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89个考点研究(教师).doc_第1页
江苏高考化学89个考点研究(教师).doc_第2页
江苏高考化学89个考点研究(教师).doc_第3页
江苏高考化学89个考点研究(教师).doc_第4页
江苏高考化学89个考点研究(教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熟化学教研信息网 高考研究 2011年高考化学大纲89个考点对应试题研究(请大家切实掌握好每一题)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考试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1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 (1)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知道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原子学说, 提出了分子学说。原子的定义: 分子的定义: 在化学变化中 的组成会发生变化,而 的组成不变。(2)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原理和规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化学变化中必然伴随 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必须遵循的规律有 、 、 。如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两个守恒:(以NaHCO3溶液为例)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研究题1】(2007 江苏15)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0.1 mo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B1 L 0l molL1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42)c(NH4)c(Cu2)c(H)c(OH)C0.1 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H2CO3)=c(HCO3)+c(CO32)+c(O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OH)(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题2】(2007 重庆理综6)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钾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 表配料精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3515 mg/kg储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4)了解定量研究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 【研究题3】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循环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I2和Fe3+等可循环使用。写出电解池A、电解池B和光催化反应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电解池A中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试计算电解池B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若循环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电解池A中流入和流出的HI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光催化反应生成Fe3+的速率为c molmin1,循环系统中溶液的流量为Q(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溶液体积)。试用含所给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溶液的流量Q。答:(1)电解池A:2H+2I- H2I2 电解池B:4Fe3+2H2O O24H+4Fe2+ 光催化反应池:2Fe2+I2 2Fe3+2I- (2)n(H2)3.36 L/22.4 Lmol-1 0.150 m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2n(H2)0.150 mol 20.300 mol 因为电解池A、B是串联电解池,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所以,n(Fe2+)n(e-)0.300 mol 答:电解池B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0.300 mol。 (3)根据化学反应2Fe2+I2 2Fe3+2I- 光催化反应生成I-的速率v(I-)v(Fe3+)c molmin-1 电解池A中消耗I-的速率应等于光催化反应池中生成I-的速率 a molL-1 Qb molL-1 Qc molmin-1 Qc/(ab) Lmin-1 答:溶液的流量Q为c/(ab) Lmin-1。 综合应用;较难 【说明】这是一道化学计算与信息给予相融合的题目。将化学计算置于“光分解水制备氢气”这一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体系中,既要求学生能准确接受新的信息,又要求学生对光分解水制备氢气的循环系统的图示能有效的识别,还要求学生能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相关化学计算,综合考查了学生采用化学计算的方法分析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1)的识图书写离子方程式、问题(2)对串联电池中相关反应的物质的量的计算、问题(3)对循环体系稳定工作状态时物料的平衡和体系流程的关系式的建构等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 【研究题4】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 CH2=CH2+Cl2 CH2CICH2C1 CH2CICH2C1CH2=CHCl+HC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100%)为98%,反应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95%,则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 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 2CH2=CH2+4HCl+O22 CH2CICH2C1+2H2O 由反应、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试计算: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答:(1)5.8; 3.4(2)设投入反应、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由反应生成的二氯乙烷为xa%, 由反应生成的二氯乙烷为yc%, 则由反应、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a%+yc%),通过反应可获得HCl的物质的量为(xa%+yc%)b%。 据题意,反应消耗的HCl为2yc%,则: 2yc=(xa%+yc%)b% 解得:= 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应为。综合应用;较难 【说明】这是一道综合性的化学计算题,该题以化学计算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生产中的作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生产中产品的产率的计算、多步反应的物料的衡算等内容,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反馈练习:我国政府为消除碘缺乏病,。强制推广食用加碘盐在食盐中加一定量碘酸钾(KIO3)。(1)常温下碘酸钾较稳定,100以上发生分解。用加碘盐时,正确的方法是 (填选项的标号)。 A、炒菜时,先在冒烟的油锅中放入加碘盐 B、用高压锅炖汤时,先在水中放入加碘盐 C、待菜肴熟后,才加入适量加碘盐调味(2)以石墨为电极用KIKOH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在阳极区生成KIO3,在阴极生成H2。该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人体摄入的碘在甲状腺内会形成甲状腺素,其反应过程表示为 A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物C的结构简式为 。(4)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需含碘元素20mg40mg。现称取250g某加碘盐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用足量KI溶液将其中IO3全部转化成I2(IO3+5I+6H+ = 3I2+3H2O),生成的I2恰好被1.2104molNa2S2O3还原(2S2O32+I2 = 2I+S4O62)。试通过计算,判断该加碘盐是否合格。(1)C (2)KI+3H2O KIO3+3H2 (3) (4)1kg食盐中含碘10.16mg,所以该加碘盐不合格。(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知道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 全部转化为 ,这时原子利用率为 。【研究题5】(2007广东理综 3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研究题6】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B 了解;较容易 【说明】该题以强化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考查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应形成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价值观。【研究题7】(2007 上海理综52)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发展。 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学生买回一盒冰淇淋月饼,盒里有很多作为致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A将干冰放人冰箱 B让干冰在通风自然升华C直接将干冰倒人下水道 D用手取干冰扔人废物箱 在采煤工业上,把干冰与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能增强爆炸威力的原因是 ;能防止火灾的原因是 。使用传统催化剂,使二氧化碳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可以生成塑料,但反应时间长。目前诞生的纳米级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表面积,提高了 。使用这种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因为它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实现100的 。52B炸药爆炸时干冰立即气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增强爆炸威力。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隔绝空气,阻止煤或煤层中可燃性气体的燃烧。 反应速率;降解或分解 【研究题8】(2007 广东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 B C D (蛋白质、碳水化台物、脂肪等)O2 CO2 H2O 微量元素(P、N等) 光能叶绿素【研究题9】(2007 江苏1)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 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B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C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D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研究题10】2004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4年江苏省工业(主要是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4106t,全省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分析降雨成分发现,雨水中阴离子仍以硫酸根离子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61.9%,阳离子以铵根离子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84.1%。阴离子中SO42和NO3的质量比为4.131,NO3的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1)江苏省大气污染特征是_A煤烟型 B机动车尾气型C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D由机动车尾气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2)请你提出江苏省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_;_。(3)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如果你参加该课题的探究,在小组讨论测定地点时,你建议选择的测定地点分别_。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1994年以前,人们常采用HgCl2、NaCl的混合溶液吸收二氧化硫,1994年国家颁布标准(GB/T1526294)规定用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变更吸收剂的原因除了用甲醛溶液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_。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后发生了如下反应,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HCHOH2SO3 该反应类型属于_。测定时,只需向吸收空气的甲醛吸收液中加入适量NaOH和指示剂,SO2与指示剂、甲醛反应生成可溶性紫红色化合物,根据溶液颜色深浅(用吸光度A表示,可由仪器进行测量),就能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实验测得SO2含量与溶液的吸光度A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欲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mgm3),除需要测定吸光度A外还需要记录的数据为_ _。答:(1)C (2)加强燃煤的脱硫处理和燃煤尾气中SO2的处理;强化机动车辆的尾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管理等。(凡涉及减少空气中SO2和氮氧化物含量的正确方法均能得分) (3)工厂、学校、村庄(或居民住宅区)、公园(或农田)等。(至少答出3种不同类别的地点);汞盐毒性大污染环境;加成反应,吸收的空气的体积,吸收空气时的温度、大气压强。 综合应用;中等难度 【说明】这是一道探究性较强的综合性化学问题,该题以江苏省酸雨为情景,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处理题给信息形成结论的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化学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对实验探究方案的评价能力等,题目的开放性利于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反馈练习:(湖北黄冈测试题)上世纪末,国际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O)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矿物能源利用中与森林砍伐中导致CO2浓度增加,如图所示是根据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y)的历史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大气CO2浓度逐年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洪水泛滥成灾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C、大量植物和生物物种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2)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这被称为温室效应,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CO2对地面附近气温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CO2气体 A、对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就足以使全球气温增高B、在一昼夜中对射来的太阳光,吸收的热大于它向地球外四周辐射的热,这就使CO2的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增高 C、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是这些被吸收的热使大气温度升高D、强烈吸收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又向各方向辐射的红外线,其中约一半向地面辐射,从而地面附近气温增高E、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从而地面附近气温升高(3)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过程是哪些?为避免温室效应加剧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请你提出人类应采取的对策。 思路分析 由于工厂大量燃烧含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层中,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从而使地面附近的气温升高,形成温室效应。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可采取控制含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开辟新的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等措施。参考答案 (1)B (2)E (3)植物的光合作用,岩石的风化,江湖海水的溶解作用。应采取的对策:严格控制森林乱砍乱伐,植树造林;控制含碳燃料使用,大力推广氢能、电能、核能作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分子原子都是 性的,在分子、原子中, 数= 数,中子数= 数 数,质量数近似等于 。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粒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粒子所带电荷数。【研究题1】(2007 宁夏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研究题2】(2007 上海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含量很低。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U说法正确的是A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U与U互为同位素 D23592U与U互为同素异形体【研究题3】(2007 广东理综21)32S与33S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S与33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B32S与33S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32S与33S具有不同的电子数D32S与33S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研究题4】(2007 广东理综2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ol重水含有NA个D2O分子B1 g氢气含有NA个H2分子C2 mol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D22.4 L水含有NA个H2O分子【研究题5】(2007 北京理综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哪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哪些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研究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研究题7】(2007 四川理综6)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的类型有: 。纯净物的类型有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包括 。化合物包括 。有机物包含烃和烃的衍生物等。烃包括 。烃的衍生物包括 。【研究题8】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B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C同系物:CH2O2、C2H4O2、C3H4O2、C4H8O2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研究题9】(2007 海南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俗名或商品名化学式或主要化学成分白金Pt玻璃普通玻璃为 Na2OCaO6SiO2草酸(乙二酸)H2C2O42H2O赤铁矿Fe2O3纯碱工业用无水碳酸钠醋酸CH3COOH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涤纶HOCH2CH2OOC-COnOH电木以木粉为填料的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福尔马林HCHO干冰固体CO2甘氨酸NH2CH2COOH甘油丙三醇刚玉Al2O3工业酒精含较多甲醇明矾KAl(SO4)212H2O 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金刚砂SiC酒精C2H5OH 即乙醇苛性钾KOH苛性钠NaOH孔雀石CuCO3Cu(OH)2 又做 Cu2(OH)2CO3氯仿CHCl3尿素(NH2)2CO水玻璃Na2SiO3 、xNa2OySiO2漂白粉Ca(ClO)2乳酸C3H6O3软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生石灰CaO石灰水Ca(OH)2的澄清水溶液 石炭酸苯酚石英水晶硅石SiO2食醋CH3COOH双氧水H2O2水煤气含氢气一氧化碳水银HgTNT三硝基甲苯 烈性炸药,淡黄色针状晶体王水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橡胶聚异戊二烯 CH2C=CHCH2n CH3小苏打NaHCO3蚁酸HCOOH重晶石BaSO4重水D2O【研究题10】(2007 江苏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2CH2CH2 n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3 C在CS2、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28+208D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研究题11】(2007 北京理综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F2CF2CF2CFCF3n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反馈练习: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的理解,并能进行再现、辨认的思维能力。属理解层次的容易题。分析:由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可知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只含有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正确选项为A。2、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组成,氧气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而臭氧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度较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使脑干受损、干扰体温调节及严重影响夜视力等。臭氧和氧气应属于A、同系物 B、同素异形体 C、同位素 D、同分异构体分析: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正确选项是B。3、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无毒、热值高、管道输送方便,将成为全国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天然气常和石油伴生,其主要的成分是 。能说明它是正四面体而非正方形平面结构的理由是 (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其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它是非极性分子 它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不管是正四面体还是平面正方形,其一氯取代物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若为二氯取代物则后者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前者则没有,故正确答案为。了解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胶体的粒子直径 。如何制备Fe(OH)3胶体 (写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用 (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此方法对应的现象还有 。明矾KAl(SO4)212H2O为什么能净水? 。【研究题12】(2007 天津8)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C为鉴别KCl、AI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用S表示,如常温下100g水中溶解35.1gNaCl达到饱和,S=35.1g。m(溶质)m(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用带S的式子表示)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c= 【研究题13】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毫升,加100克水稀释后浓渡变成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解:设原溶液的质量为x克 0.22x=0.14(x+100) x=175 c=3.02mol/L【研究题14】(1990 全国39)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克,加水研磨后,转入250毫升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毫升,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摩升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Na2S4O6+2NaI滴定时用去Na2S2O3溶液20.0毫升。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反应中消耗的Na2S2O3为0.1000.0200=0.00200(摩)(1分) 与之反应的I2为:1/20.002000.00100(摩)(1分) 因而Cl2亦为0.00100摩(1分)(2分)或列成一个总式:(5分)【研究题15】(1991 全国41)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作Ca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称为1度.水中的Ca2+和Mg2+可用一定浓度的Y溶液进行滴定,Y跟Ca2+和Mg2+都以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1)现取某地区的地下水样品25.0毫升.用0.0100摩/升Y溶液滴定,完全反应时消耗Y溶液15.0毫升.试计算该地下水的硬度,并判断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2)如果每次分析时取的水样都是25.0毫升,为了便于计算.要求每消耗0.50毫升Y溶液即相当于水的硬度为1度.则Y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多少?答案:(1)25.0毫升水中含Ca2+和Mg2+的总物质的量为 0.01000.0150=1.5010-4(摩)折合成CaO的质量为1.5010-456=8.4010-3(克)(1分)水的硬度为8.4010-3(1000/25.0)(1000/10)=33.6(度)因硬度超过25度,故不符合饮用水标准.(2分)或列成总式:0.01000.015056(1000/25.0)(1000/10)=33.6(度)因硬度超过25度,故不符合饮用水标准.(3分)(2)解法一25.0毫升水(硬度为1度)中含CaO的物质的量为(0.010/56)(2.5/1000)=4.4610-3(摩)(1分)Y溶液的浓度为4.4610-30.50=8.9210-3(摩/升)(1分)解法二利用(1)的结果计算设Y溶液的浓度为C,则(0.010015.0):33.6=(C0.50):1(1分)C=8.9210-3(摩/升)(1分)反馈练习:1、为了测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污染物的含量,通常把1L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时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的质量(O2mgL1)来表示,称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我国明文规定:COD500mgL1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为了测定某工业废水的COD,实验如下:量取废水样品20.00mL,加入0.100molL1KMnO4溶液10.00mL和少量稀H2SO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再用0.200molL1的草酸钠(Na2C2O4)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C2O4溶液11.00mL。(1)写出酸性介质中KMnO4(被还原为Mn2+)与Na2C2O4(被氧化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计算该水样的COD。写出计算过程。(3)如果每次取水样20.00mL,加入等体积的0.100molL1酸性KMnO4溶液,为简化计算,令滴定过量的KMnO4时,每消耗1.00mLNa2C2O4溶液,就相当于水样的COD为10mgL1,该Na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配制为多少?(1)2MnO4+5C2O42+16H+ 2Mn2+10CO2+8H2O (2)COD=240mgL1(3)C(Na2C2O4)=5.00molL1 2、为测定大气中臭氧(O3)含量,将0、1.01 105Pa的空气33.6m3慢慢通过足量KI溶液,使臭氧完全反应;然后将所得溶液用60.0mL 0.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到达终点。计算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发生反应如下:2KI+O3+H2O2KOH+O2+I2 2Na2S2O3+I2Na2S4O6+2NaI2.00105%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摩尔质量的含义 ;符号 ;单位 。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符号 单位 。标注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研究题1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3.612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 g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25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D0.5mol CH4中约含有3.011024个电子 答:BD理解;中等难度 【说明】该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应用程度和相关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研究题17】(2006江苏 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L 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6.021023S8分子结构模型B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3C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6.021023D22.4 L N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研究题18】(2007江苏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研究题19】(2007 四川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 NAB7 g 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 NA D1 L 0.5 mol/L 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5 NA【研究题20】(2007 上海30)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答案:(1)10.7 (2)0.25 (3)32【研究题21】(2007 江苏25)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4亿吨,居世界首位。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钢铁厂进行了调研,对从矿石开始到钢铁产出的工艺流程有了全面的感性认识。请您对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计算:(1)将662 g铁矿石样品投入适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然后在滤液中加过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得4.80g Fe2O3。现以该铁矿石为原料炼铁,若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损失4,计算每生产1.00t生铁(含铁96),至少需要这种铁矿石多少吨? (保留两位小数)(2)取某钢样粉末28.12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得到CO2气体224mL(标准状况)。计算此钢样粉术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100mL相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IIIIII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2.8125.6248.436生成气体的体积/L(标准状况)1.1202.2402.800计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若在实验中继续加入m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5(1)解:6.62g铁矿石中铁的质量为生产1.00t生需铁矿石的质量为:答:至少需要这种铁矿石1.97t。(2) 答: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0:1。根据实验可得:Fe+H2SO4FeSO4+H21 mol 22.4Ln(H2SO4)=0.125molc(H2SO4)=1.25molL-1答: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olL-1。当钢样粉末中的铁未全部溶解时(m1.406g),剩余的固体质量为:(5.624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