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doc_第1页
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doc_第2页
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doc_第3页
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doc_第4页
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化工专业理论综合摸底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类别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若用氢氧化钠滴定醋酸,则滴定开始但未达化学计量点时,锥形瓶中的溶液为( ) A、弱酸溶液 B、弱酸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 C、强碱溶液 D、强碱弱酸盐溶液 2、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为偶然误差的是( ) A、砝码锈蚀 B、容量瓶刻度不准 C、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为估读数字D、滴定时,操作者无意中从锥形瓶中溅失了少许试液 3、分析天平的称量结果应保留( )A、小数点后2位 B、小数点后4位 C、二位有效数字 D、四位有效数字 4、分析化学中,精密度高,准确度(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不一定高 D、不一定低 5、在相同条件下,A容器中的氢气和B容器中的氨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则A、B两容器的体积比是( )A、2:1 B、1:2 C、2:3 D、1:3 6、配制0.1 mol/LNaOH溶液500毫升,需NaOH( )A、2g B、20g C、4g D、0.2g 7、下列各组物质中,反应后生成碱和氧气的是 ( ) A、钠与水 B、氧化钠与水 C、碳酸钠与水 D、过氧化钠与水 8、下列性质中,能证明硫酸强氧化性的是() 、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浓硫酸与铜反应 、稀硫酸与锌反应 、浓硫酸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9、过滤时出现穿滤现象,未及时发现,造成的误差为( ) A、方法误差、 B、仪器误差 C、操作误差 D、试剂误差 10、TKOH = 0.0280克/毫升意为( ) A、一毫升标准溶液中含0.0280克KOH。B、一毫升该标准溶液可与0.0280克酸反应。C、一毫升该标准溶液可与0.0280克H+反应。D、一毫升该标准溶液含有0.0280克OH。11、滴定误差是指( ) A、称量不准造成的误差 B、液体体积读数不准造成的误差C、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造成的误差D、整个滴定过程中的所有误差12、下列关于天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感量越小B、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感量越大C、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感量不一定越小 D、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感量不一定越大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B、绝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C、真值相同时绝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D、真值相同时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14、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是( ) A、(S/S2) = 0.508v B、(H+/H2) = 0.00vC、(Fe2+/Fe) = 0.409v D、(Ag+/Ag) = 0.799v15、配位滴定能够准确进行的条件为( )A、CKMY106 B、KMY 108 C、 CKMY 6 D、KMY10-816、标定AgNO3时,未用AgNO3洗涤滴定管,将使测得的AgNO3浓度( )A、偏高 B、偏低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17、用基准物质配制标准溶液时,选用的定容容器应为(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称量瓶18、欲配制500毫升0.10M的Na2S2O3溶液,约需称取Na2S2O35H2O( ) A、2.5克 B、5克 C、12.5克 D、25克19、在以硝酸银滴定氯化钠时,下列器具中需用操作溶液洗23次的是( ) A、滴定管 B、容量瓶 C、移液管 D、锥形瓶20、容量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故指示剂变色时称为(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终点 C、滴定误差 D、理论变色点21、配制硝酸银溶液应置于( )A、 白色磨口试剂瓶中 B、 棕色磨口试剂瓶中 C、 带橡皮塞试剂瓶中 D、 容量瓶中22、下列物质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盐酸 C、无水碳酸钠固体 D、高锰酸钾固体23、标定EDTA时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NaCl B、 Na2CO3 C、MgSO47H2O D、 CaCO324、下列标准溶液中不需避光保存的是( )A、 AgNO3 B、 KMnO4 C、 Na2S2O3 D、 EDTA25、用称量绝对误差为0.1mg 的天平称出的50mg(以克为单位表示的质量),正确表示结果为( ) A、0.5000 B、0.05000 C、0.0500 D、0.005026、用草酸标定NaOH 溶液中,结果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所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 )A、偏高 B、偏低 C、偏高或偏低 D、无影响27、螯合物在络合滴定中应用广泛是因为( ) A、存在分步配合 B、存在分步离解 C、不需指示剂D、配合反应一步完成且产物稳定28、滴定管放出溶液后,需等待( )时间后才能读数。 A、10 30秒 B、30 60秒 C、1 2分钟 D、2 3分钟29、能很好证明氯化氢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实验为( )A、用水吸收 B、喷泉实验 C、使湿润的兰色石蕊试纸变红 D、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0、PH=4.74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A、四位 B、三位 C、二位 D、一位31、标定碱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无水Na2CO3 C、NaOH D、HCl32、在某溶液中,加入酚酞无色,加入甲基红显黄色,则该溶液的PH值范围应为()、4.4PH8、4.4PH10、6.2PH8、6.2PHOH- D、OH-H+48、下列化合物PH值小于7的是(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丙酮49、甲苯发生硝化反应,其主要产物是( )A、间硝基甲苯 B、邻硝基甲苯 C、对硝基甲苯 D、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50、1-氯丁烷、2-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分别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顺序是( )A、2-甲基-2-氯丁烷、2-氯丁烷、1-氯丁烷B、1-氯丁烷、2-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C、2-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1-氯丁烷D、2-氯丁烷、1-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 第II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欲使相对误差小于等于0.1%,则用分析天平称取的试样量不得小于_克,试液的取用量不得小于_毫升。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_ 、_两种,使用非基准物质必须采用法,即其准确浓度必须通过另一种标准溶液标定后求得。3、丙三醇俗称 ,甲酸俗称 。4、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数字,如,某有效数字为2.3410,则其第位数字可有的误差,其值应在范围内。5、配合物Cu(NH3)4SO4 中,中心离子为_,配位体为_,名称为 。6、CO(g) + NO2(g) = CO2(g) + NO(g) +Q 此反应达到平衡后:(1)通入CO2气体,则平衡向 移动;(2)升高温度,则平衡向 移动;7、 新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 放置一会颜色变暗,原因是_(写出反应方程式)。所以钠应保存在 中。8、氯气是_色的气体,能溶于水, 其水溶液叫_, 其中_具有氧化性。 9、命名或写出构造式(1)、均三乙苯 (2)、CH2=CHCH(CH2CH2CH3)2 10、完成下列反应式(1)、CH3CH2CCH + H2 CH3CH2CH=CH2(2)、CH3CH( CH3)CH (Br)CH2CH3 + NaOH ? 三、鉴别与推断题(,1、2、3、6、7各5分, 4题7分、5题8分,共40分)1、1-丁炔 1-丁烯2-丁炔2、丙醇 丙酸 丙醛丙酮3、 分离2-戊酮、3-戊酮4、有四瓶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它们是NaCl、MgBr2、CaCO3、 KI 如何通过实验确定它们,并写出反应方程式。5、A是非金属双原子的气体单质,A分子的相对分子的质量是氢分子的35.5倍,B、G、D都是A的化合物,(1)A与水作用得B和D;(2)A与H2在光照条件下作用,产物溶于水得D;(3)A与钠 加热得G;(4)G与浓硫酸作用得D;(5)D与氢氧化钠作用得G;(6)B光照条件下分解得D。试推断A、B、G、D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各步转变的化学方程式。6、A、B、C三种芳烃分子式均为C9H12。氧化时A生成一元羧酸,B生成二元羧酸,C生成三元羧酸。但硝化时A与B分别得到两种主要一元硝化产物。试推测A、B、C的构造式。7、某醇分子式为C5H12O,经氧化后得酮,经浓硫酸加热脱水得烃,此烃经氧化生成另一种酮和羧酸,推测该醇的结构式 。 。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1、NaOH的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用它测定某强酸浓度,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有何影响? 2、配位滴定为什么要控制一定的PH值?3、如何配制、贮存SnCI2溶液?为什么?五、计算题(1、2各5分,3、4各10分,共30分) 1、计算0.1mol/LNH3 H2O溶液PH值2、今有2mol/l盐酸溶液50毫升与适量的硫化亚铁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最多能收集到硫化氢气体多少升?(设:硫化氢的收集率为90%)(10分)3、称取混合碱试样0.6839克,以酚酞为指示剂,用CHCl=0.20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VHCl=23.10ml。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用去VHCl=26.81ml。试判断混合碱中的组分是什么,并计算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4、取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