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A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A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A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A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24分)1.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 .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 .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2. (3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B .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C .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D .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3. (3分)根据语境,下列句中加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心中的芥蒂是人与人相处中的顽疾,必须加以消除。B . 同学们快速徜徉在书山题海中,希望迅速找到解题的最佳思路。C . 许多作家在遣词造句时非常讲究,有时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D . 故宫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4. (3分)下列选项中,与原文文意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你相信吗?地球人类每秒钟释放的二氧化碳超过700吨!每年有230亿吨。它们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中95以上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同的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破排放系数比为1:0.8:0.6。因此,如多用石油、天然气而少用煤炭就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但是石油、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容易做到这一点,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多用石油、天然气往往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这个损失获得了环境上的收益,但收益是全世界的,损失却由一个国家来承担。这既不公平,对某些国家来讲也难以承受,并且,化石能源之间的替代只是延缓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替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A . 之所以要调整能源结构,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 提倡多用石油、天然气,少用煤炭,可以有效缓解二氧化碳的排放。C . 由于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往往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尽管对环保有利但人们却难以承受。D . 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5. (3分)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古代的圣贤说过:“吾一日三省吾身。”现在的中学生也应该经常扪心自问 , 加强自身修养。B . 红楼梦这部小说,思想深刻,技法娴熟,体现了作者力透纸背的功力。C . 老师这番语重心长的话,使我心领神会。我决心端正学习态度,全身心地投入中考复习。D . 所谓成就,无非是尽力而为。因此,我们既不必羡慕或嫉妒别人,也不要把一时的虚荣当成了成就。6. (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B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C .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D . 雾霾天气不但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且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7. (3分)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 。A . 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B . 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C . 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D . 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8. (3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B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C .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D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理解填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_?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0. (5分)(2015南平)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祥子没了主意。对于钱,他向来是不肯放松一个的。可是,在军队里这些日子,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况且,可以拿到手的三十五块现洋似乎比希望中的一万块更可靠,虽然一条命只换来三十五块钱的确是少一些!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可是,有什么法儿呢!“三条大活骆驼”和“三十五块大洋”是怎样来的?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情节。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 , 英宗既北狩 , 挞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解】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民瘼(m):老百姓的疾病痛苦。(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欲活之无路B . 举朝仓皇失措C .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D . 说田间事甚悉(2)解释文中划线句子。案_ 恐_ 谢_(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2. (11分)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乘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一一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棒,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现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国、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堆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部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拜托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选自人民日报,有别改)(1)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文章第自然段,说一说,与传统出版业相比,网络信息具有哪些局限性? (3)文章第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的体会。 13.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花落的声音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地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早起,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儿,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这个世界,每天似乎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像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是一种死亡。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曾经养过一盆茶花,就是这样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还有那种自杀式的悲壮。不知那么温和禅定的茶树,怎会开出如此惨烈的花。只有乡野那种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也含蓄无声。它的凋零不是风暴,说来就来,它只是依然安静温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迹地在冬的萧瑟里,和整个季节一起老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生命来的时候就预约了走。花是,人也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无论是花的凋零还是人的离世,都不是悲喜剧,它只是生命的一个无声的句点。张爱玲的一生都是传奇,惟有她的死亡在窗帘低垂的家里,一个人躺在地毯上静静地睡去,才真正顺应了生命最自然的声音。这也是她惊世骇俗的一生里,最朴素最简洁也最澄清透彻的一笔。当告别来临的时候,我们只需怀着一颗对生的感恩之心,静静地闭上眼睛。(1)赏析第自然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文中写到了哪几种花的凋零?请概括它们各自是怎样凋零的。(3)第自然段中,写张爱玲的文字有何作用?(4)第自然段画线句中的“它”指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4. (7分)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问题。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 .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 .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 .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时间:_心理:_(5)本诗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请你说说“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 七、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15. (5分)(2015鄂州)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鄂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