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汕头市海棠中学 蔡璇玉摘要:针对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提出几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调动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综合能力。关键词:阅读方法,篇章结构,人文教育,材料背景,语言能力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some problems that many students have in doing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some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in reading and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Key words: reading methods, material structure, humanism teach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language competence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潜力最大的一个领域,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中学英语教材可谓百科大全,涉及面十分广泛,有天文地理、古今人物、自然科学、人情风貌,还有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如此丰富的教材资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适当处理,合理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本人拟从阅读程式和材料特征等环节进行分析,因材施教,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阅读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泛读。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多方位教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增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阅读活动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1放羊式的课堂阅读习惯,不根据材料实际,千篇一律单调阅读。学生无论碰到何种题材的阅读材料,如:不管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Miss Evans,还是趣味盎然的The Things under the Sea,学生大都不懂得如何把握,只是以一样的速度,逐字逐句进行阅读,无所侧重。这样,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不理想。1.2依赖教师讲解的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差。例如初三英语Lesson92 Water Sports 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生要花两节课的时间听老师讲解,才能基本弄懂文章的意思以及一些句法的运用。但是,独立完成练习本配套的阅读题时,本学校初三级一个班54个学生只有18个同学基本达标在20分钟内问题答对率为百分之八十。如此看来,相当部分学生对老师依赖性过大,独立阅读能力十分薄弱。1.3孤立阅读,缺乏必要的联系,影响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缺乏技巧的机械阅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自身阅读潜能也挖掘不了。如新教材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93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一文,涉及到气候、环境与人等几个因素,包容了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往往未能利用相关知识触类旁通,仍然拘泥弄懂课文的语法跟知识点,对于本阅读材料,他们的阅读程序是:拼读词汇学习句型to + V阅读全文回答问题。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乏味的阅读中黯然失色,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苍白。上述列举的几种情况反映出,阅读方法不当,会影响阅读效果,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阻碍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方法针对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主要情况,本人提出几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碰到的困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提高阅读综合能力。2.1各种阅读方式相结合,多运用情趣教育训练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2.1.1根据读的心理机制,适当处理朗读与默读,增强阅读效果,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活动中,视觉信息和非视觉信息作用率大小不同。所谓视觉信息是指眼睛感知符号而获得的。朗读是视觉信息获得的主导途径(胡春洞,1996:162-163)。对阅材料情节比较生动的,安排学生分角色带感情朗读,启示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的理解,表现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发掘课文深度,发挥创造力。阅读通过朗读的渲染既达意又传情。例如初二The Tiger and the Monkey一课,教师可分别让学生A和学生B扮演Mr. Tiger和the Monkey:Teacher: Once there was an old tiger in the forest.Student A: Im Mr. Tiger. Im hungry. Go and find some food for me.实践证明,经过角色处理,学生绘声绘色的拟人化表演,文章的主题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训练和提高。语言技巧和阅读能力的有机结合,对语言习得和获得信息有很大的促进。由此看来,表情朗读比单一声读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并对阅读材料记得更牢,运用更自如,阅读理解力和判断力更强。然而,由声读的训练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的转变是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阅读心理学的发展揭示出,有时根本用不着说出每个词,看到文字就直接理解意义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胡春洞,1996:162-165)。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直接理解书面语意义而无须通过声读的真正默读能力。在默读过程中,非视觉信息起潜在的作用。阅读的理解率和阅读的速度是与非视觉信息的参与的度与量成正比的。非视觉信息由大脑所提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等大脑积极活动。下面用两种方式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完成新教材初三Lesson 26: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 一课,结果是:朗读默读时间9分钟5.5分钟十个问题准确率60%82%因此,根据本课的材料实际,在此默读比朗读不仅速度快,而且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和大意。当然,本人并没有认为默读的绝对性。不论是朗读还是默读都各有千秋,二者的作用应相对而言。本人提倡教师应该多方位研究教材,着眼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结构特征,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方式。对于故事情节丰富生动,人物对话幽默风趣的阅读内容,表情阅读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欲望,活跃课堂气氛;默读过程大脑进行积极的活动,阅读的理解率和速度是朗读无法媲美的。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和默读灵活运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质,加强阅读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1.2精读和泛读结合,提高阅读领悟能力。以精读加强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点的系统训练,逐渐扩大阅读面,通过广泛阅读来增进语言和文化,增强英语知识修养,从而提高阅读领悟能力。精读和泛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精读是泛读的基础、前提,泛读是由精读逐渐演化而来的。精读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词汇、句型、语法等项目透彻理解、掌握并运用;泛读指明的是教学生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快速地阅读(胡春洞,1996:169)。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以课文材料知识点为精读核心,尽量展开泛读的教学活动,抓好学生的英语素质基本训练,扩大知识视野,增强悟性,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初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有一至二篇阅读课文,练习本绝大多数单元中都有一篇短文阅读,全书最后还有退附有补充阅读材料。对于这些阅读课文,教师务必变换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精、泛读活动,在透彻理解,掌握大纲要求的语法、词汇语句的同时,对能力提高的章节里面的词语,可以教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文意,尽可能广泛、大量、快速地阅读。质量和数量并重,增强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例: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34: English is widely used1)教材分析:本文共321个词,其中生词6个。要求第一次泛读,6分钟时间默读完。平均每分钟50个词以上。明白大意,英语怎样广泛运用?语法主要是被支语态的陈述句,如:English is widely used;被动语态的疑问句:Which language is spoken by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world?知识网络send letters、 for example、 business、 letters.Half the worlds telephone calls are made in English.It is used by tourists all over the world.可以通过填词,造句训练,让学生掌握。全文一气呵成,English is widely used.贯穿始终,突出主题。2)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是国际社会交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积极性。理解被动语态的意义和用法3)教学方法和过程:独立阅读,精、泛读相结合。Step1 prep-read 让学生讨论:Which languag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Why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China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Step2 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Step3 Read the passage more carefully.有必要时查看课文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或猜出词义,熟悉全文,展开阅读技能训练,活动有:答问题,是非题判断。把握主题句,关键词,做填充题,叙述大意。运用主被动语态,新词汇进行单句练习,写作练习。本文首轮通过泛读教学处理,学生完成课后10个是非题准确为8个,80%学生良好。82%学生能顺利运用课文语言知识网络,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下正确形式,实验表明学生的阅读理解正确率较高,有效地训练了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综合能力。2.2抓住阅读材料的篇章结构特征,以点带面,加强阅读效果。英语文章也有论述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文体,篇章结构各有特色。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特征,把握主要线索,理顺思路,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该文的词汇量约229个。但涉及数词词汇多达60多个,占了整篇文章的37.5%左右。但通过阅读分析数字的特征,不难看出以时间为顺序,大致有两类数字。人口数量的数字。我们不妨制作一张表格,在读完Standing Room Only之后,要求学生填写下面表格中的数值。PeriodPopulation200 years ago250 million400 years agoOver 500 million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1,700 millionIn 19903,600 millionIn 1990More than 5 billion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th century6 billionBy the year 20107 billion学生在表格填充的过程中逐渐理顺思路,分清层次,产生较好的阅读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综合概括力。2.3不失时机进行人文教育,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阅读教学也是一种人文教学,是智慧潜能的开发。适当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名人效应,刺激阅读情绪,启发诱导,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例:文章:Bill Gates孩子们不仅听说,而且十分喜欢当代传奇任务比尔盖茨。有些甚至以之为偶像。阅读前的准备:What do you know about Bill Gates?为阅读做好铺垫。激发了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信息的兴趣的欲望。学生们大多迫不及待的一口气读完Bill Gates一文,之后让他们完成Bill Gates的履历表。Name: Bill GatesDate of Birth: October 28, 1995Best subjects at school: Science and mathHobbies: reading, playing golf and bridgeHobbies: reading, playing golf and bridgeWhat Gates did at 17: worked out a software programIn 1973: went to Harvard UniversityIn 1975: began Microsoft companyIn 1994: married Melinda FrenchIn1999: wrote a book called Business the Speed of Thought.additional information: has two children -a daughter and a sonBill Gates 成功的奋斗史,创新意识极强的人格魅力吸引并教育了同学们,学生大都津津有味读着,对阅读材料内容记得住,练习也填的对。接着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rowing of Bill Gates? What do you learn from Bill Gates?通过这样,加强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让学生发挥想像,结合实际,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意义的能力。2.4 学习语言背景,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运用能力。材料背景往往和阅读本身密切关联,学生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语言背景,阅读素质和能力也随之提高。教师应善于较学生学会阅读和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和文化,更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不断阅读,不断学习,不断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例:Merry Christmas Day本教材内容语法知识点不多,学习动词不定式和疑问式的连用,掌握其做定语的语法:He didnt know what to do.但本教材的语言背景,耶稣(Jesus)、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Eve平安夜、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内容多。文化底蕴丰厚有趣。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尝试将这些密切关联的传说与现实中的人与事串联起来,通过问题Do you know when Christmas Day is? How does it come from? What kind of person is Father Christmas? 学习认识西方人的崇拜和信仰与中国人的不同之处和相同的地方,西方人的隆重节日。这些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