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强化检测14_第1页
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强化检测14_第2页
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强化检测14_第3页
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强化检测14_第4页
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强化检测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第十三章1高山滑雪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当运动员踩着滑雪板从山顶开始疾冲而下,当到达终点时,滑雪板的温度升高了,这是通过_做功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运动员休息时用火炉取暖,落在炉壁上的雪花马上就不见了,这是_升华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_比热容_较大气温降低时, 水能_放出_(选填“放出” 或“吸收”)较多的_热量_(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3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_热传递_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_内_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_做功_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4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_凝固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引力_5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D)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6双燃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B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D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1 kg汽油在汽缸内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 B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导致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 C滑下滑梯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臀部发烫 D表面干净平滑的两铅块压紧后,分子引力使两者结合在一起8(不定项)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 BC)A改变内能的方法B扩散现象的发生范围C汽油分类D物体升温吸收的热量跟9(不定项)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D)A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原理与汽油机的原理是相同的 10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5年6月4日沿海城市上海和内陆城市南昌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气温变化情况判断城市名称,并说出你如此判断的依据答:甲为上海,乙为南昌;因为上海临海,多水;南昌处于内陆,多沙石、泥土;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因而沿海地区温差小,故甲为上海乙为南昌1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5kg的干木材完全燃烧,可以放出多少热量?如果用它加热水,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可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20 的水烧开?已知:干木柴的热值q1.26107J/kg, c水4.2103J/(kg)解:Q放mq5kg1.26107J/kg6.3107JQ吸Q放60%6.3107J3.78107Jm112.5 kg12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1)瑞瑞和明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A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确保酒精灯用外焰加热_(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水和煤油_加热的时间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秒表_(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_(答出一个即可)26 能量的守恒与转化考试说明有标准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相互转化。(a)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a)3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a)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生活中的实例。(a)5知道做功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a)6了解能量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a)7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a)8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我国能源状况。(a)考点细化可检测1熟记能量的守恒定律,能用实例说明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2会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观点分析物理现象,说明做功过程就是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3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会按要求对能源进行分类;识别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能源的做法。4复述核裂变和和核聚变;说出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自主复习忆基础一、看书后完成下列问题1摩擦生热: 能转化成 能。2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成 能。3电动机转动: 能转化成 能。4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能转化成 能。5燃料燃烧时发热: 能转化成 能。6能量守恒定律为 7目前人类所应用的最重要的三种化石能源是 、 、 。8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能源,称为 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 能源;由生命物质中所存储的化学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 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称为 能源;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为 能源。9原子核一旦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能;核能的释放方式有 和 ,其中 采用链式反应释放核能;核弹中的原子弹利用 释放核能,氢弹利用 释放核能。10核电站利用 方式释放核能来发电,他的核心设备是 ;它内部的链式反应是可以 (填“控制”或“不加控制”)的,而原子弹中的链式反应是 (填“控制”或“不加控制”)的。11能源的划分:按是否能循环再生分为 能源和 能源;按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分为 能源和 能源,化石能源属于 能源,生物质能属于 能源。二、交流答案、说出疑惑知识框架巧搭建(教师精讲)重点难点有引导例1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弹跳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能和 能之间的转化,弹跳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填守恒或不守恒),你判断的依据是 ,最终小球的 能会增加。解答:(学生先讲、老师精讲)归纳:例1图 例2图例2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能转化为_能,这是通过_的方式实现的。解答:(学生先讲、老师精讲)归纳:例3下图为核电站的原理示意图:(1)其核心设备是 ,他是利用 所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其发电过程中有多次能量转化与转移:在核反应堆中, 能转化为 能;蒸汽轮机中,将 能转化为 能;发电机,将 能转化为 能。(2)核反应都会产生大量致命的放射性射线;为了防止放射线泄露,所以 都封闭在很厚的钢筋混凝土中;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 ,因其也具有放射性,所以必须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解答:(学生先讲、老师精讲)归纳:对照练习细检测11 在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B C D21 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煤炭的燃烧 B锯铁管时锯条发热 C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 D放烟火时,礼花腾空33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水能 C天然气 D煤52 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互搓一会儿就暖和了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D盛夏在烈日之下的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61 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 ( )A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B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动能可以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D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电能73 以下关于节约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停止使用一切能源 B用新技术更新改造能耗大的装置C设法提高能源利用率 D每个人都应有节能意识81人类使用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如人们利用日光灯,主要是为了把电能转化为 ( )A机械能 B光能 C化学能 D内能94 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自然界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能发生核聚变C目前人类获得核能只有两条途径,即裂变和聚变D原子弹爆炸是利用核的聚变102 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温度_,发生了_现象。这是因为空气膨胀对外_,本身的内能_的缘故。111 人类发明和制造的各种机械和机器,都可以看作是用来控制能量的转化形式、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