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二复习课件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二复习课件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二复习课件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二复习课件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二复习课件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折射 交融与变迁 漳平一中历史备课组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 但比大炮更有力量 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 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 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 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清明 端午 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一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服饰 饮食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二 物质生活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 服饰方面 三大阶段 1 第一个阶段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 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图片寻找 女装 旗袍 新式与旧式 1 第一个阶段与时俱变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帝制印痕畸形审美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 依品质 数量 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 是不许滥用的 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 一 顶戴 二 蟒袍 三 补服 四 腰带 五 坐褥 国门洞开西服东渐 旗袍的演变 共和新貌服饰鼎革 民国上袄下裙 其一 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 义 廉 耻 其二 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 行政 立法 司法 考试 监察 其三 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其四 后背不破缝 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你知道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么 以文治国 立法 司法 行政 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 三民主义 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 2 第二个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 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 列宁装 中山装 中式便装女装 列宁装 连衣裙 中式便装 近代服饰 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50年代的时尚 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 绿军装 3 第三个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 多彩呈现 具体表现在 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 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1 请说出你所选衣服出现的大概时期2 联系所学的知识谈谈所选服装所反映的时代信息 如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环境 人们的心理等 男子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干部服列宁装 绿军装 现代服装 女子 旗装 改良旗袍上衣下裙 干部服列宁装 绿军装 现代服装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2 饮食方面 1 你知道中国有哪四大菜系吗 粤菜是以广州 潮州 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 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 鲁菜 咸 鲜 脆嫩 风味独特 制作精细 用料广泛 选料讲究 刀工精细 注重用汤 精于制汤 尤其讲究 清汤 奶汤 的调制 川菜讲究色 香 味 形 器 兼有南北之长 形成麻辣 红油 糊拉 豆瓣 怪味鱼香 家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 淮扬菜以沿江 沿淮 徽州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 选料精细 工艺精湛 造型精美 在造型方面 注重色彩器皿的有机结合 展现出精美的艺术性 可谓淮扬品味一枝独秀 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东方烹饪流派 以中国为代表西方烹饪流派 以法国为代表阿拉伯烹饪流派 以土耳其为代表 异味争尝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民以食为天 19世纪40年代起 西餐传入 中西餐并行于世 2 你知道厨师为何要戴帽子吗 那你又知道帽子的高低有何含义吗 据资料记载 18世纪末 法国巴黎一家大菜馆有位颇有名气的高级厨师 名叫安托万 克莱姆 安托万生性幽默 一天 他看到有位顾客头上戴着一顶白色高帽子 觉得十分别致 就仿制了一顶 并且让自己的帽子比那位顾客的帽子更高 他戴上这顶帽子进进出出 引人注目 逗人发笑 一时顾客慕名纷至沓来 其他一些饭店 菜馆的厨师们听说后纷纷仿效 也都戴上了高顶的帽子以招待生意 久而久之 白色的高帽子便成了厨师们的装饰品 更有趣的是 有关部门还制订了戴帽的标准 根据厨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厨师工龄的长短 分别规定厨师所戴帽子的高低 使人们一看帽子便知道这位厨师的烹任水平 帽子越高 手艺也就越高超 厨师常戴的帽子 最高的竟达35厘米 所以 在法国 人们总爱用 大帽子 这一称号称呼那些技术水平高 有名气的老烹调师 后来 国际上还曾成立过一个厨师帽会组织 总部就设在厨师高帽子的发源地 法国巴黎 防止掉头发 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 论一论 在面点的制作上 西餐重烘烤 中餐多蒸煮 所谓西餐 一般是指西欧以意大利餐 法国餐等为代表的西方厨艺文化 中餐上菜顺序应是 先上冷菜 饮料及酒 后上热菜 然后上主食 最后上甜食点和水果 宴会上桌数很多时 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 面包黄油 冷菜 汤斗海鲜 主菜 甜点心 咖啡和水果 冷菜 汤 同时就着面包吃 1 中餐 四大菜系 2 西餐传入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后影响 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 烹饪方式 食品种类 就餐环境 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以味为核心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 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完全欧化 花园 别墅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 上海的石库门 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 3 房屋建筑 居室建筑的演进 1 传统建筑 北京四合院 2 中西合璧 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来华 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 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新村 花园 别墅 公寓 20世纪30年代前后 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为什么叫 四合院 呢 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 北房 倒座 南座 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 形成一个口字形 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 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 其次 北京四合院的东 西 南 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 东西厢房与正房 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 而且正房 厢房 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 没有楼房 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 这样 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 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 宽敞开阔 阳光充足 视野广大 还有一点 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 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1 原因 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发生巨大变革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 及改革开放 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 2 表现 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近代 婚姻自主 删繁就简 现代 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丧葬礼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趋于简化 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 殡仪馆和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 改土葬为火葬 其它社会习俗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神权 反对迷信 公历 社交礼仪 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 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三 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征婚启示 1900 1 女子须天足2 女子须识字3 男方不娶妾4 男死后女可再嫁5 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 征婚人蔡元培 征婚启示 1903 要求 须文理通顺 能作短篇文字 系出名门闺秀 举止大方 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 征婚人章太炎 大男子主义式 男女平等式 习俗风尚 移风易俗 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 清朝灭 总统成 皇帝灭 新教育兴 旧教育灭 新礼服兴 翎顶补服灭 剪发兴 辫子灭 天足兴 纤足灭 阳历兴 阴历灭 鞠躬礼兴 拜跪礼灭 律师兴 讼师灭 旅馆名词兴 客栈名词灭 时报 1912年3月5日 教育 服饰 发型 放足 历法 社交礼仪 找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移风易俗 习俗风尚的变革 1 列举中国旧时期有哪些比较落后的风俗 2 分别说明这些旧的风俗办随着近现代脚步的到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婚姻包办 土葬 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 迷信等 婚姻自由 火葬 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 破除迷信等 五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 1 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 生产力的提高2 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3 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 思想观念的转变4 外因 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5 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促进6 还与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 行 一 交通工具的更新 1 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 1 表现 人力 蓄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古代 木船 轿子 马车 传统的代步工具 19世纪中后期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传入中国 20世纪50年代后 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自行车成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 人力车 三轮车 自行车 近代 新式交通工具 人力车 又称作黄包车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 三轮车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1906年 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北京迟至1935年 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 1865年 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 世纪末 世纪处 是中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与 世纪 年代 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年后 中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实现了火车 飞机的运营 1865年 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船 黄鹄 号建成 该船除回转轴锅炉等所需钢材系从海外购进以外 所有工具和设备均是在没有洋人指导下自己完成的 黄鹄 号是我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汽机轮船 火车汽车电车轮船飞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 车速很慢 乘客可随时上下 1956年7月14日8时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 解放牌 载重汽车 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建国后 交通工具发展迅速 全国大多数省份实现火车 飞机运营 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全国得以广泛运用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 1909年9月 即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 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 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 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 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 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 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 在这过程中 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 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 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 说出你的依据 知识运用 2 分析 归纳其发展特征 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 人力 自然力 机械力 平民化 普及化 引进 自制自研 城市显著 乡村缓慢 先慢后快 海陆空 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 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局 不久 设邮传部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 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 军舰之间创设无线电报 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 国际间可直通马尼拉 爪哇 旧金山 柏林 巴黎 西贡等地 业务 2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电报的发展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2 电话的发展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三 归纳 中国近代交通 通讯发展的原因 2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 政府的大力提倡 4 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 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1 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四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合作探究 能力训练 1 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a骑自行车b乘有轨电车c坐火车旅游d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2 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a民国成立后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1949年以后3 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邮政b无线电报c有线电报d电话aabcdbacdbcadbcdadcb d d b 6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第三课 1 历史渊源2 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一 大众报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 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 邸报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1 进入19世纪 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 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 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 1 1873年 昭文新报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申报 是旧中国历史最长 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 申江新报 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 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 前后办了77年 共出版25600号 4 通俗性报刊的发展 通俗性报刊特点 1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取材世俗 运笔浅显 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2 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按戏曲 电影 体育 生活 文艺 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 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1 广播 2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1 第一座广播台 1923年 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4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3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二 广播影视的普及 产生 20世纪20年代初 2 电影 2 特点 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从进口到国产的发展阶段 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6年8月 上海徐园 又一村 放映了 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 1 发展 3 电视 1 问世 20世纪30年代 2 概况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3 现状 特点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 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 多层次 多语种 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电视节目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三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 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 出现 1993年 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 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 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 19世纪是铁路时代 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 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4 影响 1 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2 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 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3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4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 学习 生活与交往方式 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5 评价 1 优势 集报纸 广播 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费用低廉 可以高度互动 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 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 缺陷 你如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 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 的基础上 研制成功了 活动电影机 活动电影机 有摄影 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 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 图像清晰稳定 卢米埃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