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纳孩子,打开和谐家庭大门的金钥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谐的家,可当我们满怀希望走进婚姻时,却发现,经营一个和谐的家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来自这两个字:接纳。缺少了接纳,没有一个家庭可以达到和谐、美满。接纳,并不只是对孩子,而是贯穿在我们所有的关系中。人生中有哪些关系呢?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想让你们做个选择题:在你的人生中,你认为下面哪个人是最重要的?A孩子 B 父母 C 你的另一半 D你自己。选A的朋友请举手,(最多)哦,看来大家都是爱孩子的父母;选B的朋友们请举手,(次之),看来这些朋友都是孝敬父母的;选C的朋友们请举手,看来这些夫妻很恩爱啊!有选D的朋友们吗?看来人不太多。 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样,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是D,是你自己。恭喜那些选D的朋友。为什么会是D呢?各位,如果没有你,怎么可能有父母、爱人、孩子呢?但大家为什么都把别人看做最重要的,而忽略了自己呢?因为,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我们不能爱自己,自爱是有罪的,请问各位,小时候选三好学生,哪个人敢站出来对老师说:我认为我很优秀?单位选优秀员工,哪个人敢对大家说:我优秀,你们选我吧。 渴望被认同,被欣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要,可我们不能肯定自己,所以我们养成了压抑、内敛的情绪表达方式,再加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经常会打压、批评我们,很少欣赏我们。他们以为,这样的方式会让我们进步的更快,但殊不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自我评价很低,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可爱,不由自主地希望从外界的评价中肯定自己的价值。有的朋友一生都在努力,想让父母能欣赏一下自己,可他们没有得到。这让他们很失落,很愤怒。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总被父母打压,长大后,他努力奋斗,成为家中成就最大的人,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他给父母买房,陪他们旅游,就是想让父母能欣赏一下自己,可父亲到死都没有对他说过一句欣赏的话,他一说起这个事,怨恨之情就溢于言表。一个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做了父母后,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呢,一个不接纳自己的父母,最有可能的行为是希望孩子有自己所有的优点,而不要有自己的缺点,各位,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希望?我看到你们的笑容了。但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吗?如果有,那么爱因斯坦的孩子,他的成就在哪里?毛泽东的孩子怎么样?就是我们的县委书记,他的孩子的成就在哪里?在一次讲座上,有一位家长,问我:“老师,我的孩子总是不自信,总是不敢当众讲话,很内向,怎么办呢?”这时,我看到旁边一位女士在笑,于是我问她:“这位朋友,我很好奇,刚才这位妈妈提问时,我看到你在笑。”她回答:“我是她孩子的老师。”“哦,那请你说说你看到的孩子的情况吧!”“她的孩子在小组活动时很活跃,但我们在教学中,全班整体活动不是很多,所以在全班面前讲话的机会不是很多,上次我们开放日,她来听课时,孩子没有发言。”我转向提问的家长说:“我想问一下,你是个很内向的人吗?你喜欢当众讲话吗?”她的回答让大家笑了,她说:“小时候因为我不够大胆,父母总是骂我没出息,我也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这个缺点。”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经常会有的另一种行为就是:有极强的控制欲,生活中处处操控,一定要孩子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有一位没当了公务员的家长告诉自己想考艺术专业的孩子:你什么都别想,你只能考政史专业 ,你二伯在政法系统还有点影响,将来毕业了,把你弄个公务员,可孩子根本不喜欢政史,一想到一辈子都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不上不下。试想,这个孩子即使做了公务员,一辈子做自己不开心的事,他在工作上有热情吗?在职场上有上升空间吗?一个不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度过人生的人,是不幸福的。著名的歌手高晓松大家听说过吗?爷爷高景德曾是清华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工程学家;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高晓松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他所在的A1班,则是四中容纳前50名的尖子班。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满足了家族的心愿。按常规,他毕业后应该成为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可在清华读了三年雷达专业后,高晓松毅然决定从清华退学。“其实是连退学手续都没办,直接就没再回学校了。”因为,那是父母的愿望,不是我自己的。接纳自己就是坦然地接受自己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优势也有劣势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但正是每个人的不完美,才构成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达到最完美的标准,大家千人一面,那该多么乏味啊!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你已经是最好的你,当然,你也可以变得更好,那要看你以后的努力,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努力改变孩子,或者控制孩子,让他替我们去实现我们没有实现的梦想。小时候,面对父母的和老师的批评和打压,幼小的我们没有还手之力,为了能被爱,被理解、被认同、有意义,我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可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这些需求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满足,不是吗?当我们能接纳自己多一些时,对孩子的接纳度就增加,对孩子的控制也就减少,家庭的气氛也就更和谐。当我们能理顺与自己的关系后,在我们与别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里的“定海神针”对夫妻关系的重视要优先于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理由是1、父母会先离我们而去,孩子长大后会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有另一半,才能陪伴我们终老,因此夫妻关系对我们的人生影响最大。2、没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没有可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在与父母沟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将来作家长时,与Ta的孩子怎样沟通;想想你的另一半,Ta对待孩子的方式,与Ta的父、母多么的相似。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孩子长大成家后的夫妻关系,看看大家自己的婚姻关系,和你父母的关系有多么大的相似性,我想问问在场的男家长,你的老婆与你吵嘴打架、发脾气时的所作所为,与你的岳母或岳父相似吗?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80%的子女会复制父母的沟通模式。但在中国传统中,家庭关系是严重失衡的,基本上是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这样的失衡,至少造成两个恶果:1、糟糕的婆媳关系。2、严重的恋子情结。糟糕的婆媳关系的原因是:你的家婆与你家公的关系不如她与你老公也就是她儿子的关系紧密,你的家婆无法很好地经营她自己的夫妻关系,所以把绝大部分的情感投入到儿子身上,有一天,这个与母亲的关系过度紧密的男孩子结婚了,成了你的老公,你的家婆尽管在理智上明白,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家,可情感上,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儿子爱上了别的女人-尽管那是他的妻子。于是,你的家婆想尽一切办法,在儿子面前与媳妇争宠,挑拨、离间你们的夫妻关系,她的破坏性大小与她的夫妻关系的好坏成反比。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这个男人,在结婚前的20几年中,很享受那种在妈妈心中比爸爸重要的感觉,结果在母亲与妻子产生争斗时,很多不觉知的男人因为无法看清争斗背后的心理原因,又不敢背叛母亲这么多年在自己身上的情感投入,所以和母亲站在一起,共同对付妻子,这个可怜的女人,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只好重走家婆的老路,把所有的情感投入到儿子身上,大家想想,等这个男孩长大,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对,这就是轮回!悲剧性的结果不断地出现在一个家族里,就是最明显的轮回。所以,作为一个丈夫,如果你家出现婆媳关系,第一责任人是你自己,如果你能站在一个客观、冷静的角度,明白婆媳争斗的心理原因,你就一定会有一个和谐的家,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条件允许,请不要与公婆住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根据家族系统排列理论,每一对夫妻都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中一定要有人说了算,如果两个系统搅在一起,一定会出现权力争夺,矛盾必然产生。如果必须与父母住在一起,那么,和谐家庭的最重要贴士是:保证夫妻关系是排在家庭第一位的。有一句西方名言说:一个父亲,能够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爱他们的母亲。这句话送给大家。在婚姻中,我们经常因为不接纳对方与自己的不同而发生冲突,而且因为不接纳对方,进而特别怕对方身上的弱点出现在孩子身上,可天不遂人愿,你越怕的事就越有可能出现,当妻子或丈夫身上的缺点出现在儿女身上时,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另一半,转而去指责、说教,努力改变孩子,那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公平的事啊!因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啊。就是错,也不在孩子。一位母亲自称“一个伤心的妈妈”,向我诉说她的困惑。她给三岁的女儿总结了两项“缺点”:内向、胆小。具体事例如下:其一,某天晚上她带着女儿在饭馆吃饭,饭后要求女儿去收银台交钱,女儿不愿意去,妈妈“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儿就是不肯。母女僵持了20多分钟,最终还是妈妈自己交了款。这件事情让妈妈“很伤心”,因为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结果却是女儿“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其二,只要上街,女儿就必须牵妈妈的手,少牵一会儿都不行。给妈妈的感觉是“她非常没有安全感”。为了女儿,母亲辞职回家做了全职妈妈。“平时对她小心呵护的,就怕她没安全感。我有一个朋友,对孩子远远没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开腿跑,她还比我宝宝小1岁。”写到这里,这位母亲不由得悲叹:“这么胆小的宝宝,我该怎么办啊?”三岁的孩子不愿意独自去收银台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里的小事一桩,在幼儿眼里却是天大的挑战。如果父母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时领着孩子去收银台,先给孩子做示范,再找机会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独立完成一项任务。三岁的孩子上街喜欢牵着妈妈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扬,说明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三岁幼儿还不能够应对四周繁杂的环境,必须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个朋友的两岁幼儿在街上乱跑,其实很危险。由此看来,这位母亲的伤心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细细问一问,原来是孩子的爸爸比较内向,这是妈妈对丈夫最大的不满意,爸爸也不喜欢自己的内向性格,因此夫妻双方都非常期望女儿性子开朗大方。谁知遗传基因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家长本人的性格在平时的言传身教当中必定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他们的女儿最终还是像爸爸,内向、拘束、腼腆。妈妈不愿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转而试图塑造女儿,甚至问“大人我改变不了,孩子我难道也得无条件地包容吗?”让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的处境:妈妈对自己不满意,爸爸也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什么呢?自己从父亲身上承传的性格,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起码在三岁这个年纪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她会多么地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对自己不满的紧张气氛和压迫感中,她还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吗?但愿她永远不知道妈妈说过,“说实话,如果孩子长大后真的不是一个大方开朗的孩子,我会失望,虽然我是那么的爱她。”这种不现实的期待和失望足以摧毁一个孩子;这样说话的母亲,恐怕尚未掌握什么是真正的爱。不知从何时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内向变成了一种缺点。人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世界才丰富多彩,人际结构才稳定平和。内向的人自有沉静、安稳、含蓄的优势;外向的人则可能由于浮躁、张扬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长不能够辩证地看待性格差异,急着把内向性格的弱势与外向性格的强势相比,害怕自己内向的孩子“吃亏”。这属于典型的父母内心中的恐惧在作怪。父母怎样枪弹不发地俘虏孩子呢?答案在于父母的潜意识。那些最隐蔽的、最私密的东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毁力。 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说。父母潜意识的力量大大超过在一个家庭中显而易见的交流。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有一间贮藏室,里边库存着我们最具威胁性的记忆、情绪和性格趋向,特别是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试图遗忘在脑后的、负面的东西。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它们统称为我们的“阴影”。荣格认为,这些潜意识里的贮存绝非毫无害处,更不会自动销声匿迹。我们也许能够把它们拒之意识门外,但它们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阴影侵蚀着我们自身和那些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内心中,两种冲动展开着一场浴血奋战: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来画上句号,或者继续否认、继续抗拒。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伤痕、驱除内心的阴影,我们必须把心中积攒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具备这样的勇气吗?就像衣柜里边关了一只恶魔一样,看它一眼都会令人魂飞魄散。但是我们把它关闭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也就更加胆战心惊,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触它。作为家长,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内心恐惧,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碰一碰这些恐惧,你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孩子的直觉也许尚未发达到能够体会你到底害怕什么,但是他们能够准确地察觉到你什么时候不高兴了、烦躁了,你的呼吸急促了,你的脸色难看了。当你发怒和焦虑的时候,就是你深埋心底的恐惧趁机在兴风作浪。这些恐惧是些什么东西呢?1、 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自身缺憾;2、 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们感到不满、厌烦却又无能为力的缺点;3、 生活中的挫折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屈辱和遗憾;4、面对未知和未来所产生的焦虑和担忧。这些内心阴影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荣格说,“所有的潜意识都会得到投射。”我们会把内心的阴影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就像把一个影像投射到一只屏幕上一样。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理想的屏幕,可以投射自己的阴影。孩子无依无靠、无助无援,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就不会提出抗议。即使他们有所质疑,父母也能一句话就给否决了。把自己想抛弃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后,父母便开始向投射出来的阴影宣战。他们对自己不满,却没有勇气面对;他们对配偶不满、企图改变对方,但是没有成功;他们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却无力反抗;于是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做敌人,力求取得胜利。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受伤最严重的,恰恰是无辜的孩子,而且这种伤痛往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电行业智能家电产品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无人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商场培训用电安全总结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天津市2025天津市天宾服务中心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钱币博物馆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所属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达人英才”2025年上半年引才(10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商务部国际商报社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丽水市2025浙江丽水市松阳县机关事业单位选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招聘面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手册
- 2025年机器人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参考活动2 善待身边的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七年级下册-苏少版
- 2025年度江苏省档案管理及资料员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