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近代中外 政治和思想文化 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主张 变革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工商业 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没有付诸实践 2 康 梁维新思想 思想主张 康有为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进化论结合 提出 三世说 论证君主立宪的合理性 梁启超发表 变法通议 抨击君主专制 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思想 严复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 主权在民思想 直接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实践活动 与顽固派论战及论战的焦点 性质 意义 3 维新思想的作用 主张君主立宪 倡导政治改良 推动深入的学习西方 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 新文化运动 1 兴起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发表 敬告青年 倡导民主科学 掀起新文化运动 2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 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3 作用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 局限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 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 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传播方式 发表文章 翻译著作 与反马克思主义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有计划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2 影响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3 发展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不断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清单二三民主义1 旧三民主义 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 经济利益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辛亥革命爆发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新三民主义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2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同时 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3 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在五四运动中 广大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革命要求 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 这样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一开始就带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解析 本题易错选为b项 主要由于 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 忽视了题干 根本出发点 这一要求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即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避免此类错误就应认真审读题意核心词 按要求回答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易错选为c 错把国民革命当做辛亥革命 不可把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混为一谈 c不正确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d的表述也不正确 经过辛亥革命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 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 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 通 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此类错误的纠正是注意历史专有名词的理解 一要理解到位 二要区分易混易错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出错主要是对早期维新派 商战 的含义理解不清 尽管四个选项的意思很明确 所以选择中也感到困惑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 早期维新派 商战 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商战 这里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a c项为加强国防军事力量 排除 d项涉及的民生 排除 b项强调经济比军事的重要 性 正确选项为b 克服此类错误 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 尤其对基本的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其要素 答案 b 解析 对题干中 西装 的寓意是什么 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的含义又该如何理解 因不能结合教材知识 对号入座 而选错 错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时期的人物对孔子的态度有何区别认识不清 维新变法期间 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 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 就是这层意思 克服此类错误一要透过材料的表面意思看到 其真正的含义和本质 二要把容易混淆的似是而非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放在一起做对比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易错选成c项 其主要由于对两方框中的文字填充不知从何处着手 另一方面也存在对 西学 在此前的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出现过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 中 民贼政体 指的是什么政体 结合所学可知是君主专制政体 再联系梁启超等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可以确定省掉的是民权 防范此类错误要注重从审题上着 手 一要看空格框的上下文中的关键词 二要对各备选项置于方格框中进行逐个 验证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相关内容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 九州缩地凭挥翰 四海披图当泛槎 可知该著述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1842年 魏源在 四洲志 的基础上编撰的 海国图志 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a正确 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错误 变法通议 是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 害和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的著作 c错误 孔子改制考 是康有为借用经学的外衣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著作 d错误 答案 a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维新派的思想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c项主张将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相融合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 属于维新派思想 正确 a项属于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派思想 b项体现了以中国文明弥补西洋文明不足的思想 d项体现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故选c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观点的能力 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反映了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方面的意义 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 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 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反映了辛亥革命在民众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 即没有动摇和消除封建儒家思想 对人们的影响 基于此认识 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a正确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的史学思想 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材料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题干材料可知 对遭遇过的事的纪录是历史事实 因而变动较少 解喻是人们对历史的解读 它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增长和历史观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 答案 c a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 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c 师夷长技 的思想d 兴民权 倡新学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 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 1878年 这一关键信息 兴民权 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 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 邮票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 又是西方文化传入的产物 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 答案 d a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 但民主和科学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有关知识 从材料信息看 1918年和1924年 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由否定到肯定 由指责义和团的民族主义到赞扬其爱国精神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民族主义的高涨 是受1924年兴起的国民大革命影响的结果 故选b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 故其态度变化不是受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 排除a 民主主义不是义和团运 动的目标 排除c 1918年到1924年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故d错误 答案 b a 打破保守观念 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 剔除传统糟粕 重建儒家信仰c 宣扬改革理念 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 遵循进化理论 任凭自然选择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 20世纪初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可知该思想家为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家 b c错误 由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 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可知该思想家认为打破保守的观念 方能实现国家振兴 a正确 d错误 答案 a 自古皆封建诸侯 各君其国 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 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 平民 起 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下虽无世禄之臣 而上犹是继体之主 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 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 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 其臣亦自多亡命 天之变局 至是始定 赵翼 廿二史札记 1 分析材料 说明 天之变局 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 姐妹革命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 人权宣言 是两个重要文献 2 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 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 日本国志 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 日本迫于外患 廓然更张 百务并修 气象一新 慕效西法 罔遗余力 富强之机转移颇捷 循是不辍 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 1887年成稿后 黄遵宪向李鸿章 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 但未引起重视 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 有人感慨 若其书早流传 可省赔款二万万白银 康 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 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3 简述日本 慕效西法 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 分析 日本国志 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 在近代中国 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 有着丰富的内涵 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 4 阅读下表中的资料 围绕爱国 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 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 结合所学 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 要求 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 立意明确 符合该主题的资料选择要完整 无遗漏 逻辑清晰合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法国和美国的建国纲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国家的建设和中国近代的爱国 救国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 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 从君主和大臣身份的来源和变化中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抓住 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从地方管理制度和中央权力的发展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第 2 问的第一小问从两者思想的来源 启蒙思想方面进行概括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 思想启蒙和政治制度奠基的角度回答即可 第 3 问的第一小问回答明治维新中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即可 第二小问从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 建立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等角度回答 第 4 问的第一小问主题和资料的挑选可以从政治上挽救民族危机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上救国思想的探索等角度入手 第二小问根据第一小问的概括进行补充 但切记要注意符合主题 3 经济政策 殖产兴业 具体措施 引进西方技术 建立国营模范企业 扶持私人企业发展 推动交通 通讯 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重视的原因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忧患意识增长 仿效日本 维新变法 4 选择主题示例 主题 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序号 4 5 6 主题 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序号 3 5 11 主题 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序号 3 5 9 10 11 12 补充的新资料 略 简要阐释 略 a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一切的黑暗 b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c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 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 解析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 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答案 b 2 冯桂芬在 校邠庐抗议 中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 洪仁玕b 张之洞c 严复d 胡适答案 b 3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 西洋立国 有本有末 其本在朝廷政教 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 相辅以益自强 这表明他 a 主张 中体西用 b 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 认为造船 制器不重要d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答案 d 4 近代中国有人提出 议院者 公议政事之院也 使昏庸之君无所施其虐 跋扈之君无所擅其权 从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在中国实行 a 君主专制制度b 君主立宪制度c 议会内阁制度d 民主共和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由材料中可知 此人主张保留君主 同时又设立议院来限制君主的权力 所以其主张为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 b 5 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 辟韩 一文中说 秦以来之为君 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 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他主张 国者 斯民之公产也 王侯将相者 通国之公仆隶也 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a 进化和革命的思想b 中体西用的观点c 废除君主制的要求d 还政于民的主张 解析 严复主张国家是人民的公产 王侯将相者是人民的公仆 这反映了严复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 严复属于维新思想家 主张君主立宪制 故b c说法错误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d 6 陈独秀在 青年杂志 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 一文 其中说 以人事之进化言之 笃古不变之族 日就衰亡 日新求进之民 方兴未已 文中 变 的含义是 a 变革思想观念b 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 改革教育制度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新青年 杂志的发表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思想大变革的风暴 答案 a 7 陈独秀在 敬告青年 中写道 彼陈腐朽败之分子 一听其天然之淘汰 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 与之说短道长 希冀其脱胎换骨也 予所欲滋泣陈词者 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 a 改造中国传统社会b 投身工人运动实践c 积极推动文学革命d 建立中国 劳工社会 答案 a 8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 走文字拼音化的道路 a 它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b 这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c 它代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方向d 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新文化运动前期 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 这反映新文化运动前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 答案 b 9 胡适在一封信中说 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 时务报 一是 民报 一是 新青年 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 a 宣传西学b 维新变法c 救亡图存d 民主共和 解析 三份报纸分别是维新派 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三者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 答案 c 10 李大钊在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中指出 1917年的俄国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上述认识的得出 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 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 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 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 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答案 b 1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 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脆嫩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 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只能用扩大相权 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 资声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1 中国明清时期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 新的社会方案 而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 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其经济根源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 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 到17 18世纪 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 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 三大革命合力并举 的形势 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 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2 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 三大革命 分别是指当时欧洲政治 经济 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 试简要说明它们是怎样催化 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的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 诞生之后 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 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 材料三中 将这棵大树砍断 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初 西方民主思潮的传播对中国的冲击是如何使 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的 治 为理性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统治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是理性主义文化发展的直接表现 3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 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掠夺中国农副产品 倾销工业品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3 思想文化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开始向西方学习 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2 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阶段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1 政治 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 两大社会矛盾开始汇流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到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 中国在 辛丑条约 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2 经济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 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并初步发展 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3 思想文化 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维新派提出了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 在19世纪末促成了思想解放 3 20世纪初到1919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1 政治 民主革命成为20世纪初的进步潮流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政府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 中国开始出现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 3 思想文化 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想 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 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入中国 4 1919 1927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1 政治 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 国民大革命开始 但蒋介石等人叛变革命 革命转入低潮 北洋军阀政府逐渐被南京国民政府取代 2 经济上 帝国主义国家一战后卷土重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 3 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广泛传播 与新三民主义思想同时并存 但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5 1927 1937年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政治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开始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建立根据地与国民政府对峙 围剿与反围剿是国共双方的主要军事斗争形式 反围剿失利后 红军长征 到达抗日前线 日本大举侵华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当时的主要矛盾 2 经济 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出现 根据地农民分得土地 农村经济有所发展 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 3 思想文化 以报刊为主阵地 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在思想战线展开激烈斗争 毛泽东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指导中国革命 6 1937 1945年 抗日战争 1 政治 日本全面侵华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抗日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起来 2 经济 战乱使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反担保抵押文化创意产品抵押贷款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体育器材研发与生产劳务分包合同
- 2025矿山承包矿产资源开发环保承诺合同
- 2025年度沙漠绿化工程沙场加工承包合同
- 2025不锈钢栏杆安装及施工组织设计合同协议
- 2025版盆栽植物种植基地建设与运营合同范本
- 2025版生态农业园区企业承包经营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医疗器械采购与售后服务协议
- 2025版房地产开发企业赎楼借款协议
- 2025版木材加工与木工定制生产合同
- (2025年标准)被迫堕胎补偿协议书
- 咸阳赤壁市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iso内审员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胚胎移植导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7册主观题背诵考点汇编
- 202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社区慈善基金培训课件
- 衡水志臻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 2025小红书情绪营销白皮书
- 2025新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