,33图4.7螺旋收尾线下图4.8是对图4.7中两端的圆弧放大的图形,34图4.8圆弧放大图输入节距值为10,如图4.9,再单击按钮;图4.9节距图再画出如图4.10中的图形35图4.10梯形图再单击按钮,单击伸出项:螺旋扫描中的确定,就能看到下图4.11的图形图4.11螺纹图螺纹的修改再单击按钮,选择曲面:F6(拉伸-1),如图4.12,单击草绘36图4.12草绘框图接着绘画一个直径为50的圆,单击-,就把螺旋突出去的那部分给去掉了键槽的创建单击按钮,选择Right平面,平移距离为20,单击确定,得到基准平面DTM1,再单击按钮,选择DTM1作为草绘平面,单击确定,在绘画出图4.13中的图形37图4.13矩形图单击-,把数值改为3,单击按钮,就得图4.14中的图形图4.14键槽孔的创建单击按钮,选择螺杆任意其中一个端面,单击草绘,绘制一个直径为25的圆,单击-,将数值改为80,将方向改为朝螺杆的内部,单击就行,就能得到图4.15中的图形38图4.15螺杆孔着色-,选中螺杆的全部,单击确定,就能得到图4.16中的图形图4.16螺杆(2)蜗杆的建模39图4.17蜗杆(2)蜗轮的建模图4.18蜗轮(4)下刀体的建模40图4.19下刀体(5)上刀体的建模41图4.20上刀体4.3组装4.3.1组装过程中的预定义约束集预定义约束集定义了元件在组件中的运动。预定义的约束集包含用于定义连接类型(有或无运动轴)的约束。连接定义特定类型的运动。下面就是几种集的类型。(1)刚性(Rigid)连接两个元件,使其无法相对移动。可使用任意有效的约束集约束它们。如此连接的元件将变为单个主体。刚性连接集约束类似于用户定义的约束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