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传动一 选择题(1)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 带在带轮上打滑C. 带的弹性滑动 D. 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2)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A. 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B. 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C. 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3) 普通V带轮的槽楔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4) V带轮槽楔角与V带楔角间的关系是A. = B. C. (5) 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A. 增大传动比 B. 加大传动中心距 C. 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6) 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A. F1+F2 B. (F1-F22 C. (F1+F22 D. F1-F2(7) 要求单根V带所传递的功率不超过该单根V带允许传递的功率P,这样,带传动就不会产生 失效。A. 弹性滑动 B. 疲劳断裂 C. 打滑和疲劳断裂D. 打滑 E. 弹性滑动和疲劳断裂(8) 在普通V带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则v2v1,其速度损失常用滑动率=(v1-v2)/v1表示,值随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加而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9) 设计V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1过小 (140 B. =40 C. v=v2C. v1=vv2 D. v1vv2(48)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大V带传动的中心距,小带轮上的包角, 因而承载能力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49) 由双速电机带动的V带传动,设传递功率一定,则V带应按A. 高速 B. 低速 C. 任一种速度都可以(50) 在V带传动中,若不改变n1,i和a/D2,而增大D1,则传递的功率。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51)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的大小随着有效拉力F的增大而。A. 增加 B. 减小 C.不变(52) 设计V带传动时,对每种型号都推荐了相应的最小直径,其目的在于。A. 稳定弹性滑动量 B. 限制弯曲应力 C. 建立规定的初拉力(53) 设计V带传动时,若发现速度过高(vvmax),在不改变n1,n2的情况下,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A. 增大dd1 B. 减小dd1 C. 增大中心距 D. 减小中心距(54) 计算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p的公式是。 A. Fp=2zF0sinC. Fp=12 B. Fp=zF0sin12 zF0Fsin1 D. Fp=0sin1 2222(55) 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的dd1dd1min,dd1min主要依据选取。A. 带的型号 B. 带的线速度C. 传动比 D. 高速轴的转速(56) 带传动的挠性磨擦欧拉公式推导的前提条件是A. 带即将打滑 B. 忽略带的离心力C. 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离心力D. 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弯曲应力(57) 带传动中,用1加大。A. 增大小带轮直径dd1 B. 减小带轮直径dd1C. 增大大带轮直径dd2 D. 减小中心距a(58) 影响单根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P0的主要因素是。A 带的速度v B 传动比 C 带的长度Ld(59) 从结构、效率和过载保护等方面分析,对于一台长期运转的带式运输机械装置,下面中的案较合理。A 电动机一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B 电动机一链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C 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蜗杆传动一工作机二 填空题(1) 带传动中,传动带受的三种应力是应力。最大应力等于1c+b,它发生在 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 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 疲劳 失效。(2) 带传动中,打滑是指轮上。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 F1/F2=ef。(3) 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若传动比过大,将使1,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4) 控制适当的预紧力是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预紧力不足,则;预紧力过大则 带的磨损加剧、轴受力大 。(5) 某V带传动,带的横截面积A=142mm,由预紧力产生的应力0=1.5MPa,有效拉力2Fe=300N,不计离心力的影响,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分别为 N和 N。(6) 常见的带传动张紧装置有、。(7) V带传动的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有。(8) 带传动中,带中的最小应力发生在(9) 带传动中,带中的最大应力发生在(10)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因而承载能力 可提高 。(11) 当采用张紧轮装置将带张紧时,为了带只受单向弯曲,张紧轮一般放在轮应尽量靠近 大 带轮,以免对小带轮包角影响过大。如果主要考虑包角的影响,则张紧轮应放在靠近 小 带轮处的 松边外 侧。(12) 在带传动中,带的离心应力发生在(13) V带传动限制带速vv2(3) 在带传动中,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中心距和最大传动比?答:一方面,中心距愈小,带长愈短,因此,在一定的带速下,单位时间内带的应力变化次数愈多,从而使带的疲劳强度较低;另一方面,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中心距越小,小带轮的包角也越小,从而使传动能力降低。所以,在带传动设计中,需要限制最小中心距。在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当传动比过大时,会导致小带轮的包角过小,从而使传动能力降低,因此,要限制其最大传动比。(4) 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什么小带轮的包角不能过小,并给出几种增大小带轮包角的措施。答:因为带的包角过小,容易导致带传动发生打滑失效。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通过减小传动比、加大中心距、增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以及使用张紧轮张紧装置(张紧轮装于松边外侧靠近小带轮处)等手段来增大小带轮的包角。(5) 图8-2(a)、(b)两图所示分别为减速带传动和增速带传动。现已知:在两带传动装置中,带轮的基准直径dd1=dd4,dd2=dd3,而且,带轮的材料、带的材料和规格、带传动的中心距以及初拉力均相同。设两传动装置的主动轮分别为带轮1和带轮3,且主动带轮转速均为n,试分析: 哪种带传动装置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大? 哪种带传动装置传递的功率大? 哪种带传动装置中带的寿命长? l1l,v2=2 tt(a) 减速带传动 (b)增速带传动图8-2答: 当带在带轮上有打滑趋势时,摩擦力总和达到极限值,此时传递的有效拉力为最大,且最大有效拉力为:Fe=2F0-1 。 e+1fvfv根据题意,有dd1=dd4,dd2=dd3,传动中心距a相等,因而,两带传动装置的最小包角min相等。另已知,带轮材料、带的材料和尺寸均相同,故两带传动装置的摩擦系数f相同。又因为带传动的初拉力F0也相等,因此,这两种带传动装置所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一样大。 由知,两种带传动装置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相等。又因为,两带传动装置的主动带轮的转速n相等,而图8-2(b)中的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dd3大于图8-2(a)中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dd1,因此,根据带速计算公式v=dn601000可知,8-2(b)图所示装置的带速大于8-2(a)图的带速。再根据带传动装置所能传递的功率计算公式P=Fev可知,8-2(b)图所示带传动装置所能传递的功率大。 由知,图8-2(a)所示传动装置的带速低于(b)图,因此,带在单位时间内绕转次数少,即在相等的时间内,带的应力循环次数少;另一方面,由知,两种带传动装置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相等,而(a)图传动装置的带速较低,因此,相应的离心应力小,而两带传动装置的拉应力1、弯曲应力b1均相同,所以,(a)图所示传动装置中带的寿命较长。(6) 带传动有何特点?在什么情况下宜采用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和一般带传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摩擦型带传动的特点:1) 传动带具有弹性和挠性,可吸收振动和缓和冲击,使传动平稳、噪音小。2) 当过载时,打滑可起过载保护的作用。3) 适用于主、从动轮中心距较大的场合。4)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较方便。5) 由于有弹性滑动的存在,故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6) 结构尺寸较大、效率较低、寿命较短。7) 由于需施加张紧力,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压轴力,使轴和轴承受较大的力。8) 由于靠摩擦传动,传动带又由有机材料制成,所以一般不宜用于易燃易爆、高温及酸碱油等环境下工作。带传动适用于中小功率的动力传递,多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同步带传动与一般带传动的主要区别:同步带传动靠带齿和轮齿的啮合传动,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而一般带传动不能。(7) 根据欧拉公式,用什么措施可使带传动能力提高?f1答: 由 Fec=2F0可知,增大f、1和F0,均可使带传动能力得到提高。 11+f1e1-1(8) 带传动中,当外载荷大小改变时,其紧边拉力、松边拉力、有效圆周力是如何随之改变的?FeF=F+01Fe=F1-F22 答: 因为 F2F0=F1+F2F2=F0-e2显然F1、F2与F0、Fe有关,而p=Fev,显然Fep (外载荷),在F0不变的情况下,当外载荷增大时, 1000Fe增大, F1增大, F2减小;当外载荷减小时, Fe减小, F1减小, F2增大。(9) 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dd1dmin,vvmax?答: 在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dd1dmin。是因为:dd1若太小,由b1=2EbYa可知,小带轮上带dd1的弯曲应力b1就太大,则带就容易发生疲劳破坏,因此要限制dd1dmin。限制vvmax主要是因为:v超过vmax后,离心力Fc=mv2急剧增大,带对带轮的正压力减小,传递功率骤降。从max=1+b1+c可以看出,带可承受的最大应力中,因c占的比例比增大,使有效工作应力所占比例减小,传递功率大大减小。(10) 带传动弹性滑动和打滑又使传动产生什么影响?打滑首先发生在哪个带轮上?为什么?答:弹性滑动对传动的影响:从动轮的圆周速度总是落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传动比不准确;损失一部分能量。打滑的影响:打滑造成带的严重磨损,并使带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态,使传动失效。因为带在大轮上的包角大于小轮上的包角,所以一般来说,打滑总是在小轮上先开始。(11)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对带传动有什么影响?为增加承载能力,将带轮的工作面加工得粗糙些, 12以增大摩擦系数,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f1答: 由 Fec=2F0 可知,增大带与带轮间的f,则带的传动能力增强,但为增加承载11+f1e1-1能力,将带轮的工作面加工得粗糙些,以增大摩擦系数,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带轮粗糙,会使带的磨损加剧,其寿命大大降低。(12) 带传动中小轮包角的大小对传动有何影响?如何增大小轮包角?f1答: 由 Fec=2F0 可知,增大1,可使F增大,即传动能力增大。增大1的方法:11+f1e1-1增大中心距;在带的松边外侧加张紧轮。(13) 影响带的疲劳强度和寿命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保证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答: 影响带的疲劳寿命的因素为max、和应力循环次数,因为max=1+b1+c,所以带的疲劳寿命与1、b1、c、及应力循环次数有关。保证带具有足够寿命的措施:1) 限制max的大小。 1=F1=AF0+AF。F0为初拉力,过小将产生打滑,过大会降低带的寿命。Fe为所传递的圆周力,V带在指定情况下,只允许传递一定的Fe,若过载使用,会出现打滑,使寿命显著降低。 b1=2Ey,为使b1不致过大,dd1dmin dd1mv2 c=,v过大,c就过大了,所占的比例大,就使对传动有用的1所占的比例减小,降低A了传动能力,因此普通V带v2530m/s。2) 限制应力循环次数u。u=2v,带长(或中心距)和带速影响带的循环次数。 L3) 影响的因素有带长L、带的型号和材质(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水平等)。(14) 试分析带传动中心距a、初拉力F0及带的根数z的大小对带传动工作能力有何影响?答:1) a小,结构紧凑,但若a太小,Ld太小,则带在单位时间绕过带轮的次数增加,降低了带的寿命,增加了带的磨损;同时i和dd1一定时,a小,1小,传动能力降低。a大,外形尺寸大,单位时间带绕过带轮的次数减小,增加了带的寿命,同时dd1和i一定时,a大,1大,传动能力增加。2)F0过小,易出现打滑,传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F0过大,带的寿命降低,且轴和轴承的受力增加。3) 带的根数多,带的传动能力强;但带的根数越多,其受力越不均匀,设计时应限制根数,一般z5根。用张紧轮,增加张紧力和小轮包角。(7) 普通V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如何计算?解: Fe=F1-F2即将打滑、传递最大圆周力时F1F1 =ef1,F2=f1F2eFec=F1 1-111 ()=A1-=-A1- 1bcf1f1f1eee(8) 如图8-8所示,带传动中,带外表面点A的应力循环特性r应为什么?图8-8解: 由式min=2+c max=1+c+b12+cmin =max1+c+b1所以 r=为非对称循环变应力。(9) 设带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3kW,已知主动轮直径dd1=140mm,转速n1=1420rmin,小轮包角1=160 ,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v=0.5,求最大有效圆周力Fec和紧边拉力F1。 解: 因为 v1=dp1n1601000=1401420601000=10.41s又由 P=Fecv1000P10003Fec=288.46N 1000v10.41F1 =efv1 F2F1-F2=Fe 联立式、,可解得F1=F1-1efv1=288.46=383.35N11-160e0.5180即带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Fe为288.46N,这时紧边拉力F1为383.35N。(10) 一V带传动中,初拉应力0=F0A=1.2MPa,传递的圆周力为750N,若不考虑带的离心力,求工作时松、紧边拉力F2、F1(A=4.76cm)。 2FeF1=F0+2Fe=F1-F2 解: F2F=F+Fe120F2=F0-2因为 0=F0=1.2MPa A=4.76cm2=476mm2 A所以 F0=0A=1.2476=571.2N而 Fe=750N代人式(3),得F1=2F0+Fe2571.2+750=946.2N 222F0+Fe2571.2+750=196.2N 22 F2=(11) 图8-9为两级变速装置,如变速过程中,轴2上的功率不变,则应按哪一种转速计算胶带根数?如分别按两种转速计算,得出的胶带根数(型号相同)是否相差3倍?为什么?试用公式进行分析。图8-9解:应按n2=500r/min进行设计,因该n2小,需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e大。z=Pc P0+PKKe1Av ef11000 P0=(-b1-c) 1-P0v,vdn,若d不变,vn。P也与n成正比,但P0中的c随n的增大成平方增大,所以(P0+P0)不到3倍,根数也不到3倍。所以得出的胶带根数不可能相差3倍。(12) 带传动中松边拉力是否可以减小到0为什么?解:松边拉力为0,说明带传动已经打滑。由于预紧力的存在,正常传递功率时,松边拉力可以不为0。(13) 如图8-10所示,以下四种情况采用同样的V带传动,初拉力相同,但张紧力方式不同,哪种情况带可能先断?为什么?图8-10解:(d)图所示情况会先断。因为带要多经一次弯曲反复,并且总的应力和较大,故它可能先断。(14) 单根V带传递的最大功率P=4.7kW,dd1=200mm,n1=1800r/min,=130 ,f=0.25求紧边拉力F1和有效拉力Fe(带与轮间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时的摩擦力)。解:1) v=dd1n1/(601000)=18.85m/s;2) Fe=1000P=249.3N 18.8536=0.81 3) fv=f/sin2130=2.269rad4) = 1805) efv=6.283 216) F1=Feefv/(efv-1)=296.5N(15) 已知一V带传动如图8-11所示,在主动轮1和从动轮2上示意绘出滑动角和静角的部位,并指出工作时通过A1,B1,C1,A2,B2及C2点处的速度变化情况。当载荷增加时,和的变化情况。图8-11解:滑动角和静角部位如图2-5-2所示。和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16) 若带传动的n1,n2己给定,改变下列任一参数,而其余参数不变,对带传动能力和寿命有何影响:1)小带轮的直径;2)带传动的中心距a。解:小带轮直径dd1和带传动中心距a变化如下表所示。(1)改变对传动能力影响对带寿命影响dd1(2)改变dd1,v则P0;反之,相反dd1,b1,max寿命;反之,相反aa1,1,Fec,P反之,相反a,绕次u,寿命;反之,相反(17) 单根V带传动的预紧力F0=354N,主动带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