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点考查优于去年“从题目来看,今年历史部分难度适中,没有偏、难、怪题,知识点覆盖面也比较全,比去年新课改后首次高考把握得好”。北京五中历史教研组组长罗劲松说,今年历史考查重点突出,抗日战争、古代政治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三大重点内容各占试卷的1/3,很贴近教材。考题呈现的特点以数据、图片罗列的形式代替了往年的文字材料。其中有一道材料题罗列了一串历史事件,让考生从中找出有共性的事件,并拟出一个主题,再写出一个相关事件并进行解读。“这道题出得很新颖,也比较灵活,注重考查考生材料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考生并不难入手。”罗老师说。考试周刊2011年第53期一、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研究报告 2011年的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综合研究今年高考试题,可以说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新中带奇。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与焦点问题。 2011年历史试题均依据考试大纲或本省市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与焦点问题。 1.考查时间、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基本知识与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基本能力。如北京文综第23题历史文献排序;天津文综第9题国际关系大事排序;上海单科第9题的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民族政权的对峙;广东文综第23题的马歇尔计划;福建文综第23题的杜鲁门主义;浙江文综第12题“小国寡民”;浙江文综第15题的明清会馆;江苏单科第15题罗斯福新政内容;山东文综第9题的科举制与读书、做官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等。 2.焦点及热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必然会涉及的问题,在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侧重考查以下焦点与热点问题。 (二)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2011年高考试题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材料,如图片、示意图、漫画、海报、宣传画、表格、媒体报道、诗歌、歌谣等,有的甚至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具体表现如下。 1.图片材料。课标文综第25题“货币使用示意图”,第32题商品、资本流动示意图;天津文综第4题的“大清邮票”,第10题的“马拉汽车”;江苏单科第7题“天津同升和帽庄”,第17题“阳台对话”;山东文综第10题农业生产工具,第13题营业执照;福建文综第14题的坎儿井,第24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变化图,第16题的境外抗战;浙江文综第22题的绘画作品,等等。 2.漫画材料。北京文综卷第17题“殖民侵略”;江苏单科第2题“进士分布图”;福建文综第22题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漫画;安徽文综19题“近代德意志代议制(政体)的特点”;上海单科33题“对垄断组织本质的认识”;四川文综17题“20世纪初中国政治民主的社会诉求”,等等。 3.表格材料。北京文综卷第19题企业结构表;山东文综第12题民族工业的发展;广东文综第17题农民会员数量变化原因,第18题杂志封面等;上海单科第3题“欧洲中世纪的采邑制”,第29题“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海南单科第22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日本政局变动的社会因素”;福建文综第24题“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演变”,等等。 4.重要历史人物言论。课标文综第26、27题,分别摘选黄宗羲、苏格拉底言论;江苏单科第9题、第10题、第24题A,分别摘选费孝通、毛泽东、米庆余等言论;福建文综第18题、第41题B,分别摘选林则徐奏章和康有为、白寿彝言论;浙江自选第9题,分别摘选夏衍、美马士的言论;海南单科第29题,摘选奕等言论,等等。 5.对思想史的考查较多,难度相应较大。江苏单科第5题用进化论的观点诠释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第13题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天津文综历史第3题李贽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课标文综第27题苏格拉底捍卫思想自由原则的主张;北京文综第20题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福建文综第21题文艺复兴时期探索与发现、思想与文化等成就;浙江文综第38题顾炎武的分权和评判君主专制思想;山东文综第27题黄宗羲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安徽文综第14题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对待西学态度的比较,等等。 (三)古今贯通,中外相联。 2011年高考试题中,贯通古今、中外相联的题目较多,这类题目综合性相当强,难度相对较大,试题分值都较高。如天津文综历史第12题的古今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19分),第13题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对全球化的认识;山东文综第27题明清儒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福建文综第38题古今中国政治的重大变革;浙江文综第38题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政治文明;安徽文综第35题古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等等。 (四)贴近生活,关注热点及地方文化。 1.社会生活在高考试题中也成为命题关注的区域。如天津文综第6题;浙江文综第17题;江苏单科第7题,等等。 2.考查地方历史、关注地域文化。新课标自主命题的省市试题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考查,给本地考生以亲切感。北京文综卷第12题北京出土的货币;安徽文综第12题的安徽名胜古迹和第35题的古代安徽经济,等等。 (五)文史常识与史学研究题屡有出现。 2011年高考试题重文史常识与史学研究的考查。如天津文综第1题的古今地名对照;山东文综第27题史实与史观;广东文综第38题;浙江文综第14题;安徽文综第22题;浙江文综第14题,等等。 个案评析: 1.课标文综卷。(1)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在新情境下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主干知识少,边缘化知识变得重要。尤其是选修内容。如第45题答案完全来源于材料中,与课本知识无任何联系。第47题显得有点偏、难。 2.北京文综卷。(1)稳定性。试题形式和分值仍然保持不变,材料沿袭以往风格。即围绕某一主题,引用四段材料,探究四个问题。如第37题以“国家制度”作为切入点,分别从“秦到汉的政治制度”,“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等4个方向设计问题。(2)时代性。北京文综卷从来不刻意回避热点,如第38题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努力。 3.天津文综卷。延续2010年的试题布局,将政治、历史与地理三部分明确分开;关注主题知识、热点问题,如第6题的民生问题、第7题城市化、第8题的危机意识、第9题的单位GDP能耗、第12题的法制与社会。 4.安徽文综卷。继承2010年试题的特点,稳中求新。(1)创设新情境,引用新材料,知识考查与能力立意并重。如第12题的安徽境内的文物古迹;安徽文综第13题绘画作品;第16题的中国军队境外抗战;第19题德意志第二帝国漫画;第20题大国崛起示意图。(2)选修内容一改2010年单纯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而是一道选择题、另一道与非选择题相整合,分值基本基本稳定在10分左右。(3)两道非选择题的设计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一道题延续2010年强综合、大跨度的设计特点,如第35题中国古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道题则是中外横向对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如第36题的政治制度变化。(4)关注社会热点。如第22题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问题。 5.福建文综卷。(1)考查内容基于模块,突出主干知识,引用丰富材料,体现能力立意。如“坎儿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美国的经济危机。(2)运用新材料,纵横考查历史知识。如第38题第二小问,通过三个时段和三幅漫画解读出有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总体要求比较高。 6.广东文综卷。创新仍是广东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2011年表现为:如第16题以辛亥革命后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为题,从微观中看辛亥革命宏大历史的影响;第17题以大革命时期农民入农会的数量变化看北伐战争的影响;第38题将历史知识与史学研究相结合,第39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思潮的兴起与变革,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等。 7.江苏单科卷。(1)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广泛,图文并茂。如第2题、第6题、第7题、第11题、第17题等。试题难易度起伏较大。如第1题学生可能就会碰钉子。其他如第6题、第9题等难度亦不小。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的科举制、第4题的行省制、土地制度的变迁等。非选择题以“小切口、深分析”的方式设计,新颖而有高度,具有综合性、探究性的特点,如第21题儒学的教化功能;第22题剖析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及评价;第23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对政治的影响及认识。 8.山东文综卷。(1)灵活考查思维能力。如第11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考查历史思维深度与广度。如第15题从空间上涉及欧美四个主要国家,从时间上涉及近代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考查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2)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如第27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突出了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地位。 9.浙江文综卷。整体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凸显理解和应用能力,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为一体;贴近时代生活,强调“以史为鉴”。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辛亥革命100周年、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东问题,引导历史教学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世界意识的现代公民;注意梯度区分,关注知识联系,如第12、21题中外关联,第38题古今贯通,等等。 二、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策略 高考复习要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一)夯实基础知识,理解历史概念。 考题形式千变万化,新颖材料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大家的历史知识贮备上面。因此,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牢固地掌握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重要经济政治制度、重要历史概念、重要历史结论等,并作相应的分类、对比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梳理主干知识;注意对历史素养方面知识的复习。 (二)把握历史主干,重构知识体系。 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意义重大。最好是打破模块局限,构建通史框架体系。按历史发展的阶段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通史框架,加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史观。 (三)了解基本史观与史学范式。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证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实事求是;英雄与人民群众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等。 2.全球史范式。要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将中国史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查。尤其是要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因、表现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3.现代化范式。它强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从而带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现代化的理论来阐释历史。 (四)关注人类社会。 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公民意识为例。历史上,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培养了适应封建政治文化发展的臣民意识,根本谈不上什么公民意识。近代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革命,公民意识在不断提高。但近代的中国,民众的这种意识却极其淡薄。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得到了较大的解放,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在复习过程中,以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为主线,联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律制度与人文主义,古代中国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革命,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等史实,来构建小专题进行复习。 (五)训练高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只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新课改区的试题)。 非选择题是主要训练题型。一般步骤为:审题定位、构思拟纲、行文作答。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电缆电线课件
- 禽畜繁殖与改良-公猪的采精课件
- 高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
- 2023年住建安C题库(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土建综合安全技术)复习试题
- 企业内部沟通渠道规划模板有效沟通策略
- 危险驾驶罪讲课文档
- 动漫展演活动策划
- 2025网络安全合同样本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 医院培训课件:《护理人文关怀的践行-仁心仁护彰显大爱》
- PETS5词汇表总结大全
- 应届生培养方案
- 《英语句子成分及基本结构》课件
-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讲课课件
- 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
- 《腹腔镜操作方法》课件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与治疗
- 《高等数学》说课文档
- JJF 2069-2023静态热机械分析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