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北京演出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时间截至2010年中21、北京演出市场发展现状2(1)演出场次大幅增加,增长率出现反弹。2(2)2009年演出票房收入突破10亿元,又创新高。3(3)2009年演出市场吸纳观众人次突破千万,音乐类演出关注度较高。42、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的三大演出网络逐步形成4(1)北京、上海、广州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一阵营4(2)云南、浙江、湖南、辽宁、天津、四川等地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二阵营4(3)陕西、安徽、重庆、山西、江苏、西安、福建等地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三阵营53、北京演出团体活动现状分析5(1)从区域分析,北京营业性演出以国内演出团体为主5(2)从性质分析,北京营业性演出团体以民营团体为主5(3)从类型分析,北京营业性演出团体以话剧类表演团体为主54、演出团体产业链拓展和整合成为主流65、北京市演出场所分布现状及趋势分析7(1)、演出场所分布呈现西城、朝阳、东城“三足鼎立”格局7(2)、以小剧场为主体的演艺聚集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7(3)、剧院院线联盟成为演出场所跨区经营的主要方式86、北京市演出经纪机构现状和趋势分析9(1)、民企为主的演出经纪机构和商演为主的经营业务9(2)、北京演出经纪机构对市场反映敏感,波动显著9(3)、演出经纪公司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成必然107、北京市演出票务公司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11(1)、 票务公司整体规模较小,专业票务网站以多票种销售为主11(2)、演出票务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有望2011年出现11(3)、演出票务公司垄断趋势逐渐显现122011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12一、演出场次情况统计131、按演出团体分类:132、按艺术门类分类:13二、观众人数情况统计13三、演出收入情况统计14四、演出票价情况统计15五、旅游剧场演出情况统计15六、演出场次200场以上的剧场统计16七、2011年演出市场简要分析161、大型体育场馆的演唱会比往年有大幅增加162、音乐剧票房增加,多项纪录创嘉绩173、演出市场呈百花齐放的趋势174、演出商有绕开北京到外地组织演出的趋势185、高精端的演出高票价问题仍然存在18北京演出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时间截至2010年中1、北京演出市场发展现状(1)演出场次大幅增加,增长率出现反弹。根据道略演出数据库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16836场,比2008年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增长率出现大幅反弹;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7701场,同比增长7.68%;可以预测2010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可达到18000场左右。其中,音乐类、歌舞类、儿童剧类演出增长速度最快(见图1)。图1 2006-2009年北京演出场次对比(2)2009年演出票房收入突破10亿元,又创新高。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全年演出收入约10亿元,比2008年增长59.49%。其中国家大剧院等15个综合型多功能演出场所演出收入达46171.1万元,占46%;鸟巢、工体、首体等8个大型体育场馆也成为演出主力,演出收入为23178万元,占23%(见图2)。图2 2006-2009年北京演出收入对比(3)2009年演出市场吸纳观众人次突破千万,音乐类演出关注度较高。据统计,2009年全市营业性演出场所共吸引观众1167万人次,比2008年增加44%,其中音乐类演出观众人数最多,达到286万人次,占全年观众总人次的24.76%,是2007年的近3倍。由此可见,观众对音乐类演出关注较大。2、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的三大演出网络逐步形成(1)北京、上海、广州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一阵营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集中营,其演艺事业的发展也在全国范围内走在了前列。同时,随着今年5月份广州大剧院的建成,国内首次出现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三家国家级剧院三足鼎立的局势,三大剧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必将形成地域性演出的繁荣发展态势;另外,三大国家级音乐产业园区已确定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建立,这些音乐产业园区是集音乐团队的聚集、音乐作品的创作、宣传推广和对外演出等于一体的集聚地,必将对演出市场区域分布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一阵营。(2)云南、浙江、湖南、辽宁、天津、四川等地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二阵营根据道略演出数据库对全国演出市场的监测,近几年,云南、浙江、湖南、辽宁、天津、四川等地的演出市场出现大繁荣景象,并且都有自己的特色化发展行业。云南旅游演出业已经建立了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如最具代表的云南印象;浙江民营戏剧发达,农村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在全国位居前列;湖南娱乐性演出在全国的影响力巨大;辽宁以“刘老根大舞台”为代表的二人转连锁品牌已经走出国门;天津的相声和四川名人大型演出效应都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省市逐渐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二阵营。(3)陕西、安徽、重庆、山西、江苏、西安、福建等地成为全国演出市场的第三阵营随着全国大型演出剧团转企改制的大力推进,陕西、安徽等地在安徽演艺集团、重庆演艺集团、陕西演艺集团、西安演艺集团、山西演艺集团等演出集团的推动下,演出市场非常活跃,发展潜力巨大。演出市场的专业化定位和全国品牌打造成为演出市场第三阵营主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3、北京演出团体活动现状分析(1)从区域分析,北京营业性演出以国内演出团体为主据统计,2009年国内演出团体在京共演出15075场,占北京总演出场次的91.9%,比2008年同期增长19.5%;外国演出团体在京共演出1257场,比2008年同期增长134%;港台演出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有所减少,共演出65场,比2008年同期减少26.1%。(2)从性质分析,北京营业性演出团体以民营团体为主据统计,北京地区从事营业性文艺表演的团体共计202家,其中国有团体59家,占北京演出团体总数的29.2%;民营等团体143家,占团体总数的70.8%。(3)从类型分析,北京营业性演出团体以话剧类表演团体为主话剧类表演团体是北京市文艺表演团体的主体,所占比例近40%,而话剧表演团体中,民营剧团又占据了绝大部分。据统计,从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3月8日,北京演出市场有427个不同的话剧剧目上演,平均1天1部新剧登台。其次为音乐类表演团体,包括音乐剧、歌剧、音乐会等表演团体,占据所有表演团体的32.5%。其余依次为歌舞类、儿童剧类、京剧类、地方戏曲类表演团体。北京民营话剧团体是北京营业性演出团体的绝对主体。近几年,北京演出市场打造出了一批品牌民营剧团,包括戏逍堂戏剧工作室、开心麻花、雷子乐笑工厂、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等。民营话剧团体正在北京演出市场上进行着一项又一项创新和突破。例如,2009年开心麻花剧团推出了“开心麻花2010贺岁大业”,演出季中的三部作品江湖学院、白日梦和索马里海盗票房突破千万大关,成为民营话剧团体票房的一个里程碑。北京民营话剧团体在北京演出市场上的日趋活跃,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2009年,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构建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放宽民营表演团体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对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民营表演团体在人员培训、演出场地和演出器材方面给予必要帮助和资金支持。政府的全面支持为北京民营话剧团体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二是民营话剧团体创作的作品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其作品大多以都市情感戏和幽默搞笑戏为主,娱乐化程度越来越高。另外,其创作的内容与民众生活的紧密性增强,更具有时代特征;三是民营话剧剧团有很强的市场运作能力。民营话剧演出团体在市场定位、策划宣传、人员管理、成本控制、吸引资金、营销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比如戏逍堂推出话剧工业标准化生产,实现话剧的量产化。按照这一创新的模式,戏逍堂自2005年的4年来,演出的剧目达到21部,演出场次超过2200场,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元。按照其工业化生产的计划,2010年戏逍堂将实现年产话剧量1900场,年观众总数超过30万人。4、演出团体产业链拓展和整合成为主流北京演出团体由于受到场地少、租金高以及资金、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整体盈利状况欠佳。近几年来,演出团体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和“场制合一”领域均实现了突破。第一,演出团体正在逐渐改变单一的盈利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纵向环节。演出团体收入由纯演出收入转向动漫、图书、服装、玩具、食品、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例如,北京木偶剧院,从单一经营木偶演出向儿童娱乐业发展,正在形成木偶演出、影视、动漫、图书、网络、玩具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打造中国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园;第二,剧场运作和戏剧制作相结合的“场制合一”模式逐渐成熟。“场制合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缺乏场地和资金的演出团体的创作压力,对精致优秀作品的问世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北京杂技团、繁星小剧场、中国木偶剧院、蜂巢剧场和北青盈之宝剧场等都在完善和推动“场制合一”的演出市场模式。5、北京市演出场所分布现状及趋势分析(1)、演出场所分布呈现西城、朝阳、东城“三足鼎立”格局据道略演出数据库的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营业性演出场所107家。这107家营业性演出场所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其中西城区、朝阳区和东城区三个区域的演出场所占93%以上,分布非常集中。其中西城区的演出场所最为集中,共有36家(原宣武19家,老西城17家),占演出场所总数的33%;朝阳区演出场所数为34家,占32%;其次是东城区,有演出场所30家,占比达28%。(2)、以小剧场为主体的演艺聚集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以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和怀柔区等区域为核心的演艺聚集区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演艺聚集区以小剧场群的建设为主。例如,西城区将重点建设天桥演艺聚集区,规划建立天桥表演艺术中心、东方演艺城两个大型演艺剧场和30个左右小剧场群,发展戏曲、相声、杂技、话剧、歌舞剧、儿童剧等多种业态的演艺形式;海淀区将重点建设西山文化创意大道演艺聚集区,规划建设10多个小剧场群;东城区将启动王府井(包括儿艺、人艺等在内)、东二环(包括保利剧院、蜂巢剧场在内)、银街、隆福寺和交道口五大剧场群建设等。以小剧场为主体的演艺聚集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主要基于三大因素的驱动。第一,小剧场与剧目演出的供求不平衡状态促使演艺聚集区的发展。据统计,全国剧目在大剧场和小剧场的演出比例约为1:10,即在大剧场演出一部剧目就会有十部剧目在小剧场上演。而我国小剧场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剧目演出的需求。就剧场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京而言,小剧场也只有十几家,相比于纽约、首尔等国家上千小剧场的数量,还相差很多。小剧场的供不应求状态加快了小剧场建设的步伐,也促使了具备演出功能的演艺聚集区的诞生。第二,规模效应对成本上升的抑制促使演艺聚集区的发展。剧场的供不应求使得剧场租金上升,租金上涨意味着演出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这种趋势必然催生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就是演艺聚集区。演艺聚集区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交流,在宣传、定价和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抑制剧场供不应求带来的成本上升。第三,演艺市场品牌化的趋势促使演艺聚集区的发展。我国演艺市场的演艺品牌仍处于稀缺状态。未来演艺市场品牌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演艺品牌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一是剧院的品牌化;二是不同细分行业的品牌化;三是演艺资本和运营中心的品牌化。三个层次的品牌化趋势促使演艺聚集区进行横向与纵向发展,一方面是建立包括演艺平台、经营机构和服务平台在内的演艺聚集区;另一方面是建立包括京剧、话剧、相声等不同行业的聚集区。(3)、剧院院线联盟成为演出场所跨区经营的主要方式北京演出场所在发展院线、联盟以及连锁经营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这已经成为未来演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保利院线是全国最早的剧院管理院线,凭借着管理17家剧院的优势,保利在承接剧目演出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此外,保利还介入了剧目的制作。北京各大剧院院线联盟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表1 北京剧院全国院线联盟情况剧院名称情况简介保利剧院已经有全国范围内的17家剧院联盟,包括2010年新加入的马鞍山大剧院和青岛大剧院。中演院线中演演出院线公司与广州歌剧院等 22家加盟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由此中演院线拥有超过3万个坐席,年3000场次演出及330万观众。东方百老汇已与杭州剧院、宁波大剧院、南京人民大会堂、武汉剧院、上海美琪大剧院、安徽大剧院、北展剧场、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天津大剧院等剧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话剧院目前已有8个剧场加盟国家话剧院,其中包括北京区域的海淀剧院、天桥剧场、民族宫大剧院等7家剧院,此外国家大剧院建立了与上海大剧院的双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香港、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等亚洲一流剧院进行合作。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计划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建立由北京儿艺控股的子公司,与深圳市演出公司、深圳市少年宫联合成立“深圳市假日经典小剧场”,于今年4月与长春市华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建吉林京演儿艺剧院联盟。中国木偶剧院朝阳区管庄社区汉高天弘少儿培训机构东区小剧场作为中国木偶剧院的连锁经营剧场上演木偶剧目。6、北京市演出经纪机构现状和趋势分析(1)、民企为主的演出经纪机构和商演为主的经营业务目前北京演出经纪机构已经发展为国有及国有控股、民营及民营控股、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等多种企业类型。其中民营及民营控股演出经纪机构512家,占到总数的88%;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演出经纪机构为69家,占到总数的12%。此外,据统计,北京演出经纪机构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大型商业演出领域,运作的演出项目主要集中在歌舞类、音乐类和演唱会类演出,分别占总数的29%、25%和24%。(2)、北京演出经纪机构对市场反映敏感,波动显著据道略演出数据库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演出经纪机构达677家。从2003年到2007年,平均增速保持在60%以上;2008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演出中介机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27.4%和16.5%。由此可见,北京演出中介机构对市场反映敏感,波动较为显著。图3 北京演出经纪机构增长情况(3)、演出经纪公司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成必然据统计,全国演出经纪公司90%以上属于项目型演出公司,北京演出经纪公司绝大多数也属于此类,即以操作具体演出项目作为重要的运营方式。项目型演出经纪公司经营灵活、适应性强、运营费用低,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正是由于这些优势导致演出经纪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竞争激烈、抵御风险能力低,因而目前大多数演出经纪公司都还处于低层次的运营方式,属于粗放型经营。近几年来,演出业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一些风险投资资金逐步转向文化产业,转向演出业;另外,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些龙头企业开始加快上市引资的步伐,如北京木偶剧院,已经明确了上市时间安排,目前正在进行剧院股份制改造和财务、法律、券商等上市前辅导工作,计划于2012年登陆创业板。这意味着北京演艺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也催生了稳定成熟的经纪公司商业运营模式。演出经纪公司的经营模式由以项目操作为主的粗放型经营向以品牌打造为主的集约型经营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演出经纪公司将控制除演出场所以外的整个演出产业链,对单纯从事中介业务的经纪公司形成冲击。可以预见,未来演出经纪机构将面临一次巨大的重新整合和调整,固守项目型经营的传统经纪公司将逐步退出市场。7、北京市演出票务公司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1)、 票务公司整体规模较小,专业票务网站以多票种销售为主北京的演出票务公司总共有100多家,以小规模票务公司为主,上规模的票务公司不到10家。另外,非专业性票务公司所占比重较大,票务经营只是非专业性票务公司的部分业务。另外,北京演出票务的专业网站有75个(不包括可售票的演出场馆和演出经纪机构的网站)。其中业务不限于演出票务的网站有53家,占总数的71%,大多数票务网站销售的票种不只是演出票,一般还销售体育赛事票和电影票,此外还有部分网站同时销售火车票、机票、旅游票等。另外,在这75家票务网站中实现异地连锁的有12家,占总数的16%,大多数票务网站还只是在北京开展业务。(2)、演出票务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有望2011年出现目前北京市票务市场处于北京中演票务通、首都票务在线、水鸟票务、永乐票务等大规模票务公司领头,众多小规模票务代理商跟随的格局。随着北京演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北京演出市场票务销售也处于上升阶段,这吸引了电子商务网站等诸多业外力量介入。近期,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票务在线公司已经完成了与联想、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的合作,融资规模过亿,目前正在积极运作第三轮融资。票务在线是票务“第一股”最具潜力的机构之一;水鸟票务公司在北京市国资委公司的规划和推动下,也宣称明年之前必须完成上市,目前虽然没有到私募融资的阶段,但是其连续三年盈利的上市指标已经达到。另外,中演票务通、永乐票务等公司的品牌和规模也在逐渐提升与扩大。由此可见,演出票务市场有望在2011年迎来“票务第一股”。(3)、演出票务公司垄断趋势逐渐显现目前,北京90%以上的演出都可以通过“中演票务通”来订票;“中票在线”也包揽了北京票务市场80%的票务总代理业务,90%的话剧和大部分的体育赛事通过他们的平台进行售票。从这两家领头票务公司的发展轨迹和其所拥有的演出资源来看,它们已初步显示了其作为信息平台的潜力,逐渐成为丰富的演出节目超市。项目少的公司或网站为消费者提供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差,价格方面的营销策略不能摆脱长期竞争的困局。所以具备了足够项目数量和市场地位的票务大公司会在领先的位置上越跑越远,直至实现垄断。未来的票务行业很可能出现三分天下、一家独大的局面。图4 部分票务公司异地连锁城市数量另外,票务公司的全国连锁形势也证明了票务垄断的趋势。目前中演票务通、中国票务在线、爱玛特玛捷、永乐票务等公司均已在多家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其中“中演票务通”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布点(见图4)。2011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2011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状况及各类专业数据统计资料,来自于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对全市94家(其中包括各类小剧场25家)主要从事营业性演出场所的统计,以及相关票务公司、演出机构、咨询公司提供的部分演出市场有关信息。初步汇总数据:2011年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1075场;观众人数共计1026万人次;演出收入共计14.05亿元。一、演出场次情况统计2011年全市94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21075场,比去年同期(19095场)增长10.37%。1、按演出团体分类:国内艺术团体(含外省市)演出19253场,占总演出场次的91%,比去年同期(18443场)增长4.4%。外国艺术团体在京演出1474场,占全年总场次的7%,比去年同期(523场)增长181%。港、台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348场,占全年总场次的1.65%,比去年同期(129场)增加62.9%。2、按艺术门类分类:音乐类(含交响、美声、民族、通俗、音乐剧、歌剧)等演出1557场,占总场次的7.38%,比去年同期(797场)增长95%。歌舞类(含民族舞、芭蕾舞、外国舞、现代舞)等演出1144场,占总场次的5.4%,比去年同期(1373场)下降16%。话剧类演出3093场,占总场次14.6%,比去年(2919场)略有增长。京剧类演出1278场,占总场次6%,比去年同期(1638场)减少21%。杂技类演出3059场,占总场次14.5%,比去年同期(2649场)增长15.4%。儿童剧类演出2190场,占总场次10.4%,比去年同期(1300场)增长68%。地方戏及曲艺类演出3827场,占总场次18.1%,比去年(3797场)略有增长。综艺类与其它类及各种小剧场演出4927场,占全年总场次的23%,比去年同期(4622场)增长6.6%。二、观众人数情况统计2011年全市94家营业性演出场所观众总人数达102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音乐类观众238.5万人;舞蹈类观众99.4万人;京剧类观众39.2万人;话剧类观众101.9万人;地方戏类观众32.3万人;杂技类观众167万人;曲艺类观众34.7万人;儿童剧类观众87.7万人;综艺类观众74.9万人;其它类型演出及各种小剧场演出观众150万人。三、演出收入情况统计2011年全市94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计演出总收入达14.05亿元,比去年同期(10.9亿元),增长28.9%,按剧场类型划分:1、综合性多功能演出场所15个(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及小剧场、水立方游泳馆、北大演讲堂、海淀剧院、国安剧场、八一剧场、解放军歌剧院、中国剧院、民族宫大剧院、北展剧场、世纪剧院、天桥剧场、保利剧院)演出收入5.4亿元,占全年演出总收入的38.4%,比去年同期增长1.1亿元。2、大型场馆9个(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朝阳公园、五棵松体育馆、人民大会堂、丰台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演出收入6.43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45.6%,比去年增加2.6亿元。3、以戏剧、音乐、儿童剧为主的专业演出剧场17个(梅兰芳大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儿童小剧院、长安大戏院、中国木偶剧院、海淀区工人文化宫动漫剧场、中国评剧大剧院、东城区相声剧场、人艺实验小剧场、首都剧场、国图音乐厅、京剧院实验剧场、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金帆音乐厅、国话剧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收入7018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以旅游观众为主,节目相对固定的旅游演出场所共18家(万盛剧场、欢乐谷剧场、恭王府大戏楼、大观园戏楼、湖广会馆、天桥乐茶园、梨园剧场、天地剧场、朝阳剧场、市工人俱乐部、崇文区工人文化宫、老舍茶馆、北京之夜剧场、北京天龙源温泉剧场、北京金融文化俱乐部、刘老根大舞台剧场、北京梨园大戏楼剧场、北京剧院)演出收入12983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9.27%,比去年增加2171万元。5、其它剧场及各类小剧场35个(广德楼戏楼、东苑戏楼、东方先锋小剧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排演场、繁星戏剧村剧场、地质礼堂剧场、张一元天桥茶馆剧场、北青盈之宝剧场、枫蓝国际小剧场、雷剧场、木马剧场、金萍萍二人转剧场、魔山剧场、广名阁茶楼、中华皮影文化城剧场、46号剧场、麻雀瓦舍剧场、风尚剧场、嘻哈包袱铺东四环剧场、皇家粮仓剧场、东创蜂巢剧场、蓬蒿人剧场、北京聚敞现代艺术、朝阳文化馆行动剧场、TNT剧场、后SARS剧场、凹剧场、东图会议中心剧场、北大演讲堂小厅剧场、北京华侨城大剧院、星光现场音乐厅、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东城丑小鸭动漫剧场、东北二人转剧场、周末剧场)演出收入2287万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1.63%。 四、演出票价情况统计2011年各类演出总平均票价与去年基本相同,分不同门类统计如下:按不同剧场类型统计:1、以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场等为代表的大型演出场馆的平均票价652元,比去年平均票价772元下降15%,平均上座率86%。2、以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北展剧场等为代表的多功能综合剧场的演出平均票价294元,比去年平均票价221元略有上升,平均上座率78%。按不同艺术类型统计如下:1、高雅音乐、交响乐、民族音乐类演出平均票价299元,平均上座率75%。2、各类演唱会演出平均票价656元,平均上座率83%。3、音乐剧类演出平均票价480元,平均上座率75%;4、歌剧类演出平均票价277元,平均上座率80%。5、京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47元,平均上座率62%。6、话剧类演出平均票价245元,平均上座率80%。7、地方戏类演出平均票价212元,平均上座率80%。8、曲艺类演出平均票价211元,平均上座率80%。9、儿童剧类演出平均票价88元,平均上座率81%。五、旅游剧场演出情况统计全市18家以旅游演出为主的剧场2011年共演出6416场,占全年总场次的30%;观众人数258万人次,演出场次及观众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总收入12973万元,比去年增加2171万元。六、演出场次200场以上的剧场统计2011年演出场次在200场以上的剧场共计43个,他们是: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北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中国木偶剧院、人艺试验小剧场、首都剧场、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欢乐谷剧场、恭王府大戏楼、大观园戏楼、北京湖广会馆、天桥乐茶园、梨园剧场、朝阳剧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老舍茶馆、北京之夜剧场、天地剧场、东方先锋小剧场、北京梨园大戏楼、市工人俱乐部、广德楼戏园剧场、水立方游泳馆、刘老根大舞台剧场、繁星戏剧村剧场、北青盈之宝剧场、枫蓝国际小剧场、木马剧场、金萍萍二人转剧场、广茗阁茶楼剧场、嘻哈包袱铺东四环剧场、海淀区工人文化宫动漫剧场、TNT剧场、北京华侨城大剧院、东创蜂巢剧场、魔山剧场、中华皮影文化城剧场、麻雀瓦舍剧场、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周末剧场。七、2011年演出市场简要分析1、大型体育场馆的演唱会比往年有大幅增加2011年各大体育场馆的演唱会演出达到109场,开创了近几年流行音乐大型演出之最。不管是港台的歌星还是内地的歌星都争相到北京开演唱会。就连18年未在北京开唱的谭咏麟也于12月10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了北京个人演唱会。演唱会的场次分别比2010年增加33场、比2009年增加51场、比2008年增加68场。众所周知,每年的最后两个月都是演唱会扎堆的时段。今年还有一个现象能体现演唱会的演出竞争激烈,这就是在一天两家体育场馆同时举办通俗演出会。如11月12日有孙楠和凤凰传奇演唱会;11月26日有张靓颖、苏打绿演唱会;12月10日有汪峰、谭咏麟演唱会;12月18日分别是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理查德马克思、辛晓琪、屠洪刚演唱会;12月24日是庾澄庆、羽泉演唱会;12月31日是小野丽莎、张宇、宋祖英演唱会。今年随着首都文化大发展政策的强化,演出市场逐年达到新的高度,演唱会的密集举办也是演出市场繁荣的表现,而且以往举办演唱会都是以港台歌手居多,但今年的特点是内地歌手超过港台歌手,且票房业绩都不错,这不能不说明首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成果。2、音乐剧票房增加,多项纪录创嘉绩2011年音乐剧市场异军突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主要代表是:音乐剧妈妈咪呀!引进版权,制作经典中文版,在北京演出市场引起很大反响。妈妈咪呀!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爱情音乐剧,以幽默轻松的故事、欢乐感动的方式,让每一个观众都在135分钟的演出里找到快乐。妈妈咪呀!在世纪剧院演出80场,票房收入达2000万元,这是以往音乐剧的演出不多见的,可以说是创造了音乐剧的演出记录。这种现象说明,北京的音乐剧演出市场非常大,存在这巨大的潜力。3、演出市场呈百花齐放的趋势今年的演出市场,艺术门类更广泛,更大众化。原来在北京看演出仅现于看演唱会或欣赏音乐会,现在可欣赏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广泛。既有像国家大剧院这样几乎所有的世界级艺术家和演出院团都慕名前来献艺的高档演出,也有像星光现场剧场、麻雀瓦舍剧场、蓬蒿人剧场等大众的演出类型。让北京观众在欣赏世界一流艺术佳作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个性鲜明的民谣、摇滚、说唱、滑稽喜剧等另类的演出,喜爱戏曲艺术的观众,除了可以欣赏传统京剧演出外,在皇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地用水电合同范本
- 超市代理合同范本
- 房屋网络出售合同范本
- 合租档口合同范本
- 回扣采购汽车合同范本
- 工厂培训学徒合同范本
- 河南装饰设计合同范本
- 关于纸盒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芜湖市沈巷中心小学顶岗教师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防水购销合同范本
-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护理
- 华为海外税务管理办法
- 2025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成人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腱鞘炎个人护理
- 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专家共识解读
- 《无人机地面站与任务规划》全套教学课件
- 乡村应急广播管理制度
- 歌词写作教学课件下载
- 2025-203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