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共55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共55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共55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共55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共5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伊藤博文 1841年10月16日 1909年10月26日 日本近代政治家 内阁总理大臣 首相 明治维新元老 日本宪法颁布 甲午海战图 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 谈谈 走向世界的日本 中 走向世界 的含义 提示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 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顺应世界潮流 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根据以上图片 第四课走向世界的日本 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订崛起为东方强国 开始实现 富国强兵 废除不平等条约踏上对外扩张 扩张之路对朝鲜的侵略 对台湾的侵略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 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探究近代日本政治 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问题探究 教学目标 1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2 分析图表历史比较3 情境再现分析图表4 问题探究 1 历史比较1889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问题 2 探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 3 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本一项长期的国策 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重点 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 内容 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 难点 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 影响 教学重难点 1 明治领导人制订1889年宪法的原因 明治维新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 引起社会中下层的不满 导致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这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由于农民负担的加重 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 一 1889年日本宪法 另一方面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了遍及全国的 自由民权运动 为了缓和矛盾 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日本政府采取了镇压与分化相结合的政策 一方面镇压农民暴动瓦解自由民权运动 另一方面着手制订宪法 2 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订 1882伊藤博文等人遍访欧美各国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 最终选中了普鲁士宪法作为范本 认为普鲁士宪法最合日本国情 并吸取了俾斯麦关于把宪法变成专制统治外衣的经验 1889年2月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 御赐 的 日本帝国宪法 明治宪法共七章76条 主要原则是 天皇主权论 这同欧美国家宪法中 主权在民 的理论截然相反 第一章有关天皇的条款达17条 它规定 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他享有广泛的统治权 与天皇的条款形成对照的是第二章中有关国民权利的规定 明治宪法下的日本国民被称为 臣民 宪法虽然规定日本国民有言论 通信 出版 集会和 1889年宪法 结社等自由 然而这些权利都受到很大限制 即在 法律范围之内 不妨碍安宁秩序 不违背臣民义务 不妨碍战时或国家事变时天皇行使权利等 实际上取消了人民群众的任何自由权利 尽管如此 日本国民通过这部宪法毕竟获得一些基本权利 这同过去相比是一个大的进步 宪法第三章规定日本的国会称为 帝国议会 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贵族院由皇族 华族和天皇任命的 敕选议员 组成 它实际上是大官僚 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众议院由选举产生 按照选举法 只有缴纳直接国税15日元 当时的日元 不要与今天的日元相混 以上 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 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 在1890年第一次选举时 选民仅占全国人口的1 24 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 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 财政预算由内阁提出 如被议会否决 政府可直接按上一年预算行事 实际上议会只有赞成政府提出的法律和建议的权力 宪法第四章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 对议会只负有 道德上 的责任 建议可以增加以下内容 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需由现役大将或中将担任 他们有权直接上奏天皇 这使军部可以独霸这一职 也可以利用辞去陆海军大臣职务和不提名继任者的手段来搞垮它不满意的内阁 这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皇身边还有一个枢密院 它由天皇敕选的 元老 重臣 组成 名义上只是天皇的咨询机构 但独立于议会和内阁之外 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3 1889年日本宪法的影响 明治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但它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 表面上依照 三权分立 的原则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因而在实施后 权利重心仍握在官僚寡头手中 独特视角 1889年 由伊藤博文起草的 大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实施 帝国宪法 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 帝国宪法 使得日本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表面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天皇制 由此决定了日本在崛起初期对外扩张对内高压的军国主义走向 伊藤博文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宪法 颁布后经济快速发展 极端西化被遏制 大国崛起 在维新元老的心目中 富国强兵 是最高目的 明治维新时期的所有政策都是为此服务的 首先是在经济方面 19世纪后半期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西方列强加紧分割世界 在亚洲 中国是其主要目标 腐朽的清政府一方面要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 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国内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 这种国际环境有利于日本的经济发展 同时 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 崛起为东方强国 军事实力的增强 现代化的军队 国际地位的提高 史实 1894年 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 英国同意将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 感悟 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到19世纪90年代初 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这表现在 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明治维新时建立起来的新式军队 皇军 无论从军事装备还是指挥人才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大大增强 1 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日本统治集团精心炮制的对外侵略扩张的蓝图 大陆政策 它确定了日本侵略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步征服世界 同时结合日本侵略扩张的具体史实说明日本的野心蓄谋已久 三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2 对朝鲜的侵略 征服朝鲜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一环 它不仅是日益发展的日本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而且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1875年5 6月 日本出动 云扬号 等军舰在釜山港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9月 云扬号 逼近江华岛 企图占领草芝镇炮台 被朝鲜海岸炮兵击退 此后日本便以 云扬号事件 为借口不断侵扰釜山 并于1876年1月派军队侵入江华岛一带 提出侵犯朝鲜主权的要求 2月朝鲜同日本在江华府缔结 朝日修好条规 即江华条约 朝日 江华条约 是本节的重点概念 建议从条约签定的背景 内容 条约性质以及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 关于日本侵略朝鲜的步骤可总结为 签定 江华条约 打开朝鲜大门 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得到驻兵权 使朝鲜沦为其保护国 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 3 对中国的侵略 首先武力强迫琉球成为自己的藩属国 然后利用清政府的腐败使琉球对它的藩属地位得到清政府的默认 最终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并将福建作为他的 势力范围 1894年7月25日 日本海军突袭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商轮 高升 号 同时在陆地进攻朝鲜牙山成欢峄清军驻地 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后 日本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 马关条约 掠取中国的大量原料 获得2亿两白银的赔款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还有在中国内地设厂等特权 从此 日本开始侵入中国 并且在侵略中国 称霸亚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签订 马关条约 时的春帆楼原址 1895年 李鸿章同伊滕博文在马关春帆楼签订 马关条约 独特视角 19世纪末 福泽谕吉为日本指出脫亚入欧的便捷之路 选择与列强为伍的日本 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 1904年 日俄战争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 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天皇向国民宣布战败 在战列舰 密苏里 号签署投降书 正如所有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 侵略战争在给别国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 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 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 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 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 日本战败后被炸为废墟 留下了百年发展的底子如科学技术人才等软实力 这是战后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战后的日本还得到了 和平宪法 的护航 这部从1947年开始实施的新宪法规定 日本的主权属于国民 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 日本永久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 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 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1968年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第三大经济强国 而这一年 正是明治维新一百周年 日本百年大国之路 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一个国家的崛起 对内给人民带来幸福 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 2003年 小城横须贺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 被纪念的就是那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 从这些笑脸上 人们很难想象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 让这个岛国走上了充斥着悲剧奇迹屈服的历史 大国崛起 这是2004年4月 由改革开放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共同举办的 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 圆桌会议会场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 圆桌会议和相关的主题会议4月24日 25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 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 专家学者 工商界人士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和平崛起 这个论题由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上次年会首度提出 不到半年 郑必坚的 一家之言 已经成为亚洲政 商 学界热烈讨论的共同话题 它既是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 未来形象的定位 也是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承诺 依靠自己 发展自己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确定 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也源于中国人对自身实力 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 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也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焦点话题 课堂小结 明治维新是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 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 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 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发展资本主义 为此 明治元勋们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幕府统治之后 在 富国强兵 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获得了成功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并且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与此同时由于明治维新主要是在中下级武士的领导之下进行的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这使得日本在刚刚摆脱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之后不久就走上了侵略别国的道路 甲午战后建立的八幡制铁所 这是日本最大的钢铁厂 它所使用的矿石全部来自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后 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日元计算 加上利息 共计3 6亿日元 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 它是按照军事费用84 7 皇室费用5 5 教育基金2 8 及其他部分来分配的 这笔赔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 巩固了天皇制 发展了教育 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 日本如何使用中日甲午战后中国的赔款 1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 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 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 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 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a 课堂练习 2 下列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评述 不正确的是 a 由日本侵略者蓄谋挑起的b 战争事先在山东半岛爆发c 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政策d 结果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b 3 大凡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 废藩置县 取消武士特权b 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c 改革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d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 2007年宁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 兴办工业企业 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高考链接 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 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大陆政策 企图吞并中国 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 参谋本部制定了 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 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 朝活动 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 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 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梁启超说 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 各国之战争 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 请具体说明理由 2 甲午战争后 有人说 日本与中国战 并不是日本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