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 ——读温皓然古典诗词.doc_第1页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 ——读温皓然古典诗词.doc_第2页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 ——读温皓然古典诗词.doc_第3页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 ——读温皓然古典诗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喜欢温皓然的文字,是因为她的长篇小说。北大著名学者孔庆东在其微博称温皓然的长篇小说是“方圆几万光年之内的矫矫不群之音”,文学评论家、鞍山师范学院教授赵晓虎也曾写文章说:“读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竟如同读一部妙通造化、天籁神品的史诗一般出神入化,妙不可言的文字描述,几乎俯仰皆是。在我本人的阅读历程中,温皓然的文字功力,当属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佼佼者。”我以为,这些评论都是十分中肯的。一位好的作家,成熟而精妙的语言不仅是其艺术风格的外在标签,还是其文化品质的内在保证,温皓然笔下的文字之美,和其深厚的艺术涵养密不可分。近些年,随着我对于温皓然的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的逐步增多,其清新旷达、卓然不凡的风格气韵,真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无论是律诗,还是长短句,也无论是写景、咏物还是怀人,她的作品首首都别出心裁,通脱飘逸,笔下无一丝尘俗之气。我们且来看一看她的七律琴曲回文诗:湘清映月冷光蟾,看尽风烟晚识愁。梁上燕来归意急,雨随龙去返心幽。凰潜泽巘惊鹴鷟,赑出潭渊隐鹭鸥。央未夜歌渔海畔,沙平宿雁落悠悠。回文:悠悠落雁宿平沙,畔海渔歌夜未央。鸥鹭隐渊潭出赑,鷟鹴惊巘泽潜凰。幽心返去龙随雨,急意归来燕上梁。愁识晚烟风尽看,蟾光冷月映清湘。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实为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温皓然的这首回文诗,属于“通体回文”。也就是说整首作品不单正读要独立成篇,且从诗的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需另成一首新作。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七律,作品正读倒读都要独立成章之外,还需要正读倒读之下都要符合律诗所特定的一切格律要求。除了形式难得以外,这首回文诗的意境之深美,语言之清雅,非天赋异禀、兰心蕙质者,是很难完成并达到这样的水准的。我们再来看看她的词菩萨蛮的回文:菊骨仙羞列群芳阙,阙芳群列羞仙骨。津远染清芬,芬清染远津。浅浓神会遍,遍会神浓浅。愁醉百花洲,洲花百醉愁。梅瘦魂清泽芳留久,久留芳泽清魂瘦。幽梦鹤声啁,啁声鹤梦幽。透香寒面叩,叩面寒香透。眸醉百花羞,羞花百醉眸。松鹤岫岩寒涧凌云秀,秀云凌涧寒岩岫。归梦别仙飞,飞仙别梦归。寿山南海宿,宿海南山寿。机忘已然颐,颐然已忘机。无疑,这是三首“双句回文”的词作。就是在一首作品内,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三首作品既然都是菩萨蛮的词牌,其格律要求自然就要遵循该词牌的一切要求了。众所周知,词的律句比诗的律句要求更要严格,因为不容许有变格。也就是说,平仄脚、仄仄脚的五言第三字必平,七言第五字必平;而仄平脚、平平脚则五言第三字必仄,七言第五字必仄。在温皓然的这三首双句回文词作中,上一句皆为下一句的回读,每句不但要独立成诗,还要在回环往复的情形之下,每个字的平仄都要严格遵守该词牌的格律要求。在这种多重、繁冗的高难度的要求之下,还要写出一派新意来,实非易事!然而,温皓然却做到了。她的这三首词作,菊梅写得高妙出尘,风神飘逸;松鹤更是含蓄蕴藉,一派绝世天然之韵。读后令人齿颊俱芬,回味无穷。再来看她的喝火令 寄曹雪芹:荦荦传神笔,茕茕独立人。漫将骚赋破贪嗔。风雨几多残梦,萧瑟蕊灯昏。带荔披萝运,绳床瓦灶身。旧溪桥上悟兰因。怎奈天心,怎奈地无闻。怎奈夙缘湮信,怅忆两销魂。喝火令是所有词牌中最为严谨的词令,因为词令平仄没有“中”,且摊破写法新颖。此外,写作要求还需: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温皓然的这首词作中,上片起句:荦荦传神笔,茕茕独立人。下片起句:带荔披萝运,绳床瓦灶身(二仗)。三叠句:怎奈天心,怎奈地无闻,怎奈夙缘湮信(三枪)。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第三字:天;第二叠第三字:地;第三叠第三,四,五,六字:夙缘湮信(一破,一衬)。组成一句六言句“天地夙缘湮信”与上片六言句“风雨几多残梦”对应(一应)。整首作品,短短数言(全篇也不过就是65字),便将一位旷世奇才曹雪芹一生的形象命运,将他在俗世间所遭遇的万种辛酸悲苦尽现笔底无疑了。在这首作品中,作者没有堆砌典故,也没有运用任何华丽和冷僻的辞藻,就只是那么质朴浅明地说了几句,便已为读者描绘出了如此惆怅,难以排遣的浓重境界。想想看,一个胸含万卷、笔惊鬼神的盖世奇才,却终日茕茕独立在那“带荔披萝,绳床瓦灶”“萧瑟蕊灯昏”的坎坷运命之中,天和地,乃至宿命前缘,都似乎对他的苦难和惆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结尾一句“怅忆两销魂”,这是作者代我们的天才向天、地,以及夙缘万物,所发出的多么深重的一声喟叹啊!这喟叹,直透九霄,让天地汗颜,万物喑哑;这喟叹,让后来的知音人为之久久惆怅蹀躞,无法自慰,乃至潸然堕泪一时间,恍惚天地之大,就只剩下了作者这一声深重的喟叹了!总之,这首作品可谓大气深沉,浩然超旷。一洗从前和现今网络上所流传的喝火令的种种绮艳香软、脂腻粉浓之气象。再看她的鹧鸪天.梦母:独倚西风立小桥,花深人远雨潇潇。点池荷叶遮莲子,擘海鹓鶵唳北皋。离恨岸,别惜潮。凌波路冷月迢迢。夜来遍是灵溪水,不染尘埃到碧霄。据悉,作者的母亲离世时,只有59岁。我也曾多次在温皓然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过她母亲的形象。深知作者与自己的母亲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这首词从题目上来看,应该写的是一场梦境。开头一句“独倚西风立小桥”,可知,这是一场发生在秋天里的梦境,这时独立在小桥之上,透过潇潇的密雨和丛丛的繁花,看到的是池塘中被雨打得频频点头垂盖的荷叶,这最普通最自然的雨中景象,在作者的眼里,却化成了一位高尚的母亲的形象,她全然不顾自己被风吹雨打,而频频低头弯腰去遮盖身下的莲子这景象,被作者运用得多么贴切自然。想来,这世间的每一位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孩子要经受狂风暴雨之时,大概都会像那雨中的荷叶去遮盖莲子时的那般奋不顾身吧?这时候的作者应该尚未入梦,这是她在现实里所真切地看到的一幕,由此,才让她进而联想到了在那茫茫的海天之际,那擘海的鹓鶵也正向着北方水边的高地一声声地鸣叫着。至于鹓鶵为什么要向着北方鸣叫,我想,这应该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北堂”,一般都是指母亲的居所。我国历来便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萱草代指母亲)”之说,故而,作者在这首词中高明地以“北皋”比作“北堂”,正是代指母亲所居之地。整首作品中,除了题目,甚至都没有出现一个有关“母亲”的字眼,然而,读者却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种深重的,强烈的思念之情,直至自己的心也跟着一起被融化了。下阙的换头处“离恨岸”对仗“别惜潮”,我记得,两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皓然的原作时,这两句的原句是“离恨苦,万千朝”,我想,她之所以后来把这两句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大概也是因为最初在王力先生的那本诗词格律概要里,看到了:“词的对仗:鹧鸪天的要求是前阙的第三、四两句”,而后来又因为看到有人说,此词牌除了上阙的第三、四两句需要对仗之外,下阙的换头两句也是要对仗的吧?虽然,直到现在为止,我在宋词里也看到过很多名家写鹧鸪天的词牌时,在下阙的开头两句,也有用对仗的,也有不用的,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弄清楚,这个词牌的对仗要求,到底只是在上阙的第三、四两句,还是连下阙的开头两句也都一起要求对仗。但不管怎样,对于温皓然如此“严于律己”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敬佩不已的。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凌波路冷月迢迢”,痛失至爱的亲人,天遥地远,凌波路冷,若要重见,只能相期于梦中。这深重强烈到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终于引发为一场动人的梦境夜来遍是灵溪水,不染尘埃到碧霄。整首作品到此处戛然而止,可谓满腔块垒尽消。虽然对于梦中母女碧霄相会之后彼此深挚缠绵的感情一字未提,但正是这种“不提不说”,却更胜于万语千言。也就更加显得意境深远开阔,感情婉约沉郁。再看她的五言排律:再悼燕翁文怀沙先生:风雨端阳后,玄宫降瑞符。灵身成异径,凡圣已殊途。若木扶桑泣,朝隮聚窟铺。西皇邀太阙,神女出方壶。白水慇慇逐,阆风悄悄苏。青城观墨纪,霞洞辨丹图。直为天包物,闲同鹤憩梧。归来言所历,晅晅列仙垆。这是一首悼亡诗。108岁的文怀沙先生于2018年6月23日,在日本东京去世。在这首诗里,诗人一连使用了诸如“玄宫”“若木”“朝隮”“聚窟”“西皇”“太阙”“方壶”“白水”“阆风”“青城”“霞洞”等十多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地名和天文、植物等不常见词汇,令人惊奇的是,全诗非但全无半点堆砌繁琐之感,反而显得格外的洒脱飘逸,气韵高妙,浑然一体。整首作品不但境界开阔浑远,大而不空,而且感情真挚深沉,哀而不伤。虽是悼词,通篇却隐隐显现出一位飘落凡间的老神仙在游历人间之后,飘然回归仙境的超然与自得。这种新颖而高妙的创作手法,在悼亡作品中别开生面,自成一格;而全诗的对仗之工整,用典之神妙,使得这首作品简直可以和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大家的排律相媲美,相抗衡了!当然,温皓然的古典诗作,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她的生查子咏荷中的那句“大道万千条,只向净中悟”,还有那句“素怨自沉音,任人笑评误”,以及那句“红颜冠古今,莲子知心苦”、“落叶逐风回,犹向梵中渡”,这些佳句妙手天成,足堪传世。言为心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