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等差数列 1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通常用表示 其符号语言为 n 2 d为常数 基础知识梳理 同一个常数 an an 1 d 公差 d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为a1 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 基础知识梳理 an a1 n 1 d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第m项为am 公差为d 则其第n项an能否用am与d表示 思考 提示 能 an am n m d 基础知识梳理 思考 3 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a a b成 则a叫做a和b的等差中项 且有a 基础知识梳理 等差数列 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基础知识梳理 答案 b 三基能力强化 2 an 是首项a1 1 公差d 3的等差数列 若an 292 则序号n等于 a 98b 99c 100d 101答案 a 三基能力强化 3 在等差数列 an 中 a3 a21 4 则其前23项的和为 a 10b 12c 46d 52答案 c 三基能力强化 三基能力强化 解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首项为a1 三基能力强化 答案 9 三基能力强化 5 教材习题改编 已知 an 为等差数列 a3 a8 22 a6 7 则a5 答案 15 证明一个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一是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法 即证明an 1 an d n n 二是利用等差中项法 即证明 an 2 an 2an 1 n n 在 课堂互动讲练 选择方法时 要根据题目条件的特点 如果能够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则可以利用定义法 否则 可以利用等差中项法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已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an pn2 qn p q r且p q为常数 1 当p和q满足什么条件时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 求证 对任意实数p和q 数列 an 1 an 是等差数列 思路点拨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 a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 1 an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解 1 an 1 an p n 1 2 q n 1 pn2 qn 2pn p q 要使 an 是等差数列 则2pn p q应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只有2p 0 即p 0 故当p 0时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课堂互动讲练 2 证明 an 1 an 2pn p q an 2 an 1 2p n 1 p q 而 an 2 an 1 an 1 an 2p为一个常数 an 1 an 是等差数列 误区警示 在 2 中 要证明 an 2 an 1 an 1 an 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而不是证an 1 an是一个常数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2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 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 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已知等差数列 an 中 a15 33 a61 217 试探究153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 如果是 是第几项 若不是 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求出通项公式 将153代入判断 解 设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为a1 公差为d 则an a1 n 1 d 课堂互动讲练 an 23 n 1 4 4n 27 令an 153 即4n 27 153 n 45 153是等差数列的项 是第45项 课堂互动讲练 名师点评 在等差数列的五个基本量a1 d an sn n中 知三求二 是一种基本运算 一般方法是利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通过列方程组求解 判断是否是数列中的项的问题 一般有两种解法 一是对所要判断的式子进行变形 看其是否与通项公式一致 二是假设其是数列的项 列出等式解出n 看所解出的n是否为正整数 课堂互动讲练 若题目条件不变 设p q n 试判断ap aq是否仍为数列 an 中的项 并说明理由 解 因an 4n 27 apaq 4p 27 4q 27 16pq 108 p q 272 4 4pq 27 p q 189 27 4pq 27 p q 189 n ap aq仍为数列 an 中的项 课堂互动讲练 互动探究 已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是其前n项和 1 若m n p q 则am an ap aq 若m n 2p 则am an 2ap 2 am am k am 2k am 3k 仍是等差数列 公差为kd 课堂互动讲练 3 数列sm s2m sm s3m s2m 也是等差数列 4 s2n 1 2n 1 an 若n为奇数 则s奇 s偶 a中 中间项 6 数列 c an c an pan qbn 也是等差数列 其中c p q均为常数 bn 是等差数列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1 设等差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sn 已知前6项和为36 sn 324 最后6项的和为180 n 6 求数列的项数n及a9 a10 2 等差数列 an bn 的前n项和分别 思路点拨 1 可利用前6项与后6项的和及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a1 an的值 然后利用前n项和公式求出项数n 2 可利用中项公式求解 课堂互动讲练 解 1 由题意可知a1 a2 a6 36 an an 1 an 2 an 5 180 得 a1 an a2 an 1 a6 an 5 6 a1 an 216 a1 an 36 课堂互动讲练 18n 324 n 18 a1 a18 36 a9 a10 a1 a18 36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名师点评 1 中解法运用了倒序求和的方法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m an ap aq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方便与简捷 应注意运用 2 小题中 直接得出sn 3n 1 k tn 2n 3 k 然后求a8 b8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课堂互动讲练 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值问题 主要有以下方法 1 二次函数法 将sn看作关于n的二次函数 运用配方法 借助函数的单调性及数形结合 使问题得解 2 通项公式法 求使an 0 或an 0 成立的最大n值即可得sn的最大 或最小 值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解题示范 本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 an 中 1 若a1 20 前n项和为sn 且s10 s15 求当n取何值时 sn最大 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2 若a1 0 s9 s12 则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列中各项的正 负号确定前多少项的和最大 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 课堂互动讲练 解 1 由a1 20 s10 s15 s10 s15 s15 s10 a11 a12 a13 a14 a15 0 3分 a11 a15 a12 a14 2a13 a13 0 公差d 0 a1 0 课堂互动讲练 a1 a2 a11 a12均为正数 而a14及以后各项均为负数 当n 12或n 13时 sn有最大值为s12 s13 130 6分 课堂互动讲练 2 设数列 an 的公差为d 则由题意得即3a1 30d a1 10d 8分 a1 0 d 0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本题满分12分 设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a1及公差d都为整数 前n项和为sn 1 若a11 0 s14 98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2 若a1 6 a11 0 s14 77 求所有可能的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课堂互动讲练 高考检阅 解 1 由s14 98得2a1 13d 14 又a11 a1 10d 0 故解得d 2 a1 20 2分因此 an 的通项公式是an 22 2n n 1 2 3 5分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又d z 故d 1 将 代入 得10 a1 12 11分又a1 z 故a1 11或a1 12 所以 所有可能的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是an 12 n和an 13 n n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游戏主题旅游项目开发与IP价值挖掘报告
- 2025-2030中国母婴电商用户行为研究及社交化营销模式与资本退出路径分析报告
- 违规公务接待课件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计划
- 罐装酒专业知识培训总结
- 湿地恢复树木成活率规范措施
- 煤矿托管整体管理办法
- 燕郊煤气安全管理办法
- 特定瓶装饮料管理办法
- 特殊工种人员管理办法
- 车辆gps管理制度
-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医疗卫生类E类)试题与参考答案
- 人教版5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2年9月新版)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护坡喷浆合同范本
- 短视频剪辑雇佣合同(2024版)
-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成都旅游宣传课件下载
- 刺骨术原理-西安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