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教案分享(doc 8页).doc_第1页
趣味数学教案分享(doc 8页).doc_第2页
趣味数学教案分享(doc 8页).doc_第3页
趣味数学教案分享(doc 8页).doc_第4页
趣味数学教案分享(doc 8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趣味数学教案一、 教学一般情况1、 基本情况年级课程课题上课时间七年级数学趣味数学两个课时2、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并将能力与实践相结合。(2)、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一节课主要让同学在乐趣中体会趣味数学的乐趣,第二节课主要是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今后认真做题,坚持思考的习惯。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培养同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坚持思考的习惯。(2)、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理解每到题背后隐藏的知识点,并学以致用。二、教学过程(两个课时)(一)、第一课时(45分钟)1、游戏环节(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抓老虎(配词) (10分钟)由一个义工念“抓老虎”词,每当念到有“HU”音时,学生须拍掌,迟缓或没拍手者罚节目。设一个义工当监督人巡视。 2、数学趣味故事:九九歌(10分钟)(1)义工读题: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关于九九歌,汉代燕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春秋时期,齐桓公设立招贤馆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应征。过了一年后才来了一个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献给齐桓公。齐桓公觉得很可笑,就说:“九九歌也能拿出来表示才学吗?”这个人回答说:“九九歌确实够不上什么才学,但是您如果对我这个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礼相待的话,那么还怕比我高明的人才不会接连而来吗?”齐桓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把他接进了招贤馆。果然不到一个月,四面八方的贤士都接踵而至了。3、奇数和偶数(15分钟)(1)义工读题并在黑板演示推理过程:活动课上,黑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小动物们齐声回答。“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黑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小动物们不知道黑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黑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师提出的要求。“听着,”黑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积相加。不要算出声音来。”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黑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黑熊老师,猜测着它下以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 奇数2偶数 奇数3奇数 偶数2偶数 偶数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这就是最后结果与左手中数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这个猜法的根据。” 小动物们恍然大悟(2)义工口头提问,学生口头回答。(回答是奇数还是偶数) 例如:33乘以2; 22乘以3; 。4、巧用分数乘法(10分钟)(1)义工出题计算题:2571411132=? (出完题可以说:“ 25除以 7,不能除尽呀 !” “是近似计算吗?”故意诱导同学。然后再说:“同学们先想一想,能不能联系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来计算呢?”)(2)同学做题(3)义工讲题(4)义工提问:“谁还有其他的做法吗?”“下节课叫同学上来做题” (二)、第二课时(45分钟)1、游戏环节:左手画圆右手画方(10分钟)2、巧用分数乘法(10分钟)(继续解答第一节课的问题)(1)叫两个同学到黑板上做题。(2)义工评讲并指出运用了什么数学规律。(14除以7得2,132除以11得22,25乘以2乘以12得600。)3、巧算法(20分钟) (1)义工引题:小强计算108+98+95+100+101时,把这道题列成一个表。王老师又给这张表添上了表头:加数的次序 加数 基准数 差额 差额累积 1 108 100 +8 +8 2 98 100 -2 +6 3 95 100 -5 +1 4 100 100 -0 +1 5 101 100 +1 +2 所求和 502 100 +2 然后问大家:“在什么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算呢?” 明明说:“当几个比较接近的数连加时适用。” 亮亮说:“这几个数要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我们就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作为基准数。” “对,有几个加数,就有几个基准数。算的时候,只要记住每次的加数与基准数的差,逐个累积起来,然后加上几个基准数的和,就得到所求的和。”小强进一步总结说。 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 1009+992+1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