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注释】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诸众多,一些,这些。游玩耍。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着。走跑。信然的确是这样。(1)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俄而雪骤_撒盐空中差可拟_尝与诸小儿游_唯戎不动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未若柳絮因风起。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3)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 取之 , 信然。C . 学而时习之。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 (7分)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B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C . 诲女知之乎:教诲。D .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2)下列句中划线的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学而时习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 . 仁以为己任 以丛草为林C .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D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恕乎(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选入本文的有的谈求知的态度,有的谈求知的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B . 孔子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中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C . “温故而知新”谈的是学习方法,在孔子看来只要温习了旧的知识就一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D .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 (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廉范:廉颇的后代。故事:按旧例。虏: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叉缚扎。热火:点火。星列:象星一样布满。待旦:等到天亮。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望其旗靡( )会匈奴大入塞( ) 俄而 , 斩首数百级( ) 范兵不敌( )(2)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只划一处)虏 众 盛而 范 兵 不 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4)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之时,第二次是在 _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_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5)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4. (9分)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挚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都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婪之拔逼阳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苟棼(yng):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克,攻取。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公将驰之_彼竭我盈_皆初气过锐_渐就衰竭之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此善于用气者也。(3)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B . 【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C . 【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D . 【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4)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5. (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牧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注】彀者:善于射箭的人。襜褴:部族名,在代地北面。东胡:部族名,在匈奴之东,是后世乌桓、鲜卑族的祖先。林胡:部族名,在今山西朔县以北至内蒙古境内。(节选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标题为编者所拟)(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这样)B .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全、都)C .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管理)D . 赵王让李牧(责备)(2)给文章中加横线句子断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4)最后李牧为什么能“破杀匈奴十余万骑”?请结合材料,分点概括。6. (19分)(2013随州)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岳飞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 , 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 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 , 恂恂如儒生。每辞官 , 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注释】休舍:休息。课:督促。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革。徇:示众。统制:当时的武官名。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恂恂:谦和的样子。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或:或者。B .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以:用来。C . 凡有所举举:行动。D . 东南民力竭矣竭:用尽。(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飞妻问劳其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3)岳飞是古代名将,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 7. (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甲】满井游记(节选)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鹤。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嵋面而髻鬓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鬓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鬓而歌者,红装而赛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庆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乙】醉变传(节选)袁宏道醉臾者,不知何地人,亦不言其姓字,以其常醉,呼曰醉臾。岁一游荆澶间,冠七梁冠,衣绣衣,高权阔辅,修髯便腹,望之如悍将军。年可五十怜,无伴侣弟子。手提一黄竹篮,尽日酣沉,白昼如寐。百步之外,糟风冲鼻。遍巷陌索酒,顷刻数十余家,醉态如初。不谷食,唯吹娱蛤、蜘蛛及一切虫蚁之类。市儿惊骇,争握诸毒以供,一游行时,随而观者常百余人。人有侮之者漫作数语多中其阴事其人骇而反走。篮中尝畜干娱蛤数十条。问之,则曰:“天寒酒可得,此物不可得也。”后与余往来渐熟,每来踞坐砌间,呼酒痛饮,或以客礼礼之,即不乐。信口浪谈,事多怪诞。每数十数,必有一二说入微者。话之不答,再话之,即徉以他辞对。【丙】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袁宏道残花残木总精神,才见寅年一日春。柳态美如新栉发,山容亲似远归人。闲追老袖三余辈,更踏冰池五六巡。江郭早须骑马出,旋呼稚子觅头巾。【注释】冠七梁冠:戴着有七道横眷的帽子。栉发:梳理头发。三余辈:几群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偕数友出东直_ 泉而茗者_篮中尝畜干娱蛤数十条_ 佯以他辞对 _(2)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开。(限断三处)人 有 侮 之 者 漫 作 数 语 多 中 其 阴 事 其 人 骇 而 反 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呼酒痛饮,或以客礼礼之,即不乐。(4)结合【甲】【丙】两文中画线句子,说说袁宏道眼中的“山”有怎样的特点。(5)袁宏道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回答。8.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 , 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嬉游为墓间之事 乃去 , 舍市傍 及孟子长 卒成大儒之名(2)选出与“嬉游为墓间之事”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至之市B . 而忘操之C . 是吾剑之所从坠D . 故时有物外之趣(3)翻译下面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9. (2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注】顷岁:近年来。乘间:乘机,乘着间隙。工:精,妙。患:毛病、弊端(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