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 目录 考点精述 命题精思 命题角度 错误诊疗 鉴赏表述 实战演练 阅读准备 鉴赏方法 认识诗歌 长命女冯延巳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长健 三愿如同粱上燕 岁岁长相见 back 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 强烈的抒情性 最集中 精炼 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 和谐的音乐美 节奏鲜明 音调铿锵 讲究押韵 3 语言 凝练 形象 含蓄 back 考点精述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要求 d back 命题精思 取材 来自课外古代诗歌中内涵颇为丰富的唐诗 宋词 元曲 尤以唐诗绝句为多 2006年高考17套试题 涉及到诗 词 曲20首 其中 古体诗1首 近体诗14首 七绝11首 五律1首 七律1首 宋词2首 元曲2首 元词1首 从题材看 以山水田园诗和即事抒怀诗为多 从作者所处朝代看 东晋1首 唐代5首 宋代5首 元代3首 清代6首 从题量看 设置2 3小题 其中1道选择题 1 2道主观题 共计7分或12分 从命题角度看 主要有语言鉴赏 内容意境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 back go10 古体诗 古体诗也叫 古诗 或 古风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 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后人沿袭唐人说法 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 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 统称为 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古体 五言古体 七言古体 杂言古体 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 形式比较自由 不讲求平仄 对仗 表现方法多样 多有名篇杰作 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back go6 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每两句组成一联 每联有专门名称 一 二句称首联 三 四句叫颔联 五 六句称颈联 一作腹联 七 八句叫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 下句叫对句 律诗有严格的平仄 押韵 对仗规定 绝句 又称 绝诗 每首四句 常见的有五言 七言两种 绝句在平仄 押韵的规则上 完全按照律诗的格式 但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 甚至可通篇不对仗 back go6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其一 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 带得钟声到海幢 谭敬昭 字子晋 广东阳春人 生卒年均不详 嘉庆二十二年 公元一八一七年 进士 与张维屏 黄培芳称粤东三子 back go6 语言鉴赏 炼字 理解诗句 品味词语 语言风格 内容意境鉴赏 意象 意境 主旨 诗眼 句意 情感 表达技巧鉴赏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back 命题角度 错误诊疗 back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 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 试从 静 与 动 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句以 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 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美 三四句用 忽起 万点 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的动态美 诗歌既写出了静态 又写出了动态 以静显动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组成一副美丽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back go13 1 漏掉信息对诗歌的信息不能全面把握 在回答问题时不能把问题所涉及的信息如数表述出来 2 无中生有将题目的要求置之脑后 凭主观想象给诗歌添加信息 3 欠缺术语因事先没有掌握一些鉴赏的常用术语 往往不能准确表达 以致丢分 4 答案概念化答案只是照搬照抄概念 没有结合诗歌的具体材料作分析 back go12 鉴赏步骤 back 一 阅读准备 1 看题目 2 看作者 3 走近作者 back go19 题目常常的切入点 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 地点 对象 事件和主旨 如 陶渊明 归园田居 王昌龄 送柴御史 王建 雨过山村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1 看题目 back go15 1 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 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处于社会动荡之际 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 盛唐精神 的壮丽音节 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 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 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 外临强敌内政颓靡 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2 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体风格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豪放派 婉约派 2 看作者 back go15 二是个体风格 曹操诗豪放磅礴渊明诗淡远闲静昌龄诗雄壮豪迈太白诗激越豪放少陵诗沉郁顿挫乐天诗平易浅近摩诘诗恬淡优美长吉诗奇诡谲幻牧之诗旷达绰约义山诗含蓄典雅贾岛诗清寒峭瘦李煜词颓蘼伤感晏殊词明朗疏淡永叔词清丽明媚希文词苍凉悲壮柳永词婉约缠绵东坡词雄浑豪放少游词小巧真切易安词委婉清新姜夔词清峭秀远稼轩词雄奇奔放 3 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 思想感情 观点态度等 back go15 二 鉴赏准备 1 类型分析法2 字词分析法3 诗句分析法4 意象分析法5 情景关系分析法6 整体赏析分析法 back 类型分析 送别诗 写景诗 咏史诗 咏物诗 边塞诗 思乡诗 闺怨诗 back go19 三 鉴赏表述 1 明确要求 2 自选角度型题目的解答思路 3 一题多问型题目的解答思路 4 对比型题目的解答思路 5 主观题型的表述技巧 back back a 明确题干要求审清题意 审准角度 b 明确答题要求注意诗中 三意 意念 诗人心中的念头 志向 情感 情调等意象 诗人表意时借用的一个个形象 物体 意境 由意象组成 表达诗人情感的整体画面或境界 1 明确要求 主观的情思 客观的景物 go21 1 这类题目常常要求写50 100字的鉴赏文字2 要选好鉴赏的角度和内容 3 要掌握鉴赏形象 语言 技巧以及评价思想内容的基本表述格式 一般采用总分式或分总式 2 自选角度型题目的答题思路 注意答题中易出现的问题 1 开头就具体阐述 没有观点句 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 2 或翻译诗句 或复述内容 没有分析 3 没有明确角度 明确重点 面面俱到 4 脱离诗歌本身 想当然 5 不熟悉常用术语 back go21 望江南李煜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 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往昔繁华的眷恋 但实际上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 通过对繁华生活的梦境对当前的处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 猛醒后的悲哀越是浓重 对昔日的繁华眷恋越深 今日处境越是凄凉 答案要包括三点 1 读出了什么 2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 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back go21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韦庄 836 910 晚唐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 人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 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如梦一场 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 用对比的手法回顾六朝旧事 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 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 怀古伤今 back go21 3 一题多问型题目的答题思路 解答这类题一定要研读题干 审清题意 找准切入点和答案要点 弄清几个问题自荐存在什么关系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 幽竹 的什么样的形象 请谈谈你的理解 运用了对比手法 刻画了幽竹不改初衷 不为俗屈的高尚品质 在 鸟稀 花尽 的暮春 幽竹依然翠绿葱茏 摇曳多姿 不该初衷 深情地迎接我的归来 从而形象的表达了自己对幽竹不畏春残 不为俗屈的高贵品质的无限赞美之情 back go21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和艺术手法来描写海棠什么样的特点 运用拟人 借代 红妆代指女子 的修辞手法 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实写海棠的色和香 虚写海棠的神态 作者笔下的海棠在东风夜色中泛着光彩 吐着芬芳 像一个睡美人 娇慵而柔媚 抒发了诗人的爱花惜花之情 答题一定要按照题目的要求依次做答 back go21 4 对比型题目的答题思路 1 从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等角度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2 审清题目明确比较的角度 扣住诗歌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3 立足于诗歌 力求准确精炼 有理有据 切忌空谈或随意 back go21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1 从两首诗的内容来看 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2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 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朱诗表达了应试者在考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张诗肯定了朱的才能 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比 的手法 如朱诗中以新妇自比 以公婆比主考官 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 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 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 back go21 5 主观型题目的表述技巧 1 写了什么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怀古咏史 即事感怀 边塞征战 山水田园 意象 意境 背景 主旨 2 怎样写的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绘形绘声绘色 起承转合 赋 比 兴 用典 对仗 诗眼 炼字 3 为何写 抒发 的思想感情反映 的社会现实寄托 的情怀表达 的追求袒露 的心迹流露 的倾向发出 的感慨造就 的情致 back go21 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花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写的是什么内容 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抒发了作者心中亡国之恨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 铺陈 夸张 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